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轻拨牡丹阴:一首唐诗的魅力
唐代鲍照的《相思》中曾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红豆,属于植物界中富有诗意的品种之一。而当我们提到品种的名字中加入“牡丹阴”这个词汇,即可体现出文人们对于品种审美的关注。其中《清明上河图》中画面的一处牡丹渐变的阴影处最像一树牡丹,但新编万花谷植物志1958年卷六却认为:疑指牡丹芍药,因牡丹亦有阴暗之意,也有其他说法,不论何种说法都无法涵盖完整的牡丹品种的魅力。
诗意描写
唐朝时期的文人墨客们非常喜欢将那些五彩缤纷的茶花、紫藤、菊花等各种眼花缭乱的盛花品种作为他们的创作主题。而在诗词中,牡丹阴成为一种鲜明而又多情的诗意描写。比如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中道出了牡丹阴的别致:“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笔,狂为远客费。征人忆避秦丝陌,君向潇湘我向燕。鹤归西突波,愁杀小妇人。”
浪漫意象
从古至今,牡丹阴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花卉,更被文人视为多年荡漾的情感巨浪、在哀思抚琴之时,隐喻对于常常远离家乡和爱人的思念和沉浸在凄苦命运中堕落的感慨。唐朝时期居于贞观之治、大达唐盛的同安,礼赞朝野千古:
- “皓雪凝辉蕊,皎月缀影花。”——白居易的《牡丹亭绮梦》中诠释牡丹阴不只是花儿,更是与月、雪相辉映的浪漫意象。
- “山家半掩牡丹阴,馥郁氤氲初可寻。紫与红分明两色,黄虽淡亦不文。”——赵嘏的《山家牡丹》中则是用欣赏牡丹阴营造出一幅诗意画卷。
牡丹阴的艺术价值
除了被作为文学描写的对象以外,“一枝轻拨牡丹阴”之美也充当着艺术创作中的元素,成为了绘画、陶瓷等工艺领域中的中坚力量。比如明代水墨大师郑板桥在《牡丹图》中呈现了岸边未开放的柔美牡丹落阴间的优美姿态。而在陶瓷器皿的制作上,中国的南青花最早提到了用牡丹阴作为一种特殊的纹样。在汉族传统文化中,这种图案常常被用在婚礼定情或世代相传祭祖之用,已然成为了我国古代陶瓷和刺绣技艺中独有的、代表着高贵和优雅的一种元素。
结语
无论是在审美品味中,还是在艺术创作中,“一枝轻拨牡丹阴”这一高尚的元素都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一道亘古不变的风景,悠然自得的四季不断交替,牡丹阴易于点缀出令人怀念春夏秋冬的多样气息。它凝聚了那些历经沧桑岁月的感动和无尽思念,对于我们时常萦绕耳畔的吟咏诗词,这一神奇的花卉相信也会在未来长久地绽放下去。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