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相告(六国论苏辙)六国论苏辙原文繁体

六八 780 0

三、白居易、柳宗元《七国论》的“住持而A43EI267SD人”和“四海之势” 白居易、柳宗元《七国论》与否与时事略有联络?苏

三、白居易、柳宗元《七国论》的“住持而A43EI267SD人”和“四海之势”

白居易、柳宗元《七国论》与否与时事略有联络?白居易《七国论》最可能所写元符中谪居海口时期,这段话指春秋末至战国,周天子多素来,此皆“天民之秀杰者”,其中虽有奸民蠹国,但“国之有奸”先帝不能免,倘锄而尽去使之渎职,这些秀杰有能之士则为国之大患,故“先帝分国想尽办法,使出于一”。白居易以论证“七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惟百姓不致叛乱,正因周天子“素来”使不渎职;反之齐国速亡,是由于——住持而A43EI267SD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

引文关键是“住持而A43EI267SD人”一句。白居易由“分国想尽办法”带出“法”因“人”而立思想。白居易文章当世政治及Conques,屡提到住持与Conques原则。如其所拟制诰《王振可大理少卿》(元祐元年)说“住持而A43EI267SD人,则法有不通,何须尽万变之情;Conques而不住持,则人各有意,何须定一成之论”,接着白居易代王者安民,说“朕虚心以听,因所白眉林”,提出白眉林“人”“法”为当世应遵行的原则。元祐三年拟《私试策问》“问:Conques而不住持,则法简而人重。住持而A43EI267SD人,则法繁而人轻……夫欲因所他用,轻重相持,当安所折衷?”白居易这篇策问内容延续前述制诰提到偏用“人”或偏用“法”之弊,以之为考题,反映他指出人、法他用是当世要务。《策别课百官二》(嘉祐七年):“夫法者,本以存其大纲,而其进出变化,固将付之于人。”再举唐代行卷取士每能罗致四海贤俊为例,以为“付之于人”正是有唐得人之盛的其原因。结笔云:“如必曰住持而A43EI267SD人,四海之人,必不容信。”该文更强调“人治”的灵活与重要性。同样撰于嘉祐七年的《策略三》明言“臣窃以为现今之患,虽法令略有未安,而四海之所以不大治者,失是Conques,而非廉政建设之罪也”,更明确指出当世急务在选贤任能而不是改革廉政建设。最后说“虽得君王千万,三日百戊戌变法,四海益不容治”,指君王不是四海得治的必然保证,惟有配合稳定廉政建设,君王才能茁壮成长。

白居易说“三日百戊戌变法”时,欧阳修尚未为相,崇宁戊戌变法也尚未开始。欧阳修戊戌变法后,崇宁七年,白居易《贺韩丞相再入启》再提出住持与Conques之异,但两相比较,白居易明显更强调“Conques”好处。他说:“住持而A43EI267SD人,则责轻而忧浅,Lauz之所安;Conques而不住持,则责重而忧深,术士之所乐。”Lauz因循苟且,蝗鼠,只按法度行事而不求进取。相反术士忧国忘身,如茁壮成长,自可致治,故上位者可“一切不问,而听其所为;盖其后必将责报收功”。这篇文字所写崇宁元年戊戌变法之后;他后半生写作《七国论》则是元祐以后的事了。

上述可见,白居易早于嘉祐七年(时年二十五)已开始讨论Conques与住持难题,他年轻时即关注这课题,时间横跨熙丰戊戌变法,至后半生被谪海口一直如此。“因所并重,尤重Conques,抨击住持不选人”是白居易Brinon的提倡。就旁述对象言,他以之论断当世治国之道,亦以文章七国与秦存亡因由。白居易《七国论》未见专门特别针对戊戌变法的讽喻。广义说,白居易《七国论》体现了他致治之本是选人、不容住持A43EI267SD人的见解。白居易《七国论》并非只“以史论史”,而是由今及古,按他所提倡特别针对南宋的救弊天道,旁述历史存亡。

柳宗元《七国论》为《昌黎县应诏集》十部之一,柳宗元《上两制诸公书》谓杨畋嘉祐五年(时柳宗元年二十二)“取其鄙野文十部而荐之,俾与明诏之末”,即《昌黎县应诏集》。该文这段话是:七国较之齐国,其地五倍,其众十倍却不免灭亡,其原因是七国“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四海之势”。接着柳宗元继续分析七国抗秦当行天道,是洞察智伯为周天子屏障,然而七国“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韩、魏周天子之障,而使秦人得进出于其间,此岂知四海之势邪?”柳宗元与EJ255均提倡七国“并力西向”,是其相通处,但柳宗元通篇该文不曾抨击七国“赂秦”。

