鉴赏 鉴赏札记

六八 70 0

鉴赏与欣赏的区别是什么?

一、表达意思不同

1、鉴赏:对文学艺术品、文物等有分析、有比较地进行鉴别和欣赏。

2、欣赏:用喜爱的心情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认为好;喜欢。

二、词性不同

1、鉴赏:通常在句中作动词,修饰主语或宾语。

2、欣赏:通常在句中既可以作名词,也可以作动词。

反义词介绍:鄙视

读音:bǐ shì

表达意思:轻视;看不起。

词性:通常在句中作动词,修饰主语或宾语。

例句:我们对竞争对手总是抱有一种特别的鄙视,注意不要像对手一样做一些不道德的行为。

鉴赏词语解释

鉴赏是对艺术品、文物、自然美景等进行观察、评价和欣赏的过程。

鉴赏是一种主观感受和审美体验,也是对事物内在价值和美的认知和判断。鉴赏通常包括对艺术品的风格、技巧、表现手法、主题和意义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它不仅是对艺术品的简单欣赏,还包括对艺术家创作意图、艺术形式和技巧的深入了解和欣赏。

在鉴赏过程中,人们会运用自己的审美观念、艺术修养和文化背景等知识和经验,对艺术品进行解读和评价。这种鉴赏过程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艺术品的内涵和价值,还可以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同时,鉴赏也可以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评价。在大自然中,人们可以欣赏到壮观的景色、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美丽。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观察和欣赏,人们可以获得身心愉悦的感受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鉴赏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评价过程。它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艺术品的内在价值和意义,还可以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同时,鉴赏自然美景也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大自然的魅力。

鉴赏的造句:

1、他对艺术品的鉴赏力很高,能看出不同作品之间的细微差别。

2、她在音乐鉴赏方面很有天赋,能听出音乐的情感和表现力。

3、这本画册展示了不同流派的艺术作品,提供了丰富的鉴赏材料。

4、他对古董的鉴赏能力很强,能判断出真伪和价值。

5、这场音乐会邀请了著名的音乐评论家来解读和鉴赏音乐作品。

6、博物馆的展览邀请了专业人士进行解读和鉴赏,为观众提供了深入了解的机会。

7、他对自然美景的鉴赏能力很高,总能发现身边的美好之处。

8、在美术馆里,观众可以进行鉴赏和交流,分享对艺术品的看法和感受。

9、这本书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分析深入浅出,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10、她在艺术领域有着广泛的涉猎和深入的鉴赏能力,经常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与艺术家交流。

鉴赏的词语概念

【词目】鉴赏【基本解释】[appreciate] 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 1.犹识别,辨识。《晋书·王戎传》:“族弟 敦 有高名, 戎 恶之。 敦 每候 戎 ,辄托疾不见。 敦 后果为逆乱。其鉴赏先见如此。”2. 谓赏识。唐李翱《答韩侍郎书》:“其鉴赏称颂人物,初未甚信,其后卒享盛名为贤士者,故 陆歙州 、 常简州皆是也。” 宋黄庭坚《和答莘老见赠》:“儿曹被鉴赏,许以综九流。” 明徐渭《送俞生之入楚》诗:“归来逢鉴赏,几度抹山窗。”3. 鉴定欣赏。多用于艺术品、文物等。明陶宗仪《辍耕录·淳化阁帖》:“《淳化阁帖》,非精於鉴赏者,莫能辨其真伪。” 明文徵明《咏次明》:“寄情时有樗蒲乐,博物咸推鉴赏家。”清张庚《国朝画征录·袁枢传》:“枢(袁可立子)博学好古,精鉴赏,家富收藏。”鲁迅《集外集拾遗·文艺的大众化》:“文艺本应该并非只有少数的优秀者才能够鉴赏,而是只有少数的先天的低能者所不能鉴赏的东西。”

