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什么地方
1. 鄱阳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受连续强降雨影响,鄱阳湖水位快速上升。据4月7日8时的数据显示,鄱阳湖星子站的水位达到了14.24米。在经历了半个月时间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下后,4月6日21时鄱阳湖通江水体面积今年以来首次突破了2000平方公里。这一现象被认为与雨季期间鄱阳湖水位上涨有关。2. 连日来,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水位持续上涨,截至4月2日8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水位上涨至10.82米,鄱阳湖都昌站水位上涨至11.3米,并继续保持上涨态势。随着水位上涨,湖区通江水体面积进一步扩大。目前,鄱阳湖通江水体面积扩大至1010平方公里,这也是自3月16日鄱阳湖通江水体面积缩水至1000平方公里以下后,时隔半个月时间,重回1000平方公里以上。当地水文部门分析,4月1日,江西全省正式进入汛期,受降雨影响,再加上饶河、抚河、修河、赣江、信江五河”来水增加,鄱阳湖水位快速上涨。鄱阳湖水位的上涨、湖区水体面积的扩大,将有利于湖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渔业资源繁殖以及湖区通行能力的提升。3. 4月6日,江西九江庐山市鄱阳湖滩处的落星墩已全部淹没在水中。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水位快速上涨。截至4月7日8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达到14.24米。半个多月前还在1000平方公里以下的鄱阳湖通江水体面积,今年以来首次突破2000平方公里。图片来源:视觉中国4. 据央视新闻,连日来,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水位持续上涨,截至4月2日8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水位上涨至10.82米,鄱阳湖都昌站水位上涨至11.3米,并继续保持上涨态势。随着水位上涨,湖区通江水体面积进一步扩大。目前,鄱阳湖通江水体面积扩大至1010平方公里,这也是自3月16日鄱阳湖通江水体面积缩水至1000平方公里以下后,时隔半个月时间,重回1000平方公里以上。当地水文部门分析,4月1日,江西全省正式进入汛期,受降雨影响,再加上饶河、抚河、修河、赣江、信江五河”来水增加,鄱阳湖水位快速上涨。5. 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水位因为降雨及上游来水的共同影响,在过去5天内快速上涨了近2米,达到了12.18米的高度,超过了12米的枯水线。这个上升的水位也在江西九江湖口县的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造成了水位上涨,使得江湖两色分界线变得更加明显。同时,由于乐安河干流乐平市河段、修河干流永修县城河段、梅川宁都河段等河段出现超警戒水位,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已经连续发布了洪水蓝色预警,提示沿岸各单位和社会公众加强防范,及时避险。鄱阳湖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也启动了24小时值班值守。目前,鄱阳湖通江水体面积已经扩大至1520平方公里。气象信息显示,在即将到来的清明假期中,雨带仍然会停留在赣中赣南地区,局部地区可能会有暴雨。水文部门预测,鄱阳湖的水位短期内仍将继续快速上涨。6. 鄱阳湖是一个古老的断陷湖盆,约1.35亿年前沉陷成巨大的盆地,距今六七千年前积水成为湖泊。由于历史上长江改道及人类的活动,大量泥沙沉积湖中,导致湖面不断缩小。鄱阳湖汇集了赣、抚、铙、信、修五河之水,再外泄入长江干流。随水量变化,鄱阳湖升降幅度较大,具有天然调节水量、蓄洪的功能。鄱阳湖南北长173公里,东西最宽处达74公里,平均宽16.9公里,湖岸线长1200公里,湖体面积3283平方公里(湖口水位21.71米),平均水深8.4米,最深处25.1米左右,容积约276亿立方米,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是一个季节性、吞吐型的湖泊。鄱阳湖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km2,约占江西省流域面积的97%,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其水系年均径流量为1525亿立方米,约占长江流域年均径流量的16.3%。7. 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以永修县吴城镇为中心,纵横永修、星子、新建等县管辖鄱阳湖内的九个湖泊,总面积为224。位于九江修水、西河交汇处的鄱阳湖滨,永修县8. 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通江水体面积已缩水近一半9. 