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也行?(关于黄河的千古名句)关于黄河的有名诗句

六八 164 0

王之涣是盛唐的著名诗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小孩都会脱口而出,可见王之涣的诗流传之广,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优美,朗朗上口,广为传颂。为盛唐边塞诗人之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仅七个字,祖国壮丽山河景色跃然纸上。可惜他的诗歌散失严重,作品传世很少,载于《全唐诗》卷二百五十六的仅有六首诗,包括《登鹳雀楼》《送别》《宴词》《九日送别》和《凉州词二首》。他的诗虽只流传下六首,首首经典,为我国古典文学宝库的精华。下面整理一下这六首诗,为大家提供参考。

这样也行?(关于黄河的千古名句)关于黄河的有名诗句 第1张

1、《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词句注释

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山西省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白日依山尽: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失。

欲:想要。

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指眼界宽阔。

更:再。

译文: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创作背景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一说,作者王之涣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属河北)县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但是,根据王之涣及其夫人的墓志铭,则王之涣系垂拱四年(688)生人,后“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薄”,在开元十年(722)与夫人李氏成婚时仍在衡水主簿任上,且任职时间一直持续到开元十四年(726)前后,此后才罢官悠游,而此时王之涣已经年近四十,经过十五年的悠游后约在天宝元年(742)复补文安郡文安县尉,不久即去世,享年五十五岁。学者李希泌推测,鹳雀楼在平阳府蒲州(今山西蒲县),与王之涣的老家绛州,同属晋南,故这首诗可能是王之涣在弃官回乡时所作,创作年代约在开元十五年(727)至二十九年(741)。

作品赏析: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一作朱斌)的诗作。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得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此诗篇幅虽短,却以千钧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时至今日,此诗还不时出现在中国国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

这样也行?(关于黄河的千古名句)关于黄河的有名诗句 第2张

2、《送别》

王之涣

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王之涣一首经典的送别诗,每一句都充满了忧愁,道尽了离别之苦

词语注释

东门:即长安青门,唐朝时出京城多东行者,多用于送别。有的版本作东风。

青青:指杨柳的颜色。

御河:指京城护城河。

攀折:古代折柳送别的习俗。

苦:辛苦,这里指折柳不方便。

别离:离别,分别。

白话译文:

春风中一株株杨柳树,沿着御河两岸呈现出一片绿色。

最近攀折起来不是那么方便,应该是因为离别人儿太多。

创作背景

长安城外,王之涣与友人即将离别,当时正值杨柳生长的春季,于是王之涣有感而发,于是写下了这首《送别》

作品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景,不仅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还渲染出浓厚的离别情绪。“东门”点名了送别的地点在长安青门,“青青”表明杨柳的颜色已经很绿,表明时间是在深春。“杨柳”是送别的代名词,于是一见杨柳,就让人想到离别。绿色的杨柳树夹杂在御河两岸,看似恬静的环境反衬出诗人与友人离别的不舍。且首句是远望所见,第二句是近观所见。在远与近的距离感中,诗人送友的踽踽长街的身影得以体现,衬托出舍不得惜别却又不得不分别的心情。

诗的后两句抒情,通过侧面描写别人送别而攀折杨柳,反映送别的人多。一个“苦”字,既是攀折杨柳而不便之苦,也是离别的愁苦。至于诗人自己折了杨柳没有却只字未提,更衬托出了诗人的送别的深情。后两句看似平淡,仔细咀嚼,意味深长,诗人折或者不折杨柳,内心的悲楚恐怕都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短小精悍,款款流露出依依惜别的深情。纵观全诗,字字未提送别却字字点题,其中的描写言简意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这样也行?(关于黄河的千古名句)关于黄河的有名诗句 第3张

3、《宴词》

《宴词》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虽然是在宴席上所写,描写了宴会的情景和周围美好的景色,但却以乐景写哀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深深的离愁。

宴词 【唐】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词语注释

宴词:宴会上所作的诗。

长堤:绵延的堤坝。

悠悠:指水的长久绵延之态。

畎(quǎn):田间小沟。

漳河:位于今湖北省中部。

催去棹(zhào):催促船儿离开。催,催促。去,离开。棹,长的船桨。

胜:承受。

译文:

长堤下,春水碧明一片悠悠,和漳河一起慢慢流;不要去理睬添愁助恨的棹声紧紧催促,要不然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重,就怕这桃花溪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啊。

作品赏析

这首写于宴席上的七绝所展示的,正是一幅色调清丽明快的水彩画:长堤逶迤,水色碧明,东风鼓帆,桃花逐波。然而,它的主题却是“离愁”。

春天万象复苏,生机盎然,可是诗人看到的却是碧澄的河水“悠悠”地流去了。诗人从首句起就试着撩拨读者联想的心弦,一个“绿”字点明“春水”特色,也暗示了诗人一片惜别深情。次句“畎入漳河一道流”诗人扩大视野,寓情于景,以景抒情,仍以春景唤起人们联想。那夹着田亩的涓涓渠水宛如一条细长的飘带,缓缓汇入漳河,一起向远方流去,一望无际的碧野显得非常柔和协调。然而眼前美景却激起诗人的无限忧思,春水犹能跟漳河“一道流”,而诗人却不能与友人同往,感到十分遗憾,想到好景不长,盛筵难再,一缕缕愁思油然而起。由于移情的作用,读者不由自主地和诗人的心绪贴近了。

