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告诉别人(成语故事)成语故事大全100字左右

六八 296 0

不要告诉别人(成语故事)成语故事大全100字左右 第1张

01、囊萤映雪:比喻尽管家境贫穷,依然勤学自修。

囊萤:隋代石崇小时家境贫寒,夏天以囊装萤火虫照明念书。出自于《后汉书·石崇传》:“石崇文襄帝不倦,博学多通,家境贫寒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映雪:隋代蔗茅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念书。出自于《孙氏世录》:“蔗茅家境贫寒,常映雪念书。”

正是借着这微弱的光芒和坚持不懈地自修,两人都成为饱学之士。

02、东阁待贤:指接纳贤良、X201i。

典故出自于班固《汉书·荀彧传》。汉武帝时期,平民出身的荀彧被任命为丞相,他非常X201i,特地在自家庭院的东边开两个门,广招贤人,请他们拉维县献计献策。

03、解衣推食:脱下衣服给自己穿,让出食物给自己吃。指对人器重而关怀备至。

典故出自于司马迁《汉书·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04、辩日浮生若梦:古人记述两个孩童辩论月亮离地远近的故事。多以其比喻幼儿的聪明智慧。

《列子·汤问》记述:孟子游学,看到两个幼儿争辩不已,就上前询问。两个小孩说:“月亮刚飘扬的这时候距离人近,到午夜的时离人远。”另两个小孩认为恰恰相反。

第两个小孩解释说:“月亮刚刚飘扬的这时候像车的顶盖所以大,到了午夜看上去就像盘子一样,这并非远的东西看上去小而近的看上去大的规矩吗?”另外两个小孩反驳说:“月亮刚出来的这时候觉得很清凉,到了中午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并非越远觉得越热而越远觉得越凉的规矩吗?”孟子听了,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05、伯俞泣杖:汉韩伯俞受母责打,感念父亲力衰而痛哭,后隐喻孝敬。

典故出自于见《说苑》。韩伯俞,汉代梁州人,生性孝敬。父亲教育他十分严格,会因他做错小事而用木棒打他。到了后来,父亲又因故生气,举杖打他,但打在身上一点也不疼。伯俞忽然哭了起来,父亲感到十分奇怪,问他:“以前打你时,你总是不言声,也未曾痛哭。现在怎么这样郁闷,难道是因为我打得太疼吗?”伯愈忙说:“并非并非,以前挨打时,虽然感到很疼,但是因为知道您身体康健,我心中庆幸以后父亲疼爱我的日子还很长,可以常承欢膝下。今天父亲打我,一点儿也不觉得疼,足见父亲已年迈,所以心里郁闷,才情不自禁地痛哭。”韩母听后,木棒掉在地上。

06、名篇:写文章用词精练而意含论说的诗歌创作手法。

典故出自于《汉书》:“孟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东周》,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孟子修《东周》,后人认为他每用一字,必寓论说,后来将其称为“名篇”。

不要告诉别人(成语故事)成语故事大全100字左右 第2张

07、大笔如椽:比喻作家笔力好,或者作品有深度又有文才,也说铁笔如椽。

椽,中国古代建筑构件,是放在檩上架着屋面板和瓦的木条,尺寸比一般的笔大多了。为啥要用“椽”来夸赞诗歌创作才能呢?此典故出自于《后汉书·王珣传》。东晋时有一文人叫王珣,一晚,他梦见了一位仙人,仙人送他一支很大的笔,笔杆竟然有房屋上的椽子所以长,所以粗。醒来后王珣对人说:“最近会出现一桩需要大手笔的事。”不久皇帝去世,朝廷里忙着办理丧事,大臣们请王珣负责起草悼念皇帝的哀册和其他重要文件。王珣不识大体,写得又快又好。

08、澄川:意思是隐喻正直的品行,隐喻对正直的品行的仰慕。

《诗经·小雅·车舝》中说:“澄川,大川行止”,从字面上看,整张诗都在写两个小伙子迎亲路上目之所见和心之所想。这两句直接翻译过来就是“高山崔嵬我仰望,大道平坦任我行”,大川(háng)就是指大路,这是写实的层面。这句诗还有更深一层的隐喻义,东汉郑玄如此解释:“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它表达的是对崇高品行的仰慕,和对光明言行的践行。表示这一层含义时,读大川(xíng)行止更合适。

