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了吗(读后感)读后感旳格式怎么写

六八 390 0

读后随感十五篇

书看完了,读后感还是要写的,不写的话,将来书里讲了什么都忘了,甚至自己看过什么都会忘掉,所以写了也是一次回顾、一次唤醒和记录吧。

之前书看得多的时候,写的也勤快,基本上三五本、六七本就写一批,这两年书看得少了,这写点随感也拖着迟迟不肯动笔。如今2019都快过去了,不能再拖了,先写一批吧,都是近二三年看的,忘了不少东西,想到什么写什么吧。

学会了吗(读后感)读后感旳格式怎么写 第1张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作者: [德] 卡尔·马克思

我从小至今,有三次床头放过百看不厌的书,第一次是高中时期,当时看的是《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的文字十分精炼,随手翻一页,处处都是精彩内容,都可以津津有味看下去,时间长的话看十几页几十页可以,时间短的话可以看几页、一页甚至半夜,都能收获愉悦和满足,正是由于阅读体验这么好,我可以任何时候拿起看——起床时、吃饭后、睡觉前、出门前都可以,看到最后,那本精装本的《三国演义》都被我翻散架了;第二次是大学的时候,在学校的书店租温瑞安的武侠小说,温瑞安是诗人出身,他的小说情节节奏快转换快、文字精炼优美又充满了画面感,可以说是处处是诗与剑的精彩画面,《四大名捕》《逆水寒》《神州奇侠》《杀楚》这些,随便翻开任何一页读任意长度,立刻刀光剑影侠骨柔情就在寝室里闪现出来,我就可以看得如痴如醉,所以那是虎他的许多小说被我反复看了若干遍;我原以为再也不会有这种体会了,结果这次让我碰上了这本《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这并不是一本理论书,而是一项事件的分析报告,马克思在其中不仅有丰富而深邃的论述,而且又放开了手脚,使用了诙谐而无情的讽刺语言、各式类比和隐喻,让文章处处都讲得有声有色,十分好看,所以这本书有了前两次经历同样的效果——随时可以拿起翻看、任何一页都弥足精彩。

不是只有我做出这种叹为观止的评价,《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在历史上也有十分高的地位,他在书里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几乎所有的政治学科都从这部著作中汲取了思想源泉,历史学家声称他们在这里发现了“事件史”分析的早期范本,政治学家则说是马克思第一次在这里论述了“国家自主性”的存在,社会学家则通过马克思的描绘,得到了一副阶级斗争分析的活生生的画面,而我从中学会了大量的论述方法与论述语言,学会了一种从未见过的文章写法,以及窥得了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的门径。

书中自法国二月革命讲起,讲述了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如何玩弄政治手段夺取政权的过程,其实看这种书,对相关时期的历史事件有一些了解是必要的,否则可能会一头雾水,原因可能不是书中内容难懂,而是里面的人和物完全是不知为何物。马克思从整个这个过程中分析了历史进程中各个元素的必然联系,揭示了12月2日的政变就是这种联系自然和必然的结果,最难能可贵的是,马克思并不是以后来者的身份写成了这本书,而是在其正在发展的过程中就进行了分析判断,并且对最终的结果进行了预言,(恩格斯说)“这幅图画描绘得如此高明,以致后来每一次新的揭露,都只是提供出新的证据,证明这幅图画是多么忠实地反映了实际。马克思对活生生的事实有如此卓越的理解,它在事变刚刚发生时就对其有这样透彻的洞察,的确是无与伦比。”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效果,是因为其贯穿始终的根基就是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指出了雨果和蒲鲁东对这次政变看法的缺陷,他说雨果在解释波拿巴的行为时完全强调其本人的作用,结果展现了其在历史中空前强大的个人主动性,于是波拿巴就不再是一个小人物而成为了一个巨人;而蒲鲁东把政变讲述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这就削除了波拿巴本人的责任,反而成了对政变主角的历史辩护。马克思的历史观在一开始就以一句话表明: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句话中首先强调的是继承,我们的现在由历史继承而来的,不是我们选定的,而是由过去既定条件延续形成的,在继承后,影响力是最终方向的是人的创造,新的历史有人的能动性在发挥作用而创造出来,概括来说,我们社会的一切行为和存在,都是在客观的综合条件作用下发挥能动性而形成的,这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我们的教科书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讲述是十分不清楚的,这让我们仅靠学生时期的学习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这种方法来看问题,比如在我们常见的误区就是,在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中,往往十分强调人的作用,认为是某个人的决定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但我们往往意识不到,人不是凭空产生的随心所欲的存在物,人的精神是后天塑造的,对此马克思这样说:在不同的财产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出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精神的上层建筑,整个阶级在其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这一切。这说明(精神层面的)人不是孤立诞生的,而是人本身就是社会的产物,是反映了当前社会状况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形成的。因此被认为改变了历史走向的人,其本身就是延续到了这个时代的历史的产物。另一个误区就是,我们课本上学的“历史的必然”往往被理解成无论如何都能同样发生,这个观点显然也是错误的,所谓历史的必然是指宏观层面历史的进程决定了作为社会存在表象的人的存在,但事情何时发生、如何发生其中是有人的创造因素在发挥作用的。历史的进程和人的能动性在改变历史中同时发挥了作用,这也就是最开始的那句:人们从过去继承来的条件下创造。

马克思在书中使用了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从而十分全面而精确地剖析了发生在整个政变过程中的一系列历史事件与进程,其中核心的思想正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联系、运动和变化的。

另一个在书中使用的分析法就是阶级分析法,马克思在阐述政变过程的每一个时期时,都对各个阶级进行分析,让我们看到了各个阶级均反复出现的相似的行为特征,其背后都有着何等的动机根源,这种分析方法能让我们很容易去理解不同阶级的行为,以及他们的斗争过程与方向,因为这种冲突终究要被这些阶级所处时期的经济状况发展程度、生产的性质和方式以及由此生产所决定的交换性质和方式所制约,马克思因此在分析过程中便能早早预料到事件的发展与结局。

简单地说,不同特定阶级的意识与行动,永远受限于构成阶级的物质条件、生存地位、社会关系等让阶级得以划分的基础上,而他们的意识与行动,又最终决定了自己的前途,这便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的体现。

要给这种书概括读后感真是TMD烧脑,写几个其中颇有讽刺感的句子吧:

——第一次革命中.....的每一个党派,都是以更先进的党派为依靠,当某一个党派把革命推进得很远,以至于自己既不能跟上,也不能领导时,这个党派就要被站在他后面更勇敢的同盟者推开并送上断头台,革命就这样沿着上升的路线行进......1848年的革命正相反....每个党派都向后踢那挤着他向前的党派,并向前伏在挤着它后退的党派身上,无怪乎它们在这种可笑的姿势中失去了平衡,并装出一副无可奈何的鬼脸,奇怪地跳几下,就倒下去了。

——这个老奸巨猾的痞子,把各国人民的历史生活和他们所演出的大型政治历史剧,都看作最卑俗的喜剧,看作专以华丽的服装、辞藻和姿态掩盖最卑鄙的污秽行为的化装舞会。当资产阶级毫不违反法国演剧格式的迂腐规则,十分严肃地表演最纯粹的喜剧时,当它一半被骗一半信服自己的大型政治历史剧的庄严时,一个把喜剧仅仅看作喜剧的冒险家当然是要胜利的。当他扫除了盛装的敌人,并且认真演起自己的皇帝角色,戴上拿破仑的面具装作真正的拿破仑以后,他才会成为他自己的世界观的牺牲品,成为一个不再把世界历史看做喜剧而是把自己的喜剧看作世界历史的认真的丑角。

——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例如,路德换上了使徒保罗的服装,1789—1814年的革命依次穿上了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服装,而1848年的革命就只知道时而勉强模仿1789年,时而又模仿1793—1795年的革命传统。

——(这份宪法)每一节本身都包含有自己的对立面,包含有自己的上院和下院:在一般词句中标榜自由,在附带条件中废除自由。

——最后,在一个特别滑稽的条文中,宪法把自己托付给“全体法国人民和每一个法国人的警惕性和爱国心”,而在前面的一条中,它已经把有“警惕性”和“爱国心”的法国人托付给它故意发明出来的最高法院所实行的温柔的刑事监护了。

——在这个团体里,除了一些来历不明和生计可疑的破落放荡者之外,除了资产阶级可憎的败类中的冒险分子之外,还有一些流氓、退伍的士兵、释放的刑事犯、脱逃的劳役犯、骗子、卖艺人、游民、扒手、玩魔术的、赌棍、私娼狗腿、妓院老板、挑夫、下流作家、拉琴卖唱的、拣破烂的、磨刀的、镀锡匠、叫化子,一句话,就是随着时势浮沉流荡而被法国人称作浪荡游民的那个五颜六色的不固定的人群。

——法国资产阶级在政变后也同样高声嚷道:现在只有十二月十日会的头目还能拯救资产阶级社会!只有盗贼还能拯救财产;只有违背誓言还能拯救宗教;只有私生子还能拯救家庭;只有混乱还能拯救秩序!

