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粽子是甜粽子还是咸粽子
根据现有历史文献的记载,甜粽子比咸粽子诞生要早,而且早了好几个世纪。关于粽子,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在东汉末年,泰山太守应劭所撰的《风俗通义》一书提到:“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尝之。”这一时期,粽子的甜咸特征还不太突出。上文中的灰汁,指的是草木灰浸出的水,以“淳浓灰汁”煮出来的粽子,味道既不能算甜,也不能算咸。灰汁粽子并非东汉独有,北魏农学著作《齐民要术》提到粽子时,说的也是“粟枣灰汁”煮出来的粽子。可能在那个时代,粽子用于祭祀活动的仪式性要大于食用性,以至于数百年间没做什么口味改进。粽子能在这样的场合出现,想必味道不差。可惜,唐人的记载总是只重视粽子的形制,角粽、锥粽、菱粽、筒粽、七子粽、秤砣粽……从未记录其口味是咸还是甜。直到宋朝,市民文化勃兴,粽子品种较前朝丰富许多,形制五彩缤纷,南宋都城临安甚至“将粽子组成楼阁、亭子、车儿诸般巧样”。关于粽子口味的记载也终于出现了,而这些记载所提到的,都是甜粽子。如北宋张耒的作品中提到:“水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粽子不但是甜的,还可以冰镇。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的“糖蜜巧粽”,也是从名字就极尽宣扬自己的甜味。甜粽子的工艺已经成熟,但咸粽子,至少从文字记录看,找不到它在宋朝存在的证据。也就是说,在杨过、程英所处的南宋,根本不会遇到粽子吃咸还是吃甜的问题,只要说想吃粽子,那指的就是甜粽子。咸粽子问世时,已经是明朝中叶了。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宋诩和他儿子宋公望写了一部饮食著作《竹屿山房杂部》,书中写到粽子,在一干“蜜糖豆沙”、“肥枣”、“去皮胡桃”之类的甜馅料中,还有一种“猪肉醢料”,也就是拿猪肉酱做馅的粽子,可能是咸味的。至于金庸笔下的火腿粽子,更是晚至清朝中叶才被袁枚的《随园食单》所记载,出处是“扬州洪府”:在颗粒饱满的糯米里,放好火腿一大块,用大着叶裹之,封锅闷煨一日一夜,“食之滑腻温柔,肉与米化”。除了蒸得过久,这种食品跟今天的咸粽子已经没什么区别了究竟是先有甜粽子还是先有咸粽子
关于粽子的甜咸口味出现的先后,根据现有的历史文献记载,甜粽子比咸粽子诞生要早,而且早了几个世纪。关于粽子,最早的文字记载是东汉末年,这一时期,粽子的甜咸特征还不太突出,那时的粽子是灰色的,是用草木灰浸出的水煮的,味道既不能算甜,也不能算咸。当然灰粽子也并非是东汉独有的,北魏农学著作《齐民要术》提到粽子时,说也是“粟枣灰汁”煮出来的粽子。可能在那个时代,粽子用于祭祀活动的仪式性要大于食用性,以至于数百年间也没什么口味的改进。到了唐代,人们才开始在意粽子的味道,唐玄宗在端午曾拿粽子宴群臣,并念了两句诗:“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竟巧,九子棕征新。”粽子能在这种场合出现,想必味道还是不错的。可惜,唐朝人只记录了粽子的形制,并没有记录口味究竟是咸还是甜。宋朝时期,市民文化兴盛,粽子的品种比前朝丰富了许多,形制也五彩缤纷,南宋都城临安甚至将粽子组成楼阁,亭子,车的样子。关于粽子的口味的记载也终于出现了,而这些记载所提到的,都是甜粽子。宋朝时已经有如何包甜粽子的相关记载,可见甜粽子的工艺已经成熟,但咸粽子依旧未出现。咸粽子的出现,已经是明朝中叶了,明代饮食著作《竹屿山房杂部》一书中写到的粽子,除了甜陷料,还提到了一种猪肉料,也就是拿猪肉酱做馅的粽子,可能是咸味的。这应该是关于咸味粽子的最早记录了。粽子是甜的还是咸的
粽子既有甜的也有咸的
端午节的饮食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同时又有另一种端午节食,称为“龟”也只在晋朝昙花一现,随即销声匿迹。只有《风土记》中称为“角黍”的粽子,因为附会在屈原的传说上,千百年来,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从《风土记》中记载的作法看来,当时的粽子是以黍为主要原料,除了粟子以外,不添加其余馅料。但在讲究饮食的中国人巧手经营之下,今天我所能看到的粽子,不论是造型或内容,都有五花八门的变化。
先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粽叶的材料则因地而异。南方因为盛产竹子,就地取材以竹叶来缚粽。一般人都喜欢采用新鲜竹叶,因为乾竹叶绑出来的粽子,熟了以没有竹叶的清香。北方人则习惯用苇叶来绑粽子。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异甚巨,有达二、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
就口味而言,粽子馅荤素兼具,有甜有咸。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料的内容,则是最能突显地方特色的部分。