鉴赏是什么意思

鉴赏是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丰富。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诗词鉴赏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全片由一个“愁”字统领。词的上片主要写独处的愁苦。“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地面薄雾弥漫,天空浓云笼罩,室内香炉里轻烟飘散,这长长的白昼真让人难熬啊!常言道:欢娱嫌日短,苦愁怨更长。此二句移情于景、移情于物,渲染出浓烈的愁苦气氛:天愁、地愁、物愁、人更愁。更何况“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说明词人不止一次一个人独处重阳了。词人化用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借愁句更添愁思,怎不叫人分外伤心!独自一人入睡,却久久不能成眠,身凉心更凉。下片写思夫的深切。“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原应与丈夫把酒赏菊,共享花香,无奈“借酒消愁愁更愁”,勾起对丈夫更为强烈的思念:“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愁”字被进一步深化。凄凉的西风吹处,卷帘飞起,帘内的思妇久久凝望着黄花沉思默想……黄花、佳人,原应互相比美,然心在丈夫身上的佳人,却因思夫之愁更比黄花瘦。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人善于用典,善于用喻,善于寄情于景于物。“佳节又重阳”化用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使愁绪更长;”东篱把酒黄昏后”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诗句;”有暗香盈袖”一句借用古诗”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的诗意,极写离别之恨.黄花(菊花)开在秋季,花瓣成丝状,给人清瘦之感,词人将自己比作西风中的黄花,两者在处境上,形貌上都极为切合.此外,词人还将自己的愁绪寄托薄雾、浓云、瑞脑、玉枕纱橱、暗香等,使文中虽仅一个“愁”字,却“愁”遍全篇。 这首词用语通俗清新,抒情曲折幽深,形象鲜明生动,能让人看出婉约词派的基本特色。 二: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是写闺情的。这首词笔调清新,风格细腻,耐人寻味。 上片主要写女词人的独居生活。“红藕香残”是以点代面的写法,因为荷花既已凋谢,其它草之花就更难见到了,这就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萧条;再深一层说,季节的变迁,还会使女词人产生丈夫离家日久的感觉,使她觉得孤独寂寞。“玉簟秋”,也不止是说天气变凉,跟她独守空房关系倒更为密切,也是表现她的孤独感的。于是她想到了一个排遣寂寞的方法:“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这个“独”字用的很妙,这是背面敷粉的写法,其正面意思是,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同去划船该多么快乐啊。正因为如此,她人在船上,心里却仍然想着丈夫,想到丈夫的信该到家了,甚至猜到信中会告诉她归来的日期,这又给予她很大的安慰。这样一想,她仿佛觉得自己身处西楼上,望着天上的月儿,在计算着丈夫离家的日子。 忽然间,女词人又回到现实中来,“花自飘零水自流”,这是写她在舟中所见。花飘水流,是物的自在之态,女词人见此景象,极为伤怀,但花和水却不理会她的情怀,依旧不停地飘落,不停地流逝。词中“自”字也很妙,女词人移情于物又转过来借物抒情而炼字,正如屈原所说“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表达了韶光易逝的感慨。由此再转入直白:“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是把夫妻双方合在一起写,表明女词人也很理解丈夫此刻的心情,是女性的细腻处。但这不过是 一种铺垫,词的主旨其实落在最后两句 上:“情”至于要用“计”来“消除”它,其重可知;然而又“无计可消除”,其深可见。这是女词人特有的深婉细腻的风格的具体表现。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两句表现了李清照特有的语言风格;用平常的字眼表现新奇的意境。“眉头”是人的感情外露的地方,别人看得见的,而藏在“心头“的感情别人却看不见。按常理来说,愁锁眉间和愁情在心是完全一致的,唯其在心,发而为形,才有愁锁眉间之态。

赏析

在寒冷腊月的夜里》以“寒冷的腊月的夜里,风扫着北方的平原” 为时空大背景,来抒发民族遭受苦难的痛苦之情。该诗从景物和人物两个角度,用了一连串的意象。景物方面,诗人描绘田野枯干、岁月尽竭、牲口憩息、小河冻结、寒风肆虐,仿佛历史同被屠杀的同胞的鲜血一样凝固了,到处没有生机,没有活力;苍天仿佛被鬼子的刺刀捅破,世界又倒退到冰川纪,没有温暖,没有欢笑。人物方面,诗人写了“在古老的路上”灯光映照下的“一副厚重的,多纹的脸”,饱经沧桑 的老人,还在寒夜里为生计奔波。“他想什么?他做什么?”“亲切的”、美好的梦想,却被现实的“吱哑的轮子压死”在路上。 诗人还写到了孩子:在寒风的怒吼下,“谁家的儿郎吓哭了, 代哇——呜——呜——”,在这寒夜里,孩子的哭声更加衬托出寒夜死一般的静寂。在日寇的铁蹄下,人民的苦难通过这一老一少两个意象充分展示出来。诗歌结尾处描绘的意象可谓意味 深长,“在门口,那些用旧了的镰刀,锄头,牛轭,石磨,大 车,静静地,正承接着雪花的飘落”,在静静的承受中,中华民 族实际上正孕育着撕破乌云的闪电和粉碎寒冬的春雷!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