——这个政变总会成功的,因为这是先前的事变进程的必然而不可避免的结果....11月4日国民议会复会,国民议会除了把它已学过的课程按简单扼要的提纲复习一遍并表明它只是在死后才被埋葬之外,是别无他事可作了。

学会了吗(读后感)读后感旳格式怎么写 第2张

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作者: [法] 让-雅克·卢梭

这本书是卢梭在1753年参加法国第戎科学院征文写的论文,是一部政治学著作,其思想性并不逊色于他最声名远播的著作《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论述了政治权利的根源,认为一个政治共同体的主权属于全体构成者,即主权属于全体人民,权利的正当性来自共同体成员形成契约时的约定,这个社会契约是为了保障所有人的权利,这种正当性成为当今几乎所有政体毋庸置疑的理念基础,简言之,《社会契约论》是面向未来延伸的论述。而《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则探讨的是从过去到现在的演化与状态,它为《社会契约论》构成了支撑。

在书中,卢梭从人类的最初时期开始,分析了原始状态与现代时期人的不同之处,指出了造成其中变化的最关键因素。自最初自然状态的时期开始,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就随着文明的演进而加剧,并且正是文明社会放大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形成了愈加悬殊的不平等。在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只存在天然的有限的不平等,但随着社会发展,出现了财产上的不平等,以及由财产决定的法律上的不平等,这是不平等的第一阶段;财产与法律形成的权利被运用以世袭法官与行政官,这些职位成了新的家族私有财产,形成了第二阶段的不平等;而第三个即最后的一个阶段,是这种权利的不平等制度化,形成了永久的专制权力。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私有制是最关键的因素,在人类形成相互依存的状态下,一旦人发现拥有二份食物即可支配他人的好处时,平等就土崩瓦解了。对这种拥有支配权力的资源所有权的追求,即对私有财产的追求,便自此不可逆转了;当土地被全部占据后,人们只有通过损害他人才能扩大自己的财产,于是人们要么接受要么抢夺别人的财产,于是此时诞生了统治和奴役、暴力和掠夺;当为争夺财产而发生的冲突不断增多,社会便成为了长久的可怖战争状态,人类只能相互杀伐,再也不肯放弃以如此大代价获取的财产,世界再也无法回到过去;在持久的战争状态中,富人们意识到这种状态对自身十分不利,自己巧取豪夺的所获是建立在不牢靠、滥用权力的基础上,随时可能被其他人强夺,他们终究无法以自身少量的力量去对抗为数众多的因共同的抢劫愿望而团结起来的敌人,于是他们开始用攻击者的力量为自己服务,让他们成为自己的保卫者,通过向原来的敌人灌输新的格言和准则,富人们建立起了对自己有利的制度,这便诞生了社会和法律,从此弱者有了新的束缚,富人有了新的权力,自然的自由一去不复返,有关财产的意识和法律根深蒂固,人类在这种制度下从此陷入劳动、束缚和苦难之中,不平等也随着私有制和法律而稳定与固化,终于变得合法。

对于私有制是一切不平等的根源的这点认识,卢梭和马克思恩格斯具有高度的一致,只是卢梭此时尚未提出阶级的概念,以及没有寻到解决方案。卢梭对于不平等的展望也最终在100年后的革命时代得到了印证,并且与共产主义运动的理念高度吻合。他认为,不平等的三个阶段中,第一阶段催生的是贫富的差距,第二个阶段造就了强弱的悬殊,而第三个阶段诞生的是主人和奴隶的对立,这将是不平等的最后阶段,是所有其他不平等终将抵达的彼岸,直到新的革命将政府彻底瓦解或使其向新的合法制度靠拢位置。1789年开始的资产阶级革命正是这种对立的爆发,只是不平等却并没有结束,而是形成了新的主人和奴隶的对立,共产主义运动认为这种阶级对立的社会终将会被消灭,我们都期待着有朝一日这种不平等将被终结。

在一个王权具有天然合法性、其它思想家也强调要有一个开明君主制的时代,卢梭就能提出这些超出时代局限的认识和论断(更不要说社会契约的实践缔造出了美国和法兰西共和国),其中许多内容即使在当今的世界也仍具有现代性,他确实是一个影响了人类文明方向的思想家。

学会了吗(读后感)读后感旳格式怎么写 第3张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作者: [德]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如上篇所说,卢梭的《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有许多私有制诞生和对人类社会影响的论述,但看过恩格斯的这本书,方才会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研究方法与论述水平有多么厉害。卢梭在对原始时期的人类进行讨论时,用了一个“最初的”概念,但关于此状态很大程度是推演,其中很多元素是模糊的。而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本书中,有着极其系统和科学的论述,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历史资料作为佐证,使用科学的分析方法非常透彻地对相关事物的表现与本质进行了分析论证,思路十分清晰、论述十分完整、逻辑十分严谨,这本书的内容可以说是十分精彩。

恩格斯叙述了人类在野蛮时代的三个不同时期的状态与变化,分析了这些时期中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变化与根源,从婚姻制度角度阐述了从群婚制到血缘家庭到普那路亚家庭到对偶家庭到一夫一妻家庭的演化,从阶级的角度分析了家庭从古至今的变化以及表现,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的演变中分析私有制起到的关键作用等,之后以三个重要族群——希腊人、罗马人和德意志人——为代表总结了由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演化过程属于文明、属于私有制与阶级分化产物其出现的必然性。

1.家庭

蒙昧时代的血缘家庭是一种脱离了原始的自由性关系、排除了祖先和子孙、双亲和子女之间互为夫妻可能后的群婚制度,此制度下同胞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也都互为兄弟姐妹,也都互为夫妻,也就是说,一对配偶的子孙中每一代都互为兄弟姐妹,也互为夫妻。虽然这种婚姻关系在现今世界已不复存在,但夏威夷的土著亲属称呼只有在这种家庭形势下才能存在,这表明历史上曾经有过这种制度;

普那路亚家庭在血缘家庭之上排除了姊妹和兄弟之间的通婚关系,这是排除了妻子的兄弟和丈夫的姐妹的一定家庭范围的群婚制,美洲的亲属称呼就保留这种制度的参与:母亲和母亲姊妹的子女都是母亲的子女,父亲和父亲兄弟的子女都是父亲的子女,他们都是我的兄弟姐妹,但是母亲兄弟的子女只是母亲的侄子和侄女,父亲的姐妹的子女只是父亲的外甥和外甥女,他们全都是我的表兄弟和表姐妹,由亲属称呼可见,在生成这种称呼方式的时期,母亲和其姐妹拥有共同的丈夫们,而父亲和其兄弟们拥有共同的妻子们。这种制度在19世纪仍存在于夏威夷岛上,凯撒在谈论布立吞人时讲述过这种家庭关系,澳大利亚也有部落采用这种制度;

对偶制家庭,随着氏族的发展和各种不允许通婚的情况增多,范围更小的对偶制就日益巩固起来了。群婚制的衰落同时还有自然的原因,因为不同氏族通婚生育的下一代总会比近亲通婚的氏族更强,而这样的二个氏族结合起来通婚,新生一代会拥有更强的优势,这种优势逐渐会扩大到影响部落生存力量的程度,从而让对偶制部落淘汰掉群婚部落。对偶制存在于蒙昧时代向野蛮时代的交替时期;

一夫一妻制是对偶家庭中产生的,它的最终胜利是文明时代开启的标志之一。

2.私有制

在群婚制主导的蒙昧时期,是母系氏族占据着主导地位的,因为在所有孩子都是自己子女的情况下,很难确定一个孩子的父亲,但母亲却能很清楚地区分自己亲生的孩子和其它子女。因此在群婚的社会中,人们的世系只能由母亲来确定,也只能以女方确定,这种从母亲方面确认世系的情况以及由此发展出来的继承关系称为母系。一个共同的女祖先世袭形成的以后代姐妹(因为只有女方能确认自己亲生孩子)以及她们母方同胞兄弟组成的集团转化为了氏族——一个确定的、不能彼此通婚的女系血缘集团,并且因为确定的世袭关系和拥有其它祖先的氏族区分开来。在这种氏族中,后代的所有女性都是姐妹,子女也属于这个集团,但丈夫们却不属于这个集团,这似乎和我们当今父系社会正好完全成为反面——现在是老王的兄弟们和子女们都姓王,但妻子们不姓王,而母系氏族正好相反,只有丈夫们不姓王。

当氏族处于人类社会组织的主导地位时,其必然由女性在内部统治,因为人们亲生父亲的身份无法确定,只能承认母亲,这意味着对母亲即妇女的高度尊敬,同时全体或大多数妇女属于同一氏族,而男子则属于不同氏族,这让妇女统治有了物质基础。但社会层面的发展产生了推翻这种制度的动力,家畜的蓄养和畜群的繁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产生了全新的社会关系,牲畜只需要简单地看管和照料就可以繁殖,供给充足的乳肉食物,劳动力能产出显著的超出维持费的余额,人们的财产迅速增殖,而随着财富的增加,财富的所有权成为了问题。在母系氏族中,男性的财产和遗产不能由子女继承而要归于氏族,因为他的子女属于母亲的氏族,但随着财富的增加,能获得更多食物和生产食物工具的丈夫占据了比妻子更重要的生产地位,他们就有了充分的意图利用地位的增强来改变继承制度而让自己的子女获利,这样就需要一种无需改变氏族财产而只是改变了子女归属的办法,那就是废除女性的世系计算和母系的继承权。