中新社南昌3月22日电(朱莹)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近日水位持续下降。记者22日从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获悉,截至22日8时,鄱阳湖湖区通江水体面积761平方公里,容积17亿立方米。与3月5日湖区今年以来最大通江水体面积1450平方公里相比,缩水近一半。截至22日8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10.18米,鄱阳湖湖口站水位9.79米。水文部门分析,受饶河、抚河、修河、赣江、信江等江西五河”来水减少影响,再加上前期干旱少雨天气持续,导致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据江西省生态气象中心发布,3月2日至3月19日,江西全省平均降水量60.2毫米,较历史同期偏少四成二(历史同期平均降水量102.9毫米)。根据气象卫星资料监测,3月20日鄱阳湖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为1387平方公里,较今年以来监测的最大水域面积(3月2日1912平方公里)减小了525平方公里,较历史同期(平均1897平方公里)偏小近二成七。根据气象预报,今年3月下旬降水偏少,鄱阳湖水域面积还将继续缩减。(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我国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1998年极值 是什么湖位于哪个省
在不同的时期,会出现一些不同的天气变化,在夏季多雨的天气,也易出现洪涝灾害,而据了解,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的水位出现了1998年来的极值,那么我国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情况是什么呢?我国最大淡水湖是什么湖位于哪个省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 城市文化 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1998年极值 12日,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的水位井内,湖水漫过一道红色标记——“1998年洪水位22.52M”,这标志着我国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1998年极值。 受持续强降雨及长江上游来水影响,鄱阳湖星子站7月12日21时水位22.62米,超历史0.1米(22.52米,1998年8月2日),目前仍呈上涨态势。而鄱阳湖都昌站7月12日15时水位为22.38米,距离历史最高水位仅5厘米,超警戒水位3.38米。 江河方面,7月11日傍晚,赣江今年第1号洪峰通过南昌城区。其中,外洲站11日17时洪峰过境,水位达24.76米,超警1.26米;南昌站11日18时30分洪峰过境,水位达24.58米,超警1.58米,居历史第3。7月12日16时,长江九江站水位达22.77米,超警2.77米。
我国最大淡水湖是什么湖位于哪个省 鄱阳湖国家自然保护区主要部分位于 江西 省九江市永修县境内,面积22400公顷,包括大湖池、蚌湖、中湖池、大叉湖等9个湖泊及周围湖滩草洲。 地处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西北角,每年秋去冬来,水落滩出,沼泽星罗棋布,水草繁茂,鱼虾众多,是候鸟理想的越冬地。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水位最高时湖泊约170公里长,最宽处为74公里。形状像一个大葫芦,倒挂在长江南岸。由赣江、抚河、饶河、信江、修河五条主要河流分别从西、南、东南三面供水,然后注入长江。枯水季节,水落滩出,各种形状的湖泊星罗棋布,草地、湿地碧绿一片。1980年建立鄱阳湖自然保护区,面积为35000公顷,1988年建立鄱阳湖候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22400公顷。
鄱阳湖每年洪水期、枯水期水位变化很大,10月~翌年3月水落滩出,鱼、虾、螺、蚌及各种水草丰富,是候鸟越冬栖息的乐园。约有鸟类148种,其中水禽69种,属国家保护的鸟类有20种,主要有白鹤、白头鹤、黑鹳、大鸨、鹈鹕、白琵鹭等濒危物种。建立保护区以来,开展鸟类环志,生态观察、饲养驯化等研究工作,保护管理珍贵鸟类,各种候鸟的数量显著增加。每年冬春季,成群候鸟飞翔,壮丽奇观,受到国际鹤类基金会等国际组织的重视。 鄱阳湖的植被在湖泊中主要水生植物为苦草、眼子菜、绿藻、蓝绿藻,仅有小面积的芦苇。附近山地丘陵植被是以苦槠、丝栗栲、钩栲、甜槠、青冈栎、木菏等为主的常绿阔叶林天然次生林,此外还有杉、竹混交林;杉、马尾松及阔叶树混交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等。人工林大多为杉、马尾松及其他经济林树种。 保护区内有9个淡水湖泊及周围沼泽地和湿草地。湖水面积在4-9月的丰水季节为46466公顷,而枯水季节仅为5000公顷。保护区内的低丘冈地海拔为37米,有一些森林、农田和沙山等。保护区外除湖泊外,还有山地丘陵,西北部起伏较大,东部及东北部地形较为平缓,南部则多为坦荡的农田及低丘岗地。
从气候角度分析潘阳湖水位变化大的原因?