三、四句,诗人一下子从视觉转到听觉和想象上。尽管添愁助恨的棹声紧紧催促,还是不要去理睬它吧。要不然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重”,就怕这桃花溪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诗人以“莫听”这样劝慰的口吻,将许多难以言传的情感蕴含于内,情致委婉动人。诗中以“溪浅”反衬离愁之深,以桃花随溪水漂流的景色寄寓诗人的伤感。至此,通篇没有一个“愁”字,读者却已通过诗中描绘的画面,充分领略诗人的满腹愁绪了。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现手法。一为反衬。诗中以“溪浅”反衬离愁之深。诗人想象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重”,就怕桃花溪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二为想象。诗人写所想,化虚为实,借溪浅不胜舟形象地表达了离愁之重。三为借景抒情。以桃花随溪水漂流的景色寄寓诗人的伤感。

这首匠心独运的小诗含蓄蕴藉。诗人从“看到的”、“听到的”,最终写到“想到的”,不直接由字面诉说离愁,令人读之却自然知其言愁,意境深邃,启迪人思,耐人玩味。

这样也行?(关于黄河的千古名句)关于黄河的有名诗句 第4张

4、《九日送别》

《九日送别》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先描述了诗人于重阳节送别故人时的凄凉情景,再写诗人对故人的送别,最后写诗人对彼此分别后的遐想。全诗格调苍凉,在问语的强调、今明的对比、虚词“且”“暂”“应”的呼应中,一波三折地推出离别之苦。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词句注释

九日:即农历九月九日,因九是阳数,故也称“重阳节”,古代此日有登高、插茱萸(避邪)、饮菊花酒的习俗。

蓟(jì)庭:蓟地的庭院。蓟,古地名,在今北京城西南。萧瑟(sè):形容寂寞、凄凉。故人:老友,旧交。

登高:登山。送归:送朋友归去。

菊酒:以菊的花、茎、叶加米酿造的酒,九月九日熟成而饮,名为“菊花酒”。

断蓬:断梗飞蓬,喻漂泊无定。蓬,即蓬蒿,一年生草本植物,秋天干枯,风吹折断而飞。

译文:

蓟地的庭院一派凄凉景象,熟人故交也稀少,应该到哪里去登高望远并且送熟人故交归去?

今日是重阳节,暂时还能同饮香醇的菊花酒,明日就要像断梗的飞蓬一样分别而各自漂泊了。

创作背景

诗人曾任文安县尉(今河北省中部),属蓟州辖境。此诗当为诗人任守期间与友人于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登高饮酒时的赠别之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作品赏析:

此诗首句点明登高送别是在蓟州边极荒凉萧瑟之地,“何处登高”再度设问,实际是将无处登高的凄凉之感强化而托出。故人稀少而总还有知己聚饮,可如今又将送之归去,凄然的设问与凄惋的送别相连,更是悲上加悲。“何处登高”这平实问语,似不干“景语”或“情语”,却将“景语”和“情语”融为一体。接着又由此时此地的感慨推向未来命运的遐思——今日把酒共饮,明朝天各一方,不知飘泊至“何处”,而命运怕只能如断草飞蓬。在全诗“萧瑟”的意境、凄凉的氛围、“菊酒”与“断莲”的比喻象征和特定的民俗背景中,“何处登高”一句无疑之自问,可谓言近而旨远,语平而情深,有着不容忽视的丰富内涵。

全诗抓住时令特点,表现送别者与被送者双方“同在异乡为异客”的孤凄心情。重阳节本是朋友相聚登高山饮菊酒、秋高气爽、开阔胸怀的欢畅节日,但诗人与友人,都因故人稀少、登高无处,节日里反而分别,萧瑟之感愈显浓重。重阳日本应与朋友同饮芳香的菊花酒,共享节日之乐,但今日聚饮芳菊酒,却是为明天作断莲飞,应季节时令的欢会,变成凄苦之情,凄苦之情也更浓重。

这样也行?(关于黄河的千古名句)关于黄河的有名诗句 第5张

5、《凉州词二首》

《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第二首诗反映的是唐朝与北方异族之间的关系,写一位北方胡人首领到唐朝来求和亲而未能如愿,通过描写其行动与心理,从侧面烘托唐朝国势的强盛。

《凉州词二首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二首其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词句注释

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属唐陇右道,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远上:远远向西望去。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河”一作“沙”,“远”一作“直”。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约等于213厘米或264厘米)。

羌笛:属横吹式管乐。羌笛在汉代就已经传入甘肃、四川等地了,是唐代边塞上常见的一种乐器。何须:何必。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

