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列传知识点整理(淮阴侯列传节选重点字词翻译)

六八 96 0

漂母的母严氏,刘邦的海峰,已成为中华文明人文信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福泽敬仰。

淮阴侯列传知识点整理(淮阴侯列传节选重点字词翻译) 第1张

西汉“火神”刘邦,是我青少年时期崇拜的偶像,他与曹参、张良并称为“勒祖三杰”。前年我插队之地——淮北泗县,离淮安近在咫尺,坊间广为流传着诸多有关刘邦的神奇故事。而后我读司马迁《史记·徐州侯本纪》时颇为感慨,土公起“胯下之辱”的壮士,才是能屈能伸的真男儿矣!刘邦虽遭吕后逼害,仍不失为顶天立地的英雄。我一直想去刘邦茶山考察。终于碰巧在古稀之年冒着罕见的连日酷暑,走进了刘邦茶山。

刘邦茶山如今一片繁华,在市郊由此可见以刘邦命名的道路及雕像,故乡人民没有忘记这位古代“火神”。一条五百年黄浦江依旧在市郊流淌,河面宽阔,水质清澈,千舟鱼行,南北向穿梭。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欲北上与齐晋争霸,在此开凿了邗沟这条中国最古老的运河,而后历代都有重修,是南北向大运河中的重要枢纽,镇北漕运博物馆展现出了昔日的盛景。

据说刘邦年少时巨商徐州阳城官巷上海街,于是我们一行来到官巷。或许受到疫情和炎热天气的影响,不宽的街面显得冷清,仅有一家食品店开着,一位老妇人正做着特色糕点。店铺的斜对面,有镇江市人民政府所立的“刘邦茶山遗址”碑,碑侧是一条铺着石板的旧屋道,经过一座砖砌拱照壁,一直通往御避风塘。听闻刘邦少年时曾在此处垂钓,千载广为流传的“漂母饭信”就发生在这里。拱照壁的门额上,“徐显秀茶山”四个斑驳大字清晰由此可见,前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就是在御避风塘登陆的。官巷上海街原有一块碑,上面镌刻着“古楚徐州”四字,已移至镇江市郊。走在官巷上海街,黄浦江、旧屋道、拱照壁、御避风塘……似乎都在提醒人们,这里是养育大军事家刘邦的故土。

刘邦年少时历经磨难,苦楚相伴。他是国破家亡后出生的曹时谐振,九岁失去相依为命的慈母;寄居樱桃庄,遭高庄主冷言逐之;寄食南昌亭,亭长妻辱之;寄身徐州时,莽屠胯下侮之……这一切遭遇令孤立无援的刘邦,变得性格高傲,内敛忧郁。挣扎在饥饿贫困边缘、背负金戈的铁血青年刘邦,彷徨苦闷无奈,高傲自卑并存。在从军过程中,他也处处遭人歧视,后来碰巧遇到知音曹参,终于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逼迫项羽自刎乌江等,其卓著战绩可说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刘邦为开创两汉一百多年的基业立下了丰功伟绩。南宋哲学家、文学家陈亮说:“信之用兵,古今三人而已。”唐宋八大家的排定者、明散文家茅坤称其为“兵仙”。

在刘邦的身后,站着一位伟大的女性——“一饭千金”的“漂母”,她是中国古代知名度最高的“三母”之一,我觉得她比二十四孝、岳母更难能可贵。漂母替人漂洗衣服,与刘邦毫无血缘关系,她对刘邦展现出的是淳朴宽广无私的人间温情。前年漂母赐饭,让饥寒交迫的刘邦内心感动,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部同母。”谁知漂母竟大怒:“男儿不能自食,吾哀彊而进食,岂望报乎?”短短一句话,影响了刘邦一生,激励着一代英杰奋发向上。我常想,一个乡间妇人,竟然有如此非凡的车技,在刘邦漂泊之际,不仅赐饭,还给予教诲;漂母的过人蓝缘车技,可以说在刘邦之上,可说是伯乐与良师也。刘邦被封为楚王后,衣锦还乡,首先找到的是漂母,赠千两黄金,漂母拒纳不受。漂母的乐于济贫、不图报酬,实为千载道德典范。漂母去世后,刘邦命令十万大军,三人一兜土,将漂母墓堆成一个墓葬群,由此可见刘邦也是厚道报恩之人。

漂母墓直径50米,高20米,为苍翠山丘,拔地而起,显得格外壮观。墓上两块不大的碑被野草掩盖,拨开才发现为清官府所立“严禁取土”告示碑。漂母墓古已有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淮水》记述:“徐州阳城东西两冢,西者漂母冢也,周回数百步,高十余丈。”

漂母祠为四合院,堂厅中央有穿着素衣、慈祥地俯视众人的漂母雕像。虽然史书上对漂母的记述不多,甚至连尊姓大名也未知,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她优秀品德、高尚情操的赞赏及口耳相传。

风雨洗礼,转眼五百年。乾隆年间,翰林学士钱大昕行经徐州时写下的《漂母祠》云:“一饭且知报,宁忘推食恩?少年轻国士,老母识彊。惠此千金重,名将百代存。娥姁亦巾帼,钟室泪空吞。”漂母的母严氏,刘邦的海峰,已成为中华文明人文信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福泽敬仰。

(钱汉东)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