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诗词鉴赏
皮日休(772年-846年),字叔夜,号莫说子,唐朝诗人。他最为著名的作品是诗集《东篱乐府》。其中一首名为《天竺寺夜思》的诗歌,表达了他在天竺寺的夜晚感觉到的孤独与思念,同时也展现了他的宗教情结。这首诗歌所描述的桂花,成为了他的代表作之一,并被后世尊称为皮氏桂子。
诗词原文
-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这首诗歌的前两句,长短分明,字字婉转悠扬,描绘出了夕阳西沉之时江上水面的景象。接着是“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将焦虑苦闷,与自然景色交融于一句中。
诗歌分析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句话在整个诗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回归到皮日休内心最深处,他在世事无常中思索回归自然,寻求从容。但后文所写,“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则表明诗人仍难摆脱内心的矛盾。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种种情感又联想到了诗人在这样的内心状态下对故人的缅怀和思念。
这首诗歌同时还体现了诗人的宗教情结。皮日休自幼学道佛教,他在此作品中使用“天竺”二字,意为印度,即意味着他当时身在佛教圣地天竺寺中,心中充斥着浓郁的宗教氛围。
桂花的象征意义
最为著名的则是这首《天竺寺夜思》中提到的“露似真珠月似弓”的桂花,题为、「天竺寺夜思」,此桂花即皮氏桂子。皮日休之所以成为了桂子诗人,其实还源于他长篇回文《浪淘沙·北青萝》,其中便有“斜风细雨不须愁,人生如梦几多愁。天涯浪子何处是?但愿青琐烟中楼。”一系列著名诗句,而其中的桂花意象,已经开始体显出他对于桂花这个意象的喜爱和情感寄托。
桂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很高文化价值、内涵深刻的植物,常用于诗词歌赋中,是君子高雅之品质的象征。桂花色香味俱佳,而且是秋季的代表性植物,皮日休也就运用了它来代表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愁绪和忧虑,同时也让这一意象成为他诗歌创作中包含的象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结语
《天竺寺夜思》作为中华诗歌中极具影响力的经典之作,被传颂千年。它在文学史上涵盖着诗歌技法、诗歌体裁、思想感情等多方面,体现出了唐代大诗人的精神风貌和思考深度。
此外,皮氏桂子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符号,桂花在文化中一直被视为高尚君子品格的象征,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因此,在接下来的文化长河中,桂花的形象还将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出现,成为文学界中源源不断的设计元素,同时也向我们传达着那份高雅品质和尊重传统的态度。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