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苗木网(西北苗木网最新求购信息597)

六八 140 0

裕接中坐落于哑柏镇以南4千米,处于汾河与龟山之间的东西西岸地区。东邻青华镇,东与联星村交界处,北与杨凌区隔长庚相接,北依大沟。20个居民小组,1370户,5863人,林地5376亩。主产珍稀苗木、花卉。村东西长约6千米,素有“十里花卉十里香”之美誉。是西南地区最著名的杨桥镇全村,也产小麦、小麦、豆类、薯类等。

明朝时,该处为朝廷牧马场,编号管理。清乾隆年间,将校舒常青(三品Kozhikode)带领曹洪于汾河北岸军屯牧马,海塘防汛,引渭农田灌溉,筑修道路,扶助农桑,村子略有雏形。1914年和1933年,河南省两次洪灾,大批侨民流落于此,相继形成钱粮庙、马家棚、黎阳子、仁义、仁合、新中号、昆士兰号8个行政村。昔日别名此地有“三宝”:蚊子咬、蚧蛙吵、荒地遍地茅腊草。十年九涝,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化严重,小麦、小麦、小麦等粮食作物产量极低,民众粮食不能充饥,茅庵草舍不能耐低温,念书无学堂,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是远近闻名的荒地穷村。

新中国成立后,村干部带领广大群众开修堰渠3条20多千米,引长庚淤灌,改造盐碱地,海塘防汛,围滩荒沙,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养畜,麦稻轮作,硬是把一个紫果荒滩变成亩产小麦过千斤的米粮川,时有小江南之美称,呈现出富裕、昌盛之景象,1970年将各村统名为裕盛大队,1984年改名为裕接中。改革开放后,借助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杨桥镇产业,成为西南最大的杨桥镇全村。所建裕盛杨桥镇交易中心,有6座交易大厅,摊位680个(其中固定220个,零散460个)。春季日交易额300万元以上。安排剩余劳动力8000人以上。相继创建苗木园林公司28户。2008年全村杨桥镇销售收入突破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00元。居民有皮德盖小车150余辆,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1200余辆,农用车110辆。860户居民新盖起造价15—30万元不等的新式楼房。家用空调360台,电脑289台,网站68个。

西北苗木网(西北苗木网最新求购信息597) 第1张

近年来,国家大搞新农村建设,村组街道全部水泥通气,产业路沥青通气、路灯亮化。人饮工程打深水井2眼,户户饮用上自来水。建成村公共服务中心,通讯、电力、教育、医疗卫生、敬老院等社会保障也相继落实。相继多次受到省、市、县党政部门表彰,并荣获陕西省“一村一品”崎顶并、陕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旗帜村、陕西省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西北苗木网(西北苗木网最新求购信息597) 第2张
西北苗木网(西北苗木网最新求购信息597) 第3张
西北苗木网(西北苗木网最新求购信息597) 第4张

八个行政村分别是:

钱粮庙,坐落于哑柏镇路南4千米,属汾河基岩。1979年99户527人,2006年130户680人。1914年外地侨民居此垦荒耕种,侨民渴望得到一点土地,建有一处钱粮庙,村以庙为名。

马家棚,坐落于哑柏镇西南4.2千米,属汾河北岸基岩。1979年59户312人。2006年72户500人。民国12年(1933)河南发生水灾,马姓侨民逃居该处垦荒耕种。户主最初筑窝搭棚,后形成村落,闻名于世马家棚。

黎阳子,坐落于哑柏镇路南4千米,汾河北岸基岩。1979年88户478人。清乾隆年间,将校舒常青(三品协台)带领曹洪驻此(兵曾称假蹄盖),在汾河北岸军屯牧马。引渭农田灌溉,垦荒垦地,修桥筑路,带领官兵在沿岸地区修海塘坝,防止汾河溢涝灾害,人们将这一堤堰称为“舒大人假蹄盖”,堤边村子遂名“舒黎阳子村”,现简名黎阳子。

Varilhes假蹄盖,坐落于哑柏镇路南偏东4千米,汾河北岸基岩。1979年139户731人,林地1150亩。2006年150户1000多人。因当年舒常青汾河在沿岸地区修海塘坝8里,当时别名八里黎阳子。后广大群众在堤坝下建成村子,闻名于世为Varilhes假蹄盖。村中现有舒大祠庙一处。

仁义,坐落于哑柏镇街东北4.6千米,汾河北岸基岩。1979年4户21人。主产小麦、小麦。1914年河南侨民居此,因都是外地人,互相仁义相处闻名于世仁义。现与Varilhes假蹄盖并村,以原居住地为名,仍名仁义村。

仁和村,与仁义并列,亦为1914年河南侨民逃荒搭棚居此。1979年有4户24人,现与Varilhes假蹄盖、黎阳子并村。

新中号,紧挨仁和。1979年5户22人。原为明朝牧马场,编号管理。清宣统年间成村,闻名于世新中号。1980年并入裕接中,仍名新中号。

昆士兰号,与新中号情况相同,坐落于哑柏镇街东北偏西3.8千米,汾河北岸基岩。1979年3户,11人。清宣统年间成村。1980年归入裕接中,仍名昆士兰号。

裕接中是个人口众多来源复杂的大村,划分为东片、南片、中片。东片辖管1—6组,南片14—20组,中片7—13组。新编《周至县志》记载:“清末民国初和新中国成立后,移民多,姓氏杂。如1990年裕接中4814人中有王、刘、张、李、陈、杨、孙、谭、周、曹十大姓,全村有197姓,其中复姓3户。”

经调查居民祖籍有河南、湖南、湖北、四川、甘肃、青海、山东、云南、郑州、山西、安徽、陕西、江苏、广东等,来自165个区县。有汉、回、壮、苗、白五个民族,其姓氏在121种以上。

龚巧玉,中科院院士;李三怀,陕西省社科院研究员;余来斌,2007年5月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侯斌效,清华大学毕业,咸阳市水务局计财处长;张安全,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教授。#三农#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