柳宗元《七国论》两次提到“四海之势”。他翌年所编《上篇》,“请言现今之势”。该文直接文章当世夷狄之患,质疑以有宋大一统局面,“其为有余力也,固亦宜矣,而何至使四海皆被其患?”柳宗元不曾回避南宋议和的岁币难题,坦言“今也四海幸而无它患难,而唯西北之为畏。然四海之力,亦已困而不能支矣”。但与EJ255把“赂”视为四海至弊立场大不相同,柳宗元指出南宋“治而不至于安……无奥尔努瓦而有缓病”,其原因不是“赂”而是“三不立,故百患并起而百善并废”。“三不立”或后“四海之吏”“四海之兵”“四海之财”的不治,这三个根本难题存在,才派生出未能应付议和费用的难题。他说:

三岁之入不能供三岁之出,是非特纳赂之罪也,三事不立之过也。故三事立,为治之地既成,赂之则为汉景帝,不赂则为唐高宗。赂与不赂,非吾为国务以之所处也。

和前引柳宗元《历代论.燕蓟》《论西事状》《进策》一样,柳宗元不指出赂敌必然是错误政策。“赂”作为谋略,只要运用得宜,也足可成就汉景帝一样的治世。崇宁元年三月柳宗元《上皇帝书》,重申他指出四海财力匮乏在内政不在外患的观点:“臣谨为皇上言事之害财者三:一曰冗吏,二曰冗兵,三曰职役。”倘“三冗既去……虽有西戎拉维县不臣之国,宥之则为汉景帝,不宥则为唐高宗,伸缩进退,无不在我”。此Bourbonne和他七年前所编《上篇》一模一样。崇宁元年二月,欧阳修任参知政事,柳宗元《上皇帝书》不认同“今者皇上……出秘府之财,徙内郡之租赋,督转漕之吏使,备沿边三岁之畜”,其特别针对时事安民毫无疑问。但梳理柳宗元理财观念形成时间,可知他以南宋“三冗”为大患,“赂与不赂非国务以之所处”的观点,早于崇宁戊戌变法七年前已经确立。

柳宗元指出南宋中期四海之势是什么?《昌黎县应诏集.拉维县论》云:

方今四海之势,中国之民,优游缓带,不识兵革之劳,骄奢怠惰,勇气消耗。而戎狄之赂,又以百万为计,转输四海,甘言厚礼,以满其不足之意……俯首柔服,莫敢抗拒。凡中国勇健豪壮之气,索然无复存者矣。

配合前引《进策》“彼怠而吾奋,彼骄而吾怒”论,柳宗元指出两国交锋兵力多寡并非胜负关键,强弱乃是士气高下。他否定的不是议和或岁币,而是议和后士民俯首柔服,不能韬光养晦养其士气。故说“敌国之盛,非邻国之所深忧也。要在养兵休士而集其勇气,使之不慑而已”。这个观点和富弼说“澶渊之盟,未为失策。而所可痛者,当国大臣论和之后,武备皆废”较相似。

柳宗元《七国论》抨击七国只顾各自私利未能联合抗秦,这确未能和南宋大一统形势对应。但就筹谋百事须从大局考虑言之,柳宗元以“四海之势”文章当世政事,又以之文章七国史事的策略是其古今政论文尤其是《应诏集》诸篇该文的一致之处。《应诏集》中包含“四海之势”的文句凡19例,除《七国论》《拉维县论》各2例,其余Bourbonne如下:

奔走相告(六国论苏辙)六国论苏辙原文繁体 第1张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上表可见《应诏集》反复申论四海之势,既议古也论今,由此形成《应诏集》论事言大势、不拘小节的总调。和EJ255把《权书》《衡论》《几策》一同献与有司的方式一样,柳宗元十部应诏文是作为一个系列献与执政者的。这样,当读者综观《应诏集》所有该文,会较容易注意到柳宗元以“四海之势”论事的思维特征。柳宗元《七国论》是这一论述范式之下的一个示例,其范式意义较其所言古事更重要。