度:吹到过。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单于:古代对匈奴君长的称呼,此指突厥首领。拂云堆:祠庙名,在今内蒙古五原。

来:语助词,无义。

译文:

其一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其二

突厥首领来到中原求和亲,北望自己的领土,看到了边界以北的拂云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经多次在此杀马登台祭祀,然后兴兵犯唐,颇有几分踌躇满志。

但现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绝,不肯与突厥和亲,此次中原之行只好无功而返。

创作背景

根据王之涣墓志铭可知,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王之涣辞官,过了十五年的自由生活。《凉州词二首》当作于其辞官居家的十五年期间,即开元十五年(727)至二十九年(741)间。

这样也行?(关于黄河的千古名句)关于黄河的有名诗句 第6张

作品赏析

第一首诗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戍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画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戍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戍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第二首诗反映了唐朝与北方胡人政权之间的关系,诗中牵涉到唐玄宗对待突厥问题的一些历史事件。开元年间,突厥首领小杀曾乞与玄宗为子,玄宗许之。又欲娶公主,玄宗只厚赐而不许和亲。后小杀问唐使袁振,袁振说:“可汗既与皇帝为子,父子岂合为婚姻?”后小杀遣其大臣颉利发入朝贡献,颉利发与玄宗射猎,时有兔起于御马前,玄宗引弓傍射,一发获之。颉利发下马捧兔蹈舞曰:“圣人神武超绝,人间无也。”后来玄宗为其设宴,厚赐而遣之,最终不许和亲。诗中的后两句通过突厥首领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赞颂了唐玄宗的文治武功,说明其威势足以震慑周边少数民族,对于他们的无理要求坚决按原则办事,决不肯对之妥协以求苟安。这首诗从侧面赞颂了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关系上的有理有节,借突厥首领求和亲的失望而回反映了唐朝的强大,充满了民族自豪感。

这样也行?(关于黄河的千古名句)关于黄河的有名诗句 第7张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淩(一作季凌,一作季陵),祖籍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唐朝诗人。

王之涣是盛唐的边塞诗人之一,与岑参、高适、王昌龄一同被世人称为唐代“四大边塞诗人”。其诗具有激越昂扬的个性风格,用词虽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优美,朗朗上口,广为传诵。可惜他的诗歌散失严重,传世之作仅六首,辑入《全唐诗》中。这六首诗中,《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和《送别》三首皆著名,又尤以前两首脍炙人口,可谓“皤发垂髫,皆能吟诵”。其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正是这两首诗给王之涣赢得了百世流芳的显著地位。《登鹳雀楼》寥寥二十字就写出落日山河的苍茫壮阔景色,以及登高望远、极目骋怀的一片雄心,诗境壮阔雄浑,诗思高远深邃,富有启示性,反映出盛唐士人开朗的胸襟。此诗“景入理势”,把道理与景物、情事融化得天衣无缝,看似不说理,而理自在其中。它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此诗还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其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十分成熟。《增订唐诗摘钞》评之曰:“两对工整,却又流动,五言绝,允推此为第一首。”

《凉州词二首》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首尤为脍炙人口。此诗以塞外荒寒壮阔的背景,以及羌笛所吹的《折杨柳》乐曲,透露出征人久戍思家的哀怨,表现了对戍卒的深厚同情。诗人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深情蕴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是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这样也行?(关于黄河的千古名句)关于黄河的有名诗句 第8张

补充材料

王之涣出身于太原王家,为当时名门望族。他的五世祖王隆之为后魏绛州刺史,可能因此而移家绛州的。曾祖王信,隋朝请大夫、著作郎,入唐为安邑县令。祖王表,唐朝散大夫、文安县令。父王昱,鸿胪主簿、浚仪县令。从曾祖到父亲,虽然皆为官,但均为小官。王之涣排行第四,自幼聪颖好学,年龄还不到20岁,便能精研文章,未及壮,便已穷经典之奥。他少年时豪侠义气,放荡不羁,常击剑悲歌。到了中年,他一改前习,虚心求教,专心写诗,在十余年间,诗名大振,与王昌龄、高适等相唱和。后来,他曾一度作过冀州衡水县主簿,时间不久就被人诬陷。于是,王之涣拂衣去官,在家居住十五年,晚年任文安县尉,在任上死去。

不知何故,王之涣未走科举之途,而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簿。任衡水主簿时,王之涣父母均已去世,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王之涣才高气盛,不愿为了衡水主薄的卑职而折腰,加上有人诬陷攻击,他便愤然辞官而去,“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珪爵,酷嗜闲放。”在家过了15年闲散自由的生活。后来他的亲朋好友觉得他这样一直沉于下层,不是办法,便劝他入仕。后来补文安郡文安县尉,仍是一不起眼之小职。他在职官风以清白著称,理民以公平著称,颇受当地百姓称道。谁料不久,他竟染病不起,以55岁之壮年,卒于官舍,葬于洛阳。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