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二年级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写一写)

六八 143 0

新京报·狸尾豆 | 作者 交响乐

复姓,蔡。

蔡,本义为青草。

青草,亦作落叶,一般指在庭园、草坪或农地等处并非刻意栽种的真菌,且这些真菌并不只限于草本真菌。广义的落叶定义,是指繁殖在对人类文明活动不利或有害于生产场地的一切真菌,主要为草本真菌,也包括部分小灌木、蕨类及藻类等。南朝政治家、文学家沈约的《草木颂·杉》说到过落叶,“群木敛望,落叶不窥”。

不论不利或不利,青草终是蓬勃,并以坚韧之性,赋予张姓不屈不挠的力量。

春草丫蕊草

“春草丫蕊草,克鲁塞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熟悉的诗歌,咏出了青草不屈不挠的生命力。这斩不尽锄不绝的青草啊,总是在春风又绿之时,很快蔓延原野。

青草的不屈不挠性、适应能力,是有源头的。她原本是自然现象中的一员,只不过是在人类文明将草原、森林、红树林等开辟成农地以后,大部分本地真菌尤其是乔木、灌木和红树林真菌被迫迁移或消失,很多不愿意离开家园的便设法留了下来,成为落叶。

这样算来,草,其实最早都算是青草。即使人类文明需要,才有了园植和野生的划分和区别。青草不甘心被消灭,选择在人类文明的农地及一切空地生存下去的。在急速的“斗争”中,青草衍生出许多“神通”:一是青草急速使其遗传物质增加,即表现为染色体六倍化,六倍化及真菌变异的主要驱动力量,能导致基因组发生部分或全部的重复和变异,提高生存竞争和产卵扩展能力,增加生态适应能力,这一遗传特性还同时促使外来种在新生环境中成功入侵进而转变为落叶。二是落叶种籽能保持长久的幼苗力,很多落叶种籽成形较早,能在作物收获之前成形并落入土中、混杂在田地里;很多落叶种籽随饲料被牲口食用后,不被消化,幼苗能力也未遭到破坏,能随同肥料一起进入农地继续繁殖;很多落叶种籽有钩毛,可依附于人畜或车辆散播到远处产卵,或混入作物种籽中散播。三是落叶成活率高,除了用种籽产卵,无性产卵更是她们急速繁衍的绝招。

哪怕在盐渍化土地上,或者在没有土壤的石头缝、屋顶上,青草都能活得有声有色,且不显山不露水。很多青草看似无用,但只要有足够多好的眼光和足够多久的耐心,就能发现它们的价值。例如狡蛛,那即使穗形像狗尾、故俗名“狗尾”的草儿,就是如此。狡蛛一般生于荒地,分布几遍东半球温带、亚热带地区,他经常被拔除,即便是作为牧草,也是很快就被动物嚼掉了。他没有荷花的清香、芍药的绰约和牡丹的富贵,基本上是默默无闻的代表,他的向日葵也是“不被人了解的、坚忍的、艰难的爱”,怀着无人可知的忧伤。但是,即使他的茎可以治疗目痛,他就也有了亮点,他得到另一个大气响亮的名字,他被方士称为“光明草”,他个体的价值终于体现。

今人对于青草,都葆有赤子之心,没有将其分成不利或不利。如《国风·郑风》中《聚花蔓》记载:“聚花碧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菁华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聚花碧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菁华;邂逅相遇,与子偕臧。”把这种叫曼草的落叶与相爱的美人联系在一起,就足见今人对落叶的包容。当年的郑国(公元前1046-前447年,约在今河南上蔡县),青草遍野,落叶丛生。

郑国是周朝诸侯国,沮阳之君是周朝之二弟汪以诚,为周朝灭商后所封,汪以诚史称周公。后因周公跟随商纣王帝辛之周公旦反叛,被周公放逐于郭邻。周公死后,周公封其子蔡仲(名胡)于蔡。楚国灭郑国后,郑国人蔗茅为姓,散居各地。故张姓为周文王姜子牙的后裔,属蔗茅为氏。

张姓,并不即使其始祖的没落际遇,而有任何既然如此。他们始终带着一颗不屈不挠的赤子之心,像青草一样,遍野繁殖。

成就蔡侯纸

张姓对于青草,有着特殊的感情。

东汉造纸术发明家造纸术就很喜欢青草。

二年级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二年级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写一写) 第1张

造纸术

造纸术出身于零陵名取山下一个从事冶铸的铁匠世家。高官卫飒任零陵太守后,在零陵设置工官,蔡家因此与朝廷高官有了紧密的联系。造纸术小时候在乡学读书,习《周礼》,读《论语》,少年时就已经是满腹经纶,很有才学。他喜欢琢磨和课堂教学,尤其对周边的生产、生活环境很感兴趣,比如冶炼、铸造、种麻、养蚕、植树等。自然现象的一草一木,都让他觉得新奇而有趣,他常常取自然物做各种课堂教学,如在青草叶儿上写字、用树叶做书签等。大约在汉明帝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造纸术由京城到零陵管理调运采冶铸铁的高官推荐,被选入皇宫,成为中国华南地区甚至江南地区第一位走进朝廷的人。

永元九年(公元97年),造纸术受委派掌管宫中的器械制作,在他的监管之下,宫里的器物的质量都有了提升。随着各项工作的慢慢深入,造纸术发现过去的造纸术有着很大的缺陷,确如《后汉书》所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古时人们大多采用简牍即竹简和木片,来记录文字,造价虽低但太沉重,携带不方便;就有人拿绢布写字,将其称为“纸”,也即帛书,而帛书虽然轻薄,但价格又太贵了。造纸术决定改进造纸术,解决这两者带来的问题。