男子独裁的第一个阶段是一种中间形式,即家长制家庭,这种家庭一是包含了非自由人,二是父权,familia这个词最初并不是指温情脉脉的家庭,不是妻子和孩子,而只是指奴隶,famulus意思是家庭努力,familia是属于一个人的全体奴隶,familia id est patrimonium(遗产)是罗马人发明的,表示一种首长以父权支配着妻子、子女和一定数量的努力,并对他们掌握生杀大权。家长制的演化形式在我国历史上也长期存在过。

此后家庭开始从对偶制向一夫一妻过渡,目的由固定的妻子生育出确凿无疑的父亲的子女,从而能让自己的子女继承遗产。因此一夫一妻制的起源并不是以性爱这种自然条件而是以经济条件为基础出现的,即以私有制对原始的自然长成的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家庭形式,群婚制逐渐成为了历史。

群婚制在文明时代的遗产除了一夫一妻,还另有一项,那就是一名男子有多个妻子的杂婚制,其中的形式有受男子完全支配的女奴隶,有一妻多妾,还有杂婚的最高形式——嫖宿。杂婚制使旧日的性自由继续存在,且往往只有利于男子,这让一夫一妻实质上只是对妇女而不是对男性的一夫一妻,这种特质在当今还保留着。当然,如今这种行为有了自由和自愿的名义,但这种自愿其实只是纸面上规定,它是如何造就的,双方的财产地位是否平等,是否有其它方面的原因或担心经济后果,法律都置之不问。

这些主要的婚姻形式,与人类发展的三个阶段相适应,群婚制适应蒙昧时代,对偶制适应野蛮时代,以通奸和嫖宿为补充的一夫一妻制是与文明时代相适应的,这种顺序中所表现出来的是,女性越来越被剥夺了群婚的自由,而男性却没有被剥夺。“群婚”对于男子在今天事实上仍然存在着,凡在妇女方面被认为是道德败坏、是犯罪并且要引起严重的法律后果和社会后果的一切夫妻之外的性行为,对于男子却被认为是一种光荣,至多也不过被当作可以欣然接受的道德上的小污点。自古以来就有的杂婚制现在在资本主义商业生产的影响下,愈加适应于资本主义商业生产,愈加变为露骨的新形态的嫖宿(知乎:如何看待剑桥等大学女生找糖爹)。

3.国家

在蒙昧时代的中高级阶段,氏族诞生了,到了野蛮时代低级阶段,它达到了全盛时期。这种简单的组织是同社会生产状况适应的,它适应于当时社会状态的结构能够处理当时社会内部一切可能发生的冲突,而对外的冲突则以战争来解决。氏族制度的伟大也是局限之处,就是这里没有统治和奴役存在的余地,氏族内部还没有权利义务的相互区别,不同的阶级尚未存在。

随着生产力进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扩大了生产和财富,带来了奴隶制,并使得社会产生了第一次大分裂,分裂出两个阶级:主人和奴隶,即剥削者和被剥削者。随着畜群和其它财富出现,在谋取生活资料中处于主导地位的男子获得了主导权,产生了男子在家中确立统治地位家庭的革命,这种统治随着母权制的倾覆、父权制的实行、对偶向专偶的过渡而被永久化了,同时氏族制度也被撕出一个裂口,家庭成为一种新生的力量,以威胁的姿态起来与氏族对抗了。

野蛮时代高级阶段,发生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了,生产和生产率的增长提高了人的劳动力价值,奴隶制被扩大,商品大量出现,随之而来的是贸易。此时的阶级除了自由民和奴隶外,又有了穷人和富人的差别阶级。而家庭首长之间的财产差别,摧毁了一直保存的旧的共产制家庭公社,也摧毁了共同耕作,耕地逐渐被分配给家庭使用,向私有财产过渡,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随着人口愈加稠密,氏族对内外都团结起来,战争成为民族生活的一部分,获取财富成了战争的发动机,而掠夺战争加强了军事首长们的权力,选出后继者的办法逐渐变成了世袭制,世袭王权和世袭贵族最终奠定了基础。氏族的机关在此过程中挣脱了自己的氏族、胞族和部落,从人民意志的工具转变为独立的、压迫和统治自己人民的机关了。

文明时代的诞生催生了第三次重要的社会分工,创造了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交换的阶级——商人,商人完全夺取了生产的领导权,通过经济让生产者服从自己,他在不同的生产者之间作为必要的中间人,并对双方进行剥削。随着这个时期出现的是金属货币,出现了非生产者统治生产者的新手段,这种商品中的商品以隐蔽的方式包含着其他一切商品,谁有了他,谁就统治了生产世界,在货币这种财富本身的化身面前,其他一切形式的财富不过是影子。随着货币财富诞生出现的是地产财富,土地成为可以出卖和抵押的商品,当货币、货币高利贷、土地所有权和质押权陆续产生后,财富便迅速积聚和集中到一个人数很少的阶级手中。

此时氏族人不再集中居住的同一个地区;由于商业和土地的变动,其中成员再也不能集会来处理共同事务;谋生条件的改变产生了新的需要和利益,与旧有的氏族制度格格不入;新的手工业集团形成机构,由不同身份的人组成,独立于氏族存在;氏族内部由于财产不同而产生利益冲突无法调和。氏族制度是从没有任何内部对立的社会中生长出来的,它也只能适应这种社会,氏族目前不仅由于经济生活条件而必然分裂为对立的阶级,而且它再也不能调和对立,而只能使得对立日益尖锐化。

这样的社会,要么处于连续不断的阶级斗争中,要么被第三种力量所统治,而这第三种力量是站在互相斗争的阶级之上,压制着公开的冲突,顶多容许其在经济领域以合法的形式决出结果。氏族自此被炸毁了,它被社会分工及分工的后果即分裂的阶级炸毁,它被这个第三种力量——国家取代了。

在氏族制度的废墟上恩格斯讨论了三种不同发展方向的国家形式与表现,这表明,国家决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它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当财富的积累使家庭变成一种对抗氏族的力量时,当财产的差别让世袭显贵和王权萌芽形成时,当暂时限于对俘虏的奴役已经预示了部落和氏族人未来命运时,当部落对部落的战争已经蜕变为不断进行的抢劫和正常的营生时,当财富被当做最高福利而受到赞美和崇敬时,当氏族制度被滥用来为暴力掠夺财富的行为辩护时。所缺少的只是一样东西,即一个机关,不仅可以保障单人获得的财富不受氏族制度的共产制传统的侵犯,不仅可以使之前被轻视的私有财产神圣化,并宣布这种神圣化是整个人类的最高目的,而且会给相继发展起来的获得财富的新形式,以及因而不断加速的财富积累,盖上社会普遍承认的印章。所缺少的只是这样一个机关,它不仅可以使正在开始的社会划分为阶级的现象永久化,也可以使有产阶级剥削无产者的权利及前者对后者的统治永久化。这样的机关也就出现了,国家被发明出来了。

恩格斯的这篇文章,其中讨论了家庭、婚姻制度、私有制、氏族、国家、阶级等事物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变化与作用,分析了它们之间冲突碰撞和相互影响相互改变的过程和深层动力,确实能给我们很多认识和启示,为我们看待和思考问题提供了相当多的素材和角度,确实非常值得一读。

学会了吗(读后感)读后感旳格式怎么写 第4张

海伯利安

作者: (美)丹·西蒙斯

《海伯利安》在科幻小说界拥有极高的声名地位,凡是科幻小说迷,应该没有不知道它的大名的。它于1989年推出,横扫雨果奖、轨迹奖、西班牙科幻小说首奖、日本星云奖、日本雨果奖、法国宇宙奖等奖项,入围亚瑟•克拉克奖、英伦科幻奖、科幻纪事奖,被轨迹杂志票选为1990年前史上十大科幻小说,1997年和2006年两次入选“最推荐100部科幻奇幻作品榜”。我是很早就看过第一本,之后又看过第二本,第三第四本是去年看的。

在说《海伯利安》前,我先说说《三体》,后者自从得了雨果奖,在国内获得了迟来的走红,一时间全国出现了三体热,遍地都在谈论《三体》,很多看过的人都纷纷表示《三体》是科幻小说的顶峰,将其捧上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峰,互联网各处都充满了人云亦云的“黑暗森林”、“降维打击”。我是在2008年看的《三体》,作为一个科幻小说迷,我之前看过不少科幻小说,平心而论,确实觉得都要被《三体》碾压,在我当时心中,《三体》确实处于一个登峰造极的位置。但正是由于我看过不少科幻作品,我觉得要说《三体》在各处都超过其它科幻小说这个说法恐怕是有失偏颇的,我更是不能认同一些人纷纷将其视为圣经的做法。当时我尽管没看过,但从各方面获得信息看,《海伯利安》的高峰,恐怕不在《三体》之下。

所以,待我陆续看完,这一点想法得到了证实,《海伯利安》确实是一部伟大的科幻文学作品,如果非要分个高下,我不能说它比《三体》更优秀,但也无法说《三体》比它更好,只能说,二者都是顶级的作品吧。

