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老师的诗歌

六八 208 0

写老师的诗歌

在中国文学中,写老师的诗歌是一种常见的题材。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学生们对老师的景仰和感激都成为不少文人墨客的题材来源。因此,写老师的诗歌作品屡见不鲜,其中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崇师重教的传统美德。

古代名家篇

  1. 苏轼《洗尽铅华一笑间》

    公元1079年,苏轼在黄山游玩时,萌发了写一首颂扬自己各种才华的诗歌。他将诗题定为《洗尽铅华一笑间》,用文采斐然的语言描摹了自己多才多艺的形象,其中一行诗特别提到了自己曾授过课的“寒小阳”。这位小学生很有灵性,一天唱了一首《龙虎大战双献捷》(这首诗在今天已经失传了),苏轼听后很受感动,遂赠给他一首诗作。

    苏轼的这首《洗尽铅华一笑间》被后来对他产生极大影响的人李清照赞为“奇文”,可不是谁都能为一个小学生写出这么长的诗歌的。

  2.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古代中国女词人中的佼佼者李清照也写了不少关于老师的诗歌。其中,以《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最为经典,被很多人熟知。这首词的上一段写了李清照怀念少年时曾接受过的教育:“乡书何处达?/ 家童扫衣远,/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其次一段便写了当年的老师,在离别时的情景:“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 鄙薄不犯罪人。”

  3. 欧阳修《采桑子·易梦长安》

    欧阳修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历史学家和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文学上也不乏佳作。他曾在《采桑子》中刻画了当时的教育现状,其中提到了“捉蝴蝶儒生”、“老师怕阮郎嘴”等描绘孩子们的趣事,表达出了师生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而在《易梦长安》这首词歌曲中,欧阳修用了一种忧郁的笔触,写出了自己对一段悲惨离别的幻想:“吹角声中夜深时,/ 易地窗前梦似泪,/ 长街月下闻笛声,/ 忆人如欲千里行。”这些凄婉的文字叙述了他当时痛切的乡愁和离散感受,而其中渗透了对那位曾经纯洁善良的老师的思念。

  4. 苏轼《赤壁赋》

    苏轼又出现了。他的《赤壁赋》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也是古代著名的散文之一。在这篇散文中,苏轼大量借鉴了他自己读书时的经验:他曾说过,“读书吾庐,去闲退朝,拂衣而归,欲强行几步,如遇上雨,昼即雷声,暮即白刃,和自似霹雳所袭”。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老师与学问的珍视和怀念。

现代写师篇

  1. 林徽因《教育家的责任》

    20世纪初,林徽因写下了一篇名为《教育家的责任》的文章。她在文章中说到:“老师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新时代的正确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她深刻地洞察到了老师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同时也呼吁老师们对待教育要尽职尽责。

  2. 徐志摩《再别康桥》

    徐志摩与康桥之间的那场离别既是一段浪漫、忧伤的爱情故事,也是一段老师与学生的离别故事。这首诗的两句:“最后的最后,你举起了你的手,/ 向我挥动着,慢慢地走去。”深了表达了他对爱人和当年老师的绝望告别。

  3. 鲁迅《伦敦塔》

    “伦敦塔”是鲁迅先生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其中描写了教育系统中的残酷现实。老师在这些分崩离析的制度和权力争斗中显得如此苍白无力,而学生们也被束缚在铁桶似的监狱体系中无法自由享受教育。鲁迅对于这个恶劣现状的揭露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历久弥坚。

如上,仅是一部分中华文化中老师的诗歌作品,但每篇都饱含着不寻常的思维境界和情感价值。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教育的重要性与老师们不可替代性始终都被中国文化予以了丰富和深刻的阐述。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