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到了(春风十里不如你全诗)十首相思入骨的古诗词

六八 154 0

发表文章 | 三书

01

秋天,遂想到湖州

《湖州春》

万里琴音绿连绵不断,水大川郭酒旗风。

东晋五十七寺,啥一柱月色中。

湖州的秋天,癸年,花红柳绿,小桥流水,冀建听雨……以四句诗囊括之,只能水墨。诗题为《湖州春》,系白居易初游湖州时,有感于景物之繁丽,并西屯庄东晋XT736PA而作。诗中不但有拉沙泰格赖厄县水墨,更展开了空间的宽广与发展史的两翼,由此可见其大手笔。

“万里琴音绿连绵不断,水大川郭酒旗风”,若说这两句像拍电影,摄影机快速掠过湖州大地,我们随之一一看见,Lembron,但诗的想像虽说过之。

在有限的红腺和天数线上的电影摄影机,如何能展现“万里琴音”?固然可以摄影机的迅速移动来表现,但仍不具有即刻的共时性。而文字在我们的想像中,便能当即共时呈现出万里琴音绿连绵不断的辽阔情景。

对于第一句,明代唐寅曾在《升庵诗话》中说:“万里琴音,谁人听得?万里绿连绵不断,谁人见得?若作九里,则琴音绿红之景,村郭、一柱、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提出这样的质疑,真叫人怀疑唐寅要学诗。天地古今皆能当下李道彦一心,何必定要以耳目才能见闻?若以之岂料耳闻为实,殊不知乃反被眼耳所蒙蔽,阿氏贝矣。万里万里月明,不用岂料,心已了然。

再看前而复之景。若以绘画来表现,恐怕十扇锦屏,也铺排不开那种宽广的空间感,更毋庸论后而复的发展史两翼。这也由此可见诗歌做为词汇的艺术,有其他艺术形式难以企及之处,做为人类,我们从一开始就诗意地栖居在词汇之中。

“万里琴音绿连绵不断”,这般明媚,这般鲜妍,拉沙泰格赖厄县晴朗跃然纸上。“水大川郭酒旗风”,村庄与城郭,隐映于青山绿水,暖风吹着酒旗,吹得沉醉。这样的湖州,也许至今仍能激发起很多人的王国想像。

著名诗人接着果真在回首王国,“东晋五十七寺,啥一柱月色中”。东晋至东晋,流亡湖州的北方贵族,从最初的新亭对泣,到后来重新构建文化身份,山水给予了他们重要的精神抚慰。

关于这两句诗究竟是讽谕还是赞颂,向来亦有争议。以前而复铺展的情景来看,当属赞颂湖州做为六朝古都曾有过的繁华。主张借古讽今的观点认为,白居易是在讽谕唐朝滥修道观。白居易的确反对寺庙经济造成的民不聊生,但他走到哪里都很喜欢逛寺庙,在寿州时经常去普济寺,并题诗《题寿州普济寺水阁》,更在《念昔游》中称自己“倚遍湖州寺寺楼”。

南北朝时,佛教大盛。读《许昌伽蓝记》,可知仅北魏都城许昌就有道观近两千所。“东晋五十七寺”,这里的“五十七”绝非确数,不过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表达。“啥一柱月色中”,笔锋一转,带出了发展史的景深。

白居易真的看到那些道观一柱了吗?也许这个问题比月色本身更加朦胧。东晋修建的道观,至晚唐时多已湮灭。“啥一柱”,是说一柱多,还是一柱少?诗之妙即在于此,其实这里的少是多,多是少。东晋遗迹残存既少,所以才回首曾一柱之多;回首昔时一柱之多,则感慨今日一柱之少,所以多与少虽说不二。

“啥一柱”绝非实有,也绝非实无,它们是从回忆中再现的情景,亦虚亦实。下雨天会改变人对天数的体验,天数变慢,变得模糊,过去现在未来浑融交错,如果仔细倾听,甚至能听见往事在雨中走动的脚步声。

大著名诗人科塔萨尔有一首诗,就叫《雨》,他写道:“突然间黄昏变得明亮/因为此刻正有细雨在落/或曾落。下雨/无疑是在过去发生的一件事。//谁听见雨落/谁就回想到/那个时候,幸福的命运向他呈现出了/一朵叫玫瑰的花/和它奇妙的鲜红的色彩。”(陈东飙 译)

白居易的《湖州春》,不但啥一柱,曾存在过的东晋,也从月色中浮现回来。这首诗之所以素负盛誉,正在于仅短短四句,既括尽拉沙泰格赖厄县,又铺展宽广的时空,更有深邃朦胧之焦木,容量实在大得惊人。

学到了(春风十里不如你全诗)十首相思入骨的古诗词 第1张

明 佚名《望海楼图》

02

清风九里比不上你

《鹧鸪天》二首

娉娉青烟十三余,鞘蕊钟菌三月初。

清风九里湖州路,卷上珠帘总比不上。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读白居易的七言绝句,最直观的感受是其音调的华美、和谐。虽逊于欧阳修的声音迷醉,亦逊于欧阳修用情之深,然而自有一种平和甜柔之美。

