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闲读《所见》感悟:赏析叶绍翁诗文

六八 158 0

月夜闲读《所见》感悟:赏析叶绍翁诗文

叶绍翁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他自称“夜行登楼怀古”,以诗文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探索。他笔下的月夜、秋水、枫林等景色,既描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也暗示了他对于世事沧桑和红尘之外的追求。在众多的诗文中,《所见》尤其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篇文章将从几个方面来赏析《所见》,并结合自身感受,谈谈叶绍翁的艺术表现和思想内涵。

一、《所见》的创作背景和情感抒发

《所见》是叶绍翁在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写的一首七绝,记载了他在月夜中游园时所见所闻的一切。文中他细述了景物如何显得安静,声音如何变得清晰,同时却又带有无尽的忧愁。这篇诗在表现自然景物的同时,也突出了他对于人生的苦闷和独立思考的态度。

整篇诗文首尾呼应,起始称“月色已低山更阔,深院无人度且凉。”描绘了夜幕下黑暗的园子之景。接着写到月光照耀下的草木“不展一丝来”,人家“却爱铺散玉貌,故留芳草烟霞色”。清晰明了的对比,将人的浮躁愈发鲜明。下半部分又转道秋水之上,同样以夜色灰暗为背景,触目骇怖的是“数声渔笛在江上,惊起沉鸥、回滩鸟。”如图一,这种独立而感性的情感表达,为后人所铭刻。

二、《所见》对于诗意境界的追求

《所见》表现了叶绍翁深刻自然的独特领悟,其艺术表现主要包括“以虚入实”、“开合意象”、“虚实相生”的手法,以及“以静制动”、“化繁为简”、“意境高远”等特点。

“以虚入实”,即在诗歌中常常运用甚少或不出现的成分来营造某种气氛和感情。诗中第一句“月色已低山更阔,深院无人度且凉”,静态的景物即刻描绘出夜的肃杀却又留有余地,引起读者的想象空间。第二句“拦不住寒菊斜阳欲落,怕离人坐听长松”的虚实交错,又让人们联想到一个留恋孤独,但并非自怨自艾的人物。此处,将实而求虚并将虚转为实,既描绘了远方的景色,又刻画了内心的喧嚣。这时读者能够走进作者的思想,得到精神上的抚慰。

对于《所见》,笔者还看到叶绍翁所强调的“情感和谐”,即诗与情感要达到相互呼应、相互贯通的地步,根据文本,我们可以知道,在叶绍翁的情感表达中,大多数是相互映衬、交错缠绵的情感体现,裹挟一层情感化意象后,更加深入人心,让读者自称其中。此为“开合意象”。在“虚实相生”方面,诗人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容易想象出秋水荡漾之势,长松喃喃细语之感,那种手法的施用,甚至为诗篇打下了异想天开的笼子。

三、《所见》及其诗歌哲学

叶绍翁所描绘的景致,不仅仅是艺术上的描写,更是一种对于哲学问题的思考。诗中有句:“亦曾输得春江水,何事西风树又东”。这是对人生经历的自省。叶绍翁从诗中吟咏一种自然清静和人生空虚的情感, 他从外部的事物中寻找内心需要,使我们认识到对于人生的追求,是始终存在的。

同时,叶绍翁强调“取之于中天而借景于万物”,这也是他诗歌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诗歌不只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包含了诗人对于自然、人生、社会等方面专题的思考。他们从中得到灵感,受到启发,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理念。

四、“诗人本色”——透视叶绍翁的诗歌

叶绍翁是一个人文情感浓厚、充满独立性精神的诗人,他的作品除了诗歌外还有散文。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一批塑造真我,为国家、民族的苦难痛哀而感受剧烈,力图呈现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良好精神。他所追求的写作技巧和诗歌内涵都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以此对康熙时代文学界利大于弊的主张为最佳。

总之,《所见》是叶绍翁的代表作之一,它又称其未竟之声,独立独具魅力。如阮籍所言,“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这就是文艺创作的天然根源,叶绍翁是文艺创作的大师,他成功地借助自然意象,通过表面的艺术形式,直触人心灵深处。2333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