鄱阳湖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年内降水变率大,造成湖水水位变化大。即夏季赣江等河流进入汛期,鄱阳湖水位高;冬季河流为枯水期,湖水水位低。几几几几年我国发生了洪水灾害?
1998年: 补充:1998年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从6月中旬起,因洞庭湖、鄱阳湖连降暴雨、大暴雨使长江流量迅速增加。受上游来水和潮汛共同影响,我省沿江潮位自6月25日起全线超过警戒水位。南京站高潮位7月6日达9.90米。沿江苏南地区自6月24日入梅至7月6日出梅。由于沿江潮位高,内河排水受阻,形成外洪内涝的严峻局面。秦淮河东山站最高水位10.28米,居历史第三位;滁河晓桥站最高水位达11.29米,超出警戒水位1.79米。 7月下旬至9月中旬初,受长江上游干流连续7次洪峰及中游支流汇流叠加影响,大通站流量8月2日最大达82300立方米每秒,仅次于1954年洪峰流量,为历史第二位。南京站7月29日出现最高潮位10.14米,居历史第二位,在10.0米以上持续17天之久。镇江站8月24日出现8.37米的高潮位,仅比1954年低1厘米,居历史第三位。 1998年长江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的大洪水。这场洪水虽已过去,但各种议论纷至沓来,更有甚者将其归于“人祸”。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虽然这场洪水量级大、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洪涝灾害严重,但造成的损失比1931年和1954年要小得多。 经分析,长江发生1998年大洪水主要是气候异常、暴雨过大、河湖调蓄能力下降、削峰作用降低及水位抬高等原因造成的。荆江以下最大洪峰流量和最大60d洪量对比表明,1998年洪水总体上小于1954年,在本世纪已发生的3次全流域性大洪水(1931、1954、1998年)中列第2位。 1998年长江中下游洪水位大大超过了1954年的实测水位,高洪水位形成的主要原因:①1998年分蓄洪量与1954年相比大量减小,1954年长江中下游分洪溃口总量达1023亿m3,而1998年只有100亿m3;②湖泊调蓄能力降低,建国以来,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面积减少约1万km2,洞庭湖、鄱阳湖因淤积围垦减少容积180亿m3以上。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各级政府和广大军民全力抢险,夺取了1998年抗洪斗争的全面胜利。总结经验主要有:汛前准备充分;统一指挥、决策正确;军民联防,全力抢险;水库调度,科学抢险;依法防洪,严格执法。灾后反思,应抓紧做好以下工作:加高加固堤防,消除堤身隐患;加强河道整治,保持行洪畅通;建好分蓄洪区;做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抓紧建设防洪水库;加强长江上中游的水土保持;提高防洪现代化技术。 1998年夏季,中国南方罕见的多雨。持续不断的大雨以逼人的气势铺天盖地地压向长江,使长江无须臾喘息之机地经历了自1954年以来最大的洪水。洪水一泻千里,几乎全流域泛滥。加上东北的松花江、嫩江泛滥,中国全国包括受灾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四省,共有29个省、市、自治区都遭受了这场无妄之灾,受灾人数上亿,近500万所房屋倒塌,2000多万公顷土地被淹,经济损失达1600多亿元人民币。 长江洪水泛滥是长江流域森林乱砍滥伐造成的水土流失,中下游围湖造田、乱占河道带来的直接后果。长江两岸有4亿人口居住,50年代中期,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为22%,由于不断进行的农地开垦、建厂和城市化,使两岸80%的森林被砍伐殆尽。四川省193个县中,森林覆盖面积超过30%以上的仅有12个县,一些县的森林覆盖面积还不到3%。为此,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土地中,有20%发生水土流失,每年丧失表土24亿吨,每年从上游携带下来5亿吨以上的土砂顺着长江流入了东海。由于年复一年的土砂淤积,长江的河床从多年前开始就已高出了地面,成为继黄河之后的又一条“悬河”。长江的“碧水”早已荡然无存,其“浑黄”程度可以和黄河“媲美”。另一方面,长江中下游有蓄洪功能的湖泊则在迅速地萎缩着,洞庭湖水域面积从1949年的4350平方公里缩减到2145平方公里,鄱阳湖在40年间缩小了1/5,还有数百个中小湖泊已经永远地从地图上消失了。这一切都是长江洪水泛滥的原因。 除此之外,这次的洪魔肆虐和1997年爆发的百年来最强的厄尔尼诺现象也有密切的关联。厄尔尼诺的强大暖湿空气带来了强降水,造成长江流域洪峰不断。紧随着厄尔尼诺来的拉尼娜现象又使应当按期北移的副热带高压突然杀了个“回马枪”,使一度相对缓解的长江干流汛情再度紧张起来,以致长江全线告急。