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持续释放 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持续释放什么能力

六八 47 0

如何激发企业内部的创新活力和创造力?

企业激发创造力,最重要的是释放员工对工作的热爱和激情。从制度设计上,要吸引对工作负责的员工,给他自由,保护他的内在动力和责任感。在企业文化上,给予员工“信任”和“容错”。2021年是网飞(Netflix)上市的第19个年头,它的股价已经从当初的1美元一直涨到了今天的500多美元,涨幅超过500倍。“如果说网飞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它不拘泥于规则。”在网飞创始人、CEO里德·哈斯廷斯眼里,“放飞”的企业文化正是公司成功的秘诀。在围绕创新不断产生裂变的当代商业社会中,要想充分释放创造力,管理模式变革势在必行。员工可自由选择工作时间、没有经费和决策审批制度、不设KPI(关键绩效指标)、无工资级别……网飞这套“颠覆性”的管理模式能否成为未来商业的雏形?什么样的企业管理方式能更有效地激发创造力,或能成为解锁未来商业模式的密钥?来听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系主任李绪红教授怎么说。自由与责任并存,开启管理新思路Q:网飞把内部管理方式整理成《网飞文化手册》,在硅谷广为流传,其独特的管理模式被称为“颠覆式的创新组织”,它是怎么运作的?A:网飞的管理方式代表了当前一种比较新型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与众不同之处体现在对人们认为理所当然的“管理是控制”的管理理念、以及基于此的“严格的绩效考核、以及根据考核结果来支付劳动报酬的管理制度,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它强调员工可以决定小到自己的工作时间、工作方式、休假,大到绩效考核、报酬的支付方式等,强调员工的自主性。比起“管控”的管理理念,可以说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自由”。网飞的企业文化正是这一管理理念的极好诠释。Q:这种管理方式会横空出世的背后有没有管理理论作为支撑?A: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在国内,一些企业已经在采用类似的管理方式,这一模式完全是可行、实用的。它为什么实用?这就要看到它内核中的“自由”与“责任”这一对概念,二者是并存且自洽的。组织给予员工自主权,不用条条框框的规则把员工“框死”;同时要让“自由”能够产生好的效果的条件和前提是,员工也应该对公司负有责任感,不会滥用公司给的自由。比如,公司让员工自主决定工作和休假的时间,那么有责任感的员工就不会选择在工作最忙碌的节骨眼去休假。其次,在“自由”与“责任”的背后,其实是有着几十年的现代管理经验和管理哲学支撑的。管理制度的设计归根到底要回答三个基础问题:绩效怎么考核、报酬怎么给,报酬和绩效之间的关系如何设定。在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中,对于以上问题,美国有两类典型的企业管理模式:第一种,是科学管理模式,包括严格、清晰、定量的绩效考核指标,报酬与绩效挂钩,对员工的回报以外在激励为主。例如,美国通用电气(GE)就是这一管理模式的实践代表,公司设有严格的末位淘汰制度,必须淘汰掉处在相对排序最后10%的员工。第二种,早年的谷歌公司最为典型。不实行严格的、以定量化指标和强制分等为特征的严格考核制度,报酬方式与绩效结果不是强挂钩,末位淘汰不是强制实施的制度,可以说是与GE这种做法相反的另一极端。网飞的管理方式,不拘泥于市场上现有的这两类管理制度,可以说处在上述两种管理方式的中间:给予自由、鼓励员工自我驱动,同时也借鉴了GE的末位淘汰制来保证组织的精简,避免出现“大企业病”,可以说是把管理效率和激发人的潜能结合得很好的一种管理方式。什么是理想的工作状态?5 人关注0 条评论写回答写回答一、忙碌之中,会让人迷失方向。001 记得刚毕业那会,为了能更快的适应工作,每天会加班到很晚,做领导交代的任务。还记得有一年春节,所有的同事还在家里吃吃喝喝,而我在办公室面做一件小小的考勤,就做到11点。002 那时候,一直觉得自己很笨,就一个人的闷头去做。但结果是领导对我很不满意。感觉试用期都不能过,更没有将来。003 但我不甘心看到这一幕,于是我就想资历深的哥哥姐姐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原来一天能做完的事项,两个小时就可以搞定这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工作时长不等于努力,结果才是最重要的。二、 工作两年,何去何从001 同样的岗位重复了两年,我觉得太平淡,没希望了。就开始投简历,想用换工作的方式来解决。002 但是在找工作的时候,我会发现要重新适应一个领域,那么我前两年的拼搏就一切归零了。对此,有些惋惜,觉得在原有轨道上再继续发展,应该更好。003 走过了这两年,后面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用两年时间晋升主管,4年时间中层管理者。对的,结局是我达成了,而且高于预期。这个过程我学到了,人生需要有目标,这样所有的行动才会有动力。!!!

