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丹麦现场下冰雹了 德国丹麦现场下冰雹了视频

六八 36 0

日德兰海战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日德兰海战(1916年5月31日~6月1日),又称为斯卡格拉克海峡海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德双方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北海海域爆发的一场海战,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也是海战史上战列舰大编队之间的最后一次决战。

战争背景

1916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三年,陆上战争陷入僵局,海上战争也无法分出胜负。一方面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舰队,凭优势对德国舰队实行海上封锁,使其多半时间困于威廉港和不来梅港;另一方面,德国虽然不敢让公海舰队远离基地,但也在暗中发展自己的海军力量,不断地通过开展潜艇战、布置水雷、派飞艇等对英国进行突然袭击,双方谁也制服不了谁。而这种形势就在1916年后开始变化。1916年2月,主战的德国海军上将莱因哈德·舍尔出任公海舰队司令,为了摆脱英国主力舰队远程封锁给德国海军造成的困境,舍尔制定了一个诱敌出击的计划:先以少数战列舰和巡洋舰袭击英国海岸,诱使部分英国舰队前出,然后集中大洋舰队主力聚歼,继而在决战中击败英国主力舰队;而英国此时也想打破僵局,企图通过重创德国大洋舰队,以撤出兵力全力以赴对付德国潜艇。如此必然导致一场大规模的海战。

1916年5月31日,经过4个月作战准备的德国舰队决定将此计划付诸实施。凌晨1时,海军中将希佩尔率领第一、第二中队的巡洋舰队组成“诱饵舰队”驶出威廉港,开向日德兰半岛西海岸,2小时后,舍尔亲自率领大洋舰队主力开往设伏海域。舍尔的计划虽然看上去无懈可击,可他却怎么也想不到,此次行动的天机已经泄露。5月30日下午,英国海军情报人员在打捞一艘德国沉没军舰时,获得一份德国海军的密码本,破译了德国海军的无线电通信内容,得知希佩尔已率领舰队离开威廉港。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在获悉情报后,杰利科连夜制订出一个与舍尔如出一辙的作战计划:由英国海军中将贝蒂率领巡洋舰分舰队诱使希佩尔进行攻击,短暂炮击后,把希佩尔引向潜伏在地平线外的英国主力舰队。5月30日11时,贝蒂率领前卫舰队从苏格兰的罗赛思港出发,将于31日下午到达挪威以东日德兰半岛附近海域,以期与德舰队相遇。杰利科则亲自率主力舰队从斯卡帕弗洛港出发,也将于31日下午到达贝蒂舰队西北方向60海里处的海域,等待德舰的出现。几小时后,设伏在罗赛思港外的德国潜艇向大洋舰队发回了“敌人舰队出航”的电报,而德国的“诱饵舰队”也早在英国人的监视之下,双方都认为“对方已上钩”,他们相向平行而行,奔赴预定战场。但是,无论是舍尔还是杰利科,都未预料到对方舰队已经全数出动。直到5月31日14时20分,为查看一艘情况异常的丹麦不定期货轮,英德两支轻巡洋舰差不多同时发现了对手,并立即向各自的舰队发出“发现敌人”的警报。之后,希佩尔按照预先计划,掉头向东南方驶行,想把英国舰队引入德国主力舰队的火力范围内,而贝蒂为了诱引“逃跑”的德舰反向追击,而主动追赶德舰。这样,英德两支“诱饵”舰队靠在了一起,双方都处在对方的坚炮射程内,德国军舰先开了火,英国军舰立即进行还击,日德兰海战就这样在400平方英里的洋面上拉开了序幕。英德双方兵力,英国占有明显的数量优势。其中英国杰利科的主力舰队由3支战列舰分舰队(共24艘战列舰),1支战列巡洋舰分舰队(共3艘战列巡洋舰),2支装甲巡洋舰分舰队(共8艘装甲巡洋舰),1支轻巡洋舰分舰队及其附加力量(共11艘轻巡洋舰),3支驱逐舰支队(共52艘驱逐舰,1艘轻巡洋舰领舰)组成;贝蒂率领的舰队编成是:2支战列巡洋舰分舰队(共6艘战列巡洋舰),1支快速战列舰分舰队(即第五战列舰分舰队,共4艘快速战列舰),3支轻巡洋舰分舰队(共12艘轻巡洋舰),3支驱逐舰支队(共27艘驱逐舰,2艘轻巡洋舰)。而德国舍尔所率领的公海舰队主力编成是:3支战列舰分舰队(共22艘战列舰),1支战列巡洋舰分舰队(共5艘战列巡洋舰),4支鱼雷艇纵队(共31艘鱼雷艇,1艘轻巡洋舰领舰);希佩尔率领的诱敌舰则由第一、第二巡洋舰分舰队(共5艘战列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3支鱼雷艇纵队(共30艘鱼雷艇,1艘轻巡洋舰领舰)组成。二者的兵力对比为:战列舰英德数量对比为28∶22,战列巡洋舰比例为9∶5,装甲巡洋舰为8∶0,轻巡洋舰为26∶11,驱逐舰(鱼雷艇)为77∶61。而且英国的火炮数量和战舰速度有相当的优势,英德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上火炮数量对比为344∶244,其战列舰的速度要高出德国1~4节,战列巡洋舰的速度也比德国任何一艘巡洋舰都高。