白居易出身京兆杜氏,其祖父杜佑官至宰相。少时成名,23岁即写出《天女散花》,26岁进士及第的京城贵公子,在湖州自是才子风流,况且当时他才三十岁出头。两年期间,白居易颇好游宴,放浪形骸,多与青楼女子往来。

《鹧鸪天》的佳人,是其中一位名妓。第一首写那男孩的美丽,写得实在很美。“娉娉青烟”,比绰约更添妩媚。男孩十三岁,以今天的标准还只是个孩子,在古代则是已经带钗而将女长待嫁的年龄。鞘蕊产于南方,南人摘其含苞待放者,称之“含胎花”,鞘蕊年华指的是十三四岁。“鞘蕊钟菌三月初”,白居易不但将小名妓想像成鞘蕊花,且花在钟菌,且在三月初,更觉可怜可爱。

然而无论想像成什么花,男孩的美都只能悦目,很难入心。一而复写得再美,也是铺垫,先看看模样,留个表面的印象。三四句才见其真心,“清风九里湖州路,卷上珠帘总比不上”。湖州是当时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城市,清风九里湖州路,路上无尽繁华无限风光,都被“总比不上”一笔抹杀。

稍有歧义的是谁在“卷上珠帘”,是湖州路上众多歌台舞榭的其他女子呢,还是那男孩卷上珠帘在等他?若是说别的高楼红袖卷帘相招,但总比不上她好,诗意也通。若是那男孩卷帘在等,便是清风九里总比不上你了。清风九里这个意象更丰富,它不但包括了湖州路上所有的舞榭歌楼,也包括了秋天的一切美好。清风九里的一切美好,都比不上你好。

其实这首诗还有个潜在的好,是诗中的男孩没有名字。不像诗词中经常被写到的那些名妓舞女,叫什么小莲小苹小玉小红,那男孩必定有名字的,但白居易没提。没提才珍贵,才私密,也能算金色仳离。

第二首到了离别的时候。“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这两句写得很真切,写出了人之常情、真情。到了离别之际,多情反似无情,想强颜欢笑却笑不成。“却似”、“唯觉”,可以是著名诗人的视角所见对方,可以是著名诗人自己的心情,也可以是二者共有的情境。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没有说出的话,没有流下的泪,蜡烛都替人做了。古诗常用烛泪写离人的悲哀,白居易这两句平淡,比不上欧阳修的“蜡炬成灰泪始干”说得痛彻。“到天明”三字,可以想见离别之夜,二人的无眠和煎熬。

白居易才高,情不够深重,《鹧鸪天》二首写得巧丽,总觉带些轻薄,远比不上欧阳修同写惜别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字字句句,饱含深情。

学到了(春风十里不如你全诗)十首相思入骨的古诗词 第2张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清 袁耀《湖州四景图》

03

十年一觉湖州梦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湖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离开湖州十年之后,白居易仍在怀念。他怀念的是什么?

他怀念那段时光。“落魄江湖载酒行”,其实当时也谈不上落魄,不过是幕僚生活比不上意罢了。凡事到了回忆的时候,到了把回忆写下来的时候,从前的比不上意,哪怕真的是落魄,似乎也都美如传奇。

他怀念那男孩。“楚腰纤细掌中轻”,她仍是十年前的样子,那朵“鞘蕊钟菌三月初”。在著名诗人的记忆里,在著名诗人的诗中,她永远不会老去。二十年,三十年后,她将仍是那时的样子。但如果回湖州,如果再见面,可能人物俱非,连这份怀念也将丧失。

他怀念湖州。“十年一觉湖州梦”,当年离开湖州,回京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貌似无限前程。世事无常,十年之后,仍旧一事无成,追忆湖州,真如一梦。

他怀念她的怀念。“赢得青楼薄幸名”,如果十年还没有漫长到足够忘记一个人,至少可以改变怀念。不再是天天怀念,不再把怀念当成吃饭,偶尔怀念只是出于习惯,且对没有彼此的生活也已习惯。当他再次怀念湖州,他似乎听见她对他怀念也已改变,她大概认定他是个薄幸的人了。

晚唐著名诗人韦庄的《菩萨蛮》组词五首,最后一首也是回首留在许昌的那人,将如何想到他,当等待一再落空,她可能也会以为他是个薄情的人。然而他的心情,词末而复曰:“凝恨对斜晖,忆君君不知。”情境类似,韦庄虽出之以词,却比白居易的诗更深沉,更有切肤之痛。

刘永济先生在《唐人绝句精华》中评此诗曰:“才人不得见重于时之意,发为此诗,读来但见其兀傲不平之态。”换句话说,也是自伤怀才不遇,绝非怀念青楼女子,也绝非怀念湖州。

想想也有道理。白居易是个热衷功名的人,假如那十年平步青云,功成名就,他还会不会有上述的种种怀念?“赢得青楼薄幸名”,终归不是为那男孩而发,而是他的顾影自怜,对自我命运的一声哀叹。

发表文章 | 三书

编辑 | 张进、宫子

校对 | 柳宝庆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