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潮正起 全面进行深化改革

六八 73 0

改革开放起步阶段进步深化阶段全面深化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改革开放起步阶段进步深化阶段全面深化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如下:改革开放起步阶段(1978年-1992年):1978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标志着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1979年,中美建交,拉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序幕。1980年代初,农村经济改革试点在安徽、浙江、江苏等地展开,农村经济逐步实现多元化发展。进步深化阶段(1992年-2002年):1992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确定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方向。1993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体系。1997年,香港回归,实现了中国领土完整,对外开放迈出了重要一步。全面深化阶段(2002年至今):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进一步加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2008年,北京举办了成功的奥运会,展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2013年,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和互利共赢。这些标志性事件代表了改革开放不同阶段的重要转折点和发展方向,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全面发展的过程。

我国改革从哪里开始?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35年来的伟大历程,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些重大论述深刻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回顾35年改革开放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没有改革开放,我们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没有改革开放,我国不知还要在封闭半封闭和停滞不前的状态下徘徊多久。深深体会到,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时代旗帜,是中国人民最为自信和自豪的伟大创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代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呼唤进一步深化改革,人民群众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改革的步伐决不能停顿,更不能倒退。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并自觉顺应人民愿望和时代要求,反复强调必须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定不移把改革推向前进。这必将开启我国新一轮改革浪潮,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在未来7到8年的时间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全面提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全面提升,涉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涉及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涉及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创新,涉及城乡区域发展格局的完善,涉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构建,涉及党的建设制度的改革,这些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完成。 第三,解决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继续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势头,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当前,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资源环境约束加剧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问题,社会矛盾多发易发问题,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问题,等等。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和旺盛活力。

简述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全面深化改革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主要工作如下:第一,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第二,增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发展活力,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三,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抓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第四,通过社会体制改革创新,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业活动蓬勃开展。第五,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让全体人民依法平等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第六,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具体至少应包括以下十方面:第一,明晰市场体系的产权制度基础,确保不同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利得到平等保护;第二,放开各类商品价格和包括利率、汇率在内的要素价格,使市场能够充分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的作用;第三,清理修订现行法律法规,在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实行“法无禁止即自由进入”的原则,保证不同所有制企业能够平等地使用生产要素;第四,完善反垄断立法,严格执法,消除目前广泛存在的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第五,按照“市场能办的放给市场,社会能办的交给社会”的原则,划分政府职能边界;第六,确保司法独立,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克服司法地方化的倾向;第七,市场监管实行“宽进严管”的方针,由事前监管为主转向以事后监管为主,实质性审批转向合规性监管;第八,根据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运用短期政策努力稳住宏观经济,为改革提供一个宽松稳定的宏观环境,避免出现系统性风险;第九,要采取去杠杆化措施,尽力弥补漏洞,从源头上化解风险;第十,打击贪腐分子。

进入全面深化阶段,改革更多地意味着改革者的担当:        一片创新高地,开辟更多创新路径。

C

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新篇

社会在向前发展,时代也在不断进步,各行各业的人们都以新的形象展现在新的时代。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同样也要与时俱进,要以新的形象去面对新的时代,以新的特点去适应新的时代,这对每个中学生是十分重要的。我认为中学生应具备这样的新形象:敢于创新,重于实践,还要学会为人民服务。

创新对一个国家来说显得极其重要。创新惯穿于人类发展的任何时期、任何角落,它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社会发展的枢纽、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加速了社会的进步,丰富了社会的财富。一个国家只有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创新就要被陶汰,就要被消灭。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在新时代中,各行各业都在飞速发展,如果没有创新精神,是难以适映现代社会的。所以说,勇于创新是中学生应具备的新形象。

除了创新,实践也很重要。有了新方法,不去实践,也只是夸夸其谈,毫无实际意义。学校之所以重视我们中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就是想让我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将新的创意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有利于我们良好素质的培养,同时,我们创新能力也得到更好的发挥。而且,我们能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知识,只有你亲自做了,体验了,才会有新的感受,“绝知此事要躬行”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重于实践也是中学生应具备的新形象。

创新和实践,我认为它们最根本在于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中学生必须做到的。一个不热爱国家和人民的人,又怎能谈得上具备新时代的新形象呢?如果不为人民服务,他心中只有自我,是难以有所作为的。有些中学生认为要为人民服务就得大有作为,其实不然,只要能补一块砖,添一片瓦,都是可以的。所以说,为人民服务是中学生应具备的新形象。

在新的时代里,我们中学生要具有新的形象。我坚信,只要我们具备敢于创新、重于实践、乐于为人民服务的新形象。我们中学生是能够与时俱进的!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