但是,具体到战舰的性能上,德国则技高一筹。首先,英国战舰设计的追求是航速和火力,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改进,牺牲的是装甲防护力,也没有很好的防火措施。而德国战舰则注重了这些方面的改进,在降低航速和装备的基础上强调更好的防护力,具有较厚的装甲和防火系统,炮塔之下设有防护得很好的垂直通道,如果炮弹在炮塔里爆炸,可以防止火势下窜到弹药库,不会引起进一步的损害。其次,英国炮弹中装的是苦味酸炸药,一经震荡或撞击便可爆炸,而德国炮弹装有定时信管和稳定的“TNT”炸药,具有更强的穿透力和爆炸力。最后,相对于英国来说,德国的战舰上安装了瞄准器,炮手进行了严格训练,具有较高的射击技能,收到了更好的射击效果。另外,德国在信号技术、测距和夜战设备方面,也都超过英国主力舰队。

战争经过

1916年5月31日15时49分,战斗在英德双方的战列巡洋舰之间展开。由于德舰采用了先进的全舰统一方位射击指挥系统,火炮命中率远远高于英舰,而且德军的穿甲弹也优于英军,双方交火后,德舰的每次齐射几乎都击中目标。15时56分,贝蒂的旗舰“狮”号便被击中2次,100名官兵当即阵亡。16时,1枚穿甲弹洞穿中“狮”号中部炮塔,并在塔内爆炸,引燃了火药袋。幸而当时双腿已被炸断的炮塔指挥官哈维少校急中生智,下令向弹药舱注水,才使2.6万吨的“狮”号免遭覆没的厄运。16时5分,英德舰队的后卫也投入激战,1.9万吨的英国战列巡洋舰“坚强”号被德舰“冯·德·塔思”号打中两炮,弹药库爆炸,“坚强”号立刻左倾,翻转沉没,1017名皇家海军官兵随舰葬身海底。之后,希佩尔下令集中火力猛轰英战列巡洋舰“玛丽女皇”号,使这艘2.635万吨的超级无畏战舰连中数弹,爆炸后一折两段,迅速沉没,全舰1275人仅有9人生还。短短一个小时内,英国皇家舰队竟被轰沉2艘,摧毁1艘,沉重打击了英军士气,舰艇减少,火力削弱,双方力量对比发生逆转,战局对英军越来越不利。而就在德国舰队意欲反扑,英舰队即将支撑不住的时刻,英军第五战列舰队终于赶到海战战场,以大口径火炮对德舰进行轰击,扭转了英国海军的颓势。16时10分,英舰“巴勒姆”号的一枚15英寸巨型炮弹在德舰“冯·德·塔恩”号水线下舰体上凿开数米直径的大洞,600吨海水涌进船舱,“冯·德·塔恩”号舰尾沉入海面。幸亏德国军舰按照提尔皮茨理论设计加强了防水结构,“塔恩”号终于控制了进水,但被迫撤出战斗。另一艘德国战列巡洋舰“赛德利茨”号也负了伤,一座炮塔被击穿起火,不过由于采取发射药严密保管的措施,避免了火势蔓延引起的大爆炸。在冰雹般的英国炮弹轰击下,希佩尔指挥舰队边打边向东后撤,以将英舰队引向舍尔所率领的德国主力舰队。16时38分,英国轻巡洋舰“南安普顿”号才观察到了德国公海舰队主力,立即向贝蒂发出了报告,“东南方有战列舰”。这时,一直认为舍尔还在威廉港的贝蒂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落入了敌人圈套,处境危险。但是为了达到引诱对方的目的,贝蒂仍按原来的方向继续南行,直到德国主力舰队在地平面上隐约可见时,才180°大转弯,全速北去,以便把德国主力舰队引向杰利科方向。而同样被蒙在鼓里的舍尔仍然认为英国大舰队主力没有出海,于是下令舰队全线追击。

