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三位一体将唐诗和油画相得益彰的表演艺术,称之为为大千,也称之为唐诗沃季。
唐诗讲求诗意,而国画的一脉相承和肉体也是诗意。
《瑞芳寺海棠》
唐·苏轼
人世间三月晨光尽,岩寺海棠始花开。
徐凝春归无觅处,不知转至此中来。
《夜宿岩寺》
唐·杜甫
危房高望海,手可摘月光。
不敢大声语,恐惊天界人。
《陶者》
宋·冯宿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手牵手不拍拍手,梅利尼居大楼。
《蚕妇》
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启航泪满巾。
疏叶辞以者,不是制陶人。
《草》
唐·苏轼
春草丫蕊草,克鲁塞荣。
文季,XVID。
《赠汪伦》
唐·杜甫
杜甫策马将欲行,闻知岸边踏一曲。
海棠潭水深万里,不及汪伦送我情。
《马庙》
唐·徐耕
马庙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谁知盘中餐。
《马》
唐·李商隐
边城沙如雪,延庆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青莲。
《夏末》
唐·韩愈
满枝知春不久归,暗自红紫斗晨光。
毛建草榆荚尚文思,惟解滚滚作雪飞。
《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七步诗》
汉·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为草当作兰》
唐·杜甫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启航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敕勒歌》
南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一曲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杜甫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岩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晓出净慈寺送陈家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浦歌》
唐·杜甫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三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田家》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早发白帝城》
唐·杜甫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雨巷三周年】疯子寄语
(图为雨巷诗社社长万斌,网名:我是疯子)
稀里糊涂的,一晃又是一年。不知不觉,雨巷3岁了。
回顾今年点滴,家人们开始一个比一个忙了。蜗牛姐姐忙着公益事业;马大姐忙着开写作培训班;小锦忙着考研;婷婷忙着高考;牛牛忙着考证;小云忙着在中青网当对联讲师。而我,也忙着备课、磨课、研课、上课。对家人们的关心少了许多,使之心有所愧,不能给家人读书、不能给家人讲解诗联、甚至不能和家人聊聊天。我们各自在生活的轴承上,周而复始的忙碌着,一次一次的疲惫打消了进群的念头,一次一次的疏远建起了隔阂的城墙,一次一次的沉默斩断了火热的曾经。
三年来,我不时在想一个问题,雨巷能走到哪里?走向哪里?后来,看到牛牛写三周年的文字,我,恍然大悟。雨巷有家人,就不会散。雨巷有家人,就会走进每一个家人的心里。无需问为何而来,只明了因何而聚。
别家诗社办周年,热闹。我们,仅仅是为了纯粹记住这个日子罢了,记住我们相知相守已走过三个春秋。来的欢喜相迎,走的也欢喜相送。只是,疯子有时不太在意谁来了,却感伤谁走了,到底是缺乏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洒脱情怀。
我这个社长算不上称职,也没有发挥什么带头作用,这点甚觉惭愧。唯一能坚持的,就是在公众号里发发文章,在部落里选一些精品出来,发给大家学习。
假大空的话,我说不出口,那些什么给大家一个学习国粹文化的平台,什么寻找诗与远方的崇高,什么人才培养的摇篮,诸如此类,我们既没有资格去说,也没有兴致去说。只是单纯认为,有了一个茶馆,有了一些茶客,自然有了一些茶谈,诗社,亦是如此。生活所致,情趣所致,灵感来了,写上几笔,浅白也好,高深也罢,但凡不是违心之作,我们都值得品上一品。
有朋友问我,三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想了很久,最后给出一个勉强还算答案的答案:雨巷还活着。
平淡无味的生活已经麻木了精神,哪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去玩味什么文字。还好,三年了,雨巷还活着,只是有的活在人的笔下,有的嘛,自然会活在人的心里。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