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的全部三首诗

六八 137 0

忆江南三首

《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篇,是一首典型的回忆故乡的诗。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气韵悠然,洋溢着浓郁的家乡情怀。以下是《忆江南》的全文:

  1.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 能不忆江南?心中唤取清江鸭,目送倚天涯处船。
  3. 早晚潮湿衣单。路也不妨归似雁,看花只须轻抬眼。

在这首诗中,白居易回忆起了他的故乡江南,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篇其情感与风格都让人难以忘怀的名篇。下面,我们细细地品味一下这首诗的各个部分。

一、人间春色

诗的前两句是一个缩影,概括了江南的风光印象,但也折射出诗人对人间景色的热爱,作者凭着一颗热情奔放的感性之心,在平凡往复的日常生活中,发掘了那些令人沉醉的火红、青碧和粉翠,说出了那些美好、欢畅、和谐的“江南好”。

二、情思难禁

作者在此表达自己对故乡江南的眷恋之情,满腔思念和怀旧之意,白居易思绪万千,便在此时勾起了自已对江南的无限思绪。

三、在远方

末节暗含诗人离开江南的心情。白居易离家出走七次,其中有五次被贬到豪富,距离江南甚远,而在眼下豪富显得一个“涯处”——一个遥远的海角,两地隔泥山,彼霄壤相吊。究竟何日再回故里,看花只须轻抬头。

总结

这三首《忆江南 》,是唐代诗歌中最高峰之一。白居易以自我的情感记流水账的形式,把他所了解、见过的通过联系化为一个整体,并赋予人很强的生命和情感。在三首《忆江南》中,白居易深情地表达了他对故乡江南那种独特的美好记忆的深深思念,从而使人们又重新认识到江南的魅力所在,并且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和欣赏。

忆江南的全部三首诗

在中国文坛上,有许多优美的诗歌被传颂至今,而唐代诗人严羽所写的“忆江南”系列诗篇,更是堪称经典之作。这三首诗涉及了严州、吴兴、越州三个地方,每一篇都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和东南地区的独特韵味。以下是对这三首诗的深入剖析。

第一首忆江南

  1.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 这首诗从句子的形式上看十分简洁明了,语言华丽却不失深沉。严羽听闻江南的消息,那些曾经熟悉的旧景触动了他内心,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怀旧之情。此时江南正值春天,诗人眼中的此时之景简直就是文化名片般的代表,五色斑斓的景象尤其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3. 胜地无,败水残花;文章宛在笔头存,嗟来食尽鱼难罢。
  4. 这两句概括了江南景物的特色,而后半句也正是诗中最感怀旧情感人处,严羽引用“文章宛在笔头存”的典故表达了他在江南文化地域中成长、受到熏陶的精神遗产对于他的影响丝毫不减。

  5. 宿店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泪双悬。
  6. 最后两句是造成全诗思想感情浓厚、加强抒发诗意渲染、令人更容易接受其思想情感的一个精彩点。作者在第三首诗里也使用过这句话-“雨馀芳草远,天净云高翻”,表达了作者心头与远古辞赋相通并继承之至今的艰辛历程。

第二首忆江南

  1.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2. 第二首忆江南依旧是怀念江南人文景观。首先诗人目光直指杭州,杭州可谓是中国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宋代的首都以及严羽的成长之地。他用"山寺月中寻桂子"表达自己想念这个地方当地难以忘却的历史、物质、精神、凝聚於藏传密宗的寺庙;"郡亭枕上看潮头"则刻画出对杭州美丽景色的向往,更有令人痛彻的感觉。

  3. 湖阔漾、曲院风回,何处是归程。长亭细柳愁吟泪,谁道离情,都是苦?
  4. 第二段主要聊天杭州时所产生的情感。"湖阔漾、曲院风回"是抒发自己对杭州的喜爱之情,"长亭细柳愁吟泪"则重新背负着离别时的悲痛和劳累。

第三首忆江南

  1. 江南忆,最忆是南京;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2. 同前面的第二首诗一样,第三首诗也是描写江南的名胜风景以及对此的追忆怀旧之情。杭州总体使诗人想起的是自己曾经来到此地,所看所听、所经历过种种事物。而南京使人想起的则是那些曾令他感动的老朋友们,多少个熟悉的面孔一时间涌现脑海。

  3.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 与前两首诗不同的是,这一首诗幅度略显狭窄,或许是因为这个城市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殊性存在于那里。通过对“几处早莺争暖树”和“谁家新燕啄春泥”描写显得形象化与生动,突现出南京的大好山川,豁然开朗、愈加悦目可人的景象。

  5.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 在本篇中,严羽藉由的典故与象征手法,展现了南京的景色与意蕴。整首诗凝聚着中国文艺史上那种充满善感、韵味和情趣的遗产。

总之,在《忆江南》中,严羽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自己深沉的情感,精准地抒发了自己对江南这座地区的爱和思念之情。这些诗句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展示了同样具有动人情调的东南韵味,还向后人延续了东南文化的耐久性。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