下午18时左右,杰利科的主力舰队以每4艘战列舰排成一纵列,6行并列队形从东北方向杀入战场,与贝蒂的北上兵力会合。4分钟后,杰利科发现了德国舰队的准确方位,并决心采用大胆的横穿“T”字头战术,24艘战列舰很快排成一路纵队,向东南方向的德大洋舰队猛扑过去。贝蒂舰队也调转航向,与希佩尔舰队展开激烈的搏杀。18时20分,希佩尔的旗舰“吕措夫”号被英舰密集的炮火击中。英国的2艘老式装甲舰“防御”号和“勇士”号也被德国的战列巡洋舰击中,一炸一沉;18时33分,1.7万吨的英第三战列巡洋舰中队旗舰“无敌”号又被德舰击中,引起火药库爆炸,当即炸成两段,舰队司令胡德少将连同1000余名舰员一同沉入海底,仅6人得救。但英国舰队的损失并没有影响主力舰队在数量上的优势,而且德方一艘接着一艘的排成纵行的战舰,由于前面的挡住了后面的射界,所以在发挥火炮威力方面大大受到了阻碍。更让德舰头疼的是,舍尔此时才发现他所面对的是英国的整个主力舰队,显然已经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只能撤出战斗。18时36分,舍尔发出海军命令,“转向右舷作战”,全体舰队向后转180°,在鱼雷艇的掩护下向西南逃去,这样的结果是跑得越远,离东南方向本土基地就越远,形势就更为不利。杰利科则由于烟雾原因并未注意到敌人去向,也害怕触到德国水雷和鱼雷,并没有趁机紧追,而是选择了倒转航向,将自己的主力舰队部署到敌舰队与其基地之间的位置上,形成了一个新月状队形,截断了德舰返回基地的退路,形成包围阵式。在这种形势下,舍尔决定趁英国舰队变换队形时转身杀回去,从主力舰队的尾部实施突破,打破英军封锁,拼杀出一条血路,返回基地。于是,18时55分舍尔发出第二次“全体一齐”转向命令。然而,这次舍尔的计算失误了,德国大洋舰队并没有冲向英国主力舰队的尾部,而是直接撞入了英国主力舰队的中央,战场上又一次形成了对英国舰队有利的“T”字形作战态势。19时12分,英国战列舰全部开炮射击,舍尔立即下令施放烟幕和鱼雷,并命希佩尔的战列巡洋舰作“死亡冲锋”,掩护主力转向后撤。最终大洋舰队又一次脱离险境,但希佩尔的旗舰“吕措夫”号却在再一次遭到打击后燃起大火,保护它的鱼雷艇只好向其施放鱼雷加速其沉没,“德弗林格”号的主炮台全部报废,德国的2艘战列舰也受到重创。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舍尔发出第三次“全体一齐”向后转的命令。19时35分,德国速度最高的第3战列舰分舰队再次西去,战列巡洋舰紧随其后,德国大型海舰很快消失,英国人停止炮击。杰利科担心受到德军鱼雷和水雷的攻击,便没有追击,而是打算先将舍尔舰队围堵在返回其本土基地的航线外,待天明之后再一举歼灭。

然而,这次杰利科失算了,短短的一个黑夜给予了德国舰队足够的喘息机会。德国舰队总指挥舍尔很清醒地意识到,德国舰队要想突破英军包围,必须利用好5月31日夜间这段时间,否则将再也没有反击机会。因此,舍尔制定了转变航向为东南,趁夜从英国主力舰队的尾部冲杀过去,突破封锁线,经合恩角水道返回基地的作战计划。德国舰队遵照舍尔的命令,投入全部兵力,拼死一搏,他们冒着纷飞的炮火和英国鱼雷,从不同方向袭击英国主力舰队,给英军造成混乱和判断失误,使杰利科摸不清德国舰队的位置。31日22时10分,德国的第2轻巡洋舰队与英国的第11驱逐舰支队发生冲突,英国支队领舰轻巡洋舰“卡斯特尔”号受伤。22时15分,英国第2轻巡洋舰分舰队与德国第4轻巡洋舰分舰队发生3分钟的交战,英国的“都柏林”号和“南安普顿”号受伤,德国的“斯梯林”号和“弗劳恩洛布”号受重伤,后者于22时45分沉没。23时30分,德国公海舰队和英军担任后卫的驱逐舰遭遇,双方借助照明弹、探照灯和舰艇中弹的火光进行着漫无目标的射击和冲撞。结果,英国的战列巡洋舰“黑太子”号误把4艘德国战列舰当做友舰,遭到敌舰的一阵齐射,最终起火爆炸沉没。英国1艘驱逐舰“喷火”号也因撞到德国战列舰“纳绍”号而沉没。6月1日1时45分,英国海军上校斯特林指挥的驱逐舰“福尔科奈”号射出的2枚鱼雷击中目标,德国旧战列舰“帕默恩”号被鱼雷引爆火药库,炸得稀烂,全舰无一人生还。德舰“埃尔滨”号中了鱼雷后失去操纵,为防止被俘自沉了。直到6月1日凌晨3时,德国舰队终于从英军封锁线上杀开了一条血路,向合恩角水域狂奔,杰利科率领英军穷追不舍。凌晨4时15分,舍尔已率领德舰通过杰得河口雷区中间的秘密水道入口进入威廉港内,安全到达合恩角。而英国舰队则因惧于德国威廉港附近密密麻麻的水雷阵,不敢继续追逐,只能悻悻地返回斯卡帕弗洛海军基地。至此,战斗完全结束。

战争结果及评价

日德兰海战没有绝对的失败者,也没有绝对的胜利者。从具体损失来看,英国舰队共损失3艘战列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战斗吨位达11.5万吨,伤亡6945人;德国舰队共损失了1艘老式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战斗吨位达6.1万吨,伤亡3058人,英德双方损失比近2∶1。德国公海舰队在力量对比明显不利的条件下,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船只,摆脱了潜在的危险,从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然而从战略意义上来看,英国是胜者,这次海战中德国并没能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依旧是一致“存在舰队”,仍然被困于港口内无所作为,英国舰队继续控制着整个洋面。从整个海战发展史来看,日德兰海战是战列舰时代规模最大也是最后的一次舰队决战。在这次海战中,大炮巨舰主义遭到失败。此后,德国和其他海上强国开始研发争夺制海权的新型力量和探索新的战法,如二战中出现的潜艇破袭战和航母海空决战。

