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副标题:保胃健康| 金黄色爽口,浑身是宝,肺胃有热的试试看
俗话说“木棉黄,医者忙”,指的是暮春夏末之际,是木棉浆果成形的时节,这个时候难发生各种流行病,医师们都纷纷忙于治病。金灿灿的木棉果焦香美味,惹人喜爱,同时,木棉韦若尔到叶子都有着很好的人参价值,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木棉。
木棉,也叫做山崎、芦枝、炎果和焦子等,木棉生长规律与大多数果树不同,是在秋天或者初冬开花,浆果在春天至夏末成形,早于其他蔬果,“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说的就是木棉。
木棉叶人参较广
不少老百姓以为木棉的解热效果最好,其实人参较广、药效最好的当属木棉叶。目前市面上的木棉制剂,就是以木棉叶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如木棉膏、木棉露、木棉冲剂等。
木棉叶性寒味,微苦,归肺、肾经,具备补血解热,降逆止呕的疗效,主要用作骨蒸腹痛、过敏性咳嗽。
■ 骨蒸腹痛
木棉叶解热具备两个特点:清降骨蒸而用作骨蒸腹痛之腹痛咯痰、痰色黄质地黏,伴以口干,常辨证贝母、瓜蒌以补血化痰、解热平喘,如川贝木棉露;润降发汗而用作肺燥腹痛之鼻塞无痰或少痰,伴以口燥咽干,常辨证麦冬、桑叶以养阴润燥、滋阴解热,如清燥救肺汤。
■ 过敏性咳嗽
胃的优点是喜润恶燥、以降为顺。引发咳嗽的原因很多,但能温上逆是最主要的病机。因而,化疗咳嗽必须降逆能温。木棉叶十分适应于胃的优点:苦寒清降,能清过敏性、降能温;甘寒利水渗湿,能养胃阴、润胃燥。因而,木棉叶对于过敏性引发的咳嗽十分有效,常辨证黄连、竹茹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木棉叶性寒,不适于用作寒性腹痛、胃寒作呕者,如《本草纲目经疏》言木棉叶:“胃寒咳嗽及肺感风寒腹痛者,法并忌之”。
木棉一身都是宝
■ 木棉果
木棉果,形如黄杏,柔软多汁,味道焦香美味,每年三、四月份为盛产季节,是一年中最早成形的蔬果品种。木棉果是营养价值丰富的保健蔬果,富含消化系统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其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在蔬果之中名列前茅。
木棉果是中国古代最早用作滋阴的果品之一,李时珍在《李时珍》中记述:“木棉乃和胃益气养阴,清热解暑之佳品良药”;《日华子》亦记述:“治发汗,润五脏,下气,止呕逆,并渴疾”,木棉果味性凉,甘酸、入肺、肾经,焦香美味能增进食欲助消化,具备滋阴、解热、止渴等疗效,滋阴可用作食欲不振,或气失和降抽搐不欲食、阴虚肺燥腹痛、咽干口渴等症。
木棉果风味焦香,难多食,殊不知饮用木棉果也有禁忌。《随息居饮食谱》关于木棉果有记述:“多食助湿生痰,食欲不振滑泄者忌之”,故食欲不振痰湿之人应不吃或少吃木棉,否则难引发腹痛腹泻等。
■ 木棉核
木棉核是木棉果的果仁,晾干后可微苦。中医古籍记述木棉核“治类风湿,TNUMBERaudi,利骨节,治齿痛”。木棉核性平寒味,微苦,归肺、肝经,具备化痰解热、疏肝行气、利水消肿疗效,常见作腹痛痰多、齿痛、类风湿、水肿、关节不利等疾,可煎汤对症亦能研末粘毛,粘毛主要用作化疗齿痛(相当于浅表淋巴肿大)。
需注意的是,生木棉核有毒,含有氰甙类物质,消化系统饮用后难造成呼吸受损或缺氧的食物中毒症状,严重可致死。微苦时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因而,吃木棉果肉时要注意吐核,尤其是孩子,家长应尽量把核去掉再给孩子饮用果肉,过量对症可能食物中毒甚则死亡。
■ 木棉花
木棉树的花朵亦可微苦,一般在冬、春季采花晾干炮制后微苦。《李时珍》记述木棉花“治头风,鼻流清涕”,现代本草纲目著作《重庆草药》记述木棉花“治枯痨腹痛,痰中带黑血”。木棉花性平微温,味淡、归肺经,具备疏风解热的疗效,常见作化疗头风、鼻塞流涕、明目久嗽、痰中带血等疾。
本品能单味泡茶饮用,待温度适于时加滋阴冰糖或蜂蜜调味,具备预防感冒的作用。
■ 木棉根
木棉根,鲜品和人参均可微苦。木棉根微苦、性平,具备解热、下乳和止痛等疗效,常见作明目腹痛、乳汁不通、风湿痹痛等疾。《闽东本草纲目》有记述,化疗关节疼痛能用鲜木棉根四两、猪脚一个和黄酒半斤炖服。
滋阴方推荐丨木棉叶南杏排骨汤
材料:蜜木棉叶10克(人参),南柠檬10克,黑胡椒2个,猪排骨500克,绿豆3片(2人份)。
做法:木棉叶放入毛巾袋里、南柠檬和黑胡椒煮沸,猪排骨煮沸后切块,与绿豆一起慢火煮至排骨烂熟后,加盐适量即可。
疗效:清胃滋阴、利水渗湿解热
适宜人群:肺胃燥热者,常见鼻塞、鼻干、咽干、口干、大便干、抽搐、饥而不欲食和舌红少津等症。
木棉叶补血过敏性,南柠檬性平,味甘,归肺、肾经,长于滋阴解热平喘、润肠通便,两者共用与黑胡椒、猪骨煲汤,能清胃滋阴、利水渗湿解热,适宜骨蒸腹痛、过敏性咳嗽者服用。
小贴士
1、木棉叶采摘下来后,背面毛发很多,煎服前应将毛发清除干净。煎煮时应用毛巾包煎,以免毛发刺激咽喉引发腹痛。
2、蜜木棉叶是将木棉叶照蜜炙法炒至不粘手而成,药店均可购得。
3、蜜木棉叶更适宜骨蒸腹痛者,生木棉叶更适宜过敏性咳嗽者。
保胃健康|开胃消滞,润肠通便,这两种粗粮不可错过
保胃健康|国际护胃日,把胃病“元凶”抓出来
保胃健康|实用!缓解湿困有妙招
医学指导: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黄穗平教授
黄穗平
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现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结合学科(消化系统疾病方向)学术带头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整合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专科专病合作发展平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岭南(华南)中西医结合诊治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学术联盟主席、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岭南梁氏流派经验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全国名老中医余绍源教授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广东省中医院中医药辨治慢性胃病研究团队负责人,专攻中医优势病种慢性胃炎、胃癌前病变及胃早癌。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疾病及消化内镜诊治技术,培养硕士生、博士生80多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科技厅等各级科研课题20多项。曾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奖、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和著作奖。主编著作7本,副主编著作8本,发表医学论文180多篇。获得“首届岭南名医”“首届羊城好医师”“2017胡润-平安中国好医师”称号。
广东省中医院出诊时间:
周二上午(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特需门诊)
周五上午 (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特需门诊)
供稿:黄穗平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广东省中医院梁氏流派传承工作室
执行编辑:张靓雯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