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是谁

六八 248 0

题目所指的是古代赫赫有名的文人名士组合,按时间先后顺序为: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酒中八仙—元曲四大家—扬州八怪。那他们分别都有谁?各自又有怎样的故事?一起看看。

真没想到(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是谁 第1张

一: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是指东汉末年建安年间(196-220年)的7位文学家。这7人分别为: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这7位文学家,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三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外的文学成就。具体在诗、赋、散文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可以说,建安七子与“三曹”代表了汉末三国时期文学成就。尤其七子璀璨文学在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两汉,表现出了积极进步的因素

曹操极度爱才,曹丕承继乃父风范,高度盛赞且礼贤七子,常与他们“行则连舆,止则接席”。可见“建安七子”在当时影响力甚大。

建安七子中,唯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其他6人历经汉末离乱之苦,投奔爱才的曹操后,地位都发生了变化,获得了稳定、富足的生活。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中,可以说个个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前5位大家颇为熟悉,后2位陌生些。

真没想到(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是谁 第2张

1:孔融。孔子20世孙,家学渊源,成语“孔融让梨”主人公。孔融做过少府、太中大夫等职,喜宴宾客,评论时政,言辞激烈,因触怒曹操被杀,祸出口出,甚为惋惜!曹丕在其死后,仍以重金向天下广征孔融文章。

孔融少有异才,很小就表现出过人见解。孔融10岁时随父亲去京师洛阳拜见河南尹李膺,李膺不愿见陌生人,吩咐门人:“非名人及素有交往者,不得领进家中”。孔融说:“我家与李君世代通好”,守门人遂领他进入。

李膺见到孔融,发现是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孩,就问:“你凭啥说我们两家是世交?”孔融说:“我家先君孔子与您的先人老子亦师亦友,所以我与您是累世通家的交情”,座中客人纷纷赞叹,这话出自10岁孩子口,不易。

客人中太中大夫陈炜听后,不以为然说:“人小时候聪明,长大后可能就很普通平凡”,孔融听后马上回应:“听您这样说,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众人听后,更是笑不可抑。成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便由此出典。

这是孔融小时候一件有趣的故事,从中表现出了孔融的博学、智慧与机敏,他发散的思维,横贯古今,类比娴熟,推理严谨,让人叹服!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也自视甚高,其实我们都应保持谦逊、低调的空杯心态,“三人行,必有我师”“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你自认很优秀,但在整个大环境下也只是沧海一粟。

因孔融而出典的成语还有“望门投止”、“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等,可见古代文学家在文学、哲学、人性洞见等方面,都非常通透。

真没想到(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是谁 第3张

2、陈琳。与孔融年纪相当,任大将军何进主薄,后避祸投靠袁绍,起草《讨曹檄》:痛骂曹操祖父三代、曹操种种大逆不道等。据说曹操常犯头风病,发作时难以忍受,而一读到陈琳一纸痛骂后,大怒之下竟不治而愈。

这就是著名典故“孔璋书檄”,陈琳字孔璋。

后袁绍兵败,陈琳被曹操俘获,曹操说:你为袁绍写文章历数我的罪状,但这只能针对我个人,怎么会怪到我祖上呢?陈琳向曹操谢罪,曹操爱其才,不仅没有怪罪他,还封他为司空军师祭酒,后来又升任丞相门下督。

这里感受一个典故“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

陈琳,擅写章表书檄,风格雄放,文气贯注,笔力遒劲,如此威力让曹操顿觉警醒当然,最让我们感动的是曹操的爱才之心,点赞!

真没想到(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是谁 第4张

3:王粲[càn],字仲宣,诗赋为建安七子之冠。他记忆力超群,擅算术,擅写文。王粲少时西迁,深受当时著名学者蔡邕的赏识。后来他投奔刘表十年,有志难伸,心内郁闷,最后归顺曹操,深得曹氏父子信赖,赐爵关内侯。

魏国建国,王粲官拜侍中,由于博学多才,传统制度废驰后,就让他主持制定各项新制。一次王粲与人同行,读道边碑,有人问:“你能背诵吗?”,王粲当即一字不落地背下来。还有一次观人下棋,棋局乱,王粲凭记忆恢复。

最有趣的一件事:王粲去世后,魏文帝曹丕率朝臣、文士等为他送葬,为表达对王粲的不舍眷恋之情与祭奠,曹丕对大家说:“仲宣平时最爱听驴 叫,让我们学一次驴 叫,为他送行吧!”于是驴 叫之声此起彼伏。

这,就是著名的典故“驴鸣送葬”。

想想那个驴 叫场景,让人忍俊不禁,同时也看出曹丕对文人的爱戴。的确“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优秀,人生何愁不灿烂?