求德国闪电战全过程

概述 闪击战----由古德里安创建的战争模式(英译Blitzkrieg或lightening war),也叫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首先并且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它往往是先利用飞机猛烈轰炸敌方重要的战略设施的通讯中心,把敌人的飞机炸毁在机场,取得制空权,并使敌人的指挥系统瘫痪。 闪电战就是奇袭、快袭集中加在一起,将像闪电一样打击敌人!可以使敌人在突如其来的威胁之下丧失士气,从而在第一次巨大的打击之下就会立即崩溃![编辑本段]理论根据 1、德国军事家A.von施利芬关于采取战略迂回和包围, 实施速决歼敌的观点; 2、意大利军事理论家G.杜黑关于集中空军力量打击对方的重要政治、经济和军事目标而取胜的观点; 3、英国军事理论家J.F.C.富勒关于组织几路强大的快速坦克纵队,在航空兵强有力的掩护下,深入敌军纵深,直捣敌军司令部,使敌陷于瘫痪的观点。[编辑本段]战例 最初用于波兰。1939年9月1日4时45分,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势如破竹般撕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防线。德国装甲部队与空军构成的快速纵深挺进力量,将陈旧庞大的波军迅速撕裂、合围,至10月 5日,波兰战役即告结束。波军6.6万人阵亡,20万人受伤,69.4万人被俘,而德军仅伤亡 3万余人。 二战初期,A.希特勒基于上述理论,主张先发制人,集中陆军和空军,象漆黑的夜里突然闪电一样地打击敌人,攻势凌厉,似乎无往而不利。1939年9月至1940年6月他用闪击战占领了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兰西等国。具体是27天内征服了波兰,1天内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1941年他再次用闪击战进攻苏联,但在苏联人民的坚决抵抗下,最终遭到了失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随着导弹核武器的发展,闪击战仍被超级大国视为一种有效的战争样式。历史渊源一战中与德军步兵战术 很多人谈论二战德军的闪击战的时候,往往和坦克联系在一起,似乎是机械化战争理论的出现和发展导致了“闪电战”理论的形成,然而,实际上闪电战的出现早于任何机械化战争理论,现代意义上的闪击战,是在20世纪初,由德国军事家冯。施利芬提出的。 “闪击战”是由“闪电”和“战争”两个词组合而成,是形容行动犹如闪电一样迅速,给敌以措手不及的迅猛打击。其实质是利用攻击的突然性、兵力兵器优势等因素,从战争刚开始时就给敌战略第一梯队(掩护部队)以决定性杀伤,然后向敌国腹地迅猛进攻。在敌人动员和使用其军事和经济潜力之前,将其粉碎。 德军根据此理论,在一战前就制定了大名鼎鼎的“施立芬计划”。按照施立芬计划,在战时出动5个集团军穿过比利时,5支大军齐头并进,其右翼进攻速度要快,左翼速度比较慢,这样当右翼包围巴黎的时候,左翼部队就可以对试图救援的法军主力以逸待劳。而预计法军主力在开战后将全力进攻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在这里仅仅有第六和第七两个集团军,施立芬的目的是利用右翼的快速战略迂回,就像一闪旋转门一样把法军主力消灭在野战中。因此,在行动中,德军作战的核心思想是包围战,既不断向敌军侧翼迂回,遇到不易攻击的目标便绕过。这样可以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搅乱敌军的防御体系。在这一阶段,骑兵是德皇威廉二世最给予厚望的部队,因为在普法战争中,骑兵的迂回作战就为歼灭法军起到了很大作用,因此德皇很希望能把那次战争简单的重演。但是,此时的欧洲毕竟不同于1870年的普法战争。新式火炮和机枪的大量应用导致进攻方面对的阻力大为增加,而此时德国仍习惯用增强进攻兵力的密度提高进攻效率。在第一次伊普雷运河战役中,德军士兵在协约国军队的机枪和训练有素的英军步兵射击下尸积如山,很多英国战地记者对德军士兵的印象就是他们是机器人,在战场上毫无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对于德国来说,如此惨重的伤亡使得他们称此次战役为:无辜者的大屠杀。 事实上,德军士兵的战术素养很高,只不过对于那些作为旋转门门板的士兵,除了向前冲击毫无选择,对于资源匮乏的德国而言,停下就代表着坐以待毙。而在阿尔萨斯和洛林同法军主力周旋的第六军和第七军的战士,却表现了很大的灵活性。