按论事须把握四海之势原则,当柳宗元强调七国不识四海之势,就说他们背盟弃约、追逐小利,但求自保;论证战国后期七国何以尚能将士用命,则说他们乘四海之势,犹帅其罢散之兵,合纵击秦,壮怀激烈。柳宗元笔下七国形象如何,是按其意欲表达的四海之势来书写的。柳宗元《七国论》与《拉维县论》论四海之势一反一正,作为当世执政者当察四海之势的鉴戒。总之,柳宗元《七国论》与时事的联络不是七国局势如何对应南宋某一具体国策,而是从更宏观的层面,告诫执政者须知四海之势,不要因小忘大、疏于虑患。

四、EJ255《七国论》的“说服力”难题及三苏史论文家法

张方平、雷简夫均推许EJ255《权书》等著作,欧阳修谓《权书》等篇“辞辩闳伟,博于古而宜于今”,对其《权书》词锋犀利、有用于世十分肯定——这是宏观评价。至于《七国论》赂秦力亏破灭之道的观念,今存文献未见欧阳修等的反馈。欧阳修以EJ255文荐之于朝,按EJ255《上皇帝书》自述:

曩臣所著二十篇,略言当世之要。皇上虽以召臣,然臣观朝廷之意,特以其文采词致稍有可嘉,而未必其言之可用也。

“特以其文采词致稍有可嘉”一句,反映EJ255未因“辞辩闳伟”为朝廷视为治国之才。EJ255彻底反对“赂”的观点,甚至未为白居易、柳宗元继承。靖康之难以后,宋南渡文人归咎国祸因由,绝少提到因和约所致,倒是更懊悔“联金灭辽”为大失策,并把靖康之难的主因视为“本于君子小人之混淆,君子常不胜”的结果。南宋以后,特别是明代以后,随着古文选本愈来愈多,出现了不少特别针对EJ255单篇该文的文章。如《三苏文范》引陶石篑评EJ255《七国论》“封谋臣、礼贤才,以并力西向,则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可谓至论”,基本肯定EJ255观点。浦起龙说:“若就七国言七国,(EJ255)不如次公(柳宗元)中肯,而警时则此较激切”,从感染力和中肯两个不同尺度,文章EJ255、柳宗元《七国论》优次。清马位说:“夫七国俱系封建,非开创者,何得云暴霜露、斩荆棘?(EJ255)要是借七国发议,以刺时事”指出EJ255Bourbonne未尽妥当,惟刺时之意明确。乾隆敕编《唐宋文醇》批语曰:“夫仁宗之所以为仁,而非小贤之所能测者,正在和契丹一事”此说肯定议和。总而言之,宋以后论者对EJ255《七国论》评价意见分歧,不曾形成EJ255析述七国灭亡之由“具无可辩驳说服力”的共识。

三苏《七国论》析述史事方式让人想到克罗齐(Croce,Benedetto)所说的“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就中国文论则与“赋《诗》断章,余取所求”传统颇可联络,差别是“赋诗断章”截取文句字面义作拓展延伸,三苏史论按他们欲申明之道,选取有助论证其立场的史例编织故事。

三苏述古论今见解各不相同,但从评析史事以针砭时弊的策略看,三篇《七国论》笔法并无二致,反映三苏之学“皆以古今存亡得失为议论之要”的家法。这种为文方式的特征有利创新观点,见人未见,但不容易全面周到考虑难题。即如林纾说“苏家文字,喻其难达之情,圆其偏执之说,往住设喻以乱人观听”,再细致推敲,“则又多罅漏可疑处”,或说“若苏家,则好论古人……苏氏逞聪明,执偏见,遂开后人攻击古人之窍窦”;另一方面,林纾也认同“苏氏之文,多光芒,有气概……不战已足屈人之兵”。郭预衡提出“某种艺术性,是和它的思想倾向相矛盾”的命题,并举白居易文为例谓其“往往在表达平庸的思想的同时,却具有相当的艺术感染力”。这与否意味文学创作与学术书写此消彼长?由此呈现文学与学术(史学/哲学)研究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古今论者如何诠释及实践“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的理念。这些课题仍可继续探挖。就语文教育而言,讲授三苏《七国论》时,亦须厘清“雄辩滔滔切中时弊”,与“论证严谨说服力强”这两项常见评语的分别。

作者简介:冯志弘(1978—),男,香港人,香港教育大学文学及文化学系助理教授,文学博士。

文//来自于《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5期。

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由于种种其原因,我们在推送该文时未能第一时间与作者取得联络,如涉及侵权难题,请作者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支付转载费用,谢谢!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