《海伯利安》的优秀和迷人之处在哪呢?我认为有这样三点。

1.作为科幻小说基础的想象力部分十分卓越。科幻小说吸引人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超出常人想象力范畴的概念设定以及基于这些设定的描绘推演出的故事,比如《图夫航行记》中基因技术飞船和其如何影响世界,《少数派报告》中三位一体的犯罪预言机制以及由此引出的“预防犯罪”伦理问题,比如《永恒的终结》中管理时间线的合法性问题,都是概念一提出来就能够做到震撼人的。科幻小说的本质是对未来的推演,只要“想象概念”及对其进行的探讨能让我们觉得与我们的未来有相关性、引起我们的兴趣与思考并拓展我们的认识,它就是成功的,因此大部分科幻小说只要围绕着一二个这种“想象概念”发掘,就足以形成一个优秀的故事。《三体》在这方面就走出了更远,它提出了数十个“想象概念”,每一个其实都可以发散出一篇或长或短的科幻小说,比如“思想钢印“”三体问题”“降临派“”黑暗森林”“技术爆炸”“封锁物理学”等等,但作者刘慈欣却能在一部作品里把这些概念集中、相互影响和交错,形成了连锁效应,给人以上百倍的思想上的震撼和心灵上的冲击,这是它大获成功、广受赞誉非常关键的一点。相比之下,《海伯利安》是完全不逊色的,很多概念也是独一无二的,比如:人工智能进化出现自然选择与淘汰并最终导致进化;进化后的人工智能既不受奴役也不反攻人类,而是选择了第三条路——独立;一种在遥远未来被安放的逆时间而行的兵器,在人类世界越发达的时期,它们越是沉睡,而它们越晚苏醒,到达的世界就越落后,人类就越容易被它们消灭;光速飞行的飞船造成了飞船内外人的时间发生偏差,形成时间债,时间债影响的不只是人年龄的差距,还有心理与灵魂的差距;拥有传送门的世界,它就能打造出一个由千千万万星球上的一部分组成的靠传送门相连组合的中心城市,在这个城市中穿行的人们实际上一直在宇宙各个边际的不同星球之间穿梭,坐船在河流中观光一程实际上是漂流过了数十个星球,这样一种场景是多么让人震撼;被逆行时间感染的女孩,每一天都退回到她的上一天,越活越小,越活越丧失记忆,她的父母在此期间要如何努力让女儿过好最后的日子,要如何面对眼看女儿从长成退回婴儿之间的无比绝望;基督信仰者获得了十字形能让人永生,其它信仰者能否能平静面对自己和家人的短命,如果选择十字形代价是每次重生都将丧失一部分心智的话又如何呢?这些极富想象力、创造力的概念构筑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远超出我们时代所能想象的、完整而震撼人心的未来世界,其中发生的故事让我们深深思考。从想象力设定来说,《海伯利安》是超凡绝伦的。

2.《海伯利安》有极强的文学性。文学作品的意义不在于小说的情节内容本身,而在于透过内容展现出的情感、人文或认识方面的价值,情节是为文学服务的。一部科幻小说如果只有情节,那他充其量只是一段故事,看完后就结束,不会有让人念念不忘、期期回味的效果。而在文学性方面,《海伯利安》就十分出色,第一部尤其惊艳,它通过一群朝圣者讲述了六个不同的故事,这六个故事有着不同的题材,表达着不同的主旨,并且更惊人的是还有各自不同的叙事风格和体裁,比如牧师的故事是日记体,题材是宗教,核心内容是信仰和救赎;上校的故事是充满激情的,采用倒叙的方式,核心内容是战斗和奇遇,表达的是一个战士的追求;诗人的故事是口语化的自述,讲述了一段追寻艺术的经历,其中充满了主观的情绪,且真伪难辨;学者的故事是细致的第三人称叙述,题材是一段关于亲情的苦涩的悲剧,其中有着细腻而动人的家庭温情;而领事的故事是通过录音的片段组成的,不同时空的内容交替叙述,告诉了我们一个跨越时间的爱情悲剧。在几个故事的叙述展开中,时代的一切细节一点点被勾画出来,整个世界的面貌就在此过程中被完整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这些故事中有着许多相互印证、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内容,最终汇聚在一起,揭出了一个共同的聚合处,一个巨大的待揭示的所有故事终点和谜题解答之处,让读者的情感全部倾注向了这个宏大图景的未来,这种复杂的精巧的情节结构,深入的主题和思考,透露出作者极其强大的文学功力,让《海伯利安》拥有了无比的文学素质和文学价值。

3.《海伯利安》的文字内容充满了史诗感。除了想象力和文学性之外,书中还有相当优美的文笔以及十分丰厚的人文内容,作者描绘出了一个又一个美轮美奂、璀璨夺目的世界场景,比如由各式绚丽的燃烧树构成的闪电与风暴呼啸天际的火焰林、由千百个星球的最繁华地段组成的以无数传送门凝聚繁荣之都——鲸逖中心、一望无际的在轨道上就能看见的参天巨树围绕的宗教圣地、万米高山与云蔚奇崖相互包围的天山世界等,这些都让人赞叹难忘;一些重大的情节场景叙述也饱含感染力,如神父不断被杀死和复生数年最终脱离了十字形得到安息,学者将自己最爱的女儿献祭给伯劳,济慈之死这些部分都让人深深被打动。在人文方面,书中穿插了大量的诗词、宗教、历史、艺术、建筑的细节内容,都与情节相契合,除此外还有星际战争、赛博朋克、时间潮汐等想象图景,以及相当多伦理、革命、道德、永生和隐喻等方面的讨论,简直就是一卷包罗万象、波澜壮阔的诗篇。

总体来说吧,《海伯利安》可以说是科幻小说的巅峰作品了,我确实没法找出比它更优秀的作品(和《三体》相比就是各有所长吧),它的一点遗憾是由于故事实在是太过于庞大了线索实在是太多,以至于作者自己也没法很好的结束,在前两本已经可以说是完美了的情况下,后二本选择另辟蹊径,让人感觉比之前二本的画卷缺失很多,但其实就算前二本或是第一本,已经足够成为科幻小说的不朽经典了。

学会了吗(读后感)读后感旳格式怎么写 第5张"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15" data-rawheight="383" class="content_image lazy" width="315" data-actualsrc="https://pic4.zhimg.com/v2-62f2e6e0139398557c4309a44a21d107_b.jpg">

安珀志

作者: 罗杰·泽拉兹尼

《安珀志》的作者罗杰-泽拉兹尼可来头不小,他是乔治RR马丁从小的偶像,可想而知他的地位有多高了,他生前得过六次雨果奖,三次星云奖,《安珀志》是他的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我看过他的另一部作品《光明王》,那真是可以用举世无双来形容,连刘慈欣都亲自动笔给那本书写了后记。《安珀志》1-5卷我是很多年前就看了,去年看了第6-10卷,记得看的时候是废寝忘食,直呼好看太好看了,但是试图写下读后感时,我却迟迟难以动笔,原因是《安珀志》这个小说很难概括,我们不能说它是奇幻故事,它一部分故事发生在现代,现代世界的一切在书中随处可见,并且我们的现代世界和书中的奇幻世界并不是像很多故事那样分离的,而是都是安珀的一部分;它也不是科幻故事,因为其中充满了奇幻生物、魔法、位面世界等物,魔法和掌握魔法的军团是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是科幻和魔法并行,因为其中有很多科学和魔法都解释不了的神奇和神秘元素,比如“条条大路通安珀”,比如主牌和试炼阵;它也不是科学和魔法世界发生冲突,因为其中它们不是对立的,而是像河水与山丘同时存在一样自然。其实这就是罗杰-泽拉兹尼作品的风格,并不像如今的小说都是明确划分了领域和由此固定其中的元素,他的作品完全是自由发挥的,各种或科幻或奇幻或古代或现代这些元素只是他随时可用的工具。

《安珀志》的故事始终处在悬疑之中,主角科温从精神病院醒来,发现什么都不记得了,他开始四处寻找自己是谁的线索,不久竟然找到了亲人,但他很快发现这些亲人们都不可信,他不得不一边假装自己并没失忆一边来套取更多的情报。在这个过程中,科温发现了一个神秘世界安珀的存在,似乎自己在其中有着重要的身份。在追寻谜题答案的路上,科温陷入越来越深的迷雾,同时也层层剥开了安珀王庭内一场凶险复杂政治斗争的隐情。故事的节奏非常快,语言十分简介优美,看的时候就像在读诗篇,悬疑氛围紧张得让人透不过气,同时政治斗争的描绘十分到位,所有人都相互猜疑,每个人都在悬崖边上,科温在腹背受敌中寻找身份、识别敌我、找出凶手、背叛、寻找失踪的父亲、决战.....一个又一个的阴谋不断嵌套袭来,我记得当时看根本停不下来。