他们不断派出连排级别的小部队向敌军侧翼渗透,并且通过这种渗透袭扰敌军的进攻节奏。下面的一个小战例就很能说明问题。 1914年8曰20日,一个法军步兵连参加了对阿尔萨斯的一个山脊的攻击。进攻路线是一个曲线,在法军向进攻发起线前进的时候,德军小部队利用树木的掩护,向两侧渗透。当法军跨过曲线的底端。德军的交叉火力就开火了,此时一个法军排长命令手下人以散兵线向山顶冲锋。由于越向山顶接近,队形越密集,法军的伤亡也越来越大,更多的法军士兵也就暴露在德军火力下。根据平时的训练,法军开始蹲姿进行还击。但是在短短几分钟后,法军的凝聚力就荡然无存。他们发现敌人的火力来自四面八方,因此不少人认为保命成了更实际的问题,因此一些士兵开始不听命令后退,随后变成了全线溃退。那个年轻的连长很快发现只有他一个人在交叉火力中。在战斗结束后,他沮丧地对自己说:“1870年又开始了。”然而,尽管德军左翼拖住了法军主力,但右翼的进攻还是被遏制了,双方开始了堑壕对峙。在那个时代,勤奋的防守者很容易取得上风。由于日复一日地增强防御体系。一战西线的堑壕体系往往达到3条主壕之多。在第一道主壕之前,还包括掩体,碉堡,等火力支撑点。更外则是铁丝网,鹿砦和chevaux aux frises(好像是法军特有的障碍物)。数百门大炮和机枪组成的火力形成了数公里纵深的“无人区”,而且随着更多机枪火炮源源不断的运往前线,无人区日复一日变得几乎不可能突破。德军步兵战术思想的变化 在最血腥的堑壕战--凡尔登战役结束后,德军内部开始反思以前对坚固堑壕体系的突破造成的伤亡太大。首先,部队在突破无人区的时候,要遭受敌人非常密集的火力,而既便到达敌军堑壕,筋疲力尽的部队还要同敌人进行白刃战,就算部队很幸运地攻占了敌人的阵地,一旦后继部队未能跟进,则前方部队很难有自主作战的能力,很容易被敌军预备队赶出所占阵地。另一方面,步炮的协同也有很大问题,之前的炮火准备,是在严格按照时间表和作战计划实施的,(二战苏军也还是如此)一旦步兵进攻节奏跟不上时间表,炮火的准备很难对步兵提供有效的掩护。 针对这些缺点,德军改进了它的步兵装备。这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装备是火焰喷射器的出现,在 1915年冬季,德军的单兵装备还基本是步枪和刺刀。这种武器在堑壕战中显得笨重且效率不高,而火焰喷射器则可以让小部队获得相当的面杀伤手段,在打扫战壕的时候,使守方很容易处于不利地位。另一种新式武器是克虏伯开发的37MM炮,这种炮很轻便,突击部队可以利用它近距对付敌军的火力点。战术的改进首先是来自炮兵,炮兵弹幕徐进射击 的发明,使得敌军不容易向被进攻的阵地投入增援兵力。其次是迫击炮大量应用,直射火力打击不到的堑壕变得不再安全。 以上这些对“突击群战术”奠定了基础,不过,最终这种创新还是来源于实战中的下级军官。在 Argonne 和 Vosges(凡尔登战役结束后的战斗)的战斗,对 Rohr上尉的战术思想影响很大,后来此人提出了渗透战术的原则,并得到了德军高层的重视,当然很多下级军官都在考虑类似的战术,其中比较有名的是124 步兵团的埃尔温,隆美尔中尉。“突击群战术”又称“渗透战术”(Stormtroop tactics),其核心是利用小的作战单位,利用对方防御的间隙和接合部,渗透到对方的防御体系当中,打击重要目标,切断交通线,割裂防御部署之间的关系,为正面的攻击创造条件。根据这个思想,在进攻发起前,先经过密集的炮火覆盖,接着在弹幕徐进的掩护下,德国派出数支精良的小分队,即所谓“强击部队”或者有人译为“突击部队”或者“风暴部队”的。这些部队在突破无人区的时候可以交替掩护,并绕过敌军火力支撑点,迅速通过敌军防御部队的间歇突破到敌军纵深,切断敌军通讯。而后大部队才发起攻击。 由于在这种战术中,强击部队要突破敌军防线并在缺乏支援的情况下作战,因此他们的装备和战术都与之前的德军步兵有很大不同。首先是强击部队里有前进控制官,他的作用是利用(用无线电的很少)同本方炮兵进行密切联络,不再按照既定时间表而是实际需要为强击部队提供炮火支援,当然的作用距离是很有限的,因此他们更多的是使用信号弹和信号火箭指示目标。此外,强击部队除了战斗部队和协调官以外,还有工兵,基本的后勤医疗单位,以及通讯部队。实质上他们是一支袖珍的合成部队。其次,强击部队的武器已经不在是一律的步枪加刺刀了。他们装备了手榴弹,手枪,短刀,还有尖形铲。如果是军士,还有轻重机枪,一个榴弹发射器,一个轻迫击炮,一具火焰喷射器。此时,强击部队的体制也变成了分队,分队的士兵基本装备不再是步枪而是伯克曼MP-18冲锋枪,一个分队就拥有完整的步兵火力配系,可以坚持独立作战。胡蒂尔与突击群战术 对于英法等西方军史学家而言,突击群战术又被他们称为“胡蒂尔战术”。这是奥斯卡·冯·胡蒂尔(Oskar von Hutier)将军(1857-1934)在一战中对突击群战术的应用最为成功,尽管他对这种理论的发展没有任何直接贡献。胡蒂尔生于一个军人世家。