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两则原文及翻译

六八 251 0

介绍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文化名著之一,是唐朝大文学家刘义庆所著,全书共有496个故事、731个人物,分为三十三个类别,涉及官场、学术、军事、文艺等多个领域,被誉为“中华文化智慧的结晶”。其中不少故事至今仍被广为引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世说新语》中的两则故事,并对其进行翻译,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著作。

故事一:舜发于畎亩之中

这个故事讲述了古代帝王舜如何成为一位英明的君主的过程。

《世说新语》原文:

  1. 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垂拱而治天下。”
  2. 子曰:“禹稷之功,可谓大也;其终不忘卜石之文,盖可作也!”

翻译:

  1. 孔子说:“舜最初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是他在当时出色地表现自己,得到了傅说的赏识,后来便成为了一位能够治理天下的英明君主。”
  2. 孔子说:“禹和稷的功绩是非常伟大的,值得大书特书。不仅如此,他们还非常注重卜石的文化,这一点也是非常值得称颂的。”

这则故事通过两段简短的话语传递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要拥有足够的才干和机遇,就可以在任何地方崭露头角;同时,也提醒人们在取得成功后要不忘初心,保持谦虚的态度。

故事二:单车欲问青春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对于自己未来的思考与期许。

《世说新语》原文:

  1. 苏武为献俘,稽颡而进曰:“某以琐细之民降,唯恐市朝不法。”上曰:“苏武,释之去!”后数年,司马亮问曰:“当世之贤,非子而谁?”武对曰:“今日之贤,皆自有短;若论古贤,顾不犹太史乎!以我观之,周文、武王、孔子、墨子、韩非、荀子、老子、庄子、孟子成儒家之绝学,以管子、商鞅、李斯、吕不韦、张仪成法家之绝学,齐桓、晋文、吴起奇略绝伦,然所孜孜以求者何哉?岂皆不欲穷其理,而无所得哉?夫务本者得道,务末者反覆。”
  2. 孙惠造车,去鲁十年;鲁人问:“期于何时?”孙惠曰:“期于昭君之墓。”既十年而反,鲁人骂之。孙惠怒曰:“问吾期,期于昭君之墓;非得至昭君之墓,誓不归也。归,以告昭君知之则可,不知,则自鲁往孤之。”遂不入鲁城而归,入关提交。

翻译:

  1. 苏武被俘后,颤抖顶礼上进地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担心朝廷不应该纳留我。”皇帝听了以后,放过了他。几年后,司马亮问道:“如今时代中,谁才是最聪明的人?”苏武回答:“当代人虽有才华之人,但因种种原因总是有所短处。如果要论古代人才的话,又怎能不提到史记呢!在我看来,周文、武王、孔子、墨子、韩非、荀子、老子、庄子和孟子都是儒家的绝学;管子、商鞅、李斯、吕不韦和张仪则是法家的绝学;而齐桓、晋文和吴起的巧策与众不同。但是,这些人都怀着极大的渴求去钻研自己的领域,结果也都得到了回报。因为如果你关注的是问题的本质,那么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答案,反之则只会陷入困境。”
  2. 孙惠制造车辆后离开鲁国十年,在回归时,鲁国人质问他:“你的期限是什么时候?”孙惠回答:“我在昭君的墓前定下的期限。”十年后,他回到鲁国,却遭到了骂声。孙惠非常愤怒地说:“你们问我什么时候能回来,我回答在昭君的墓里;如果不能到达墓前,我就不会回来!如果她知道了我为了实现承诺而前来,我就可以回鲁国了;如果她不知道,那我就走到孤独之地去。”于是,他回到了国界并向当局宣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不要忘记为自己定下的目标和期望。无论困难多大,始终坚守信仰,秉持真诚,心中所想必将成为现实。同时也反映了一个人对于自己人生追求中的珍视与坚持。

结语

《世说新语》以深刻的眼光反映了古代文化、历史、政治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方方面面,并以幽默、生动的语言为人们展现出一个真实的封建社会。本文介绍了其中两则故事,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人性的洞见以及忠于性格和价值观的信仰。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从此类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得到启示和帮助,是我们追求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