除了情节外,书中安珀的设定非常有魅力,安珀是所有世界的中心,其余所有世界都是安珀的影子,越靠近安珀的世界越和安珀相像,越远离安珀的影子就逐渐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比如我们的世界就距离安珀很远,处于和安珀完全不同的唯物世界,比如有的世界时间就比别的世界运转得慢,科温在阿瓦隆当了几百年国王,回到安珀只是过去了几个月。从远方世界前往安珀的路途十分遥远,非凡人所能完成,但安珀的王族们可以在不同世界的缝隙间穿行,他们通过往世界加减元素的方式跨越不同的世界,从而寻找到捷径快速返回安珀。科温第一次回到安珀就是驾驶一辆汽车前去的,一路上随着元素的增减,世界也在他身边不停地变幻,从海边开过,变了一个世界,在沙滩处转弯,又到了一个新世界,迎着山谷前行,抬头时世界已改变,沿着一处村庄边缘走夜路,向一条小路开去,忽然太阳就出现在正前方,又到了一个世界,就这样不断地切换世界过程中,身边的一切如草木、居民、建筑也都在被赋予更多属于安珀的元素,他们所跨越的世界就越来越靠近安珀,科温自己也发生了改变,先是汽车的材质改变了,然后是汽车的形态,之后汽车变成马车,再之后成了一匹马,他身上的装束也在变化,西装变成了礼服和披风,武器从手枪变成了决斗剑,最终他骑马到了一片森林面前时发现,这里的一切都是和安珀吻合的,他策马穿过森林,安珀的城堡就在前方,这一段瑰丽和神奇的旅程终于到了终点。安珀人无论身处多么遥远的世界中,只要他们能记起家乡的模样,不断用安珀的东西替换世界的事物,那方向就是没错的,路途或远或近(也可以减少元素来达到绕行的效果以便躲避一些东西),最终当世界变成了和安珀一样时,他们就到了安珀,这也就是书中所说的“条条大路通安珀”,这其中还有着一分哲学的意味。

书中另一条重要的故事线是安珀的一家人之间的感情。尽管王子王女们之间因为政治利益而相互争斗,但他们之间却总是有着无法割舍的亲情联系,他们兄弟姐妹间还有一种只属于王族的联系方式,就是每个人都有一副绘制着他人头像的主牌,相互可以通过主牌联系,只要一方愿意,伸出手来,另一方去伸手握住,然后立刻就能穿过牌到达对方身边,这种方式让他们可以无需走过漫长路程立刻可以穿过遥远的世界。在故事的最开始,科温的旅程总要亲自穿行,但被地球的光阴改变的他一点点影响了他的兄弟姐妹,相互之间的亲情开始复苏,每个之前用层层猜忌做防护的人都逐渐敞露了心扉,此时他的旅行都是用主牌了。到了最后,亲人们开始团结,哪怕是背叛他的兄弟也为他奋战到最后一刻,他最终的宿敌也露出内心的柔软,就这样兄弟姐妹重新开始站在一起、相互支持,安珀的政治危机最终得以化解,故事最终是美好战胜了险恶。

安珀志的1-5卷是科温的故事,非常好看,但是6-10卷就逊色很多了,一是主角的魅力远不如科温,二是情节十分拖沓,建议如果要看的话,只看1-5卷。

学会了吗(读后感)读后感旳格式怎么写 第5张"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13" data-rawheight="467" class="content_image lazy" width="313" data-actualsrc="https://pic1.zhimg.com/v2-8f9909e45a9dca88a794ddfe53d51aec_b.jpg">

我们

作者: [俄] 尤金·扎米亚金

《我们》和《1984》《美丽新世界》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这本书是最早的一部,也是我最晚看的一本。书中采用一种日记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庞大的、高度秩序的、千人一面的社会,有一天一个非常关键的工程师发生了变化,开始有了独立思考,对社会有了怀疑,此时一部分试图革命的人派遣女主接近和争取他,试图利用他粉碎这个社会,但最终男主主动接受了脑叶白质切除手术,出卖了女主,革命失败了,女主被送上断头台处死,而男主重新成为秩序中的一份子。

和另外二部作品一样,反乌托邦题材中的社会是让人感到沉闷压抑和毛骨悚然的,不同的是,《1984》的世界是高度的管制,其中包括思想监视、意识形态控制、伪造历史、恐怖统治和人格消灭,《美丽新世界》是从幼儿时代就进行观念灌输来直接塑造统治者需要的灵魂,之后用应有尽有的娱乐填满人的精神,让人们不再需要思考,也意识不到自己失去了思考的能力。而《我们》的世界中,人们都失去了个性,不存在“我”,而只有“我们”,我因为“我们”而存在,我因为成为了“我们”而强大、而有力量,“我们”的成就就是我的成就,“我们”创造和改变世界,是世界的主宰,所以我因身为其中一员而成为世界的主宰。因为以上这些原因,每一个“我”要做的就是要全心全意成为“我们”的一份子,而不能成为“我”,否则我就会失去力量,我也就毫无意义,我就不再拥有整个世界。

在这样的世界中,人们不需要名字,他们只用数字命名;人们不需要区别,他们都穿同样的服装,每天起床伸懒腰、刷牙都使用同样的动作;人们不需要隐私,因为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所以人们住在并排的透明房间中,一举一动都是一样的;人们的时间也都固定不变,同样的时间起床、上班,同样的时间回家,娱乐活动就是在同样的时间走上街头并排前进,通过这种集体一致的行为感受到我属于“我们”,从中汲取快感(网上 互喷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种高度秩序化、消灭思想与个性的世界无疑是恐怖的,但这种危机不是只会发生在科幻小说中,而是一直悬在人类的头上萦绕,比如纳粹,比如邪教,比如某个时期的苏联和那个,都是这种社会状态的真实上演,它其实离我们比想象中近。尤其让人感到寒意的是,工业文明的继续进化和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正推进着其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在工业时代及其演进中,人愈发成为庞大的机器中的一个零件,越来越不需要个性,而需要在自己所属的位置一起安分守己保持这个部件高速运转,任何有损这种效率的行为,都是机器不希望见到的;另一方面,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方式让人成为一种劳动力商品,这种为他人创造利润的商品的属性和其人的本质属性相对立,这种生产越发达,人作为商品的、异己的部分就越发达,而对立的属于自己的人的部分就越弱小(想想你和你身边的人生活中自由的部分是否日益被工作侵蚀?),而这个强大的、占据主导地位的人的部分愈加需要强化来适应生产、来创造更多利润,这又会进一步加剧人的齿轮化。

有很多人说《我们》要比另外两本反乌托邦著作逊色很多,可能吧,但是我不是这样感觉,我感觉这三部作品都展现了一副触目惊心的黑暗图景。

学会了吗(读后感)读后感旳格式怎么写 第5张"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27" data-rawheight="485" class="content_image lazy" width="327" data-actualsrc="https://pic3.zhimg.com/v2-bb94b4f31931885d0bc351fa2e562736_b.jpg">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作者: [德] 卡尔·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在年轻时写的,但是之后马克思将之束之高阁,历经88年的尘封,在20世纪才被人发现。《手稿》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进行了批判性的考察,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进行了意义重大的批判,提出了“异化劳动”“对象性劳动”等一系列极为重要的简介,虽然其还带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一些痕迹(这也可能是马克思发现了自己手稿中理论的不完美所以封存这份手稿的原因),但其探索为新世界观的创立做了理论上的准备。《手稿》在1932年分别在苏联和德国发表后,立刻就在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西方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中所有问题领域的争议,这也让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关注青年马克思,写《手稿》的马克思给人的印象是一个人道主义的青年黑格尔学者,有着浪漫的、爱写诗的、出身和教育良好的形象,和晚年一个久经考验的战士形象马克思有所不同。

这也是我看过的马恩著作中最难懂的一本,此时的马克思还在使用他专业的哲学语言,书中留有不少哲学概念和哲学语句,同时由于其是一份手稿,所以内容很庞杂,这份手稿表明马克思正在经历思想发展中重大的综合和艰难的创造,但从此开始马克思的重要思想开始汇集、融合,成为了属于自己的新的思想内容。随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就,马克思彻底清算了唯心主义,脱离了费尔巴哈理论在内的旧唯物主义,开始形成了独有的唯物史观,其作品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和理论体系,因此再也没有出现过《手稿》这种程度的对哲学词汇的使用,到了《资本论》时,已经是对没有文化的工人阶级也很容易能理解了。

马克思在《手稿》中最重要的理论就是“异化劳动”,“异化”是一个哲学概念,指的是人所创造的东西最终变成了异己的、与人对立的东西,或者说是人的物质与精神生产的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了人。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宗教是人创造出来的,但后来上帝成为了主宰,宗教统治了人,宗教发生了异化;制度是人创造出来更好地服务生活的,但在官僚主义的推动下,制度反过来成为了人的主宰,人成为了制度的奴隶,这就是制度的异化;人创造出机器来服务于社会生产,但最后人却成了服务于生产线的一个组成部分,作用就是作为一种工具来辅助机器生产,于是工业生产发生了异化;劳动本应是人的本质力量,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但在资产阶级社会中,劳动成为了主宰,工人被劳动所奴役,劳动发生了异化。

