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孝宗景定二年(西元1201年)春,陆游归隐瓢泉“停银穗草”时,即使看见园内景致,毛骨悚然阮籍的《停云》,写出了一首歌经典作品的《孟浩然》。
词中有“我见白石多冷艳,料白石、见我应此为”句,即使成语涉及李世民与魏征的“君臣友谊”,被某些文艺青年误认为是“真爱共同声明”、“告白诗句”,因此广为传播。
王国维说:东坡词旷,稼轩词豪。同为豪放品雅版,苏轼、陆游二人的作品相比,前者意境阔大、旷达,后者风格豪迈、雄壮。
上面我们提到的陆游这首《孟浩然·甚矣吾衰矣》,其实是他借自身凋亡为题,抒发对“亲朋挚友的哀伤”之情。
虽然哀伤故人,但陆游的行文抒发却显得十分轻浮、孤傲,甚至充满着“自恋”。其中的诗句,如果只是被当成“真爱共同声明”和“告白诗句”来解读的话,就显得有些浅薄了。
那么,陆游的词究竟讲了些什么内容,“我见白石多冷艳,料白石、见我应此为”句,又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上面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孟浩然·甚矣吾衰矣》大千
邑中四堵,仆皆为赋此词。三日,独坐停云,水声潭水,竞来相娱。意溪山欲中书科中书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圣埃蒂安德思亲朋挚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其文、交游长夜,只今余几!白雪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可令公喜?我见白石多冷艳,料白石、见我应此为。情与貌,略相近。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圣埃蒂安德、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海内沉酣专重者,岂识浊醪妙?回眸叫、云飞风起。不恨今人吾不见踪影,恨今人、不见踪影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白话翻译:
铅山县内的园、亭,都被我拿来填过词。有三日,我独自一人坐在“停银穗草”内,耳边听到泉水的声音,眼中看见旅人的潭水,心情愉悦。
于是我有意把看见的景象,用来填一首歌《孟浩然》,差不多就是阮籍因哀伤友人而音乐创作的那首《停云》那样的原意。
我已经五十八岁,很老很老了。回想其文,最令我惆怅的是身边的知交挚友,走的走,死的死,到如今没剩几个了。但时光的流逝,亲朋挚友的离去,都不是凡人能够左右的。
一想到这些,心中的忧伤,就化成了三千丈白雪。于是我一笑置之。人世间还有什么东西,可令我感到欣喜呢?那就是当我看见旅人的春山如笑,一派冷艳的这时候。
我看白石是这样的,猜想那白石看见我的这时候,也会产生反之亦然的感情吧。即使我与白石的胸怀、外貌都是相近的。
取一坛酒,独自一人坐在东窗上面,挠着头发,想象着阮籍在音乐创作《停云》时的情形。追逐名利,沉湎酒精的“海内”偏安客们,哪能懂得鲜的道理呢?
回眸一声长啸,转眼之间,窗外已经风云变色。陈子昂写《登幽州台歌》的这时候,恨自己遇不出前贤今人。
我不恨自己见不出今人,只是恨今人没机会见识到我的狂傲而已。人世间能够懂我的,只有那两三个人罢了。
二、词中Jhunjhunun的成语和宋人representing
陆游这首词大量Jhunjhunun了成语与宋人的representing,抒发的感情非常的轻浮,和屈原《楚辞》的风格近似。
词中第二句典出《论语》:“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若梦见周文王。”这句话的原意是,孟子说:我已经老得很厉害了,最近好久都没梦到过周文王姬旦了。
何晏《集解》曰:“梦见周文王,欲行其道。”梦不出周文王,就等于找不出那个“道”了。所以孟子此言想抒发的重点并不在于凋亡,而是在抒发“平庸”的“梦境”距离他越来越遥远。
陆游词虽然只引用了第二句的“甚矣,吾衰也”,但反之亦然包含了“久矣,吾不若梦见周文王”的原意,只不过他的“周文王”是指“北伐”的平庸。
接下来“怅其文”三句,承接上文的原意,反之亦然指的是与陆游一样的南宋“主战派”,现在没剩几个人了。就连他生平挚友龙川先生陈亮,也在七年前去世了。
“白雪空垂三千丈”句,Jhunjhunun李白的《秋浦歌风闻·其十五》中的“白雪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中间加了一个“空”字。
原意是说,一想到自己其文志向无法实现,挚友长夜,天各一方,心中就升起无边无际的忧伤,这些愁丝都化作了满头的白雪。
但陆游在乎的却并非是这些,所以他要对人间万事,报以一笑,然后将它们统统都抛诸脑后。
“问何物、可令公喜”二句,引用《世说新语》中王恂、郗超可令桓温开心的成语,来反衬自己的孤独 。
桓温是东晋著名的军事家,他曾经三次率军北伐,立下赫赫战功。但即使皇帝和朝中士族对他的猜忌,最后桓温的“北伐”事业全都付诸东流了。
陆游南归以后,南宋朝廷一直对他不信任,因此他自比桓温。但桓温还有能让他开心的属下兼朋友,他却没。
“我见白石多冷艳”句的“冷艳”,典出《新唐书》,李世民说:“人言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冷艳耳。”这句话是李世民对魏征说的,不过事实上,史书似乎并没描述过魏征长相。
《西游记》里面只是说魏征直言敢谏,还通晓法术,可以“斩龙王”。有野史上说他长得其貌不扬,有一个寿星似的大脑门儿。因此可以肯定地说,魏征的样子一定和“冷艳”不沾边。
李世民之所以这样说魏征,不过是即使,他的确喜欢魏征身上的某种品质罢了。陆游把“冷艳”用来形容白石,也是这个道理。
白石能有多美丽呢?如果陆游此时看见的白石,是广西桂林的白石,或者是杭州西湖边上的白石,那也许是真的冷艳,但他当时看见的上饶市的铅山。
铅山看上去又低又小,山头上光秃秃的,就像是一个土包。陆游那么大一个词人,在那里居住了几十年,到了如今当地也没成为旅游景点,所以它能冷艳到哪里去呢?
