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要将中国车拒之门外?法国率先发难,德国或跟进
之前我们在《击败德日,中国跃居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国之后的隐患》一文中就提到过,凭借在新能源产业上的先发优势,中国汽车特别是新能源车的出口量在迅速增长,但随之而来的隐患也在增大。其中最大的隐患就是会引发传统欧美汽车大国的保护主义抬头。
不幸的是小编一语中的,如今法国已经率先向中国汽车打响了第一枪。
根据外媒的报道,近日法国政府计划重新分配电动汽车补贴的资金,目的是为了奖励购买欧洲制造的电动汽车的消费者。而且根据新法案,未来法国的5000欧元补贴发放将与电动汽车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直接挂钩。
而目前除了欧盟之外,全球几乎还没有哪个经济体能够在所谓的汽车制造过程中满足欧盟的碳排放标准,这就意味着这个新法案的实际作用就是,法国政府将只为欧洲生产的纯电车提供补贴。这相当于是给非欧盟的汽车制造商进入法国市场制造了一个壁垒,而这个壁垒最直接的针对目标就是中国汽车。
来源: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个人公众号
我们不妨来看看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其个人公众号上发布的2023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TOP10当中欧洲国家就占据了7个席位,欧洲的老牌汽车工业国家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都已经排进了TOP10。
来源: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个人公众号
而另一张表的数据显示,中国汽车这几年出口欧洲的汽车的占比已经从2019年的1.1%,增长到2023年一季度的12.3%,而且其增速仅次于北美。这说明,过去中国汽车只能去占据亚非拉等不发达地区的市场,但现在在欧洲市场的销量正在与日俱增。
如果再具体看法国市场,法国一季度最畅销的两款纯电动车型分别是特斯拉Model Y和达契亚Spring(8,264辆),前者大部分产自德国柏林工厂,后者则是全部在中国制造并出口的。据悉,今年第一季度,法国电动车补贴的40%都流入了中国品牌的手上。
来源:芝能汽车
而今年4月份最新的数据显示,在纯电动汽车品牌占有率榜单中,中国生产的汽车已经占了超过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其中,排名第一的仍旧是中国生产的达契亚SPRING,其占据了 14.2%的市场份额。另外还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特斯拉Model Y和上汽名爵MG4。
这说明,正是因为中国汽车产业正在真正走强,才让欧洲的同行们开始“急了”。法国为了保护本国的汽车产业率先出手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马克龙还是认为:“我们并不是保护主义者,法国不会关闭市场,但我们不希望使用法国纳税人的资金来加速非欧洲国家的工业化。”这句话意有所指,已经是非常直白了。
马克龙本人其实也并不回避新法案的矛头主要针对中国的事实,他将这次的法案禁令比作“欧洲层面上引领的一场小革命”,提醒欧洲国家:“我们绝不能重蹈光伏产业的覆辙。”并且希望其他欧洲国家也都效仿法国。众所周知,当初欧洲曾经也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但随后因为成本的原因,几乎所有的光伏产业都迁往了中国。
当然马克龙做出这样的决策,也少不了法国本土车企的煽风点火。比如全球第五大汽车集团Stellantis集团,旗下标致、雪铁龙、Jeep、菲亚特等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颓势几乎已经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因此Stellantis集团CEO唐唯实这哥们儿也多次对中国汽车有过不友好的言论,他不止一次表示过要减少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停止在华生产,也曾经警告过欧洲政界人士:“不要让欧洲汽车制造商大量涌入世界上成本较低的地区。”唐唯实甚至都缺席了此前马克龙访华的商业代表团。
其实,法国的这一步棋迟早都会走,甚至欧洲其他国家也早晚会跟进。作为传统汽车工业的发祥地,如今受到了来自中国新能源的挑战,欧洲、美国等地的贸易保护主义是注定要发挥作用的。
比如2018 年,欧盟就出台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2022 年年中,美国开启《美国数据隐私保护法》的立法议程。今年2月1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正式提出《欧盟绿色协议工业计划》,这些其实都是为了提高非本国或地区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
这次法国率先发难后,就要看德国什么时候跟进了。德国汽车工业更加发达,中国又是德国汽车最大的海外单一市场。大众、奥迪、宝马、奔驰在本国市场根基稳固,在中国的新能源战略也仍在大力推进,因此德国车企对中国的态度目前来看是友善亲昵的。但是,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当新能源的战火烧到家门口时,谁知道德国人会不会倒戈呢?
