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担保剥离资产(上市公司担保司法解释)

六八 115 0

上市公司担保剥离资产(上市公司担保司法解释) 第1张

上市公司担保剥离资产(上市公司担保司法解释)

上市公司作为市场主体中的重要一环,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其中,上市公司的担保业务尤其备受瞩目。然而,在实践操作中,担保业务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其中之一便是“资产担保剥离”现象。

什么是资产担保剥离?

资产担保剥离,简而言之,是指上市公司通过将自身的核心资产转移至其他公司名下(通常为子公司),再以该资产作为担保为其债务人提供担保,从而达到获取额外融资的目的。

资产担保剥离的危害

资产担保剥离的做法,使得子公司成为了原担保公司的“垫脚石”,担负着较大的风险,这不但损害了子公司的利益,同时也对上市公司的声誉造成了伤害。而且,在剥离过程中,上市公司转移了核心资产,会影响其内部治理、业绩等多个方面。此外,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一些担保业务变成了高风险、高收益的金融衍生品,有可能引发金融风险和社会不稳定因素。

法律对资产担保剥离的规范

面对资产担保剥离现象,我国法律也作出了规范措施。在《最高法关于审理担保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中,明确了资产担保剥离的认定标准:剥离行为需满足以下因素:①上市公司把全部或部分核心资产转移至子公司;②子公司使用该资产为上市公司开展担保活动;③子公司实际负责履行担保义务;④不能排除剥离行为系为担保目的且损害债权人利益而进行。对此,最高法明确提出,资产担保剥离不仅要满足以上四个条件,而且要具有“决策权、管理权和财务权”的核心指标,明确表示这类剥离属于违法行为。

总结

资产担保剥离作为一种违法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应该受到制裁和打击。同时,也需要加强相关部门和监管机构的监管,规范上市公司的担保业务,在确保市场发展的同时,保护债权人和子公司的合法权益。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先修复后付款1870382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