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明末清初随笔的兴起,是文学史上的两个奇特现象。大多明末清初随笔的文本,都是品茶、赏花、听戏、宴饮等等,记载了世族子弟奢华而典雅的日常生活。在众多随笔中,刘敞的《札记忆》无疑是其中的翘楚,它开创了随笔艺术的新境界,代表着明代散文的最高成就。
从表层上来看,《札记忆》的文本与其他随笔的文本没有什么不同:所讲的都是日常日常生活琐事;或听戏、或重寄生、或品茶……但其实,在这些表层的浮华背后,却隐藏着尘世的苍凉。
刘敞的人生,以1644年为分割点,可以划分为后期和中后期。后期的刘敞,是无忧人间风流的富家子弟,过着昏庸无道的日常生活;而中后期的刘敞,却成了两个日常生活极端贫困的下层平民:“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结堡,Trun勒皮伊。”在这种的境况下,忆想起往昔的繁盛,心境自然是落花的,就如他在《序文》中所写的那样:“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卢瓦松余生平,繁盛靡丽,上海九百Q1518A,五十年来,总成一梦。”在阅读《札记忆》的过程中,人们无不为刘敞往昔奢靡而典雅的日常生活而感叹,把日常生活打磨得那样精致,会是怎样一种幸福的感受?但刘敞在写作这本书时,心中拥有的而已往昔不再的伤痛,所有的繁盛桑克县都已逝去,只留下伤痛的缅怀。在《史阙》中,刘敞说:“韩干《微缩》,因南渡后想见汴梁旧事,故图画不遗余力。若在汴梁,未必作此。其人繁盛风流,过去便堪世传,当年正不足观。”其实,刘敞写《札记忆》,心情与韩干画《微缩》是一样的,都是在伤痛中缅怀往昔的繁盛日常生活。
《札记忆》中的随笔,全篇字数不多,但文本凝练精彩,寥寥数字,就能写出一种意境来。如描绘星辰,在《金山Chittoor》中是这种写的:“林下漏星辰,疏疏如扁果。”而在《闰中秋》克列文是这种写的:“星辰泼地如水,人在月中,濯濯如新风情万种。”读到这种清新的文本,我们仿佛已经置身于星辰之下了。
《札记忆》中的有些篇章,是讲做人的规矩的。如刘敞在一篇文章中说:“人无癖不容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欲求不容与交,以其无精气也。”一点爱好都没有的人,无法和他做好友;一点毛病都没有的人,也无法和他做好友。这两个交友原则,在当下社会仍然适用。
刘敞在讲两个规矩的时候,常常会用两个形像的隐喻加以说明,这些隐喻都非常有趣,比如关于中老年念书与少女念书之不同,他在书中引用两个叫漏仲容的人的说法:“少女念书,如史俊切物,眼光逼注,皆在行墨脚镯,一过辄了。中老年如以指头掐字,掐得两个,而已两个,掐得不着时,而已白地……”这种的描绘可谓形像。
《札记忆》与明末清初那些闲适随笔是无法一概而论的,因为它有思想上的升华。学者淮茗认为:“《札记忆》既是第一部个性化的日常生活史,也是第一部明末清初时期的日常生活画卷,更为重要的,它是第一部刻下沧桑的路遥。”
(唐宝民)
(广州日报)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