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问题是什么?
黎巴嫩问题: 第四中东战争后,由于巴解、珍珠党等反以色列武装在黎巴嫩南部和贝鲁特建立基地,严重威胁以色列的安全,1982年,以色列悍然入侵黎巴嫩清剿反以武装(主要是巴解),并在黎巴嫩南部设立“安全区”,90年代末,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以色列基本撤出“安全区”,但边界线一直没有明确划定,以色列至今还占领部分1967年联合国“以巴分治协议”是应属于黎巴嫩的领土。 黎巴嫩的选举问题: 黎政坛目前主要有两大派:亲政府的反叙派和反政府的亲叙派。两派的矛盾在前总理拉菲克·哈里里被暗杀后逐渐升级。去年11月,6名亲叙派内阁部长相继辞职,标志着双方矛盾已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出于对各自利益的考虑,双方都希望能够主导总统大选。 黎宪法规定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黎议会共有128个议员席位,候选人如果在第一轮选举中获三分之二以上选票即可直接当选,若无人获得三分之二以上选票,则由第二轮选举获多数票者可当选。 但是,亲政府的议会多数派议员数量不足三分之二,无法确保该派候选人一举获胜;而反对派则抵制选举,致使9月25日的议会会议“流产”。尽管亲政府派领导人萨阿德·哈里里和反对派主要领导人之一、议长贝里多次会晤,国内外人士也多次斡旋,但双方都拒绝妥协,目前仍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国外势力影响力大 外国势力是造成黎复杂政治局面的重要因素之一。亲政府派指责反对派受叙利亚和伊朗的控制,而反对派则宣布政府派是“西方傀儡”。当地一些媒体指出,黎各派别的相互争斗,实际上体现了一些外国势力之间的较量。 真主党以及其他各反政府党派普遍受到伊朗和叙利亚的影响,强烈反对西方特别是美国的中东政策。他们担心,一旦亲西方的多数派候选人成为总统,会执行损害其利益的政策。 另一方面,受美国、法国等西方大国支持的亲政府派,一直指责叙利亚参与了对前总理拉菲克·哈里里等人的暗杀活动,他们担心一旦反对派候选人成为总统,这些案件的调查和审判将受到影响。 矛盾双方互不退让 据黎发行量最大的报纸《白天报》总编弗拉索瓦·阿格勒分析,目前黎各派就总统人选进行磋商时,其实并未围绕某个人的领导能力和品行,而考虑的是这个人的政治倾向、与本派别的亲疏。 亲政府派和反对派最终能否就总统人选达成妥协目前仍很难预料。此前,亲政府派领导人多次表示,如果双方不能就总统人选达成一致,将依照“简单多数”原则选出新总统。11日,反对派的中坚力量、真主党总书记纳斯鲁拉发表电视讲话说,若亲政府派擅自按照“简单多数”原则选出总统,真主党将视其为“篡位者”。 双方互不退让使解决黎总统选举危机增添了难度。如果在11月24日现总统拉胡德任期结束后,双方仍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那么黎国内很可能出现“权力真空”或两派各自拥立一位“总统”的情况。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出现这一情况,黎政坛将更加动荡,黎国内甚至会发生安全危机。最近黎军队和警方已加大了防范力度,上周末更多的坦克出现在贝鲁特街头。黎基督教马龙派苏菲尔大主教表示,当前的黎局势是“30年来最糟糕的”。 黎巴嫩和阿拉伯国家关系*沙特: 目前在黎境内共有约36.7万巴难民,其中26%住在大城市,45%住在得到联合国救济的12个难民营,约7万人生活在没有卫生、教育及社会服务等保障的13个居民点。 2006年,黎继续积极发展与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友好关系。黎以冲突期间,阿拉伯国家给予黎政治与财力上的支持。冲突结束以后,沙特、阿盟等亦积极斡旋,调解黎内部矛盾。 同以色列的关系 黎巴嫩南部与以色列北部接壤。1982年6月,以色列大规模入侵黎巴嫩。1985年,以色列以保卫北部加利利地区为由在黎南部建立了约850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在“安全区”驻扎了千余人的部队,并扶植由3000名亲以黎基督徒组成的南黎军。2000年5月,以色列单方面从黎巴嫩南部撤军,但黎仍坚持1923年国际边界线,要求以结束对谢巴农场的占领,并撤至1967年6月4日的叙以边界线;谴责以修建“隔离墙”。2005年,真主党武装与以军在黎南部边境地区频繁交火,并造成一定人员伤亡。2006年7月12日,真主党武装越境袭击以色列并俘获两名以军士兵,以军随即对黎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黎以冲突骤然升级,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8月11日,安理会通过1701号决议,要求双方全面停止敌对行动。14日,双方停火。此次冲突造成黎逾1000平民死亡,4000余人受伤,逾100万人流离失所。以色列亦有157人死亡。 同美国的关系 黎、美于1943年建交。黎巴嫩重视发展同美国的关系,力求美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支持和援助。美支持黎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支持《塔伊夫协议》;敦促叙利亚军队撤出黎境内;要求黎政府解除真主党武装。1997年美解除了长达12年之久的对美公民赴黎禁令。美在“9•11”事件后宣布黎真主党为恐怖组织,并向黎政府提出了冻结该组织武装行动、资金,双方进行情报合作等一系列要求,并暗示可能对真主党动武。黎政府则坚持认为应将民族抵抗运动与恐怖主义区别对待,部分拒绝美的要求。此外美在安理会审议联黎部队任期问题时支持削减联黎部队人数、变更其职能,亦使黎感到不满。2005年2月黎前总理哈里里遇害后,美国加大对黎问题的干预力度,迫使叙从黎撤军,支持黎反叙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对黎影响力增强。4月、10月、12月,美联合法、英推动安理会通过有关哈里里遇害国际独立调查的1595、1636、1644号决议。2006年,美在黎以冲突期间偏袒以方,在黎形象受损。冲突结束后,美承诺向黎提供2.3亿美元援助,其中4000万美元为军事援助。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黎以战争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战争原因: 以色列建国于1949年,是犹太人建立的民族国家。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成功后,以色列为了维护本国的安全,先后与周边国家进行过五次中东战争,并且最终大获全胜。黎巴嫩真主党诞生于1982年,当时以色列正大举入侵,导致近60万什叶派穆斯林难民涌入黎首都贝鲁特南郊。这些难民渴望返回家园。于是,在当时的伊朗精神领袖霍梅尼的支持下,真主党在贝鲁特诞生了。它是穆斯林什叶派政党,在反抗以色列的过程中,打出了“开展武装斗争,把以军赶出黎巴嫩”的旗号,获得了当地人民的广泛支持,被视作抗击以色列侵略的顽强斗士。经年战争积蓄的仇恨、民族矛盾以及宗教问题,最终导致了以黎之间的战争。 战况: 7月12日以黎发生武装大规模冲突以来,双方的军事行动有愈演愈烈的态势,冲突也一步步升级,局势也在进一步恶化。截至14日凌晨,已经有47名人员在冲突中丧生。13日晚间,真主党动用火箭弹袭击以色列第三大城市——海法;以军则对黎实行陆海空全面封锁,以军总参谋长更是宣称要将黎巴嫩的时钟拨回20年前。就双方实力而言,以军无论在军队规模、武器数量和质量、得到的国际支援等等方面均优于对手,因此可以说,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站长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