长江洪水泛滥和地球温暖化之间的密切关联使专家们不无担心——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浓度增加一倍的话,地球上的降水量将增加 3%—15%,大雨和洪水的增加与地球温暖化状况是并行进展的。 1998年的长江洪水无疑在向人们示警: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已危机四伏,它随时可以给人们带来新的巨大灾难。 1998长江大洪水 1998年长江发生的全流域性大洪水,与历史上大洪水相比,主要不同在于:1998年洪水期间长江干流中下游和洞庭湖、鄱阳湖主要控制站的洪峰水位明显偏高高水位持续时间较长;分洪溃口少。历史上的几次大洪水情况如下: 1870年(清同治九年)长江流域大洪水是以上游干流来水为主的特大洪水,上游于流重庆至宜昌河段出现了数百年来最高洪水位,至今仍保持历史最高值的记录。宜昌站洪峰流量达100500立方米每秒,30天最大洪量1650亿立方米,是自1153年(宋绍兴二十三年)以来的最大洪水。同年,长江中游洞庭湖和汉江也发 生了较大洪水,洪水在宜昌至汉口之间大量决口分洪,圩堤普遍溃决,荆江大堤虽未决口,但监利以下荆江北岸堤防多处溃决,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区一片汪洋,南岸松滋县庞家湾黄家埠溃堤,形成了今日的松滋河分流入洞庭湖的通道。在湖泊洼地滞蓄情况下,汉口站实测洪峰水位27.36m,洪峰流量 66000立方米每秒。 1931年气候反常,长时间的降雨,造成全国性的大水灾。其中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山东、河南八省灾情最重,是20世纪受灾范围最广、灾情最重的一年。该年长江流域汛期提前,中游两湖的湘江和赣江4月份就出现了全年最大洪水,上游氓江发生大洪水,干流寸滩站洪峰流量63600立方米每秒,宜昌站洪峰流量64600立方米每秒,沙市站最高水位 43.85m,枝城站最大流量接近70000立方米每秒。7月中旬,汉口站水位达26.93m时,丹水池堤防决口,汉口市区被淹。上游大洪水来临以后,在沿江沿湖多处决口分洪的情况下,汉口站洪峰水位28.28m,洪峰流量59900立方米每秒。汉口以上最大60天洪量为3302亿立方米,略小于1954 年。如果没有河湖溃口调蓄洪水,汉口站最大流量将达113000立方米,大大超过河道泄洪能力。 1954年长江发生了全流域性大洪水,长江中下游洪水与川水遭遇。该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雨季提前到来,洪水发生也比一般年份早,洞庭湖、鄱阳湖水系于4月份即进入汛期,长江中下游干流高水位持续时间长,汉口至南京江段水位自6月25日起全线超过警戒水位,超警历时一般在100天~135天,中下游洪水位全线突破当时的历史最高值。该年长江上游宜昌站最大洪峰流量66800立方米每秒,在荆江采取分洪措施后,沙市最高水位仍达44.67m;中游汉口站最高水位29.73m,超过1931年的最高水位,相应流量76100立方米每秒;下游大通站最高水位16.64m,相应流量92600立方米每秒。最大30天洪量,1954年分洪溃口水量达1023亿立方米。 1998年是继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长江中下游干流沙市至螺山、武穴至九江共计359km的河段水位超过了历史最高水位。鄱阳湖水系五河、洞庭湖水系四水发生大洪水后,长江上中游干支流又相继发生了较大洪水,长江上游接连出现八次洪峰。据初步分析,1998年7月、8月,长江上游来水量略大于1954年,中、下游水量略小于1954年。1998年最大30天洪量,宜昌、汉口、大通站分别为1379亿立方米、1885亿立方米和2193亿立方米,而1954年上述三站最大30天洪量分别为1386亿立方米、2182 亿立方米和2576亿立方米。总体而言,1998年洪水小于1954年。 近50年来,长江流域水利建设成绩显著,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干流主要控制站均按照1954年洪水位设防,在洪水期间,水库和水电站拦蓄洪水、削减洪峰的作用明显。如在’98大洪水中,由于丹江口水库的削峰错峰作用,使汉口水文站最高洪峰水位低于1954年最高洪水位。 另一方面,由于淤积、围垦等原因,使得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减少,降低了长江中下游湖泊的调洪能力,湖泊的蓄洪容积逐年减少。众多通江湖泊不再通江,江湖隔离,原本行洪的滩地、通道不能行洪。加上河道设障严重等原因,致使河道过水断面缩窄,洪水出路变小,宣泄不畅,洪水行进缓慢。而且长江三口(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向洞庭湖分流的比例已由50年代的45%衰减至目前的 25%左右,加大了干流的防洪压力。鄱阳湖历史最大水位为多少?