劳动是如何发生了异化呢?马克思说,在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中,劳动者不拥有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产品,他的整个劳动过程即劳动本身都属于别人,劳动者在劳动中仅仅是一种能够产生劳动力的工具(或者说是一种可交易、可定价的以活体存在的商品),为资本家所拥有和控制,处于这种生产劳动中的劳动者不再是人,也感受不到自己为人的属性,而只有他们离开劳动,回到吃饭、睡觉时,才能感觉自己是一个人,于是劳动中的非人状态的自己成为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存在,这种状态和劳动者属于人的状态形成了对立,并且一方的扩张必然对应另一方的退缩。劳动者越劳动,这个对立的异己就越强大,对应的自我就越弱小,因此劳动者在这种劳动中会感到不断地否定自己,没有任何愉悦,反而倍感痛苦。但是劳动者又不能不去做这种消灭自我的劳动,因为他要有工作才能生存,所以他必须要先去做挤压自我的工作,然后才能成为这个不断被否定被挤压的自我的主体活着,这种情况发展到极致就是:人活着只是为了不得不去做摧残自我的工作以便让自己活着。劳动就这样成为了主人,而人成为了奴隶被压迫和奴役,所以从此开始人人都厌恶这种劳动,都恨不得逃离这种劳动,对所谓财务自由的向往就是这种心态的一种反映。

马克思一共讲了劳动异化中的四个方面的异化,上面其实是包含了其中二个方面,第三个方面就是人和类本质的异化。类本质是人本主义的哲学名词,指的是人在改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的过程中实践着智慧、理念和信仰,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人)类存在物,这种从劳动中发挥和实践的东西就是人的类本质,这种自由自觉的改造世界的劳动就是人的类生活。但异化劳动夺取了人的类生活,把人的生活变成了单纯的维持肉体存在的手段,同时,人在异化劳动中——即真正实践自己类本质的时候——全身心都不属于自己、不是一个人,却在劳动之外吃饭、睡觉、性行为这些非类本质的活动中才能回归自我成为人,此时人和类本质就发生了异化。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一章节讲了商品拜物教,由此而衍生出的问题就对应如今消费主义的肆虐和消费的异化,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讲解过这个问题,消费异化的根源在生产端,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劳动的异化。

关于劳动的异化,这一两年随着互联网红利的吃尽,资本家们露出了他们被繁荣掩盖的本来面目,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逐渐发现了问题的关键,互联网上马克思主义的声音开始增大了,今年更是有了强东三问、马云福报和996.icu事件,让很多年轻人开始呼喊和学习马克思的理论了,这说明问题并不是在这一百多年内随着发展消失了,而是依然在现实中存在,为了和谐详细的就不说了(把我上面的劳动异化部分用现在的人、物、行为代入替换掉,看看是不是能和一些现实情况对应呢),青年马克思的这份《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超越时代的,“他仿佛就在我们现今的世界”。

《手稿》后面几部分还有笔记本II和笔记本III,讲述了私有财产的关系、私有财产和劳动、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以及对黑格尔辩证法与哲学的批判,也是有很多经典内容的。

学会了吗(读后感)读后感旳格式怎么写 第5张"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74" data-rawheight="533" class="content_image lazy" width="374" data-actualsrc="https://pic2.zhimg.com/v2-02c693dc48790ebd1827f2d2d2e3adb1_b.jpg">

龙文身的女孩

作者: [瑞典] 斯蒂格·拉森

这本书也是很久以前看的了,但一直没写点东西,后来发现推出同名电影了,说明小说的质量还是有目共睹的。说起来最近这几年看过北欧犯罪小说若干,其中有挪威的尤-奈斯博(好多本),和这位斯蒂格-拉森的小说,若是加上英国作家,那还有安杰拉-马森斯(《无声尖叫》),宝拉-霍金斯(《火车上的女孩》),也都是这一类,这些小说共有的特点都是笔触冷峻、犯罪凶残、人物饱满、节奏得当,另外主要角色都是女性,女性体弱的特质在危机四伏的故事环境中加重了读者不安全的感受,同时女性在危机中迸发出的坚韧又让情节起伏更富有张力。不仅是小说如此,这十几年来,写实类的冒险游戏纷纷采用女性主角,比如《南希朱尔》系列、《梦陨》等,尤其是情节紧张惊悚的点击找寻隐藏物品的冒险游戏,基本上清一色是女性主角,这应该是有着相同的原因。

回到这本书来说,其中女主沙兰德是个瘦弱、性情怪异的叛逆女孩,她是一名天才黑客与侦探,对待人冷漠不友好,不是通常被世人喜欢的那种温柔可人心思细腻的女孩,但她却又勇敢而坚忍,是主角可靠的战友,这个塑造的角色是书中的一个闪光点。她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的瑞典童话故事里的长袜子皮皮,长袜子皮皮就是一个离经叛道不是父母希望她成为的那种女孩,但她确是一个自由发展的有独立人格的孩子,我当时就十分认可皮皮的人格,如今沙兰德就好像是长大后的皮皮,大概这就是全球性别最平等的北欧地区的女性观,女性并不是要活成各种女性标签所规定的样子,而是一个能选择和主宰自己生活与命运的“人”。

学会了吗(读后感)读后感旳格式怎么写 第5张"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01" data-rawheight="426" class="content_image lazy" width="301" data-actualsrc="https://pic2.zhimg.com/v2-f365c66209b83357ba47331ec05cd881_b.jpg">

雪人

作者:[挪威] 尤·奈斯博

这本书是号称挪威推理天王尤-奈斯博的作品,他的犯罪小说确实十分引人入胜,我最开始看的是他的奥斯陆三部曲,确实是赞不绝口,其中《知更鸟》我当时写读后感时还画了个故事中各个段落之间时间空间切换与推移的导图。

尤-奈斯博的写作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情节叙述在不同时间、空间和角度变幻,与精巧的剧情相呼应,让读者读起来有跌宕起伏的剧情体验;二是紧张的气氛营造得十分到位,每次看到高潮处就感觉自己简直都不能呼吸了,眼睛盯着书页有一种要掉进去的感觉;三是十分擅长使用电影镜头式的画面描写,记得之前奥斯陆三部曲里,有一部的序章就是从一户人家做晚饭开始,镜头聚焦在正在煮的汤上,然后天花板上一滴水滴下来,文字镜头沿着水穿过楼板到了二楼,水从远处漫过来,中间浸透了一张报纸,上面写着什么什么,最后追随水流进了浴室,里面是命案现场,这简直直接可以用来拍电影了。《雪人》里也是如此,一段场景中,作为关键物的雪人反复从叙述中闪过,每一次闪过时描述的细节都逐渐增多,就好像镜头每一次闪过雪人时都更近,忽然文字开始更仔细地讲述雪人了,就仿佛镜头到了特写的位置,开始长时间定在雪人围巾上,人们也终于随着镜头发现雪人中的奥秘。

《雪人》已经拍了电影了,不过烂番茄只有8分,应该是拍得很烂。

学会了吗(读后感)读后感旳格式怎么写 第5张"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469" class="content_image lazy" width="320" data-actualsrc="https://pic4.zhimg.com/v2-4da9b03db71a2a8fc81fc76c4c3c5d6b_b.jpg">

名誉领事

作者: 格雷厄姆·格林

在图书馆借的书,呆在那一下午看完了。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在一个南美国家里,一伙绑匪为了政治目的绑架了一名西方人,但阴差阳错地错绑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名誉领事,英国对于这个领事毫不关心,绑匪骑虎难下要挟不成又不肯就此放人,来自英国的医生在绑匪处被领事认出来,再也无法抽身,就这样几个人的命运被绑在同一个死结里。

故事的一开始,作者对各色人物都极尽讽刺,所有人的行为都像是一场闹剧,我以为这本书就会以一场更大的闹剧结尾。但后来我发现,作者是以认真的态度去描绘这一群小丑一样的人物,因为那些人的生活本就是穿着华丽戏服的拙劣喜剧,而他们本人丝毫不觉而是觉得自己正在上演无比严肃的正剧,这其实也是我们的生活状态,我们自以为一本正经的生活,很可能在别人眼中只是一出被看透的戏剧,但我们自己却必须要自欺欺人地去演完。

但作者的本意并不是要以戏谑的态度嘲讽这种可怜处,而是对这种人生的无奈有深深的理解和肯定,他试图说明的是,无论别人的举动和遭遇多么让人觉得可笑滑稽或者无意义,我们也不要嘲笑,因为那是他们认真对待的整个人生,而我们自己的人生何尝不是别人眼中的笑柄呢。随着情节推进舞台中央的几个人身上开始展现更加严肃的主题,每一个有缺陷的人身上也都有着难能的品质,人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合体,而在故事的最后,这些人身上好的一面被激发了出来,事件中的所有人都被永远地改变了,其实每个人身上可能都有美好之处,关键在于是否能认真地去对待,去发现和认可。

看这本书的过程就是晒笑——嘲笑——轻松——认真——严肃——紧张——动容——思考,挺不错的。

学会了吗(读后感)读后感旳格式怎么写 第5张"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72"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lazy" width="272" data-actualsrc="https://pic3.zhimg.com/v2-33d5735d67e3e0688494d1e928a2721a_b.jpg">