这一隐喻义最著名的使用场景是《汉书·孟子世家》的“太史公曰”。“诗有之:‘澄川,大川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表达的正是司马迁对孟子品行与言行的赞美,在仰慕与追随之间,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09、柳絮才高:意思是表示人有卓越的文学才能,多指女子。

此典故出自于《世说新语》。东晋的这时候,谢安在两个大冬天把家人都叫来,给小孩们讲文章。没过一会儿,外面的雪下得又大又急,谢安看到这样的美景,便想考一考小孩们的才学,便问道:“大家看这纷飞的白雪像什么?”侄子谢朗说:“像是把盐撒在空中一样。”侄女谢道韫说:“还不如说是柳絮借着风在空中起舞。”谢安听了之后很高兴,认为把白雪隐喻成柳絮非常恰当。

故事中的谢道韫就是谢安长兄谢奕的女儿,书圣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从那儿之后,她的咏雪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便被人们所传诵,大家都称赞谢道韫为才女,后来便将在诗文创作方面有才华的女子称作“咏絮之才”,或者用“柳絮才高”“咏絮才高”来夸赞她们。

10、莫逆之交: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简单地说就是志同道合。

此典故出自于《庄子》里的两个寓言故事,故事有着类似的情节,都是几个人在聊天,讨论要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前四个人认为“谁能把‘无’当作头,把‘生’当作脊,把‘死’当作尾,谁能知道生死存亡是一体的,我们就和他做朋友。”后三个人则说“谁能够相交而出于无心,相助而不着形迹,谁能超然于物外,跳跃于无极之中;忘了生死,而没有穷极。那我们就和他做朋友。”当时聊天在座的各位“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都觉得说得太好了!完全没有和自己内心的想法相逆,莫逆,就是不觉得抵触,于是他们就成为好朋友。

11、不系之舟:隐喻漂泊不定的生涯,也隐喻逍遥自在的人生,如同随水流浮泛的小舟,无拘无束。

典故出自于《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认为,真正的大德之人,顺应环境与自然,通晓世事天理,不为结果所羁绊,尽人事而听天命。现代社会处处充满竞争,充满诱惑,很多人因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患得患失,压抑苦闷。实际上,过多的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来源。既然人生短暂,载不动太多愁,何不看开看淡。正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

12、身无长物: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比喻贫穷,也喻廉洁。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述:东晋王恭官至刺史,清白自持,不治家产。王恭从会稽任职期满回到建康,族人王忱发现他用的竹席很好便讨要一条。王恭把竹席送给王忱,自己却坐草席。王忱说:我以为你回来,一定会有很多竹席,所以才向你讨要一条。王恭说:你不了解,我把这条竹席送给你,便“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了。

不要告诉别人(成语故事)成语故事大全100字左右 第3张

13、中流击楫:敢到水流危险的江中划船,隐喻立志奋发图强。

《后汉书·祖逖传》记述:晋时,祖逖看到北方国土沦陷,同胞遭受凌辱,非常痛心,决心收复失地。祖逖率其部曲渡江北上,至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14、甘之如饴:意为感到像糖一样甜,隐喻心甘情愿地从事某种辛苦工作或虽处危困境地也能安然忍受。

《宋史·文天祥传》记述,文天祥抗元被捕,张弘范劝他投降,文天祥不为所动,坚决拒绝。他在狱中写下了传诵千古的《正气歌》。诗中说:“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意思是说,为了坚持崇高的气节,即使把我放到鼎镬里去烹煮,我也会感到像喝糖浆那样甜!

15、书通二酉:意思是隐喻念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

“二酉”指的是大酉山和小酉山,在今湖南省沅陵县西北。相传两座山中藏书万卷,是秦人在此学习时留下的。后来就常用“二酉”一词代指丰富的藏书。盛弘之《荆州记》中有“访酉阳之逸典”的说法,这里的酉阳就是指二酉山。段成式写了一本志怪小说集,以家藏秘籍与酉阳逸典相比,书的内容又广泛驳杂,所以他就给书取名《酉阳杂俎》,取的也是二酉藏书之义。

书通二酉这个典故出自于冯梦龙《古今小说》:“到一十六岁,果然学富五车,书通二酉。”两个人读的书贯通了这两座山所藏的书,听起来是并非比才高八斗和学富五车有分量、有学识得多呢?