鄱阳湖刷新历史最低水位,水体萎缩,曾经的河床变为草原,让周围的居民十分担忧。而鄱阳湖水位降低的原因也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鄱阳湖水体面积减少、水位下降,也会对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鄱阳湖水位降低,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持续的高温天气和降水量的降低。
1.鄱阳湖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降雨天气的减少,导致鄱阳湖没有充足的补充水源
鄱阳湖附近经历了持续性的高温天气,而且又加上今年的降水量,比往年来说减少了很多,鄱阳湖的出水量也是进水量的多倍,最终造成了鄱阳湖入不敷出的现象。而又没有充足的水源补充上,旱情持续时间很长,梅雨时期持续时间比较短,甚至很多地区出现了空梅的情况,使得降水量和常年相比明显偏少。
2.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持续的高温天气使得湖水的蒸发量变大
鄱阳湖水位下降的另一个原因也是由于附近遭受了非常强的高温事件,导致湖面的蒸发水量十分大。而当地的居民也需要用水,灌溉用水也需要使用鄱阳湖的水,而当地也已经全力以赴地做好了受灾群众的饮水救助工作,而当地也在进行人工增雨作业,而全省的气温总体仍然很高,不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会加剧旱情。
总而言之,造成鄱阳湖水位降低的原因是由于今年当地异常干旱,很多湖底已经干涸,湖面面积减少了很多,这也跟当地的气候变化和水源不足,以及鄱阳湖周围存在过度开发的现象有关系,而鄱阳湖水位下降,也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应该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量增加都会造成鄱阳湖水位下降。
鄱阳湖水位
高水位:20米;低水位:12米;平水位:14~15米。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地处九江、南昌、上饶三市,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它是长江中下游主要支流之一,也是长江流域的一个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重要湖泊。
鄱阳湖在调节长江水位、涵养水源、改善当地气候和维护周围地区生态平衡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鄱阳湖,古称彭蠡、彭蠡泽、彭泽。湖盆由地壳陷落、不断淤积而成。[2]在中生代,受燕山运动的影响,这里下陷成为盆地,盆地范围广及今江西北部、湖北黄梅地区和安徽宿松、望江一带。至1万年前最近一次亚冰期结束时,断块上升的“庐山”耸峙盆地之缘,而盆地内则河道纵横,池塘密布。此后由于冰后期的海侵,整个盆地变成泱泱大湖,并成为长江的宽阔河段。((尚书·禹贡》已记有“彭蠡”,《汉书》则记为“彭泽”。三国时,彭泽分为南北两湖,长江从两湖之间的地峡上流过。后北湖演化为鄂皖交界的龙感湖、安徽境内的大官湖和泊湖。南湖则逐渐南侵,至南朝时湖水直抵新建樵舍附近,使汉初设置的鄡阳县大部分和海昏县一部分被淹没,民间有“沉海昏,起吴城”之说。隋时因湖水逼近鄱阳山(原名力士山,亦名石印山,后因地名鄱阳而称鄱阳山。据考,它位于鄱阳县西北的湖中,20世纪80年代地名普查时未找到此山)而名鄱阳湖。自唐初至明初,湖水逐渐北撤,明清时又南侵。此时湖形似葫芦,北段别称落星湖(因入们以为湖中一小岛是陨星而名)、左蠡湖;南段别称官亭湖(据说因庐山脚下有一官亭庙而名)、族亭湖。近代,由于淤积和围垦等原因,湖面日益缩小,到20世纪末,湖形已不象葫芦,而象一只昂首欲飞的天鹅。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