哥达纲领批判

作者: [德] 卡尔·马克思

这本书的关键是要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19世纪德国工人运动高涨,工人先后成立了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和全德国人联合会(拉萨尔派)二个政党,但其指导思想完全不同,拉萨尔派受拉萨尔主义影响,反对暴力革命,争取普选权和议会斗争;爱森纳赫派主张同专制进行斗争,坚持工人阶级独立,和第一国际密切联系。在巴黎公社失败和德意志帝国建立后,这两个工人政党由于斗争形势需要,开始讨论合并事宜。1875年,两个政党在哥达共同起草和发布了合并后的《德国工人党纲领》,这份纲领中其中充满了拉萨尔主义的观点,爱森纳赫派代表威-李卜克内西等人为了实现合并而在原则问题上向拉萨尔派做出了重大让步,这让马克思和恩格斯极为愤怒,在其他爱森纳赫派领导人的请求下,马恩和他们多次来信,并完成了《德国工人党纲领批注》,但这份材料在当时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发表。1891年,由于事情已过去多年,许多事情已经有了定论,恩格斯将《德国工人党纲领批注》发表,其与1875、1891两个时期爱森纳赫派领导人的来信一起形成了这本《哥达纲领批判》。

书中对《哥达纲领》逐条进行了批判:

1.批判了拉萨尔主义的“劳动”观,前者认为劳动是一切价值的源泉,马克思认为:劳动只有作为社会的劳动,或是只有在社会中或是通过社会才能成为文化和财富的源泉。

2.批判了仍处于私有制生产关系下的小资产阶级分配理论,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特征的理论,其第一阶段仍会留有前一阶段转变而来的阵痛,因此会保留对劳动进行计量而分配,但在第二个阶段,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3.批判了拉萨尔派关于“对工人阶级来说,其它一切阶级只是反动的一帮”的谬论在理论上的错误和在实践中的危险,论述了与民主派小资产阶级、农民等中间阶级结成同盟军的重要性。

4.驳斥了拉萨尔“铁的工资规律”,捍卫了剩余价值论,认为消除社会和政治的不平等并不是根本追求,根本的应当是消除阶级的差别,这样由这些差别造成的不平等就自然会消失。

5.批判了拉萨尔“依靠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的观点,坚持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6.批判了拉萨尔主义关于“自由国家”的谬论,指出所谓自由国家是资产阶级社会规定下的概念,而无产阶级专政是另一个全新的时期。

学会了吗(读后感)读后感旳格式怎么写 第5张"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65" data-rawheight="382" class="content_image lazy" width="265" data-actualsrc="https://pic1.zhimg.com/v2-9d0e5c8ce55cd59e6b9f82838440ced8_b.jpg">

环形世界

作者: 拉里·尼文

一部挺有意思的小说,有一些可圈可点的地方。

第一个是环形世界。有人曾经提出过这个问题,如今我们的地球只能获得太阳发射出能量的十六亿分之一,99.99999%的太阳能量对人类来说是浪费掉了,如果想最大程度的获得太阳的能量,在宇宙中应当如何建设呢?最理想的形态是一个球形将太阳包裹起来,这样这个球体内部将获得太阳的全部能量。但是这样的设施在宇宙中理论上是无法存在的,因为这个球形必然要拼接而成,而拼接起来的各部分难以有稳定的完美一致的向心力,最终一定会四分五裂。这本《环形世界》中人类发现的就是一个更好的模型,那就是一个巨大的环形围绕着恒星运行,这个环形能够自转,其内壁的所有部分都能得到恒星的能量。作者描述的环形世界是十分有想象力的,由于其直径十分大,身在其中的人会感觉自己是在平地上,只是在海天的边际看到的不是地平线,而是向天际延伸到消失的一条线;环形世界的切线侧面上建设巨大的围墙,这样自转的时候,大气就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停留在内壁的低处,而不会飘逸到宇宙中;环形的地面向外部凹陷,就成为了湖泊和海洋,向内凸起就形成了山峰和山脉;飞船飞入时需要和环形保持一样的角速度才能降落;而在近日处设置固定的遮蔽体,就让地面获得了日夜变化。拉里-尼文创造的这个环形世界,其概念被许多科幻故事所使用,一些电影已经在屏幕上实现了这种世界的形象。

另一个是幸运的遗传基因。这是书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线索,故事中人类发现“幸运”也是遗传基因的一部分,并且会在人生中发挥作用。在当时的世界,因为人的寿命很长,所以生育需要限制,每年全球分配有限的生育名额,但总有各种原因一些名额没有被使用,于是每年年末,会有一次全球抽签来分配这些余下未被使用的名额,能抽中这些名额而诞生的孩子无疑是幸运的,女主角就是一个六代幸运儿,就是她之前五代都是幸运签降生的,她的一生也是充满了各种幸运巧合,科学家们相信,这绝不会是偶然的,而是一种能够遗传的幸运基因在起作用。被选入探险队的过程似乎也是基因起了作用,因为同样符合条件的其它几个六代幸运儿恰好在通知邀请的时候,电话无论如何也接不通,所以女主角就自动拿下了这个名额。探险队之所以要找这样一个人,是因为此次旅行是九死一生的危险,带上一个极度幸运的船员,能够大大增加生存的可能。但是后来飞船坠毁在环形世界上无法返航时,主角们发现似乎他们错误地理解了幸运基因,事实上并不是女主角的幸运能保他们平安,而是其他几个幸运儿更幸运,他们恰好避开了能让他们有去无回的星际探险,而运气最差的女主角被选中了。但是后来他们发现自己又错了,他们最终明白,幸运基因只会保障幸运儿自己,而并不会保护其他人,女主角的命运注定了要来到这个环形世界中,所以她能够成为唯一的入选者,并且十分幸运地到了环形世界,飞船坠毁她毫发无伤,并最终找到了归宿,而其它船员则是不幸地被飞船注定坠毁的命运遗留在了这个星球上。这个幸运基因的故事,还是挺有意思的。

小说在未知世界探险的陌生与神秘感挺不错,但整体感觉缺乏爆发力的高潮,不知道是不是我口味要求太高。

学会了吗(读后感)读后感旳格式怎么写 第5张"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85" data-rawheight="556" class="content_image lazy" width="385" data-actualsrc="https://pic3.zhimg.com/v2-e2a00fd23b372fb4d8e9895767c700ee_b.jpg">

星丛

作者: 罗伯特 J 索耶

一个有着《星际迷航》感觉的故事,感觉整个故事都比较平淡,激动人心的地方有点少,最后和巨型反物质生物的交往以及去救他们的幼儿那段是又不合理又充满了一厢情愿的“人类苏”视角,看得是无比尴尬。但是几个很有想象力的设定和主故事线之外的内容还是挺有意思的。

1.设定了暗物质的存在。暗物质是宇宙的组成成分之一,其原子的整体电量为0,暗物质的加入解释了我们物理公式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的差异之处。为了讲清暗物质,作者提出了六种夸克的存在,并且仔细解释了夸克构成暗物质的原理,书里这一段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十万个为什么》的经历,对着一堆不明白的科学词汇反复研究琢磨、试图去理解,不过这里我是感觉自己学习能力好像不如小时候了,至少不如高中的时候,那时候如果看这样一段物理学的叙述,应该能搞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如今我看这一段,竟然看了好几遍还是云里雾里,我把这一段拍下来发到微信群里,群众们纷纷表示完全看不懂.....真不如高中生时期啊。

2.海豚成为了文明世界的一员。书中称某一个时期,人类完成了对海豚语言的破译,发现海豚是一种和人类同等智慧水平的生物,于是海豚就成了人类星际时代的盟友,大量成为宇航员,他们生活在专门的注入海水的舱室,能够完成驾驶、导航和远程控制无人机战斗的任务。

3.一种像是机器人一样的种族艾比人,拥有计算机一样的运算能力,情感和逻辑都要比人类简单很多,不像人类有复杂的情绪和心思,名字都是车厢、菱形这种。

4.星际旅行使用一种建造者未知的虫洞——捷径,任何物体都能通过捷径打开通道前往另一边,但是有意思的是捷径只有从两边出入口已经使用过一次的情况下才能使用,所以只有真正到了一个星系,在那里用捷径返回已知的世界,这个捷径才能从此被使用,而如果没有到这个星系的时候,从已知地区是无法通过捷径来这个地方的。这个设计让宇宙文明只能在现有技术可探索到的边界内使用捷径,未知的宇宙区域仍旧需要科技进步真正探索过才能打开捷径。

5.一个活了六十亿年的人,期间通过不断改造让自己的生命形态不断进化,但这么长时间足以让人改变,比如他忘记了很多很多东西,英语的书写方法和标点的用法在错误的路上越偏越远,又没有人纠正,最后变成了一种十分古怪的字体。

6.十分真实地描绘了一个事业和地位处于巅峰而妻子已经年老的男人,在面对貌美可人有活力又主动的年轻女船员,好感是多么自然而然地出现,亲近的冲动是多么难以抗拒,所以很危险啊,为了家庭和谐就不要去创造这样的机会、及时扼杀掉苗头。

学会了吗(读后感)读后感旳格式怎么写 第5张"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02" data-rawheight="436" class="content_image lazy" width="302" data-actualsrc="https://pic1.zhimg.com/v2-eaf9c334c589b6ab4c62cff0cd60db60_b.jpg">