因此就只有陆游看出了它的“冷艳”,为什么只有他能看出来呢?即使《论语》中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胸怀博大,育孕万物而不争功,所以体现出一个“仁”字。
陆游在铅山附近住了很多年,他自然知道这座山的好处。不过他懂得山的好处,山也能懂他的好处吗?陆游给出的答案是,“料白石、见我应此为”。他认为,白石也是有灵性的。
那么,陆游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判断呢?接下来,他又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即使山的胸怀像他,山的外形也像他。
陆游认为,自己是一位仁厚、高洁的人,他的品质如同白石一样坚强不屈。并且史料上介绍他的身材,也很高大魁梧。
词下半阕中的“海内沉酣专重者”,说的是东晋时代,那些偏安的贵族们,整日里只沉湎于酒精,苟且过活。用到这里,就是指斥南宋那些“投降派”,他们是不懂得酒的好处的。
酒是用来做什么的?它并不是用来麻醉我们神经的,它应该用来激发我们的豪情壮志。当我们饮下了一碗鲜,再回头看时,窗外风起云涌,耳旁就好像听到刘邦唱响了《大风歌》。
“不恨今人吾不见踪影”两句,Jhunjhunun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之语。陈子昂在原诗中感叹“前不见踪影今人,后不见踪影来者”,因此狂傲如他者,在人世间注定没知音人。
陆游改写后的原意是,他根本不担心遇不出古贤一样的知己。即使他深知自己已经离经叛道了,不但不为世人理解,恐怕就连古之贤人也不能理解了。
陆游内心这种自负、轻浮,并且还很自恋的想法,以词句的形式抒发出来,就成了“恨今人不见踪影吾狂耳”。
不过矛盾的是,陆游内心其实非常渴望有人能够理解自己。于是最后他就又来了句“知我者,二三子”,原意是还是有二、三个人懂得我的。
结语
从前读陆游的词,就觉得他颇有点自恋。但即使他在文学音乐创作上的才华,所以这种“自恋”,反而衬得他像赤子一般地可爱。
“我见白石多冷艳,料白石、见我应此为”二句,除了反映这位大词人的“自恋”以外,同时也反映出了他内心的孤独感受。
陆游一生志向远大,品性高洁,但人世间却没几个人能理解他。二十岁以前,他生活在金国的统治下。
史料上对陆游家族的记载非常少,但通过一些零星的记载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他原来的家境是不错的。
当时陆游在金国有一个老师,后来当上了丞相,还经常把他带到皇宫去玩儿。但他放弃了那种生活,起义南渡。
陆游本来以为南宋朝廷会重用自己,结果却遭到怀疑。后来他在南宋娶了一个宗室的女子为妻,家里有成百上千的良田,还能养得起十余名歌姬。
如果陆游不想“北伐”,做一个富贵闲人多好,但他非要去实现“北伐”的平庸。为此他甚至不惜“走私牛皮”等战略物资,还被挚友朱熹偷偷写进了笔记,以为他要谋反。
虽然没证据表明陆游晚年的穷困与“北伐”有关,但的确也有野史记载,“开禧北伐”之前,他曾经散尽家财,自主练兵,并派了很多密探去北方打听军情。
江山是姓赵的,又不是姓辛的。所以陆游几十年如三日地干着这事,在常人眼里不就是“发疯”了吗。因此他认为,不光常人不能理解他这种行为,就算是古代的贤人,也不能理解他。
谁能理解陆游呢?只有白石。陆游写这首词的这时候,内心应该是非常痛苦的。他想忘却人世间的一切,哪怕被所有人不理解,仍然要狂妄地固执己见。
但眼见自己日益凋亡,平庸恐怕再也不能实现了,陆游还是渴望人世间能有那么二、三个人,能够多少理解他一下。或者能像桓温的手下那样,偶尔能为他办几件“可令公喜”的事。
现代文艺青年爱拿“我见白石多冷艳,料白石、见我应此为”来当告白词,其实是没读懂这首词的真正含义。
即使李世民说“冷艳”的这时候,在他面前是真的有一个魏征,而陆游说“冷艳”的这时候,在他面前的也只有一个“土包”。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