他的祖父曾经和拿破仑战斗过,而且他的父亲也在1870-1871年间参加了普法战争。埃利希·冯·鲁登道夫,德国军队的第一军需总监则是他的表兄弟。在里奇特费尔德士官学校受训时,胡蒂尔即被保罗·冯·兴登堡视为一位非常有前途德军官,这是他军事生涯中最早的亮点。在士官学校毕业后,他进入总参谋部并随后交替担任参谋和前线指挥官两种职务。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行,胡蒂尔首先在第一次马恩河战役中于冯·布洛的第二集团军中担任职务,负责指挥第一近卫步兵师。1915年4月,他调往东线在艾克豪恩的第十集团军中指挥第二十一军。1917年1月,胡蒂尔被指派指挥位于里加以南多瑙河一带的D集团军,以便在三个月后指挥第八集团军。正是在指挥第八集团军期间,胡蒂尔建立了使其留名战史的声望。 在里加战役中,胡蒂尔面对的是俄国帕尔斯基将军指挥的第12集团军,编有161,000人、火炮1149门,机枪1943挺。而第8集团军下属3个军,约6万人,火炮2000门,机枪2000挺。1917年9月3日,胡蒂尔的军队占领了里加。到3天后战役结束,第八集团军以4000多人的损失造成俄第12集团军2.5万人的损失,并推进到里加湾海岸。9月6日,胡蒂尔因其杰出成就荣获著名的“蓝马克斯”勋章。不过,这种突击群战争登峰造极的要数德军在1918年在西线发动的春季攻势,西方军史学者称为“和平攻势”。在这次战役中,胡蒂尔指挥新编第十八集团军,充当于1918年3月由鲁登道夫发动的德国大规模春季攻势的先锋部队。参加攻势行动的部队有三个集团军,北面是冯·贝洛将军的第17集团军,中间是冯德尔马维茨将军的第2集团军,胡蒂尔的第18集团军位于最南侧。3月21日,胡蒂尔指挥5个军、27个师沿着索姆河两岸向海岸进击,同时向北和向南展开,获得了蔚为壮观的初期成果。他所直接面对的敌人是英国将军休伯特·高夫指挥的由12个师组成的第5集团军。通过再次充分使用渗透技巧,他的军队捕获了 50,000俘虏并非凡地推进了60公里。他的军队移动的如此迅速以至于负责侧翼的其他部队被远远的抛在后面。两天后,他被皇帝迅速授予橡叶奖章。不过这时胡蒂尔的推进已经开始减缓并最后在日益增强的英法军队的抵抗面前停顿下来,这主要是因为难以通过古老的索姆河战场保证补给。3月27日,胡蒂尔向法国首都进行了一次最深入的挺进,他部下的几个师攻占了距离巴黎约32英里的蒙迪迪埃镇。4月4日,他被迫停止于蒙迪迪埃和莫勒伊以西。胡蒂尔进攻的停止暴露了“突击群战术”的一大弱点,就是对后勤补给要求比较严格,由于强击部队实质上是小规模合成部队,它对于后勤的物资也不是单一的步兵为主的传统部队所能比拟的。而此时的德国,他们不可能继续维持攻势所必须的后勤补给。突击群战术对机械化闪击战的影响 突击部队的存在源于对进攻速度的渴望,由于强击部队的进攻速度总是快于友军,因此他们需要自己的突击和掩护部队。在古德里安组建装甲军的时候,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装备两种坦克,一种是突击用的,另一种则是支援型的,前者成了III式坦克,而后者成为IV式。 在坦克等机械化战争装备的推动下,战场上的机动不再局限于人和马的速度,因此突击行动的突然性大大提高,以坦克为主构成的装甲机械化部队不仅具有猛烈的火力,而且,能实施快速深远的纵深机动作战。这种将强大的打击力迅速作用于敌,使其抵抗和防护都变得无能为力的“坦克战”,是以往战争所无法比拟的。飞机呼啸而至,象冰雹般连续投弹,摧毁、杀伤、破坏敌工事、设备及有生力量;在这咄咄逼人的火力攻击之后,装甲机械化部队突然出现,在敌尚未从巨大的心理震撼中恢复之时,以催枯拉朽之势,扫荡敌阵地,直插敌纵深,物质的摧毁与精神的威慑双管齐下,成倍地增加了打击强度,迅速地赢得战役胜利。实际上,坦克集群和风暴部队的作用是一样的,只不过它的机动性,火力,和防御力远非步兵可比。因此二战初期对法作战中,几乎同样的战略,德军就得到了和一战完全不同的效果。[编辑本段]闪击战三个重要要素 1奇袭 2集中 3速度实施过程 1、集中使用装甲部队——高度集中的强大火力,快速机动能力,还有迅速推进时的强大生存能力都使装甲部队远超过以前历史上任何一场战争中出现过的任何部队。它使得骑兵显得完全过时,使步兵在开阔地上显得万分无助,除非他们大量装备有效的反坦克炮。但是反坦克炮正是作为对闪电战的回应才发展起来的,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末尾才逐渐成熟。德国的坦克部队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他们被认为是精英部队而被配以最优秀的士兵和指挥官。德国的坦克是第一款能真正有效投入战斗的坦克。除了坦克,机械化步兵能够与坦克一起推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保护以远离来自敌人步兵和反坦克武器的威胁。