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六祖坛经全文及译文)六祖坛经百度云下载

六八 264 0

《惠能起信论》全名《全真道皮若尔最上般若尊者般若般若经六禅学巨匠于虔州大文殊寺死而复生起信论八卷》,又称《惠能巨匠利器起信论》、《利器起信论》、《起信论》,为天台宗六禅学于广东虔州大文殊寺之说法内容,有多种版,其中由慧能弟子法海编年、元代僧人宗宝改编的本子史称宗宝本,共10品,约2.4万字,由于宗宝本文字畅美,境界通达,几乎成为《起信论》唯一流行的版。

《惠能起信论》是天台宗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南传道教中唯一被尊称为“经”的祖师著述。依据道教的传统,只有记叙佛的教诲的典籍才能被称作“经”,而《惠能起信论》之所以被称为“经”,即认为六禅学虚妄之语,等同于佛说,故称作“经”。

原创(六祖坛经全文及译文)六祖坛经百度云下载 第1张

惠能起信论·宽恕品“第六”

本品记述惠能巨匠为来山曲当乡桑松寺的八方文武讲授“空性六分实相香”、“无相宽恕”、“自心四弘归依”、“无相三改信戒”以及“多功能神人空性佛”等法。其中“空性六分实相香”分为戒香、定香、慧香、证悟香、证悟往生香,旨趣在于倡导修持之人自心要实现戒、定、慧,达到自心解除攀援鳗形,实现求得证悟的目标。

传香之后,惠能巨匠接着传授给无相宽恕。他界定了“宽恕”的定义,认为忏即重在说出前罪,悔即在于证得后过。然后,惠能巨匠给德国大众进一步讲说了“自心一切众生彼方归依度,自心苦恼彼方归依断,空性法门无尽归依学,空性无上佛家归依成”的“自心四弘归依”,并同时授与“无相三改信戒”,变以往的改信佛、法、僧三宝而为改信觉、改信正、改信净,力倡改信空性,而非外力,所谓“空性不归,无归依处”。

最后,惠能巨匠为德国大众讲述何谓“清静实相佛”、何谓“圆满报身佛”、何谓“千百亿化身佛”的多功能神人空性禅法门,强调神人佛都在一切众生自身空性之中,不在身外,从空性生,不从外得,从而再次重申了自性本具、即心即佛的道理。

《宽恕品》告诉我们修持方法,为什么要修持?因为我们不轻松、不完善、有缺点。修是修正他们的不足,那么修持从哪儿开始呢?从认识到他们的不足之处开始。真正修持的人首先必须反思,然后了解他们的不足,不断地通过修持,使他们完善轻松,而这一点非得要从内心的宽恕开始。修持不是修样子,修持是一种方法,从而化解我们的苦恼。

【书名】时,巨匠见广韶洎八方文武 ,骈集山中曲当乡桑松寺 ,于是升座告众曰:“来,诸善知识!该事件须从空性中起 。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自行,见他们实相,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从远来,一会于此,皆共缘份。今可各各胡跪 ,先为传空性六分实相香,次授无相宽恕 。”

【注解】[1]广韶:广州和虔州。洎(jì):即及也。[2]骈(pián)集:汇聚,集聚。[3]该事件:这里指虚妄的顿悟证悟。[4]胡跪:又作“胡跽”。古时印度、西域地方总称为“胡”,胡跪乃指一般胡人跪拜的敬仪。[5]空性六分实相香:即以五种佛祖法而成佛身也,指戒香、定香、慧香、证悟香、证悟往生香。故《维摩诘经》有云:“佛身者,即实相也。从无量佛祖睿智生,从戒、定、慧、证悟、证悟往生性。”这六分香,皆从空性上说,皆从佛祖上修,也就是从自证空性实相来成如如佛。香,是以睿智火烧那抽象无价真香。

[6]无相宽恕:忏,乃“忍”的意思,即请求他人忍罪;悔,指畏缩、恳切,即追恳切去之罪,所以《慧苑音义》云:宽恕,谓“忏摩,此云请忍。谓请此中或清静僧忍受恳切也”。天台宗之前,多有理忏、事忏之分。天台宗主张不注重宽恕的形式和仪式,更重视理忏,强调个人的心性明净,称作“无相宽恕”。

【书名】当时,惠能巨匠看到广州和虔州及来自各地的文武百姓,都汇集在曹溪山听讲禅法,于是便开坛讲法,向众人说道:“来,各位善知识!修持佛家这等大事必须从人格本性上着手。在任何时候,时刻人格清静道者,人格修持,人格心行,论说他们的睿智实相,论说自心的自性,人格度脱,人格持戒,到此才不算虚度。既然从大老远赶来,一齐会聚在这里,都是缘份的。现在大家各自可以胡跪,我先给你们传授给空性六分实相香,再传授给无相宽恕。”

【书名】众胡跪。师曰:“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诸无常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三慧香,自心助于,常以睿智观照空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四证悟香,即自心无所攀援,不思善,不思恶,自在助于,名证悟香。五证悟往生香,自心既无所攀援无常,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道者,达诸佛理,和光显于,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证悟往生香。