回望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当初以“用市场换技术”作为代价,引入众多海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时,我国对自主品牌其实也有着一定的保护政策。比如合资50:50的股比限制,以及对自主品牌车企的补贴。但这种保护一是建立在相对公平的基础之上,二是所幸我们的自主品牌们非常争气,在多年的竞争中能够逐渐成长起来。
但反观欧洲,即使有着保护政策,但这些早已习惯了养尊处优的市场地位,以高傲的眼光看待对手的汽车工业史上的“明珠”们,又能否在政策的保护之下逆转在新能源领域的不利形势呢?(文/优视汽车 老炮)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优视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为什么全世界都在唱衰合资?
6月29日晚,小鹏G6以20.99万的低价格上市后,微博评论区出现了这么一组高赞对话:
“今年上半年都这么刺激了,那明年还不得死几个合资助助兴?”
“雪铁龙、标致、起亚、马自达、斯柯达、英菲尼迪都在排队跳楼呢。”
虽然这种键盘侠式的对话有些粗鲁,但2023年的合资困境,确实也是赤裸裸的刺眼。
两周前,连在中国市场所向披靡四十年的大众,都已经甘当“老三”了。
2022年大众在华销量为318万辆,同比下降4%。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19.8%缩水到15.1%。因此在刚刚结束的“2023大众集团投资日”上,大众进一步明确了细分区域的市场战略,针对其最重要的中国市场的全新目标是——
保持跨国车企第一,全品牌第三的市场地位,并希望长期在中国市场占有15%的份额。
甘做“第三”名的大众,显然认清了现实:
2022年南北大众的销量之和还远超比亚迪,但这个局势已在今年上半年被逆转——今年4月比亚迪的累计销量(上险量357278辆)已经反超南北大众之和(343915辆)。
除了大众的新目标,最近更能反映合资困境的是,连BBA都开始补贴经销商了。
NO.1 [ 时隔8年的BBA补贴 ]
端午假期前夕,奔驰中国向国内所有经销商发放了20亿元的补贴。而在此之前,奔驰刚刚一次性支付了2022年的整体零售奖励约15亿元。再将时间往前拨,一季度奔驰也向经销商发放了几亿元的补贴。
6月初,宝马中国也豪气地给旗下经销商发了50亿补贴。
至于奥迪,据传也对经销商也做了相应补贴,但方式不同于其他两家直接给钱的方式,而是每卖出一辆车,就给经销商对应车辆价格2%的金额补贴。
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眼看着奔驰宝马终端士气大振,而自家爸爸太抠搜,奥迪经销商正在集体跟厂家干架。
上一次BBA集体给经销商发钱,还要追溯到2015年。
当年是因为整个市场骤然遇冷,而今年,除了整体的消费低迷,还因为:市场格局变动之下,合资局势的溃败已经从边缘合资品牌光速烧到了顶端的一线豪华。
如果说开年降到12万的雪铁龙C6是合资燃油车自救的开场,那么端午节前后BBA豪气地给经销商发补贴,应该算是中场了。
就在去年底,奔驰某经销商集团的高层还对汽车产经表示:燃油车利润很高,奔驰的电动车就是随便卖卖。没承想这才过了半年,就到了要靠补贴过日子的地步了。
客观来说,BBA依然稳稳占据着豪华车的头三把交椅,但特斯拉和理想已经以相比前者成倍的增速,上升至第四、第五。
5月高端品牌前五名的销量和增速依次为:奔驰(32.2万、9.2%)宝马(31.6万、7.8%)奥迪(25.2万,9.4%)特斯拉(22.2万,83.8%)理想(10.9万,128%)
再单独拿SUV来说:
截止6月25日的SUV销量数据显示——理想的销量(2.73万)已经超过BBA一个身位(奔驰1.9万、宝马2.16万、奥迪2.19万)。
目前老牌豪华们在销量数字还算体面的情况下,其实面临着两大困境:
第一,豪华市场份额正在被新造车一点点蚕食,而且速度会越来越快;第二,现在的销量是用比以往更大幅度的终端优惠,也就是巨大利润换来的。
降价换量,已是BBA们挽回市场份额的必要举措。
