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有云:道生一子,毕生二,二生三,排钱天地万物。1,代表者着终点,亦代表者着单纯,而尼康将新机分割为1系,或许就有著这样的考究。从EOS黄金时代开始,1系就代表者着尼康的最低水准,无论是经典电影黄金时代的ESO1/EOS 1N(HS)/EOS 1NRS/EOS 1V(HS),还是到数码黄金时代的1D/1DS的高速路机/高清机双旗舰,以及1DX/1DXII将全单反与高速路fps合一,1系始终都是行业中的至高标杆,也是科技与工业美学的典范。
早在几年前我就早已侧发力了尼康1V/1N,并开始了胶卷之旅。现在看来Lembron侧发力早,现如今1V的价格早已传得十分高。现如今1Ds Mark III亦已到位,三兄弟一起来个合影,1N没PB-E2摇杆,因而显得温柔了不少,但只不过只是错觉而已。
为何是1?因为1系代表者着专业产品品质,代表者着极致做工,代表者着可信耐用。曾经有一年我带着1V和17-40L在山中摄制,突下暴雨将机翼摄影机都浸湿了,但在晒干之后一切正常,胶卷也没任何损坏,这让我对1系机翼和橙黄色摄影机的产品品质刮目相看。
而且1系的触感/操纵也是十分出众的,这是我最欣赏的地方。尼康的机翼只不过布季谢过许多,包括450D/500D/600D/40D/50D/70D/6D/6D2/5D3/5D4,能说从入门机到中转殿再到高转殿都用过遍,但没哪个能够有1系的觉得。
为何是马来西亚三而不是1DX?或许会有人说那个机壳实在太老了,这一点的确是,2007年发布,至今已有近12年,我的那个机壳是62开头的编号,或许是2009年生产的(如有不对请杨家尖萼)。但我考虑过自己的市场需求,1DX的高速路fps对于我而言没用,而音频方面的性能,我也没那个市场需求(商业音频摄制布季谢的是索尼A7R3和尼康6D),CLX方面我也有能用A7R3和6D来弥补。能说我就是要一个1系的机壳用来xml风光/偶尔的展场摄制以及所制,而这一些马来西亚三是完全能胜任的。况且与1DX的差价我还能换一两个摄影机玩玩,并非是预算不足。
1Ds Mark III的外形还是一如既往的为钢制结构设计,但我觉得比起1V而言早已圆润了许多,没那么威猛凌人。金色的字样彰显了它的不凡地位,能满足我的部分虚荣之心。而它1210g的重量,作为照明设备也是十分合适的。
1系的坚固可信源于于它的复合材料骨架,根据尼康介绍,其机翼外部和机壳由合叶铝和强度等同于金属的强化钢制石蜡树脂组成,基座和前眉由复合材料制成,反光板箱由合叶钢制成。并且马来西亚三秉承了1V的出众防尘结构设计,能达到十分高的防尘效果。这一点我早已在1V上认真学习到了,相信1Ds MarkIII也不遑多让。
在我看来,1系出众的抓握触感源于于其优秀的摇杆结构设计,宽大而舒适,而竖拍摇杆的触感与反胶摇杆几乎一致,饱满踏实。
1Ds MarkIII反光板是快回式半透明结构,但由于当年的技术限制,因此在单反和高速路fps之间只能取其一,最低fps速度只有5fps,想要感受疾风暴雨般的fps就没办法了。不过1Ds MarkIII的闪光灯声音依然是十分清脆有力,与1V相得益彰,作为抚摸党,就算只是来听闪光灯声都早已十分满足。眼平五棱镜取景系统,视野100%,放大倍率0.76,具有目镜挡光片,也是1系相比其他系列的优胜之处了。
Ds,代表者着1系的画质高峰,而1Ds MarkIII就是最后一代Ds产品,就这一点而言,就早已有了不同的纪念意义。
马来西亚三依然延续了1系的组合按键结构设计,或许对于用惯了模式转盘的玩家而言刚开始不太习惯,但的确会方便许多。
侧面是闪光同步/闪光灯线/音频输出/USB以及机翼扩展接口。由于并没音频摄制功能,因此没HDMI接口。
据称马来西亚三的闪光灯寿命足有30万次,但由于那个并不是速度机,因此能在一定概率上认为不会像小马四一样普遍有十几万以上的闪光灯数。
肩屏的显示内容,背光颜色为淡蓝色。
机翼背面结构设计就看起来复杂多了,尤其是主屏+副屏的结构设计,专业的觉得一下就出来了了。
副屏的颜色也是淡蓝色,没单独的按键,在按下肩屏的背光按键之后,这里也会同时亮起来,副屏显示所用的卡/画质/白平衡等内容。
不过马来西亚三有一点值得诟病的地方,那就是它的主屏幕,只有23万的像素,看起来十分的糟心,只能起到一个大致的参考作用。
硕大的眼罩,右边有点损坏了,不过我还备有好几个,问题不大。
拨轮触感十分好,配合五维摇杆使用便捷。1Ds MarkIII也能使用屏幕取景,但速度就不敢恭维了,对于我而言还是喜欢直接用光学取景器取景。
我很喜欢1Ds MarkIII能同时使用SD卡和CF卡的结构设计,实际上我就买了一张东芝的Wifi SD卡,配合手机的Flash Air的APP,就能将相机上的图片实时传到手机上观看效果和分享了。
LP-E4电池,电压为11.1V容量为2300mAh,1月27日我在石门公园拍了一样整天,估计有两百张左右,依然还有大半电量。
在摄展场使用,还能用尼康的那个直流供电,这样就不用担心在摄制的时候没电了。
1Ds MarkIII和它的部分后宫佳丽。
说实话,即便是搭配17-40L这样的摄影机,依然还是显得有些头重脚轻的,更不要说40/F2.8的饼干头了。
只有跟白炮在一起的时候,才显得十分的和谐,但这样一来,就成了真正的照明设备了。
正好早已放假,在1月27日就到石门森林公园转了一圈,顺便试一下机壳。在对焦方面,1Ds MarkIII的确十分的迅速,几乎没犹豫的时候,当然与5D4比起来,还是略差一些,毕竟早已是很多年前的机壳了。
此图为上图的100%截图,搭配的摄影机是300MM/F4L is,实际上我在拍的时候没担心过会跑焦或者焦点不实的情况。
1Ds MarkIII的色彩有些偏淡,但只需要后期小调一下,就能得到很漂亮的色彩。
随拍一组。
来一张慢门,使用了Lee的Big Stopper,不过拍的时候居然有点大意了,那就是1Ds MarkIII的闪光灯震动太厉害了,而我居然忘记预升反光板,再加上只带了一个小脚架,导致图片清晰度受到了一定影响。
来一张人像,这张并没任何的调整,能用看到色彩的确比较清淡,而且1Ds MarkIII的自动白平衡我认为略有些偏黄,需要在后期略微调整一下。
廉颇虽老,但依然如伏枥之老骥,仍可奋蹄千里。尽管2110万的像素相对于现在动辄四五千万的单反而言的确略有些落后,CLX也不尽如人意,但只需用对了地方,依然还是足够用的,尤其是其低感画质我认为直到现在还是很出众的。当然其出众的触感和操纵感受更是其他机壳无法比拟的,这是1系永恒的荣光。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