“专精特新”迸发活力“隐形冠军”茁壮成长

小配件蕴含高技术,小企业支撑大配套,小产业干成大事业。2021年,多重利好精准发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展现出强劲的创新活力与发展韧性。 一系列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政策正在扎实推进。下一步,相关部门将继续加大培育力度,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蓄势添能。 创新发展路径逐渐清晰 一组组数据呈现出“十四五”开局之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态势。今年1至9月,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31.6%、67.9%,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4.2%,平均研发强度超过7%,平均研发人员占比为25%左右,平均有效专利数逾50项,成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排头兵”“领头雁”。 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走上“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培育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30家,是前两批总数的约1.5倍,带动各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入库培育11.7万家。 对数千万中小企业来说,创新发展路径逐渐清晰。专精特新是“隐形冠军”企业成长的基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练就“独门绝技”,打造“拳头产品”,既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开拓者,也是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主要践行者。 日前工信部等十九部门联合发布的《“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提出,建立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推动技术、资金、人才、数据等要素资源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集聚。推动形成一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小巨人”参与构建创新大格局 作为关键技术和 科技 创新“主力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尤其是单项冠军企业,在制造业产业链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数据显示,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有1000余家企业的产品填补国内市场空白。今年11月,1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参与申报的13个项目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在杨贞柿看来,要想成为“隐形冠军”,找准赛道、脚踏实地保持专注非常重要。“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做成世界五百强企业。除了大行业、大赛道,小行业、细分赛道对经济发展也十分重要。” 自2016年工信部发布《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来,共遴选出六批次累计848家单项冠军企业。从评选条件看,制造业单项冠军在创新能力和专业化程度等方面要求严格,比如“从事相关业务领域的时间达到10年或以上”“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3位”等。 政策“东风”暖意浓 今年以来,多重政策利好精准滴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特别是对于“融资难”问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充分感受到政策暖意。 财政方面,今年中央财政新增支持“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资金,目前已经安排35亿元,支持130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金融方面,到今年10月末,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整体获贷率超过七成,户均贷款余额为7526万元。此外,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政策引导作用进一步发挥,截至11月末已经完成设立16只直投子基金,累计投资项目近600个,投资金额约210亿元。 资本市场也按下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快进键”。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在81家首批上市企业中有一半以上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日前表示,2022年,要“坚持纾困解难强帮扶”与“支持创新促升级”两手抓。一是加大中小企业帮扶力度。二是扩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和范围。2022年要新培育3000家左右“小巨人”企业,再支持一批重点“专精特新”企业。 在进一步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方面,王海林表示,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债券融资,鼓励开发更多适合中小企业的债券品种,完善中小企业债券融资增信机制。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对接资本市场。进一步畅通股权投资基金“募投管退”各环节,引导其为具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带动更多 社会 资本投早、投小、投创新。

国家为什么要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中小企业是我国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之一,是解决百姓就业问题的主力军,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加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目前,中小企业在全国企业总数的占比超过99%,创造的GDP占全国GDP的60%,上缴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并且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如果中小企业能够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对于我国保增长、保就业目标的实现无疑是一个有力的支撑。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更是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最活跃的群体,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这一最有活力的群体能否茁壮地成长,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

如何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生存、发展和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是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当务之急。近年来,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性迅速增强,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要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工程,综合运用政策、投入、金融、服务等多元化的支持方式,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一是完善和落实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进一步落实《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及其实施细则,特别是与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相关的税收优惠、金融支持、政府采购等政策,加强政策的宣传和培训,使企业能真正享受到政策带来优惠,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好政策实施的评估督促,建立政策跟踪研究和不断完善的长效机制,在实践中健全和完善政策体系。二是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支持企业件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在具备条件的企业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基地,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共建各类研究开发机构,支持企业研发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开展各类人才的培训,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培养技术人才。鼓励企业探索建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和措施。四是组织和动员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技人员深入企业开展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服务。利用科技中介机构、技术转移机构等搭建科技人员与企业双向选择的信息交流平台,形成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从科研院所和高校选派一批科技人员进入企业,研发技术、开发产品。特别是鼓励科技人员带技术、带产品进入企业推广应用。鼓励科技人员直接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科技创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共建研发机构、联合开发项目、共同培养人才。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中根据产业链需要,大力吸纳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继续开展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通过科技特派员、创业导师等方式组织科技人员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二)推进科技中介机构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继续实施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产业集群、服务基层科技专项行动。加快建设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驿站和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继续推进技术转移等专业化联盟建设。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专门的成果转化机构。推进各类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社会化和网络化发展,鼓励科技中介机构开展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服务。(三)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以及各类财政性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转移。结合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鼓励拥有科技成果的科技人员自主创业,领办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围绕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等重大任务,通过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方式,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吸纳和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实现技术升级。在十城万盏、十城千辆、金太阳等试点示范工程中充分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作用,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生产节能减排和绿色产品。

如何通过激发创新促进中小企业高速发展?

1、确定研发方向;

2、招募相关科研人员;

3、投入研发费用;

4、申报相关研发专利;

5、将研发新品投入试生产;

6、市场反应良好,则投入大批量生产;

7、根据市场反馈,不断更新产品。像华为就是这样,不断招聘高技术人才,不断投入研发资金,不断申报技术专利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