前几年加价提车的宝马X3,今年的降幅一度达到8.66万。其他豪华品牌的降价幅度也大同小异:10%以上的折扣都是基本操作,捷豹路虎的折扣率甚至高达30%。
持续的大折扣造成了终端的亏损,这也是BBA必须发放巨额补贴稳定渠道的原因。毕竟渠道是品牌最重要的护城河,渠道失守也就没得玩了。
不过,作为头部的BBA还有钱发给经销商以稳定渠道,部分二线豪华的渠道则已经溃散。
据一位捷豹路虎4S店总透露,由于大环境不好,大排量豪华车销量萎缩,新车亏损太多,导致二季度很多捷豹路虎的经销商都”不玩了“。
其实捷豹路虎多年来业绩低迷,退网的也不少,不退的就是靠着吃品牌和产品设计的红利苟着。但当电动化时代碾压过来,燃油车市场被整个压缩,加速了经销商们的逃离。
与捷豹路虎情况类似的还有林肯,不过最拉垮的还属雷克萨斯。
最直观的销量数字:今年大家的终端虽然都不太好,但由于去年5月同期疫情的特殊原因,很多品牌的同比数字还是很好看的增长。唯有雷克萨斯,无论当月还是累计,都是下滑的:1-5月累计下滑超过22%。
有业内人士判断,接下来BBA们的日子会更苦。因为豪华燃油车的份额在被新造车蚕食,而前者却拿不出有竞争力的电动车补位。
NO.2 [ “等自主品牌烧死了再来抢市场”的合资,会迎来下一个拐点吗? ]
以往日子过得舒坦的日系经销商,今年也遭遇了暴击。据了解,许多一直强势的日系头部品牌店(广州系)也没能逃过月亏50万的宿命。
日系神话的破灭大概经历了两个步骤:
第一步,去年保值率崩盘,第二步,今年上半年三家日系电动车陆续推出,信誓旦旦要抢占市场,结果一轮价格战下来就纷纷扑街了。
尽管日系电动车也早早加入了价格战,但至今销量不见起色,甚至可以说,销量惨淡依旧:
根据乘联会数据,5月销量在100辆到1000辆之间的纯电车型有12款,其中日系占了三款:广汽本田e:NP1 极湃1、广汽本田bZ4X、一汽丰田bZ4X;当然,销量不到100台的也有,比如丰田C-HR EV、广汽丰田iA5、一汽丰田奕泽E进擎。
日系车除了打骨折也卖不出去几辆,卖出去的还频频出现质量问题。窥日系而知合资全貌:一边亏着卖燃油车,另一边电动车只能卖个仨瓜俩枣的销量:
福特电马今年前五个月的累计销量不到两千辆(乘联会零售数据);上汽通用旗下曾被给予厚望的转型纯电车型Lyriq,零售销量也都没达到四位数。(刚刚上市的别克E5,官方数字表示其6月零售量突破三千台。后续表现或许可以期待一下。)
相对来说,大众的ID系列卖得算过得去:5月一汽大众销量最好的ID.4 CROZZ卖了3927辆,前5个月累计勉强破万;上汽大众ID.3的销量是2556辆、ID.4 X2323辆。
这样的表现,只能说符合大众在合资中排第一的期待。
再看BBA中今年电动车增势最猛的宝马,其销量的突飞猛进,有赖于终端优惠超过10万元的ix3和i3。
5月宝马iX3销量为4114辆,宝马i3为3458辆,分别成为30万以上纯电车型中的SUV及轿车销量冠军。
但即便如此,电车价格体系已经完全崩溃的BBA,不出意外的话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被价格调整后的蔚来和祭出了G6杀手锏的小鹏,陆续超越。
不过上半年的销量只能说明当下,未来合资们在新能源领域还能等来超车的拐点吗?
两周前,在大众集团重新修订其中国目标的同时,还罕见承认了奥迪的落后。
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公开表示,奥迪品牌目前落后于竞争对手,尤其是在电动汽车方面,最主要的原因是软件问题。他还特别提到了中国市场:“该集团的业务高度依赖中国,但目前纯电动汽车产品线在中国市场没有竞争力。”
为了加快改革,大众很快罢免了奥迪首席执行官杜思曼,由Gernot Döllner接任。
很多人知道,奥迪的软件问题一度严重影响了其推新进度。
软件问题,或者说智能化问题,是决胜电动赛道的下一个门槛。但可惜的是,大众和奥迪面临的问题也是合资企业共同面临的。
来看乘联会发布会的一组有意思的对比图——“车企OTA迭代速度”。
图上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新造车头部的OTA速度是最频繁的,而合资和豪华不相上下的频率很低。侧面反映了后者在智能化方面的拉垮。
当然,意识到了问题,资金雄厚的BBA们还是有实力继续投入的,但时间还剩多少呢?