我们内心的冲突

作者: [美] 卡伦·霍妮

我也记不清当初自己当初为什么买了这本书看了这本书了,大概是从书名中隐约感觉到了我想要寻找的东西吧。

我原以为这是一本向着内心解读的抚慰性的书,没想到这是一本讲述和解释神经症——也就是精神疾病的书,然后我竟然一点点给看完了,之后我发现读下来的收获要比我预想的更多。这本书并不像一些鸡汤书那样只是给读者创造美好的感觉从而给人一种暂时性的、虚假的慰藉,而是直接地、解剖一般地去分析了神经症在精神中的形成的症因——即我们心灵与人格上的冲突。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认可这一点,人的精神并不是一种超自然的“灵”,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构成,大脑的结构、神经、细胞、输入信号、物理与化学能的变化等决定了我们的思维变化,思维的状态和变化构成了我们的精神,其本质是一种程序,它由遗传而来的大脑结构承载,在成长过程中由神经元构建出表现为一定算法的程序,影响程序算法的除了天然的差别外,还有很多因素,成长的经历构成了其基本元素,学习与认识构成了其语句,喜恶、信念、偏见、痛苦等因素影响了其运行逻辑,悲伤、喜悦、愤怒和恐惧等情绪以及不同生理器官输入的信号影响着程序模块的调用,程序运行的规则基本确立而成为一个完整系统时,人形成了由不同情感、思考方式和三观构成的人格。

既然思维是一种我们还无法完全参透的以复杂方式运行的程序,那程序就有可能被改变(学习、思考),被影响(洗脑、说服),以及出现逻辑上的错误。当内在的思维程序与外在的现实、内在的程序之间出现无法自洽的逻辑冲突时,程序就会发生错误,错误无法被修正而长期积累增多,或思维的自我保护功能为适应错误而发生改变走上歧途时,我们很可能就发生精神上的病症——偏执、仇恨、强迫甚至是狂躁与抑郁。除去大脑存在物理性的损害,或思维陷入死锁难以解开的严重情况外,一些较为轻度的问题,我们如果能及时找到关键问题,解开思维中的逻辑冲突,就可能修复这种错误,让神经症就逐渐好转,让我们恢复健康的心灵。

尽管道理如此,大多数情况下,人是无法自我解决思维冲突的,因为人能够依赖的用以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本身,往往正是由这些被这些错误改变的程序构成的,因而既无法意识到、也无法主动修复自己的错误,或是即使发现了问题,也因为缺少正确的参照而无法认识这种错误,更无法解决。此时,我们就需要寻找可以帮助我们的东西,这本《我们内心的冲突》就是起到这样作用的,其中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细致的,很难简述,但总体来说,作者提出了三种精神自我保护的机制:顺从、抗拒和疏远型人格,其中又细分为不同的表现类型,书中详细讲述了这些种类型的表现、成因、发展过程、问题关键以及入手解决的方式,我觉得是挺有帮助的。

当然,大部分人是一生中可能都不会需要书中的内容作参考,但我的感觉是,人的思维是复杂而多维的,现代社会赖以运转的诸多约定又对人的精神有着全方位的束缚,在此情况下一个人很难做到处于大彻大悟状态,思维没有一丝一毫的死角,就我所见的所有人来看,仔细观察都会发现或多或少性格上的盲点——比如特别固执、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容易猜疑别人等,虽然这些不完美(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人)不会根本改变人,但这终究会是一个弱点,如果本人能够意识到并且想做出改变,那么就可以参考一些此类内容,去发现发生的问题在思维中的根源何在,然后对症下药,自我解决逻辑上的冗余、溢出或错误循环,尤其是对于一些严重到影响人生未来的人格问题,在精神上尚有能力做出认识和改变时就去解决,是非常有裨益的。

学会了吗(读后感)读后感旳格式怎么写 第5张"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06" data-rawheight="441" class="content_image lazy" width="306" data-actualsrc="https://pic3.zhimg.com/v2-b2fbc9d666f39a7a10cb5eccc397e756_b.jpg">

世界的凛冬

作者: [英] 肯·福莱特

我之前还挺喜欢简-福莱特的,他的侦探小说都挺好看的,《圣殿春秋》也是十分优秀的著作,可是这所谓的世纪三部曲可真是把我恶心到了,之前第一部《巨人的陨落》我已经在写读后感时喷过了,之后不死心又看了这第二部,看到一半我的感想是,如果第一部值100分骂的话,这一步就值600分的骂。

作者的这个三部曲对标的是《战争与和平》,试图通过几个家庭从一战开始到冷战结束的变迁,表现出二十世纪整个世界的巨变和兴衰,但作者实在是水平太差了,如果非要说这世纪三部曲和《战争与和平》的差距,那大概就是他只写出了个《占》。

首先,作为小说最核心的部分——人物塑造,是十分十分失败的。所有人物几乎没有灵魂,都一样地扁平。在第一部《巨人的陨落》中,这个问题已经很严重了,但至少还有离经叛道的女爵、坚强独立的女佣、勇于抗争的矿工等几个鲜明的角色,到了这部里,一个能让人记住的角色都没了,几个男性角色之间、几个女性角色之间,除了国别、身份、立场外,没有任何区别,真的是完全找不出区别,作为读者能分辨他们,完全是靠着名字、国籍以及参与的不同历史事件才认出来的,能把人物写得这样连网络小说都不如,这也是人才了。

其次,故事情节十分薄弱无力,可能作者太想表现出历史的史诗感,整个故事推动完全是一个接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就好像拿着历史年表在凑舞台一样。与此同时,总是那么几个角色被放在这些舞台上,参与到这些历史瞬间中,但是很快我就不禁去想,那么多的著名历史事件,怎么就恰好每次都是这么几个人都能参与呢?属于三五个家族的有限的十几个人,能够一次次巧合地完整地出现在每一次历史重大事件中,这种远超过戏剧性能解释的痕迹,让整个故事充满了刻意编造的虚假感,并且由于角色们十分苍白,他们在参与这些事件时完全不像是时代和事件设身处地的经历者,而像是一个现代人穿越回去参与了事件,无论是语言、认识还是做法都高度透露出现代人的理解与价值观,就仿佛现代人在一个仿真历史博物馆附身某人以知晓所有历史的上帝视角去做所有事情,而且附身在不同角色上的还是同一个现代人。这就让整本书都像在看既不详细也不专业的历史科普材料。

最后,这部书继续延续不遗余力地黑苏联,上一部还知道遮遮掩掩,知道西方人也不怎么敢侮辱列宁,所以就借书中人的话旁敲侧击,到了这部开始肆无忌惮了,整本书都透露出西方世界意识形态需要的臭气。如果作者是有理有据拿出些史料来,或是避重就轻引导一下倾向,那我也不能说什么了,关键是他用的是非常拙劣的反常识、反逻辑和双重标准这些手段,为了黑苏联真是不遗余力连基本写作底线都不要了。比如在这本书里,通过各个故事描述可以发现,除了主要角色一家及个别相关人之外,所有苏联人都是疯子,没有一个正常人,满世界都是秘密警察和间谍,苏联政府每天做的事就是搜捕、迫害和处决,那么我想问作者这样一个像地狱一样混乱邪恶的世界,是怎么击败德国获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呢?你自己看不出写的东西反常识吗?在西班牙内战的章节也是如此,历史上苏联在西班牙内战中为左翼力量支援了海量的物资和武器援助,派去了大量的顾问,其中有飞行员、炮兵、坦克驾驶员、水兵、通信兵、工程师以及翻译,合计大约1500人,这都是重要程度远超普通战士的专业人才,但是在这本书里的西班牙内战章节,苏联人只做了两件事,一是想强奸国际纵队女战士,二是故意阻挠士兵战斗而导致一败涂地,有逻辑吗?苏联不远万里派去的人只是为了搞破坏?这样硬编要脸吗?再就是双标的问题,在德国军队攻入柏林时,作者丝毫没有写也没有谴责德国人做了什么,待到盟军反攻,开始走向胜利的情节时,对于英美的部分,作者对于他们的复仇不吝溢美之词,但到了苏联反攻入德国领土上时,当苏联士兵扬眉吐气地喊出那句“他们的土地他们的血”时,作者笔锋一转,开始专心致志地随着战线推进谴责苏联士兵的野蛮行径,到了柏林时,不仅没有一句罪有应得的评价,反而开始大肆渲染苏军烧杀抢掠的暴行,就这样把德国写成了受害者,引导读者站在德国一边去同情法西斯,当然在这里作者做了表面上的伪装,他表示德国部分同情的是德国人民而谴责的是施暴的军队,那么他为什么在英美的部分不同情德国呢,为什么在斯大林格勒的时候不同情苏联人民谴责德军呢?这不是赤裸裸的双重标准么?甚至还不是两方之间的双重标准,是对互为敌人的盟军与法西斯同时支持的双标,目的就是把苏联牢牢地定位在邪恶的立场。

以前有人用这句话说过那位学历史学成了蒋粉的袁姓历史老师,这里我搬来评价下肯-福莱特,他要写一本重现二十世纪历史画卷的巨作,却在其中出于私心大肆编造内容,为此甚至不惜颠覆已成定论的历史立场,这不就相当于医生信了瘟神、神父得了梅毒吗?所以这本书我看了三分之二就扔了,连看完再批判的价值都没了,第三部肯定是不会看了。

很多人说,至少从这本书里了解了历史,可是从小说里学历史不是很荒谬的想法么,真想了解比较客观可信历史的话,一定是看史料啊,去从小说里找真相这不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么。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