真没想到(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是谁 第5张

4:徐干。少年勤学,潜心典籍,他洁身自好,穷处陋巷,不随流俗。建安初曹操封他司空军师祭酒掾属,转五官将文学,后因病辞职。

5:阮瑀。作章表书很出色,音乐修养高,年轻时受学于蔡邕,蔡邕称他为“奇才”。当时军国书檄等多为阮瑀、陈琳所拟,后阮瑀官拜丞相仓曹掾属。儿子阮籍、孙子阮咸位列“竹林七贤”,阮家世代名人。

有一次,曹操外出途中,命阮瑀立马撰文。成文后,曹操发现阮瑀在颠沛途中撰写之文,竟改无可改。这就是传说中的“举笔而成”吧。

6:应玚。擅作赋、写诗歌,曹操任命为臣相掾属,后转平原侯庶子,在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任将军府文学,就是校典籍,写文章等。

7:刘桢。博文有才,擅诗词,五言诗创作风格遒劲、语言质朴,名扬于世,与曹丕友好。

小结:建安七子的才华,代表了汉末三国时代文学的主流,他们的很多诗作流传至今、熠熠闪光,为中华文化平添了一抹亮眼的清流。

但都说“慧极必伤,情深不寿”,7人中孔融被处死外,其他6人依附于曹操。但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冬天,北方发生疫病,除孔融、阮瑀早死外,建安七子中剩下的5人均死于这次传染病,让人唏嘘。

提到建安七子,我认为李白的“蓬莱文章建安骨”写得很生动、形象。李白在酒酣之后脑洞大开,想到东汉宏伟的文章、风骨刚健的建安诗,令他十分仰慕。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藏有宝典秘录。“蓬莱文章”借指东汉文章,“建安骨”形容的正是东汉末建安年间“曹氏三父子”与“建安七子”诗文风格刚健、俊爽的建安风骨。

真没想到(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是谁 第6张

二: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指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90年)的7位不同流俗的文人名士,分别为:嵇康、阮籍、山涛 、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关于“竹林七贤”一词来历,学界素有争议,也未有定论。一种说法:七贤常在山阳县(嵇康老家)竹林之下,赋诗、唱歌、纵酒等肆意酣畅,后世以地名合称。

另一说法:西晋末,附内典及外书的格义之风盛行,取天竺“竹林”之名加七贤上而成“竹林七贤”,这里竹林非地名,也非真有竹林。

对于思想而言,七贤为玄学代表,有的崇尚老庄,有的则附加儒学,有的主张自然名教合一。总体上七贤不拘礼法,主张清静无为等。

七贤中,山涛年纪最长,严格来说,山涛是七贤组织者与核心,他发现了嵇康、阮籍,后介绍向秀与嵇康、阮籍相识,因此山涛像HR。

关于七贤排行,《世说新语》首推阮籍,其次嵇康,再是山涛。但到底谁是七贤之首?大多推嵇康,历代典籍推阮籍,两者影响力都大。

真没想到(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是谁 第7张

1:嵇康。世人皆知,嵇康是当世的美男子,儿子嵇绍气度非凡、神采俊逸,“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王戎却说:“你没见过他父亲啊”,可见嵇康风姿之绝世。

刘义庆形容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萧萧肃肃,爽朗清举......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但自古以来,才高者往往孤高自傲、目无下尘,嵇康性情率直,不似阮籍那般谨言慎行,这就埋下了祸端,有点像苏东坡。嵇康不领情山涛推荐做官,与其绝交,还得罪了钟会。

钟会来拜访他,他一直不理人家,独个儿在树下锻炼。钟会郁闷要走时,嵇康猛地给人来了一句:“何所闻而业,何所见而去?”这让人如何下台?其实文人也要懂基本的人情世故,要有情商,方能立足于世。

钟会由此记恨,在处理嵇康朋友吕巽、吕安案时,抓了吕氏兄弟。嵇康愤而为朋友作证,因触怒司马昭而被害,为此道士孙登一语道破:

“君才则高矣,保身之道不足”。

临刑前,嵇康抱琴弹广陵散,完罢道:“袁孝尼曾请求学此散,我坚持不肯教,广陵散于今绝矣”。一声长叹,令千百年来世人感慨,司马昭杀嵇康如曹操杀孔融,追悔啊。

真没想到(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是谁 第8张

2:阮籍。承继父亲“建安七子”之一阮瑀才俊,学识渊博,好饮酒,行为乖张。有趣的是:他本不愿当官,但听说步兵校校尉衙门藏有好酒,才向司马昭要此官,世称阮步兵。

阮籍邻居中,有一为风姿绰约少妇,在酒垆旁卖酒,阮籍和王戎常去买酒喝。一次阮籍喝醉了,就睡在了少妇身旁,那妇人的丈夫起初怀疑阮籍,但见他始终无其他意图后才释然。

阮籍虽叫嚣:“礼法是为我们这类人制定的吗?”但始终恪守礼法,仍是一个谦谦君子。

阮籍至孝,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行为。在为母服丧期间,他在晋文王宴席上大快朵颐、喝酒吃肉,当时任司隶校尉的何曾就对文王说:

“您以孝治天下,但阮籍却在重丧期公然大吃大喝,应把他流放到荒漠地方,以端正风化”。

阮籍居丧吃喝、饮淡不辍,神色自若。文王司马昭不仅不怪罪他,还为他开脱,说他是因为母亲去世,自暴自弃才饮酒吃肉,就象我们心情不好也会化悲痛为食欲一样。司马昭早在两千年前就懂人性啊,也说明阮籍深得司马昭之心。

阮籍儿子阮浑长大,气度风骨与阮籍很像,还效仿他,阮籍不愿意了,阮咸已被他带歪,儿子怎能这样?他认为孩子不应学他放诞做派。

真没想到(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是谁 第9张

3:山涛。字巨源,七贤中年岁最大,有长者之风。王戎赞他:“山巨源如璞玉浑金”,还有人说“见山巨源,如登山临门,悠然深远”,可见其影响力很大。

山涛之妻很贤德,山涛对她说结交了嵇康和阮籍两个酒鬼一样的朋友,妻子不放心,要求亲自观看,看后竭力支持他们的友谊。若无山妻,想必就没了竹林七贤。

山涛很能喝酒,八斗不醉,同时更是治世能臣,还劝嵇康做官。最让世人称道的是养育嵇康遗孤嵇绍,并举荐他为官,嵇绍因其父原因不肯为官,山涛好言相劝。所以,世人都说,山涛是最适合做朋友的人。

4:向秀。当初嵇康戏弄钟会时,向秀就在一旁为嵇康拉风箱,与嵇康一同被害的吕安也是向秀好友,两朋友遇难后,向秀思念不已,但与之不同的是出来做官了。值得一提:“竹林七贤”自嵇康、阮籍二人死后,盛景不再。

5:刘伶。长相丑陋,嗜酒放纵,有时喝醉了还会在屋里脱衣裸形,被人取笑时还理直气壮:

“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怎么跑到我裤子里来了?”

《晋书》有一典故,说刘伶乘车会带一壶酒,还让人带铁锹跟着,说是等他死后便于埋葬他。为此辛弃疾有诗云:“醉后何妨死便埋”,也难怪有千古流传的佳酿“刘伶醉”。

真没想到(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是谁 第10张

6:王戎。黠慧,“辨李”故事主角。王戎7岁与众孩玩耍,路边李树结满李子,孩子们争相采摘,唯王戎不为所动。别人问他,他说:“李子树长在路边却长了很多果子,一定是苦李子”,众人摘下一尝,果真如此!

王戎抠门为人所不喜,侄子结婚,他送人家一件单衣,完后还要回来。女儿借他点钱,回来看他脸色不好,就把钱还回来,王戎才高兴。但阮籍欣赏他,说他“清逸可赏”,甚有趣。

7:阮咸。擅弹,山涛赞他“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阮咸与姑妈婢女有情,姑妈本答应给他,但觉不妥又带走。阮咸不顾服丧,骑马就追,最终追回姑娘,后生儿子阮孚。

阮咸有两件著名的趣事,一是“阮咸晒裈”,阮家原是大家族,到阮咸这一代就比较穷了。七月七晒衣服时, 人家北边晒绫罗绸缎,阮咸这边晒粗布大褂子,故意跟人分庭抗礼。

另一是“与猪共饮”。阮家人都是能喝的主,阮咸常与族人共饮,不用小杯用大瓮,喝得有时连猪也闻着酒味来了,而阮咸也不在意,直接与猪共饮。想想那个场景也甚是滑稽。

小结:嵇康刚直,阮籍谨慎,山涛君子,刘伶放纵,向秀无奈,王戎随流,阮咸乖张,七人形色分明,但就是这样一群不同流俗的文人,装点了那个时代文人璀璨的天空。

真没想到(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是谁 第11张

三:酒中八仙

酒中八仙,是指唐朝嗜酒的8位学者名人,分别为: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来看看杜甫很有意思的《饮中八仙歌》。

《饮中八仙歌》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1:贺知章。知章酒后骑马,摇摇晃晃如在乘船。结果失足落入井,最后竟在井底睡着了。

