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带回31.5公斤太空特产 航天员的太空食品

六八 46 0

“神十三”航天员回家,带回了哪些“太空特产”?

4月16日,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东风着陆场安全着陆,顺利回到祖国怀抱,两百多天的太空长途旅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那么他们带回了什么“太空特产 ”呢?

“太空特产”的意思顾名思义,就是来自太空的产物,但是大家都知道,太空是没有任何产物的,由于没有氧气,是不可能有任何生物存活的,那我们为什么还要用“太空特产”这名词呢?是因为虽然太空没有生物,但是人类发现一些地球产物上了太空在回到地球上种植会有相当高的产量,于是就讲种子带上了太空,让它成为了“太空特产”。

“太空特产”

太空种子是由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育种中心和中国农科院、中科院合作的项目。 选择大田作物、蔬菜、花卉、中药材等优良种子,搭载到我国返回式卫星飞行5-7天后返回陆地,在空间环境下(如失重、真空、紫外线、磁场等)使种子发生变化,再到地面,栽培试验4-5年选种形成太空种子。比较成熟的为蔬菜种子甜椒、尖椒、西红柿、南瓜、西瓜、油菜等。 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大大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创造出许多新品种,在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很好地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

对太空种子的误解

对于太空种子有着很多误解。“基因突变”“变异”“人工诱变”……这些航天育种的术语听起来有些“恐怖”,让个别消费者担心太空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太空食品绝对安全,人们尽可以放心食用。”刘录祥说。航天育种的原理,是把植物种子用卫星搭载上天,在宇宙辐射、微重力、弱地磁、高真空以及低温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引起基因变异,返回地面后再经过专门的培育和筛选,形成有明显优势的新品种。“在自然界里,自然环境的变迁也会引起生物发生相应的突变,以适应新的环境。”刘录祥说,“航天育种只是加快了生物的这种变异过程。”

再次也欢迎航天英雄凯旋归来,为国家航天事业做出这么杰出的贡献,定将名留青史。

嫦娥带月球特产回地球,对我国航天事业有什么意义?

嫦娥五号月球挖土神级操作

月球,作为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承载着人类太多的情感寄托,也承载着人类对外太空的探索和想象。嫦娥奔月的传说流传至今,传承的不止是一段美好的故事,更是千百年来我们不断追求探索的勇气和决心。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发射成功,经过万众瞩目的二十三天,“嫦娥”不仅成功奔月,更是成功带回了来自月球的珍贵“土特产”——月壤。于17日凌晨1时59分,安全着陆在夜色笼罩下的内蒙古四子王旗大草原。

人民科学家叶培建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在一次联合国的科技成果展上,其他国家展览了很多设备,各式各样满目琳琅;而美国的展览是一块月壤,安静的放在一个空旷的展台,用考究的灯光照射着。仅一块月壤,足以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的程度。此后很多年,人类都没有再次从月球上取样返回。

嫦娥五号着陆的这一刻,距离1976年苏联的月球24号采样返回已经44年;距离2004年中国探月工程正式开展已经14年;我国首次实现了2020年12月以来航天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成为了世界上继美国、苏联之后的第三个实现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

取回的2公斤左右的月壤,实则重千斤万斤。

01.很多人都知道,从嫦娥五号发射成功的那一刻起,完成从地球→月球→地球的空间转移的每一步都面临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近月制动、组合分离、月面着陆、采样工作、月面起飞、月轨对接、成功分离、受控落月、安全着陆。每一步环环相扣,至关重要,对操作精准程度的要求十分严格。

月球探测器飞行过程中关键的轨道控制之一便是近月制动,就是我们认知的“刹车”。嫦娥五号在经过4天的奔月旅程,于28日晚完成了第一次近月制动,当探测器的速度低于月球速度的时候,就会被月球的引力所“捕获”,从而进入环月轨道。

此时如果探测器不及时进行有效制动,将飞离月球,与月球的再次交汇将更加困难;如果制动量过大,那么将会增加挑战性和风险性,直接关系到任务的成败。

11月29日20时23分,嫦娥五号探测器在近月点成功完成了第二次近月制动,从椭圆环月轨道变为近圆形环月轨道。

近月制动完成后,则要进行的是嫦娥五号探测器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分离工作,随后选择正确的时机实施月面软着陆。软着陆并不是自由落地,而是在探测器落地之前减小垂直速度,使之以一个不会损坏自身的速度落地。月球里面是没有地球的空气存在的,因此探测器在月球平稳着陆的难度不言而喻。

“跋涉”38万公里,当嫦娥五号平稳着陆并传回着陆影像图后,则要开始此次工程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月球表面自动采样。经过了大约19小时的月面工作,仅根据探测器传回的数据判断月壤结构探测仪等有效载荷正常工作,完成了采样,并将样品封装。

慢慢的时间来到了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上升器在月面进行“点火”,3000牛的发动机工作了约6分钟后,顺利将携带月壤的上升器送入了环月轨道。

于12月6日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并将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这时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的组合体与上升器完成了分离。准备选择正确的时机返回地球。

