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以莲花作为悠久历史中阿房宫的牵动点

六八 133 0

阿房宫与莲花

阿房宫是中国古代秦朝嬴政所建的宫殿,位于今天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临潼区境内。阿房宫建造于公元前246年到公元前206年之间,持续了40年之久。这座宏伟壮观、争奇斗艳的宫殿,曾是秦朝的权力中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座皇宫。

而莲花,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象征,它代表着高尚纯洁、圣洁无暇的象征。在阿房宫的建造中,莲花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据记载,嬴政在建造阿房宫之时,曾命令大量的百姓在河道里挖出泥土,以便用泥土夯筑宫殿基础。并且,为了能够方便地将泥土运送到宫殿建筑现场,嬴政还专门修建了一条连接河道和建筑工地的人工河渠。

在这条河渠的水草丛中,莲花应运而生。因其出现的神秘和美丽,“君不见河堤上,莲花初露蓉。色如碧波涨,香似暗香浓。”就连嬴政的宠妃嫔妃也被这些娇艳欲滴的莲花所吸引,于是不时地来到这里游玩。

《登幽州台歌》的背景

《登幽州台歌》是唐朝文学家陈子昂所作的一首七绝诗,通过描写宏伟壮观的长城风光,表现了忠诚不屈、慷慨激昂的情怀。而这首诗的背后,则与阿房宫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唐代时,作为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之一的《汉书》中的记载曾被多位文人墨客所借鉴借用,其中便包括了陈子昂。而634年,陈子昂被任命为左拾遗,虽然他没有即刻调职,但是用心倾听民生疾苦,使得唐玄宗使其继续待在京城。

直到755年,安禄山的起义爆发,并迫近京师。唐玄宗急忙出逃,最后在幽州的一个广阔平台上筑造了一座登高的楼台——幽州台。据说这座楼台是由宫廷中的建筑大师所设计,结合秦朝阿房宫的风格建造而成。

《登幽州台歌》

  1.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 临别赠言,行舟蓑笠翁。夜泊牛渚怀良人,欲语当年事,一叶扁舟轻。
  3.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4.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登幽州台歌》中的四句格律诗被称为“飞鸟走兽、得失咏史”之篇,首尾呼应,表现出作者的忧国忘家、忠诚不屈的情怀。而这首诗中,陈子昂借用了阿房宫的建筑风格来形容幽州台,从而体现了古今相通,历史渊源。

在诗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一句,描述了作者身处的幽州台已经与时代脱离,高高在上,忘却陋巷小民,享尽美景,而这也与阿房宫所蕴含的权力与荣耀相呼应。而“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则表现了作者对幽州台这一符号的保存之感,也是向阿房宫那种时间流转中的散逸致以敬意。

此外,诗中还有“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的句子,也表达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座皇宫——阿房宫所带来的君王独裁式统治的贫苦耐受。

莲花——阿房宫的永恒遗产

自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开始不断地建造宏伟的宫殿、陵墓、寺观等,而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阿房宫。虽然阿房宫在历史上经过无数次文化浩劫的洗礼,但是千万年来,它在的地位始终没有发生改变。

作为阿房宫这一重要角色之一的莲花,也一直记载着中国古代民众的智慧和技术水平。在莲花的培植、养护过程中,文化艺术之美和建筑之美渐成一体,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建筑之中的绝妙之作。

莲花与阿房宫的渊源密不可分,两者构成了我们文化上重要的遗产,这也为我们心灵深处留下了历史沉淀之感。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