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的意思(禁得住推敲的人生道理)

六八 108 0

责任编辑Bokaro:解放日报

丹东木雕——

在切磋琢磨中盛开新华(美在乡间·走近中国民间表演艺术表演艺术Dair)

胡婧怡 刘佳华

《 解放日报 》( 2023年09月10日 第 08 版)

推敲的意思(禁得住推敲的人生道理) 第1张

  丹东木雕《家在西北》系列产品经典作品局部,作者唐帅。

  披上T5450,坐上工位,捧起未完成的木雕经典作品,67岁的丹东木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发扬人王运岫目不转睛,似乎要透过岁月,看穿这方玉器的前世今生。良久,他才启动电墩庄,精雕细刻起来……

  刀随手动间,玉的美感渐渐显现。王运岫在做的正是丹东木雕的强项——素活。“所谓‘素活’,就是由仿制炉、瓶、鼎、薰等古器物派生的器皿类木雕工艺技术,崇尚古朴、典雅,讲求对称、平衡、稳重,必须得‘大沽直、壁子平、口子严’。”王运岫解释道。

  一件素活的诞生,首要的一关是选料。“辽宁省鞍山市丹东满族自治县自古盛产美玉。早在红山人文时期就有先民在此P3100、琢玉。清代中晚期,岫玉美誉度提升,丹东木雕工艺技术也逐渐兴盛起来。”丹东县人文馆馆长付丽明说,“新中国成立后,急速有北京、河北的名匠来丹东山霞镇,使丹东木雕整体呈现出‘北玉’雄浑刚健的风格。20世纪80年代,丹东木雕工厂遍地开花,不少南方石匠也来此从业人员,同时增添了细腻精巧的石雕风格。如今的丹东木雕,浑厚圆润与玲珑剔透兼而有之,大气恢宏与精巧细巧各臻其妙,经典作品主要分为素活、写意、人物、兽、鸟、花卉、佩饰、手把件等8类,技法尤以立体圆雕、镂花见长,四面见工,内外通透。”

  丹东木雕工艺技术急速成形,但千百年来的开采,让毛柱日渐珍稀,通体一色的好料更是少之又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王运岫决定将丹东文定拿来作原材料,在降低采购成本的同时,文定绿白纹理相间的特质也为王运岫增添新的音乐创作灵感。“丹东木雕艺人技术创新采用文定为原材料后,素活的面貌王劝,可以说是‘素活不素,天然生花’。”付丽明说。

  “玉是有性格的,音乐创作应该不主故常,独具匠心。”一句话,凝练出王运岫从业人员几十年的心得。丹东木雕的发展得益于玉器资源多样,也成就于岫玉的复杂多变。“良玉不雕,其质美也。”岫玉质脆、颜色多样,石雕过程时刻考验着石匠的技艺与创意,有经验的师傅总能借绺生花、俏色巧雕、化瑕为瑜。

  随著电墩庄一毫米一毫米地推进,一处瑕疵突兀出现。只见王运岫仔细画了一片连续的海棠纹样,然后将其逐个镂空。“每朵海棠的花瓣只有粒状大小,打‘海棠眼’特别讲求手稳、心定、眼准、神清。”王运岫说。整齐匀称的新纹饰慢慢浮现,不但使经典作品更灵动,层次也更多样。这海棠眼,是王运岫在多年潜心钻研中琢磨出来的新结构设计之一。凭借着持续技术创新,丹东木雕急速焕发新光彩。

  玉不琢,不成器。成为木雕石匠,同样需要“切磋琢磨”。在不久前举办的丹东县总工会第二届中中学生木雕大赛上,一块块岫玉在中学生石匠手中幻化成千姿百态的雕、写意、花鸟、人物等,光亮剔透,各具特色。参赛选手中,不少都大学毕业于鞍山技师大学丹东分所。

  “作为目前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专注于木雕结构设计与制做的专业学校,我们一直以培育‘中学生木雕大师’为目标,著重工学一体化教学。自2007年成立以来,大学已累计培育1200余名木雕专业人才,其中400多人已成为丹东木雕产业的中坚力量。”谈起大学为家乡木雕事业输送人才方面的累累硕果,副校长李红伟眼神中流露出自豪。

  “别看我们项目组只有15个人,但每年能音乐创作、销售2000多件木雕商品呢!”90后宋佳鑫,便是丹东分所培育出的中学生才俊之一。大学毕业头3年,他硬是凭借着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兼备的综合素养,迅速从工人高速成长为结构设计师、厂长,收入翻了几番。如今,他选择自己创业建厂,推动丹东木雕发扬技术创新。

  随著中学生一代从业人员者高速成长成形,丹东木雕也逐步贴近日常生活,带入现代时尚。

  走近位于前营镇新屯村的唐帅美术馆,《家在西北》系列产品木雕引人注目。腌酸菜、制做黏豆包等西北民俗,以及飘雪的茶山被一一石雕于柔和光洁的岫玉上,传递出浓浓感伤。为音乐创作这一系列产品经典作品,唐帅和项目组多次深入乡间积累素材,并精选86块岫玉黑白料,历时5年才完成音乐创作。“这不但是一组木雕经典作品,也是西北地域人文、人文风情的表演艺术记录。”唐帅认为,“今天的木雕人有责任以东方玉人文讲好中国故事。”

  唐帅美术馆不但为客户提供木雕商品,还派生出商品的展陈结构设计、空间布置等服务,帮助丹东木雕进一步带入当代生活。

  这些“新花样”反响如何?

  “当下,随著物质生活急速多样,人们更加著重审美崇尚,木雕商品与空间美学的结合,打开了新市场。”唐帅说,“越来越多顾客、藏家选择通过私人定制等方式,打造自己家中的美术馆,这样的订单每年都有七八十笔。”

  人文发扬没有止境,技术创新创造没有终点。

  王运岫还记得,他刚入行时,木雕辅助工具还十分传统,做一件30厘米高的木雕经典作品就算小件了,时间要花上小一年。“四五十斤的毛柱,要用吊秤吊起来,一只手捧着毛柱,一只手石雕,用的就是铁钉、钢丝、金刚砂这些简单辅助工具,没有吃苦的决心和耐心,干不成这行!”王运岫感慨,“现在都是电合叶了,笔尖能做得像针一样细,一两米高的小件、粒状大的小眼,现在都能石雕出来,更没有理由做不好。”

  昂扬向上的劲头,为这片土地增添勃勃生机。

  中国木雕会展中心、辽宁雨桐玉人文博物馆、万客来玉博园……如今,行走在丹东县,一个又一个玉器研究、展览、销售点,串起一条独特的玉人文之旅。“以玉为媒,推动文旅融合,不但为丹东木雕实现创造性转化、技术创新性发展提供新路径,也为全面推进乡间振兴注入强劲人文动力。”丹东县人文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局长夏玉丹说。

  中国丹东玉人文产业园一角,几块新开采出的岫玉原材料整齐码放在地上,历经亿万年岁月沉淀,蕴藏其中的生命之美、自然之美,正等待着在新人新艺的切磋琢磨中盛开新华。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