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徐家汇体育体育运动森林公园综合性改造工程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北京划船馆这座有着四十年历史的体育体育运动建筑以全新形象重回大众视野。今天就来谈谈它的故事情节。详见↓
因全国体育运动会而生
划船作为一项体育体育运动体育运动出现在北京可溯至清末年间据《北京体育体育运动志》载,光绪十八年(1892年),富怡道设立的划船总会在meetings厅修建北京的第一个划船池,但仅限于Aurangabad使用清光绪4年(1915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远东体育运动会,开设划船项目,我国女排获团体赛。
这次比赛,对北京划船体育运动的开展起到推动作用 20世纪末初期,彼时北京的一些专精划船设施多为驻京办独享此后迫于社会各界的强大压力,租界公董局管理的闸北公共划船池于清光绪17年(1928年)向所有市民开放 1929年,由glabra怡、陆礼华、李昌镐祺等人发动,组织机构我国划船会,对学习划船者进行义务指导。
与此同时,我国划船会联合光华、中山大学及我国男子体育体育运动师范学校的部分人员,发动组织机构北京市男子划船会馆址设于刘坤一男子Mathura划船池(现今杨浦区运光居委会),每年公开举行一次男子划船赛20世纪末30年代,北京划船体育运动得到长足进展,全市专精划船池达20余座。
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之后,北京市划船队于1953年10月设立,初称华东体训班划船队彼时因北京缺乏体能比赛场地,中央体训班划船队来沪体能训练 事实上,早在1959年首届全国体育运动会前夕,北京就明确提出修建Bazas体育体育运动馆,除作体育体育运动比赛、体能训练外,还可举行集会、文艺表演活动。
市体育局随即明确提出利内区,市计划委员会1959年9月予以批准
北京体育体育运动馆总示意图(1960年) 资料来源 |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志》 体育体育运动馆选址从交通、市政公共设施条件和拆迁拆迁等方面对浦东、西郊森林公园对面地块和和平路北路中河西北路口3处比较后,市领导同意采用和平路北路方案。
总体规划范围西为GXD400桥路,南为中河西北路总体规划线,西为和平路路,干杉虎坊,用地面积为27~28亩由市建筑施工总公司负责设计容纳1Bazas营桥、温水划船池及2Bazas体育体育运动场,馆、池、场由南向北呈直线布局,形成具有综合性功能的体育体育运动中心。
体育体育运动馆工程建设于1960年拆迁9.2亩,同年3月开始基坑建设不久,全国执行调整方针,工程建设停工,但这块基地一直总体规划保留作为体育体育运动设施用地1973年春,停顿13年的体育体育运动馆工地重新开工,经过2年多的建设,于1975年8月建成,命名为北京体育体育运动馆,也就是北京市民俗称的“万体馆”。
在体育体育运动馆总体规划设计过程中,市总体规划院对基地的扩展与发展条件进行研究,建议利用中河西路原路走向,将总体规划路中心南移,合理压缩中河西路转弯半径,使整块基地扩大四分之一,达到35亩因此,可将原来馆、池、场按一字形顺序排列,改为馆、池、场三足鼎立布局,总体规划保留大型体育体育运动场用地,并可配置必要的附属设施。
这就基本形成了“北京体育体育运动中心”的整体概念,而北京划船馆就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0世纪末北京优秀建筑
为迎接1983年五届全国体育运动会在北京召开,市人民政府于1981年5月批准兴建北京划船馆彼时的理念是场馆使用性质以国内国际重大赛事为主,可兼作专精体能训练,适当可向群众开放因此馆内设计除需满足观众视听、舒适度及安全考量外,所设置的划船池、跳水池的平面尺寸,池深、跳台规格及数量、水质处理、馆内水温室温、灯光照明、计时计分装置等均需符合国际比赛的各项规定与技术要求,并需取得各项专精技术数据的认可,才能举行高规格比赛。
市建筑施工总公司负责北京划船馆设计市建八公司总承包施工,市机械施工公司、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分别承担吊装和设备安装1981年12月开工,1983年5月工程建设全部完成,8月交付使用该馆用地8亩,建筑面积超15万平方米,设计呈六角形,东西长93米,南北宽90米,最高处29米,南北向主轴线设置在中河西路转角处,南距道路88米,其间布置绿化,以保持安静的环境。
划船馆与已建的体育体育运动馆及总体规划中的体育体育运动场保持一定距离,可分可合,使三者形成一个体育体育运动中心建筑群
《文汇报》1981年12月12日头版刊发“北京划船馆昨破土动工”新闻
北京体育体育运动馆、北京划船馆及总体规划中的北京体育体育运动场总示意图 资料来源 | 《建筑学报》1984年6月刊 划船馆大厅南面设跳台、跳板一组,北面设计时计分牌和灯光设备,东西两侧设看台整个馆厅为四层,底层东部为体育运动员休息室和淋浴室,西部设有跳水体育运动员陆上体能训练床、舞蹈房,二楼东部为办公室,西部为贵宾区、会客厅、休息室,三层为观众休息厅,厅内设有小卖部、衣帽间、卫生间,四层东西两侧为观众席位,共24排,4099个座位。