2:李琎。汝阳王李琎饮酒3斗见皇帝,路遇装酒曲的车,垂涎三尺,恨不能搬到酒泉去。

3:李适。左相李适豪放,花巨资买酒喝,如饮百川水,自称如此豪饮是为脱政事以让贤。

4:崔宗之。俊逸潇洒的美少年,举杯饮酒时,时常傲视青天,俊美之姿犹如玉树临风。

5:苏晋。佛前斋戒吃素,饮起酒来却把清规戒律忘得一干二净。

6:李白。八仙中最豪放,李白饮酒一斗,可赋诗百篇,他去长安酒肆喝酒,常醉眠于酒家。玄宗召他作诗,他说自己是酒中神仙。

7:张旭。饮酒3杯即挥毫作书,人称草圣。他不拘小节,当王公贵族面摘帽露顶,奋笔疾书,犹如神助,就像云烟泻在纸上。

8:焦遂。5杯酒下肚,精神振奋,他在酒席上高谈阔论,常常语惊四座。

小结:唐诗佳篇多为酒酿而成,无论青春与自由、热烈与奔放、孤独与寂寞、怅惘与失意,以酒入心,饮之思之,酣畅淋漓,浇铸成了多彩壮丽的美篇。

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说:“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我们每提起大唐美篇,迎面而来氤氲酒香。杜甫总结唐代诗中八仙,醉态可掬、浪漫可爱,让人忍俊不禁。原来:唐代酒酿美篇,“饮中八仙”就是最接地气的“酒中神仙”!

真没想到(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是谁 第12张

四: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是指元代4位杂剧作家,分别为: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4人代表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杂剧创作。

1:关汉卿。最大成就是杂剧,一生写60多种,现存18种,最著名的是感天动地《窦娥冤》。关汉卿出身于一个医生家庭,金代山西南部戏曲很盛,故从小受戏剧熏陶,金灭前已成为一个较成熟戏剧作家。

2:白朴。童年遭遇兵荒马乱,元好问将他收留。白朴为瘟疫所袭、生命垂危时,元昼夜将他抱在怀中,竟在疫6日后不治而愈。白朴承继元好问格调,诗词跌宕沉详、天然古朴。

3:马致远。晚号“东篱”,效仿陶渊明之志。前期作品多为田园题材,风格豪放、清逸,《汉宫秋》是元曲杰作,《天净沙.秋思》是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千古名篇,风格朴实自然,精致而富有表现力。

4:郑光祖。生平事迹史载不多,早年习儒,后补授杭州路为吏而南居。他为人刚直,不喜与官场打交道。杭州之美、伶人歌女触发其创作灵感,他才情超群,走上杂剧创作。

小结:因篇幅偏长,个人故事暂不详表。不可否认,元曲四大家开创了我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据说当时有名有姓的杂剧家就有80多位,可见元曲规模宏大、盛况空前

真没想到(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是谁 第13张

五:扬州八怪

扬州八怪,是指清朝扬州一带地区风格相近的一批书画家,年代在清朝康熙中期—乾隆末年。公认这8位: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

1:金农。怪在才,50岁后始作画,终身穷困,长于花鸟、山水、人物,尤擅长墨菊,楷书自创一格,号称“漆书”,又称金农体。

2:郑燮。怪在传奇,即郑板桥,擅画兰、竹、石、松、菊,画兰竹50年,成就突出。板桥画竹“胸中无竹”,强调“莫知其然而然”。

3:黄慎。怪在悟性,擅长人物写意,也作花鸟山水,笔姿率性,八怪中全才画家之一。

4:李鱓[shàn] 。怪在命,中过举人,以绘画作过内廷供奉,任过山东滕县知县,与板桥关系甚密。

5:李方膺。怪在倔,出身官宦之家,任过县令、知州等,后被诬告罢官,扬州卖画为生。

6:汪士慎。怪在人,工花卉,擅画梅,54岁左眼病盲,却仍画梅。67岁双目俱瞽,仍能狂写草书,此即“盲于目,不盲于心”。

7:罗聘。怪在使命,金农弟子,好游历,画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兰、竹、鬼趣等,无所不工,他笔调不群,别具一格。

8:高翔。怪在淡薄,擅山水花卉,晚年右手残疾,以左手作画;高翔还精于写真与刻印。

小结:扬州八怪大多生活困顿,狂放孤高,以书画表情达意、抒发志向,其书画风格迥异、不落俗套、大胆创新,为后世画家所承

真没想到(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是谁 第14张

当然,古代名家流派还有很多,文学流派如: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

边塞诗人:高适、王昌龄、岑参、陈子昂等;

张王乐府:张籍、王建;

南唐二主:李璟、李煜;

郊寒岛瘦:孟郊、贾岛;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等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在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中,既相互独立、见解独到,又相互渗透、卓尔不群。但同样星光璀璨,都不同程度地照亮了中华文明的夜空!

大家怎么认为呢?欢迎留言~~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真没想到(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是谁 第15张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