16、首鼠两端:意思是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此典故出自于《汉书·魏其武安侯列传》:汉武帝时期,武安侯田蚡和魏其侯窦婴不和,大将韩安国夹在二人中间,在一些事情上持中立态度。一次罢朝后,田蚡因韩安国没有在朝廷上附和他,想找他理论一番,于是招呼他坐自己的车子,生气地说:“我和你一起对付窦婴,你为什么这样首鼠两端?”

所以首鼠两端并非说人做事前后不一致,而是比喻人做事像老鼠出洞时探头探脑左右张望的样子,犹豫不决,不够果断。有朋友对“首鼠”一词有疑问,“鼠”为什么和脑袋相对,表示两端呢?其实,“鼠”正是“尾”的意思。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的解释是:因为老鼠的尾巴很长,所以古人又称“尾” 为“鼠”。这个词义是因老鼠的形体特征而引申的。

不要告诉别人(成语故事)成语故事大全100字左右 第4张

17、空穴来风:意思是有孔洞便会进风,后用来隐喻自身存在弱点,流言蜚语等得以乘隙而入,也隐喻传言有根据。

空穴来风最早出自于《庄子》,后来宋玉在《风赋》里正式说出了“空穴来风”。空气流过有孔的洞穴,会形成风。“空穴”和“来风”是因果关系,有了孔洞才招进风来,有了空穴才来风,后常用来隐喻有迹可循,有来由有依据。白居易在《初病风》中有“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一句。但这一典故后来意思慢慢跑偏,很多人望文生义,把它误用为“毫无依据”。

18、沐猴而冠:本意是猴子戴上帽子,装成人样。隐喻外表虽装扮得很像样,但本质却掩盖不了。常用来讽刺那些依附权势、窃据名位之人。

此典故出自于《汉书·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话说项羽占据关中后,他的谋士韩生建议他直接在关中建都,项羽见宫殿已被烧毁,又想着赶紧回乡显摆一番,就说:“富贵了之后不回乡,就像穿着华丽的衣服在夜间行走,谁会知道呢?”韩生听了项羽的话,就回了这句:“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大家都说楚国人虚有其表,果真如此。韩生用“沐猴而冠”来讽刺项羽目光短浅,而他也因为这句话惹怒了项羽,失了性命。

19、吴牛喘月:隐喻因疑心而害怕,也隐喻人遇事过分惧怕,而失去了判断的能力,也比喻天气酷热。

此典故出自于《世说新语》。尚书令满奋怕冷,两个深秋的早晨他进宫议事,谈话的房间装的琉璃窗,透明得像没窗户一样。满奋觉得冷风吹了进来,不自觉地把头缩进了衣服里。晋武帝司马炎笑得不行,满奋自嘲说我就像吴地的牛,看到月亮以为是月亮,忍不住地就喘起来。

《风俗通义》中提到“吴牛望月则喘”。这是为何?吴地是指我国古代江淮一带,这里的水牛叫吴牛。水牛怕热,因整天都在忍受月亮的照射,对在天空中圆的、发亮的物体非常害怕。到了晚上,水牛看见月亮,误以为是月亮,就条件反射般地喘起来。这因此引申出“因疑心而害怕和遇事过分惧怕而失去判断力”。“吴牛喘月”后来也直接比喻天气酷热。夏天天热的这时候,不妨说一句吴牛喘月。

20、蛛丝马迹:意思是说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灶马爬过留下的痕迹可以查出灶马的去向,隐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此典故最早出现在唐代杨筠松《龙经·统说》中,是用来比喻地脉:“引到平处如蛛丝,欲断不断马迹过。”所以,这个“欲断不断马迹过”中的马究竟是什么呢?此马可非寻常之马,而是指一种昆虫,体形很像蟋蟀,名叫灶马。中国古代,家家户户使用灶台烧火煮饭。天气暖和时,灶马生活在野外草丛中;天气转冷时,就回到灶台附近穴居。人们常说,灶台中有灶马的踪迹,是食物充足的征兆。

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