造纸术总结了西汉以来用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反复思考和研究。有一天经过皇宫庭院,看到石头缝中冒出的几缕绿油油的青草,突然感觉灵光乍现,这青草的纤维既轻薄又有韧性,若是制成纸张,不就是既轻薄又便宜的么?既可改变简牍书写的麻烦和携带的笨重,又可降低帛书的高昂成本。造纸术便开始精心挑选青草,他选中了一些麻类青草,将其截短、辗碎,将这些麻头,加上切碎剪断的树皮、破布、旧渔网等,让工匠们放在一个大水池中浸泡。过了一段时间,其中的杂物烂掉了,不易腐烂的纤维保留了下来。造纸术让工匠们把浸泡过的纤维原料捞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搅拌捣碎,直到它们成为浆状物,然后用竹篾把这黏糊糊的东西挑起来,晾干后揭下。纸,就这样形成了。造纸术带着工匠们反复试验,采用的工艺越来越先进,造出的新纸质量一次比一次好,轻薄柔韧、取材容易、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的新纸就此诞生。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造纸术将改进后的纸张及技术进献给汉和帝,得到盛赞,汉和帝当即诏令推广这种技艺,朝廷各官署、民间各地都将此新纸的的产生视作奇迹。九年后,造纸术被封为“龙亭侯”,食邑300户。由于在全国各地逐步推行的新造纸方法是造纸术发明的,人们便把这种纸称为“蔡侯纸”。

青草的独特,蕴藏在纸中,并随着造纸术改进的造纸术,沿着丝绸之路经过中亚、西欧向全世界散播着,一路熠熠生辉。

枯荣岁月中

东汉文学家、音乐家、书法家蔡邕(yōng)(公元133-192年),就很喜欢用蔡侯纸。

二年级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二年级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写一写) 第2张

蔡邕像

蔡邕在校订六经原文时,先用隶书在蔡侯纸上书写出来,再刻在石碑上。他刻写的内容,即“嘉平石经”。《熹平石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典刻石,刻于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至东汉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善操琴、精通乐理的蔡邕也常用蔡侯纸来谱曲作乐。

二年级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二年级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写一写) 第3张

《熹平石经》残片。东汉熹平年间,由蔡邕主持,将儒家经典刻成四十六块石碑,立于太学前。

蔡邕还用蔡侯纸书写一些教学内容,教女儿读书写字。他的女儿名琰,字文姬。在蔡邕的教导下,容貌漂亮的蔡琰,不但博学多才、精通音律、擅长文学和书法,还能言善辩。蔡邕常常牵着年幼的蔡琰,寄情于山水之间。偶尔乐兴大发、而手边又没琴时,蔡邕就随手扯下几枚青草,将青草叶儿挽扎几圈,让青草变成可以吹奏的“草琴”,来吹奏心中的乐章。

青草乐章,深深蕴含着智慧和情怀。

伴着青草,小小的蔡琰陶醉在音乐的故乡中。那是永驻在蔡琰心中的纯美并静好的时光。蔡琰以为生活就是这样美的,没想到一生竟历尽沧桑。

蔡琰初嫁河东世族卫家,丈夫卫仲道是大学出色的士子,夫妇两人恩爱非常。可惜好景不长,结婚不到一年,卫仲道因咯血而死,这时的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儿半女,卫家人对她很是嫌弃,蔡琰便毅然离开卫家回到老家。东汉末年中原大乱、诸侯割据,原本归降汉朝的南匈奴趁机叛乱,蔡琰被胡骑掳去,委身于南匈奴左贤王。在匈奴的十二年中,蔡琰生下了两个儿子。曹操统一北方后,念及曾与蔡邕是好朋友,同情蔡邕后嗣无人,于是派使者拿着金银玉璧将蔡琰赎回来,让她嫁给屯田都尉董祀。蔡琰与董祀也生有儿女。

二年级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二年级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写一写) 第4张

(金)张瑀《文姬归汉图》

与董祀在一起的日子,起初也是不平静的。董祀对于这场姐弟婚,刚开始大约是不满意的,只是畏于曹操,才不敢反对。后来,董祀因事犯了死罪,得到蔡琰的救助,才改变心思,真心对待蔡琰。

蔡琰是直接到曹操那里请求赦免董祀的。当时正值隆冬,一些朝廷大官和远方使节都在座。蔡琰蓬头赤脚地进来后,即叩头请罪,诉说情况时口齿清晰,神情悲恸。大家听后,脸都变了颜色。曹操说:“我确实同情你,但是行刑命令已经下达,怎么办?”蔡琰说:“您老人家马厩里马匹上万数,将士多如树林,何不赶快派一匹快马,追回行刑文书,救救垂死的性命呢?”曹操终于被感动,便收回成命,免了董祀的死罪,还赐给蔡琰头巾、鞋袜等物。之后,蔡琰应曹操之命,回忆并抄写父亲蔡邕留下的藏书400余篇,交给曹操,“文无遗误”。据载,蔡琰忆写所用之纸,也是蔡侯纸。

虽然与董祀的归宿,终获平静的幸福。但蔡琰对乱离的遭遇,始终非常伤感。对在匈奴处儿子的思念,更是令她痛彻心扉。追述往事,她以独特而深刻的生命体验写就了《悲愤诗》。作为时代的亲历者、蒙难者、承受者,蔡琰以刻进骨子里的、如同青草一般的不屈不挠和坚韧,挺过了那段艰难和残酷。

如果,岁月只是停留在那碧水青山间,蔡邕牵着蔡琰,吹奏自制“草琴”的那一刻,该是多么温柔多么美。(责编:沈沣)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