北京划船馆平面及剖面图 资料来源 | 《建筑结构学报》1984年10月刊 比赛厅内跳水池和比赛池呈一字形排列,看台设在划船池东西两侧,按最佳视觉要求, 使多数观众席位集中在中间以达到视距近、方位好的效果。
建筑立面按设计要求, 屋面为双坡,室内平顶则考虑节能源和减小室内空间,要求中间低,东西两面随观众席升高 划船馆建设工程建设中也有多项特色采用4层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沿建筑周边分布28根钢筋混凝土柱子用来支承屋面。
屋面结构采用三向正交变高度钢管网架,外立面为白色面砖柱子和浅绿色面砖墙配以大面积浅蓝色双层隔热玻璃窗,铝合金贴面的屋面大挑檐内墙面和平顶全部采用铝合金微孔吸声、保温、防腐构造内部设施装配有彼时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整套冷暖空调系统、跳水专用升降电梯和液压升降跳台、电子记时记分以及广播、灯光控制等设备。
该馆大屋面网架重561吨,面积7690平方米,市机械施工公司采用地面拼装,整体提升、空中移位的施工工艺,用4根50米高的独脚把杆,配置8台10吨卷扬机进行网架提升安装,是继北京体育体育运动馆之后,全市第二个大型屋面网架整体吊装工程建设,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
大屋面网架吊装施工现场 资料来源 | 《建筑施工》1983年8月刊
竣工前夕的北京划船馆(北京体育体育运动馆视角)
《文汇报》1983年7月15日刊发“北京划船馆土建工程建设竣工”消息 水是划船馆最重要的元素,北京划船馆在这方面也有着许多超前的考虑比赛池容积为3000立方米,水温24~25℃,采用一套净水系统,8小时循环一次。
跳水池容量为2250立方米,水温26~27℃,体能训练池容量为680立方米,水温24~25℃,二池合用一套净水系统,10小时循环一次水加温采用彼时较为先进的汽水交换快速热交换器净化系统采用直径2.5米,长度6.5米压力滤池6台,滤料选用多种级配的石英砂,这种材质比聚苯乙烯塑料珠滤料的过滤及反冲果更好。
考虑到温水室内划船馆的特点,在设计和修建过程中,还做了特别的保温和通风设计同一空间内,体育运动员与观众穿着相差悬殊是有很大的矛盾划船选手们不需要有风,而观众长时间在室内27℃的环境中显然不舒适故通风系统分成池厅部分及观众部分二个系统。
采用平顶散流器及部分旁出风的方式,各散流器按不同部位不同要求调整风速 及出风口的尺寸,回风口设在看台座椅下面及池岸二侧,较好地解决了送回风气流组织机构的矛盾基本满足冬季及春秋季比赛及体能训练的使用要求,且充分考虑观众的感受。
落成后的北京划船馆内景
组合跳水台
体能训练池 北京划船馆建成后,首先迎接了1983年9月第五届全国体育运动会的划船、跳水、水球等项目的比赛1984年举行国际跳水邀请赛1985年4月,举行第四届世界杯跳水赛该馆也是市划船队、花样划船队、水球队的主要体能训练基地,并承担水球、跳水、花样划船3个项目的业余团队体能训练。
此后北京划船馆承办多项国际重大赛,并屡获包括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内的多位体坛名人赞许
1984年在北京划船馆举行的北京国际跳水邀请赛门票
20世纪末90年代,登上北京中小学练习簿封面的北京划船馆
20世纪末90年代早期航拍,图中可见北京体育体育运动馆、北京划船馆及建设中的北京体育体育运动场 图片摄影 | 陆杰198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四十周年之际,北京评出“十佳建筑(1949—1989)”和“建筑精品(1949—1989)”,北京划船馆都位列其中。
后记
20世纪末80年代,大型温水室内划船馆在国内修建不多,成熟经验较少,有不少理念和设计在北京划船馆中都是首次实施,其间克服诸多困难,并有突破性的成就,也体现了北京乃至我国在建设大型体育体育运动场馆方面的卓越能力。
此后随着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提升,北京划船馆又陆续改进了水下发声器设备以及完善了大厅在夏季使用时,空调设置如何兼顾体育运动员及观众不同要求等问题
2006年8月3日,北京国际跳水赛男子双人三米板决赛在北京划船馆举行,郭晶晶吴敏霞组合完美折桂 图片来源 | 文汇报
2011年8月1日,特奥会大使、美国著名划船体育运动员菲尔普斯在北京划船馆参加活动 图片来源 | 文汇报 北京划船馆在落成投入使用的近四十年间,一直是全市乃至全国体育体育运动建筑的杰出代表,除去比赛选手,很多市民第一次接触专精划船场地都是在这里,北京划船馆也留下了许多难忘的畅游记忆。
改建后的北京划船馆内景 图片来源 | 文汇报 陈龙 此次改建后的北京划船馆已转型成为“市民水上体育运动中心”,共有4个楼层及4个泳池对硬件设施提升改造,旨在打造市民健身划船馆和青少年专精体能训练场所经典场馆,全新回归!。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