北平的粽子大约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以蘸糖吃。另一种是小枣粽,馅心以小枣、果脯为主。第三种是豆沙粽,比较少见。华北地区另有一种以黄黍代糯米的粽子,馅料用的是红枣。蒸熟之,只见黄澄澄的粘黍中嵌著红艳艳的枣儿,有人美其名为“黄金裹玛瑙”。
浙江的湖州粽子,米质香软,分为咸甜种。咸的以新鲜猪肉,浸泡上等酱油。每只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作馅。甜粽以枣泥或豆沙为馅。上面加一块猪板油。蒸熟,猪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适口,“五芳斋”出品的粽子尤其著名。馅料都经过专人选择,有八宝粽、鸡肉粽、豆沙粽、鲜肉粽等,各具特色。
四川的椒盐豆粽也别具特色。先将糯米、红豆浸泡半日,加入花椒面、川盐及少许腊肉丁、包成四角的小粽。以大火煮三个小时,煮熟再放在铁丝网上用木炭烤黄。吃起来外焦里嫩,颇具风味。
广东的中山芦兜粽,特点是圆棒形、粗如手臂。配料也分甜咸两种。甜的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有咸肉、烧鸡、蛋黄、甘贝、冬菇、绿豆、叉烧等。
闽南的粽子分碱粽、肉粽和豆粽。碱粽是在糯米中加入碱液蒸熟而成。兼具粘、软、滑的特色。冰透加上蜂蜜或糖浆尤为可口。肉粽的材料有卤肉、香菇、蛋黄、虾米、笋乾等。以厦门的肉粽最为出名。豆粽则盛行於泉州一带,用九月豆混合少许盐,配上糯米裹成。蒸熟,豆香扑鼻,也有人沾上白糖来吃。
漫话端午粽
端午吃粽子,现在人们只知道这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但据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食粽是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仅反映民众的心愿而已。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
端午食粽作为全国性风俗最早始见于西晋周处撰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到了唐、宋时,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
你喜欢吃甜粽子还是咸粽子?
我喜欢吃甜粽子,作为北方人,从小到大吃的都是甜粽子,尤其是奶奶亲手包的蜜枣粽子,我可以一口气吃好几个,可能也是吃习惯了,对于咸粽子的味道有点接受不了。
其实我以前根本就不知道粽子还有咸的,后来互联网发达了,才了解到一些南北差异,才知道粽子的馅料除了蜜枣、豆沙之外,还可以是蛋黄、五花宽碧纯肉。
第一次发现超市居然有咸粽子的时候(以前没有),毫不犹豫的就慎咐买了,毕竟作为一个吃货,是不会放弃任何一种美味的。
第一次吃咸粽子,我的感觉就是四个字——难以下咽(夸张了O(∩_∩)O哈哈~),但确实是怎么吃都觉得不对味,不管是蛋黄的还是鲜肉的,跟这黏黏的糯米配在一起,就觉得是门不当户不对,怎么吃怎么别扭,慧差小小的一个粽子,被我吃出了水火不容的味道。
幸好买的不多,剩下几个被我打包送给南方来的朋友了,这位朋友说:“大米饭就要搭配咸的吃,所以粽子必须吃咸的。”-_-||
由此可见,南北的差异还是挺大的,北方人是习惯把糯米做成甜食的,这是从小就吃的,家的味道,不是那么容易改的,我想南方的朋友喜欢咸粽子也是同样的理由吧。
其实不管是咸粽子还是甜粽子,都是我们和家乡的一份羁绊,爱吃哪个都不是问题,美食是用来享受的,没有高下之分,选自己喜欢的就好。
你喜欢吃甜粽子还是咸粽子?
作为一个北方人,我当然更喜欢吃甜粽子。
我是山东人,从小到大我一直以为粽子都长一个样。小巧精致的三角形,有红枣馅、豆沙馅、还可以加上爱吃的花生,有糯米的,有紫米的。总之看着赏心悦目,吃起来香甜可口。吃了二十多年,我的肠胃早已习惯了甜粽子。
直到我大学毕业后去了广西,第一次见识到粽子原来还有咸的,肉的。这真是颠覆了我的认知。看着同事从家里带来的长长的大大的鲜肉粽子,我真是无从下口。
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终究是我自己坐井观天,见识浅薄了。看着同事们拿着鲜肉粽吃的津津有味,我只觉得我那吃了二十多年甜棕的肠胃在造反。
对于咸粽子,请恕我真的难以下咽。这真的不怪我,真的是南北差异,习惯问题。就好像我们山东人吃的馒头都是原味的,而广西那边吃的馒头都是加了牛奶的,加了红糖的,还有南瓜的。总之他们吃的馒头都是带着甜味的。有一次我看见一个人左手拿着一个馒头,右手拿着一盒牛奶,就这样吃。当时我很纳闷,难道他不觉得没味道吗?后来才知道他们的馒头是甜的。我跟同事吐槽,同事竟然问我:“你们吃原味的馒头是怎么咽下去的?”我真是无言以对。
所以不论是喜欢吃甜粽子还是喜欢咸粽子,都是个人习惯的问题。一般北方人更喜欢吃甜棕,南方人则更喜欢吃咸棕。作为一个纯正的北方人,我当然更喜欢吃甜棕了。但希望大家能正确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嘲笑那些跟自己习惯不同的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