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原文及翻译

六八 163 0

国殇原文及翻译

国殇 悼亡雄壮三千,共此怀弱子。道崎岖需远行,孤胆笛中哭。风露下重扣,天寒草不续。陇头黄叶送行客,相别又几许。 -唐·王建

国家的战死烈士 三千已死,所有人心中都为他们的家属深深祈愿。痛苦的离别需要面对多少坎坷崎岖的道路,远行的孤独,任由笛声中的泪水流淌。冷风和露水令人倍感沉重,废墟上的草地让人更怀念逝去的英雄们。黄叶飘飞送别客人,我们又要相别多少次? -唐·王建 译:黄波

国殇的内涵

“国殇”一词,源于古代祭文中的“国士之殇”。言“士之殇”区别于一般百姓之死,主要指具有一定优秀品质和光荣价值的人死亡所表现出的一种愤怒、悲伤和敬仰之情。据当代学者分析,“国士”的定义不仅局限于有特权的显贵,还包括具有相应能力、知识和责任感的各层阶级人群。如果依据这一标准来看,美好生活与自由成就的每一位奠基者,都可以划为“国士”,都可以得到人们万千敬仰。

国殇的文学价值

《国殇》描写了战争的残酷和人类的悲欢离合。王建借由悼辞,叙述了他对战争的思考。他在文中强调人类没有必要进行战争,战争不仅毁掉了家园,也带走了许多宝贵的生命。作品充满了内敛的哀思和托付,悼亡的人和家属在残酷的战场上呈现出壮烈、坚强、冷静和宽容,同时也表达了平民百姓的悲痛,经过多年战争的摧残,他们渴望回家,渴望结束革命,开始新的生活。这份深切、真挚的情感,使《国殇》成为了中国先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悼词之一。

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最辉煌的部分。唐代桃花源记载中,“桃花源之人,知有漢朝,而不知有晉、魏。”这说明唐代文艺复兴时期,文化水平已经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唐代的文艺批评为古今之长,理论上的贡献非常巨大,唐诗更被誉为“唐之古宝”。其中,《国殇》作为作品中的珠玉之一,向世人证明了唐代诗坛在风格与内涵上的多样性与卓越性。

结语

“国士之殇”虽然来源于古代祭文,但也适用于如今的每一个崇尚和平、尊重英雄牺牲的人。我们应该始终铭记那些为国家的和平、民族的繁荣付出了自己宝贵生命的战士们,向他们表达所有人的感激之情和永远的敬意。

最后,我们也来一起低吟一遍《国殇》:“悼亡雄壮三千,共此怀弱子。道崎岖需远行,孤胆笛中哭。风露下重扣,天寒草不续。陇头黄叶送行客,相别又几许。”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