经过约6天的等待,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开始了月球→地球的转移工作。嫦娥五号回家这一步则是用“打水漂”的方式完成;这是一种非常有特色方式,专业名词叫做“高速再入轨道技术”。通俗来说就是嫦娥五号的返回器会先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然后借助大气层提供的升力“跳起来”,而后再次进入大气层,返回地面。

历时23天,完成了对我国航天事业有重要意义的伟大任务。

02.嫦娥五号的“五个首次”

“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嫦娥五号任务是“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务,完成了我国航天事业中的五个首次。任务艰巨,过程困难,结局圆满。

第一是实现了我国首次在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无人采样相对于人工采样而言,对技术和精准度的要求都十分严格。第二是首次地外天体上点火起飞,精准入轨。第三是首次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第四是首次携带月球样品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第五则是首次建立中国月球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系统。

此次任务的成功,举国欢庆,是我国行业工程的里程碑式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地月往返的能力。为我国未来探测月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03.探月计划发展史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源于不断的探索和进步。自古以来,人们对天空探索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

几千年前,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能工巧匠鲁班就曾制造木鸢翱翔天空三天三夜。

14世纪末期,明朝一位名叫万户的人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他最先开始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几千年后,在1956年的二月,当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同年四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了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

1970年,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升空。我国的航天事业科学界崭露头角。

2003年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首次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2004年我国正式开展探月工程,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奔月,嫦娥工程顺利完成了一期工程。

……

2020年12月,几十年如一日的研究,万众一心的决心。迎来了嫦娥五号成功往返月球。这是一个阶段性的成功也是下一个伟大工程的开启。

04.关于嫦娥五号,科学家有科学家的思考,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疑问。嫦娥五号成功返回,举国欢庆,最近网上也有不少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提问。

探测器为什么总在晚上发射,难道航天工程的科学家都是熬夜高手吗?看到这个问题,“有才”的网友神回复说:“嫦娥五号是要去月球,白天看不到月亮,你往哪儿发”。

关于这一问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总体部设计师钱航表示,主要原因是便于奔月轨道设计、减少太阳活动影响、利于信号传播及观测等。

月壤土能种菜吗?

看到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会不禁发出感叹:不愧是神农氏的后人,无论何时何地首先想到的就是农耕。

这一次“有才”网友的神回复是:肯定能种胡萝卜,要不然玉兔吃什么。

对于这一问题,科学的回答是:月壤不含任何有机养分,不能种菜。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类似的十分有趣的问题。

虽然我们不是科学家,不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但我们用普通人“接地气儿”的方式关注着我国伟大航天事业的进程。

在此祝祖国航天事业不断突破,蓬勃发展。

航天员在太空吃喝什么?

种类繁多的航天食品

第一代:牙膏类食品

60年代初,苏联和美国航天员食用铝管包装的肉糜、果酱类膏糊状食物。航天员进餐时,用手挤压管壁,将食物直接送入口中。牙膏食品最大的特点是便于携带,便于食用。时至今日,牙膏食品也是航天员的必须食品。

第二代:一口吞一个的食品

作为牙膏产品的升级,它被做成一口一块的压缩食品。太空中吃东西有个很大问题,就是没有重力。所以食物不能有碎屑,一旦吃出来碎屑,就会在空气中飘荡。航天员一不小心就将碎屑吸入肺部,那可不是开玩笑的,甚至会致命。这种一口一个小面包,就是第二代航天食品。航天员一口可以吞下一个,保证不会因牙齿咬而产生碎屑。

第三代:脱水复水食品

主要是冷冻干燥食品,如米饭、面条等主食和各种菜肴果蔬,加水就可以食用。由于太空中没有重力,为防止水四散飘走,要将水直接加入食品包装袋内进行挤压,等待水和食物充分吸收,倒出来就是黏糊糊的一团,就可以吃了。这种食品更接近于地面的普通膳食,能满足航天员的口味。也就是加一些水就能变成带有水分的食品,吃起来口味更好。

第四代:太空厨房食品

因为可以使用冰箱和加热装置,热稳定食品和冷冻冷藏食品都出现了。前者是经过加热灭菌自理的软包装和硬包装罐头类食品,可以长期存储,还可以直接食用;后者是在地面上冻好带进太空的,融化后可食用。因此,航天员可吃到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加热后的鲜汤等食品。

中国航天食品形式上是以中式为主,能够符合航天员的口味要求。早餐:什锦炒饭、干烧杏鲍菇、雪菜肉丝、榨菜、李锦记叉烧酱、浓香奶茶等;中餐:咖喱炒饭(牛肉味)、蘑菇鸡块、豌豆素鸡、巧克力、速溶柠檬茶、李锦记川味麻辣酱;晚餐:冬笋火腿炒饭、黑椒牛柳、橙汁莲藕、酱萝卜、速溶菠萝汁、李锦记海鲜酱。其中,像八宝饭、杏仁、粽子等食品,都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航天员在太空中带回来了什么东西?

神七返回时间是2008年9月28日17:38返回。落地完美 !宇航员身体状况良好。消息人士透露,神七返回地点将定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管辖范围。目前,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已全力备战太空舱回收的相关工作。当地将有一支40人左右的回收应急队伍,配合军队做好神七返回舱搜索等工作。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