当步兵的战斗车辆不能得到满足时,步兵经常会搭乘在坦克上前进。 2、大规模精准的空中支援——空中轰炸的高效准确和毁灭性把炮兵远远甩在了后面。同时炮兵也无法跟上坦克的推进速度。所以除了普通的炮兵外,德国军队还装备了大量的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它能够迅速有效的消灭坦克推进道路上的障碍(如炮兵,防御工事,步兵集团,桥梁和护卫车队等)。 伞兵是另一种形式的空中支援,他能够快速占领指定目标而不是破坏。在闪电战中他们的常见任务是抢占重要桥梁,以防止敌人破坏他们,并使坦克能够不受拖延的快速抵达并通过桥梁。 3、无线电——当法国在1940年时甚至还没有装备无线电时,德国就已经在每辆坦克,每架飞机,甚至每个作战单位上都配备了无线电。这使得德国的指挥官们能够高效率地掌控他们的部队,并使得他们的空中力量更具效率和破坏性。无线电使得德国的闪电战指挥官们能够与他们的部队一起快速推进,并亲眼观察战场,充分掌握战场形势的瞬息万变从而更好地运用他们的部队,而不是站在地图前坐失良机。无线电也让德国的高级指挥官能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有效地掌控庞大的机动部队,使大规模的协同作战和高效率的统一指挥成为可能。 4、灵活性——德国装甲指挥官不用去死搬命令按照特定的路线行军。他们高度的机动能力和反应快速的空中支援赋予他们足够的战术自由,这使得他们能够犹如洪水泻地般选择抵抗力量最薄弱的路线推进,或者通过他们强大的坦克炮火力和空中支援来打开一条通道。这同样能够使他们遭受尽量少的伤亡,从而保持他们高效迅猛的穿插并向更深处推进。 5、主动权和突然性——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快速推进部队的惊人的速度和力量和对敌领土的狂轰滥炸能够轻易地使敌人陷于休克状态。持续的突然袭击会带来更大的毁灭性破坏,正如德国人在战争中做的那样。他们快速包围大规模的敌军,切断他们的补给线,使敌军瓦解和失去斗志。 6、简单明了——闪电战没有任何复杂晦涩的东西。它是一个简单的战术,现代武器的革M——坦克,飞机,无线电,使得它的实行成为可能。正是由于其他武器和战术的融入,使它有了质的飞跃。也正是因为有了拥有骑士精神的指挥官像古德里安和隆美尔,有了经过严格训练拥有战斗经验的士兵,有了出色的武器如四号坦克和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德国才能够通过闪电战取得惊人的胜利。 在以后的战争中德国终于遇到了棋逢对手的装甲指挥官,例如巴顿和朱可夫。他们的坦克也在可能是二战中最好的坦克的苏联T-34面前相形见绌。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也遇到了超级战术支援机,像二战中装甲防护最佳的伊尔-2对地攻击机,还有再往后的美英新型的多用途战斗轰炸机。 7、空中优势——这个因素处于从属地位,但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敌人拥有空中优势,那闪电战就不可能实行了。就如隆美尔和其他德国指挥官在战争后期所面对的局面。 8、后勤——这是另一个关键的从属因素。德国正是由于忽视了这个因素,而最终使部队陷入瘫痪。德国人善于在相对较小的范围,较短的时间和良好的天气条件下发动闪电战,如入侵波兰,法国,南斯拉夫和希腊。但是当1941年他们进攻苏联时,苏联巨大的纵深,糟糕的道路情况和恶劣的天气使他们在后勤上的缺陷显露无遗。由于缺乏足够的卡车,德国人还在大量使用骡马作为运输工具,这使得他们的步兵和补给跟不上坦克的推进速度。运输机本来也能对部队的后勤保障起到帮助,但是在对克里特岛的空降作战中德国损失了很多运输机,后来为避免被围困在斯大林格勒整支部队投降而进行的自负且无益的空投援助的行动中更多的运输机白白损失。 除了传统的对行进中的部队的食物,水和弹药的补给,坦克还需要大量的燃料和零部件。这个问题随着战争的进展不断加深,并使德国的装甲部队陷入瘫痪。德国后期的坦克,虎式和虎王重型坦克在技术上非常复杂,比早期的坦克需要更多的燃料。很多重型坦克的损失都是由于机械故障和燃料不足,而非敌人的炮火。所以闪电战需要的不只是坦克,还需要它们有极高的可靠性,足够长的行程,并且伴随有各种辅助卡车。德国忽视了战争华丽舞台背后所需要的幕后支持,因此遭受了惨重的惩罚。在战争后期苏联军队改进了他们的后勤补给系统使他们的坦克能够不停顿地连续推进数百英里,有时甚至能够在行进中加油,这当然要归功于他们车辆的技术上可靠和简洁。剖析以尽可能短的时间“折叠”空间 “时间就是军队”,“时间就是胜利”,争取时间和夺取空间是军事对抗的重要内容。