继起亚中国COO杨洪海日前发表“我等你们烧死了再来抢市场”的出格言论后,近日网上出现了一段一汽-大众战略部的视频。视频里的高管表达了和起亚老总基本一模一样的意思:
我们有钱有技术还有全球化经验,让自主品牌新势力打去吧,等他们打伤了,我们再全部清桌。大家现在一定要忍住啊!
放在三年前,此类言论还可以说是源自合资品牌的自信,但在今年市场刀刀见血而合资几乎全方位溃败的背景下,更像是吃了败仗后又束手无策的气急败坏。
就在昨天,韩国起亚汽车官网披露的季度财报显示:截至3月31日止季度的合资企业中,在华合资公司江苏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负债总额已达到约合人民币136.13亿元。
也就是说,江苏悦达起亚已经资不抵债,资产负债率达到127.1%。
另外有意思的一件事是,甘当“老三”的大众,在针对中国市场的目标中还提到希望“长期在中国市场占有15%的份额”,与此同时,2023年的集团利润率目标是高于8%。(2022年大众品牌的利润率是3%,集团利润率3.6%。)
什么意思呢?虽然承认中国市场对手很强,但依然希望市占率保持住,而且在这么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不仅不能牺牲利润率,反而要提升两倍多。
这种既要又要,舍不得孩子还想套住狼的思维,其实是合资品牌中普遍存在的。
这样的情绪笼罩下,跨国品牌们即使是看清了现实,也注定无法给出快速敏捷的响应。机会也就在一朝一夕间溜走了。直到2023年,几无挽回的余地。
NO.3 [写在最后:当BBA老家被中国电动车攻陷]
最近,德国一个门户网站Carwow对德国用户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至少42%的受访者认为将选择中国品牌汽车作为下一辆新车,与去年12月相比,这一比例增加了12%。
而面对中国品牌电动车大规模进入欧洲市场,近日有消息称,欧盟或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倾销调查”,并采用征收额外关税等方式,来限制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场的发展。
在不少欧洲车企掌门人看来,大规模涌入的中国电动汽车将对本土企业造成巨大威胁。有机构预测,如不采取措施,欧洲汽车制造商每年将损失7亿欧元的利润。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45.7万辆,同比增长1.6倍。
这两件事指向了一个趋势:作为汽车发源地的德国,BBA的老家,正在被中国品牌电动车占领。
看来电动化浪潮下,BBA们将要失去的不仅仅是中国市场的份额了。
豪车到中国就涨价,真的是因为关税吗
关税
关税收取价格为进口车运输到港口时所产生的全部费用,但是我们以裸车价代替。关税为25%。
关税:56.15×25%=14.04万元。
消费税
国内关于进口车的消费税,是根据汽车排量进行征收:雷克萨斯LX的排量是5.7L,所以消费税为40%。
商务部如何回应欧盟对中国电动自行车发起反补贴调查?
针对“欧盟对中国的电动自行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一事,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28日上午表示,我们对欧盟的立案标准与世贸组织《补贴与反补贴协定》的一致性表示质疑,敦促欧方能够严格遵守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客观公正地开展调查,避免对相关产业提供过度的保护。
商务部28日上午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问到,21号欧盟针对中国出口的电动自行车发起了一项调查,认为出口商存在过度的政府补贴,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论?
高峰回应称,我们遗憾地注意到,欧委会不顾中方的反对,于21号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电动自行车发起反补贴调查。这是欧委会继今年10月份对中国电动自行车发起反倾销调查之后,在两个月之内再次对中国的同一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中方对此高度关注。
高峰表示,事实上,在此次反补贴立案之前,我们已就欧盟业界关于所谓“补贴”的无端指责,向欧委会提出严正的交涉,明确指出欧盟相关产业申请书存在的严重缺陷。中国的电动自行车行业是完全市场化的、充分竞争的行业,欧盟业界所谓的“政府补贴”是对中国相关政策的误读和对世贸组织规则的曲解,缺乏事实依据,是站不住脚的。
高峰指出,我们对欧盟的立案标准与世贸组织《补贴与反补贴协定》的一致性表示质疑,敦促欧方能够严格遵守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客观公正地开展调查,避免对相关产业提供过度的保护。同时,我们也希望欧方能够本着建设性的态度,鼓励欧盟的业界与中国的电动自行车行业加强合作,化竞争为共赢,实现双方产业的共同发展。中方将密切跟踪案件的进展,视案件进展情况,采取必要措施,坚决捍卫中方正当合法的权益。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