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诗词歌赋

六八 249 0

中秋节诗词歌赋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之一,中秋节以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赢得了国内外人们广泛的关注和喜爱。无论是祈福,还是庆祝,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慨。

1. 赏月

中秋佳节,是赏月的最佳时光。古代诗人们常以清秀月色为题材,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天上月,人间影,月既不解释,影何由行?”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所作的《登鹳雀楼》中的名句。他通过赏月写出了自己对于世界物理规律的思考与感叹。

明代文学家辛弃疾以古典诗风为基础,至诚至孝的理念为立足点,写下了象征爱情和团圆的《青玉案•元夕》。

2. 吃月饼

在过去的许多年里,中秋节吃月饼是不可或缺的节庆活动之一。

据说,月饼来源于古时候的望月礼,人们在赏月的同时,还习惯互相赠送月饼。

尤其尔今夜,为君吟泪纵。 玉壶酒,金屑糕,悠悠团圆更何够? 抱茜衣,鹿裘袍,蒲柳垂阴,不夜城高耸。 问新愁?忆故娇?千载同归,尽道《西江月·扬州慢》

3. 中秋行赏

中秋节假期是最适合旅游出行的时间,无数国内外的旅游景点纷纷推出各种特色的庆祝活动。

从茶花山的明月湖到长白山的长白暴雪,从海南的沙滩派对到云南大理的闹市节庆,无处不充满着喜庆的气氛和热闹的场所。

而在台湾,每年的中秋节除了赏月和吃月饼之外,还有专门的“花炮赛”活动,人们在火龙爆竹声中庆祝佳节。

4. 传统文化活动

除了以上提到的活动之外,中秋节还有许多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庆祝活动。

例如,传统的“将军庙游街”活动,在南京秦淮河畔的将军庙附近举行。届时,以重建的明代将军庙为中心,传统舞狮、舞龙、烟火表演等一系列活动连绵不断。

还有江苏盱眙的“踩秧秧”,是一种传统的农业劳动习俗。通过模仿农民们捣谷场面,人们展现出传统耕作的艰辛与欢乐。

5. 中秋文化艺术

无论是从书法、绘画到音乐、舞蹈,中秋文化都为中国的艺术家们提供了灵感和创作素材。

《长恨歌》描述的正是这样一幅壮阔的九天仙女剪影,《三国演义》中提到了孔明借中秋观星,预测战局的传说。而在音乐方面,李叔同和崔如琢等音乐家,通过音乐作品展现出了对于中秋节的喜悦和盼望。

结语

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代表性的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的许多情感与期望。我们无论是在赏月、品月饼、游玩出行或者是参加传统文化活动,都能够体验到这种节日所带来的团圆、喜悦和快乐。

对于每个人来说,在中秋佳节到来之际,就让我们放下一切烦恼,以平和心态去欣赏这一美好而由传统文化构成的盛宴。

中秋节诗词歌赋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古人常把它视为“仲秋”、“八月十五日”等称呼。在这一天,人们有赏月、团圆、品尝月饼等习俗,也有写诗、作赋、赋词等文学活动。下面就来介绍几篇中秋节诗词歌赋。

1. 【唐】李白《静夜思》

  1. 床前明月光,
  2. 疑是地上霜。
  3. 举头望明月,
  4. 低头思故乡。

这是李白所作的“静夜思”,是一首别致的诗篇。诗中写到的床前明月,给人萧瑟之感;疑是地上霜,则寄托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情感。这首诗后来流传甚广,成为中秋节必读之作。

2. 【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 明月几时有?
  2. 把酒问青天。
  3. 不知天上宫阙,
  4. 今夕是何年。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也有一首中秋佳节之作——“丙辰中秋”。此词从明月问起,旋即牵出对天上宫阙的联想;而结尾则引用了“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故事,以感嘆人生究竟如何。整篇词深沉而空灵,表达了作者凝望空中明月,寄情天地的心境。

3. 【唐】王维《秋浦歌》

  1.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3.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王维的“秋浦歌”则塑造出了一个年老、寂寞、忧愁的形象。他白发三千丈,愁容堪叹,却不知自己早已奔入秋霜当中。这首诗深刻揭示了流干人生中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等各种人生感受。

4.《广陵止息歌》(民谣)

  1. 千里长堤,风吹柳絮。谁家玉笛暗飞声独断、寄出千秋。此时此夜,难逐君去。一声羌管无人见,无穷思绪。试问苍天,腾讯默寸心似铁,而今以后,如何祭奠。

《广陵止息歌》是一首具有地方特色的民谣,它歌颂了诗人兰陵王在中秋佳节夜对美丽的江南风物和怀念故土的思索。词中直抒胸臆,言简意赅,表现出作者寄情于自然,爱怀于生命。

5. 【唐】杜甫《中秋月》

  1. 怀帝京佳节,更倍思皇娥。
  2. 含光羞且退,万态共生哀。
  3. 白雾横湖水,繁星宿海岛。
  4. 正当仲秋夕,何处得静好。

杜甫的“中秋月”则句句打动人心。他怀念帝京佳节,倍思皇娥;又象征含光逐渐消退,表示万态共生哀。在他笔下,湖水翻腾起雾,星斗闪烁着光辉,中秋正值寂静夜晚、众星拱月,却又使人陷入无度思念之中。

总之,中秋节是我国民间喜庆的佳日,而诗词歌赋是精美文学作品的代表。“静夜思”、“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秋浦歌”、“中秋月”和“广陵止息歌”等作品,不以题材狭窄、情感单薄示人,反而在辞章于境界上大致相同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的核心。我们读诗、赏歌赋时,也可以感受到文化背景与理念对作品的意义、气势以及表达效果的影响。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