在时间上先敌一步,可以得先机之利。在“巴巴罗萨计划”中,德军仅3个星期即在苏联境内推进纵深达400~600公里,其成功的原因是: (1)“适时”; (2)出人意料的主攻地点; (3)欺骗活动; (4)新的坦克“战术”。(5)陆军拥有优势空中支援 德军闪击战应用军事科技的新的优势,依靠坦克集群的快速突击,以及飞机的空中火力和纵深机降、伞降的高速配合,形成威力巨大的现代“撞城锤”。由于时空关系的改变创造的新的作战理论,产生了时人难以想象的作战效能。以尽可能快的机动获得最大限度的冲击力 《孙子兵法》进攻战的一个重要思路是——以极快的速度突袭敌军,致使敌军未反应过来就以取得约半数的胜利。书中写道:“进而不可御者,速也。”并对快速产生的冲击力作了至美的比喻:“激水之急,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根据战争力学理论,军队战斗力取决于兵力、机动力和冲击力,而机动力和冲击力的大小都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快,冲击力也就越大。二战初的闪击战依靠装甲集团高速度、大纵深的突袭,产生的冲击力在军事史上堪称空前的。将精神之力转化为战斗力 在闪击战理论中,精神对作战的胜利可谓是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为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从西方的克劳塞维茨到东方的毛泽东,许多杰出的军事家都十分关注作战突然性,指出突然和不意,可以弥补兵力的不足。其二为震慑。美军在伊拉克战争的作战计划之一名为“震慑”行动,其实在闪击战的设计中,“震慑”正是希特勒、古德里安等追求的效果。二战时德国发起闪击战时其坦克数远不如英法联军,甚至被称为“穷人的战争”,然而“穷人”打败了富人。在西线闪击战中,法军大批部队被震慑住,法国战士丧失了作战意志,被俘人员竟多达150万。[编辑本段]对付闪击战的“钥匙” 为什么闪击战在二战初期产生了巨大威力?为什么二战中的闪击战又均以失败而告终? 西方“兵圣”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顶点理论认为:“胜利常常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一个顶点”。这个“顶点”,主要指的是作战强度和作战限度。由于顶点的存在,发起进攻的强者,到达顶点后,便会逐渐由强变弱,防御的弱者,若注意积聚力量的话,将可能逐渐由弱变强。闪击战尽管有突然性和高速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力,但毕竟这个冲击力有个极限,终究有个顶点。战争的最终胜负并不是单单取决于冲击力,还包括许多其他方面的要素。当德军深入苏联腹地,兵临斯大林格勒时,由于战争的非正义性(主要是暴行导致的抵抗)、自然条件的恶劣、后勤补给线的困难,特别是苏联军民高涨的爱国热情、强大的工业能力、正确的战略部署、经过调整并适应德军战术的新型军事理论和逐步装备先进武器的军队,以及美英和中国的支持等,使得闪击苏联的侵略战争在斯大林格勒由“顶点”跌落,从而开始走向失败。 二战后,虽然再没有像二战那样大规模的闪击战发生,闪击战其实在现代局部战争中处处可见其影子。特别是当现代战争插上信息技术翅膀后,突如其来的闪击战变得更加可怕。在计算机技术的武装下,空中力量的机动力、火力、防护力,已经远远超出二战时地面的装甲集团,体现出诸多的新优势:速度之快、机动能力之强,使地面防御力量几无还手之力;远程精确打击与火、力、快速机动能力的完美结合,达到了“动如雷震”、“斩首”、“震慑”的效能;空中力量在c4isr指挥、控制、侦察等系统作用下,能量发生空前跃升,形成超视距攻、防一体的作战系统,对战争命运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 需要警惕的是,现代战争中“战争顶点”已在高技术下变得难以利用,战争的“非接触式”、“非线式”、“非对称”,让弱小的一方“以劣胜优”的余地越来越小。那么防范闪击战的出路在哪里?唯有加速新军事现代化,未来化,在军事思想上断不可输给对手,在编制体制、武器装备、教育训练等上,也励精图治,形成对手不敢轻举妄动的优势,使敌无机可乘。 当闪击战插上信息的翅膀后,需要我们给军事思维插上信息的翅膀,不仅仅是贴着“信息”标签的名词的变化,必须有全新、敏锐而不保守的哲学头脑,需要居安思危而不是歌舞升平的危机意识。但是闪击战靠的是速度,如果不能个一鼓作气胜利解决,那么后果严重!

冬天下冰雹吗

烟台下特大冰雹严重吗?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