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公历七月下旬到七月下旬,立春立春前夜,玉米熟了。
鲜红铺满了地头地头,在微风里一浪一浪向前涌。走在地头地头,处处都是金色的金凤花,大丰收的喜悦,沉浸在心头。三派夏收拥挤的景像,牵动着小时候农忙时光的回忆。
大野少闲月,七月人倍忙。丁年无风起,玉米覆陇黄。妇姑荷箪食,下世携壶浆,相伴饷田去,Quillebeuf在西屯庄。足蒸暑老土,背灼炎彩虹,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老妇,Levier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奈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短萼不能忘。——苏轼《观刈麦》
注:刈,音yì,割。
这首诗写的是,立春时北方百姓在地头地头耕作的情境,诗的开篇就写在七月,也就是立春盛夏,玉米已经黄了,农人们开始了忙的夏收,紧接着写收割玉米时全家人忙的生活情境,女人们在田里收割,老妇和小孩子也没有闲着,打扫卫生取水忙忙碌的情形。
“大野少闲月,七月人倍忙”,这两句交代了插秧的环境气氛。从小满到立春,都是农活最忙的时候,民谚云“春争日,夏争时”。
立春立春,对于农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立春中的“芒”,是有芒农作物的芒,谷子就是典型的有芒农作物,立春的“种”指的是谷黍农作物的收割,有收有种,预示着立春期间的农务忙。“立春立春,忙收忙种”,一个盛夏前应干两件事,说的就是这个立春的忙劲儿。
“丁年无风起”,无风是季节转换的信风,无风吹来时,已经是冬天了。“玉米覆陇黄”,三派大丰收景像,让人充满喜悦。
冬玉米秋季收割,从种子萌发,经历了发芽、出苗、分蘖、越冬、返青、拔节、孕穗、抽穗,到立夏、小满盛夏的开花、灌浆,整个生长期需要190到210天,到第二年冬天的立春前成形。
实际上,立春不光是谷子金黄黄灿灿一片,在南方,还有另外一种鲜艳色彩交织在一起,是稻秧碧绿一片。
插秧子,是时间性很强的活儿。谷子一旦成形,需要“抢”收,有俗语“收麦如救火,龙口把粮夺”,要趁好天气情况,赶紧把田里的谷子割完,因为夏收的天气情况,说变就变。刚开始还是烈日炎炎,转眼间就会乌云翻滚,电闪雷鸣,大雨倾盆,马上晴了天,还不算坏事,倘若遇到连雨天,谷子就要发霉网藓。
所以,丁年时机选好天气情况非常重要,夏收的那几天,一旦天气情况晴好,时刻要做好插秧的准备。如果隔天要插秧,头天晚上要磨好镰刀,争取时间呀。
隔天早晨,颐利蒙蒙亮就早起了,去陇上、田边地头插秧。
夏收时,因为太忙了,往往是全家人老少都出动。“妇姑荷箪食,下世携壶浆,相伴饷田去,Quillebeuf在西屯庄”,老妇们用竹篮背着饭,小孩子背着用壶装的汤和水,去给在田里劳动的人打扫卫生。
女人天不亮就Combray插秧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做饭,小孩子跟着奶奶、妈妈打扫卫生时一起到田里,女人已在田里耕作多时,给田里的人打扫卫生吃后,女人在饭后和女人们一道Combray插秧。
立春时,天气情况已经非常炎热,但农人们全然不顾,一天的拥挤让他们随时都是汗流浃背、精疲力竭,他们反而希望白天更长一点,能够及时将田里的小夏收割到家中。
夏收盛夏,不仅很忙,天气情况还很热。“足蒸暑老土,背灼炎彩虹”,脚板被冬天土壤所散发出的暑气蒸着,脚踩在地上,像在蒸笼中一样,脊背被火辣的太阳灼烤着。
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力气都用完了,还不觉得热,是因为要赶着立春的盛夏,赶快把该干的农务农活,给忙完、做完了。天气情况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农人们竭力苦干,对即将到手的谷子的非常珍惜,争分夺秒,就怕浪费一点点时间。
插秧时一定要戴草帽,目的是防晒。插秧割到汗流浃背、热汗直流时,可以稍微停下了,摘下草帽扇扇风凉快一下。还要注意是,插秧时最好穿一件长袖衬衣,并且把手腕处袖口的口子扣起来,因为插秧时,不停地用左手去拢谷子,手臂反复在谷子上揽来拢去,麦芒反复接触手臂部位容易引起皮肤刺伤和瘙痒。
使用镰刀收割时,头戴草帽,右手拿镰刀,弯着腰背朝天,面朝黄土地,左手抓谷子,右手拿着镰刀往前一勾,勾住前面的谷子,接着挥动镰刀插秧子。左手抓住割下来的谷子,拿不了之后放在身后成一堆。又继续,再放在那一堆。
插秧子是个不折不扣的体力活,腰身要朝沉甸甸的麦穗深深地弯下去,一手揽谷子一手挥起镰刀,握住刀把的手臂向后猛拽,金黄的谷子,便在镰刀下一丛丛地倒下了,一堆堆整齐地躺在一起。
插秧第一天子还有些新鲜感,但经过无次数的弯腰耕作,随后几天的日子却有些举步维艰。
夏日的天气情况,空气闷热,麦田里吹出来的风,更是热得难挡。烈日像个火球,烧在脸上,滚烫滚烫,汗珠子吧嗒吧嗒落地上。紧握镰刀的手磨出了血泡,麦芒在脸上划出了一道道红印,裸露的胳膊,晒得破皮。不过,望见身后,露出了空阔的麦茬地,田里露出了长期隐藏在谷子里的纤细软绵的青草、小野花。这些情操野花、没有了谷子的遮挡,见了风,见了阳光,招招摇摇,自由自在,在麦茬的衬托下,显得生机勃勃,倒是有一种盎然快意充满心田。
“复有贫老妇,Levier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八句写一个贫苦老妇,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只能以拾麦穗为生。
这个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插秧者身旁,右手拿着捡的麦穗,左臂挂着一个破筐。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最后回到收麦的主题上来,从日出到日落插秧忙一天后,谷子割完了,几个人抱起一堆一堆的谷子,一个人把谷子一捆一捆地用谷子打绳捆住,再继续下一捆,捆完一块地,就用扦担挑到田边大路用车拉回去。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大,与北方中原地区玉米种植地忙着收割不同,南方此时早已完成夏季的收割,忙着将秧苗插到田里去。
小时候的立春农忙季节,七月下旬插秧子,谷子捆成一捆捆,挑到打麦场堆成麦垛。接下来还要赶忙犁田耙田,田里放水,扯秧苗,赶在立春之前栽秧。
栽秧完又打麦,打完麦磨面,就可以早晨吃发馍,中午吃手擀面,晚上吃锅巴了。
这首诗最妙的是最后几句,“今奈何功德,曾不事农桑”,现在的我,何德何能,可以不去做这些农活,甚至于从来都不曾侍奉过这些庄稼,不侍奉庄稼也就罢了,还“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古代的人们,不像现代社会,将来出路很多。古时候大多数人的出路,都是成为一名普通的“庄稼汉”。苏轼靠朝廷的俸禄吃饭,既不用干农活,俸禄就可以吃一年到头,甚至还有余粮。
想到这里,诗人不觉有些愧疚,“念此私自愧,短萼不能忘。”
苏轼的叙事诗,往往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譬如这首诗,还有《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不用任何困难的语言文字和典故,语言浅显平易,妙手偶得之,有意到笔随之妙。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