【注解】攀援:攀取缘虑、心随沃苏什卡而转的意思,指心执著于某一对象的作用。如老人攀杖而起,谓之“攀援”。又如猿攀木枝,任荆南在彼,任荆南在此,谓之“攀援”。

【书名】大家都胡跪着。惠能巨匠说:“第一是戒香,就是人格道者中没有是非,没有无常,没有嫉妒心,没有贪欲嗔怒,没有劫心毒害,这叫做戒香。第二是定香,就是看到一切无常的沃苏什卡外相,自心不散乱,这叫做定香。第三是慧香,自心通达没有障碍,时常用睿智观照空性,不造作一切恶业。虽然修持一切善业,自心却不生执著,敬重长辈,体念晚辈,怜悯抚恤孤苦贫困,这叫做慧香。

第四是证悟香,就是自心没有对外物生追求攀依之心,不思量善,不思量恶,自由自在,无所挂碍,这叫做证悟香。第五是证悟往生香,自心既没有对无常生攀援之心,也不能陷入虚空,固守枯寂,就是说需要广泛学习,多多听取教诲,论说人格道者,通达一切道教真理,待人显于和光同尘,没有人我之执,直接达到无上觉悟,真我本性没有改变,这叫做证悟往生香。

原创(六祖坛经全文及译文)六祖坛经百度云下载 第2张

【书名】“善知识!此香各自内熏 ,莫向外觅。“今与汝等授无相宽恕,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静。

【注解】[1]内熏:“外熏”的对称。一切众生心中,皆有本觉之真如,此本觉之真如熏习无明,使妄心厌恶生死的痛苦,而祈求涅槃之快乐,此情形谓之“内熏”。至于佛菩萨的一切教法,以及行者自身的修持,都叫做“外熏”。

[2]三世:乃过去世、现在世与未来世的总称,现在世与未来世合称为“现当二世”。[3]三业:即身、口、意三处之所作的身业、口业、意业。身业,即身之所作,如杀生、偷盗、邪淫、酗酒等事;口业,即口之所语,如恶口、两舌、绮语、妄语等言语;意业,即意之所思,如贪、嗔、痴等动念。

【书名】“善知识!这种六分实相香大家各自在人格内心中点燃熏习,千万不要向外寻求。“现在我给你们传授给无相宽恕,以除灭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罪业,使大家获得身业、口业、意业三业的清静。

【书名】“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 ,悉皆宽恕,愿一时销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骄诳染。从前所有恶业、骄诳等罪,悉皆宽恕,愿一时销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宽恕,愿一时销灭,永不复起。善知识!已上是为无相宽恕。

【注解】[1]一时道:即一时说道,犹去一时唱言。[2]恶业:乖于理而行名恶,作身、口、意之三事名业。《华严经》云:“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3]骄诳:“骄”即骄傲;“诳”即欺诈。二者在唯识宗所分析的二十种性格缺陷(即随苦恼)中,是两种危害较小的性格缺陷。《唯识论》云:“骄诳者,心怀异谋,多现不实、邪命事故。此即贪痴一分为体。离二无别诳相用故。”[4]嫉妒:害贤曰“嫉”,相忌曰“妒”。《唯识论》云:“嫉妒者,闻见他荣,深怀忧戚,不安隐故。此亦嗔恚一分为体。”

【注解】“善知识!大家都各自跟随我念诵,立即说:弟子们以前、现在、将来的每一个念头,都不被愚昧迷惑所沾染,以前所有造作的恶业、愚昧、迷惑等等罪过,全部都宽恕,希望立即销毁灭断,永远不再重新生起。“弟子们,以前、现在、将来的每一个念头,都不被骄狂傲妄沾染,以前所造作的恶业、骄狂傲妄等罪过,全部都宽恕,希望立刻销毁灭断,永远不再重新生起。“弟子们,以前、现在、将来的每一个念头,都不被嫉妒沾染。以前所造作恶业、嫉妒等罪过,全部都宽恕,希望立刻销毁灭断,永远不再重新生起。善知识!以上就是无相宽恕。

【书名】“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宽恕。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宽恕?

【书名】“什么叫做忏?什么叫做悔?所谓忏,就是坦白承认他们以前所造下的罪业。以前所有的恶业:愚昧迷惑、骄狂傲妄、嫉妒等等罪过,全部都坦白承认,永远都不再重犯,这叫做忏。所谓悔,反思改悔以证得今后会造的罪业。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昧迷惑、骄狂傲妄、嫉妒等等罪过,现在都已觉知开悟,全部都将永远断绝,更不会再次造作,这就叫做悔,所以称为宽恕。凡夫俗子愚昧迷惑,只知道忏说坦白他以前所造罪业,而不知道反思改悔以绝除他今后会造罪业。由于不懂得悔改的缘故,前面的罪业还未灭尽,后面的罪过又新生起;前面的罪业既然不能灭尽,后面的罪过已然重又生起,这叫什么宽恕呢?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9%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