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称未来将在中国遭遇竞争 英伟达发展前景

六八 83 0

只占营收1.3%的汽车业务,值得英伟达全力以赴吗?

英伟达交出了一份非常漂亮的财报,拿到了非常漂亮的市值,但这其中也许并不包含汽车业务。

在规模达到70亿美元的中国AI芯片市场上,英伟达的市场占有率超过90%。中国市场超过80%的智能驾驶芯片,都来自英伟达。但英伟达智能驾驶软件的发展,却与芯片的强势地位并不匹配。

“我们始终处于危险之中”。这是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的口头禅,用来表达英伟达在汽车业务上的挑战,并不为过。虽然英伟达在汽车业务上几近垄断了智能驾驶的基础设施,是当之无愧的“组委会”,但当各个“参赛运动员”并不希望完全受制于英伟达时,英伟达同样也在应用层面加快布局,亲自下场赛跑。

英伟达不是智能驾驶芯片的唯一解法

从2022年伊始到2023年结束,英伟达的季度收入从82.88亿美元增长至221.03亿美元,但是汽车业务的季度收入一直在2亿美元左右徘徊。汽车业务在英伟达总收入的占比,到去年第四季度,已经只剩1.3%。

汽车业务,是英伟达在数据中心、游戏、专业可视化之后的第四大板块。黄仁勋对汽车业务的预期收入,是要达到百亿美元级别。而目前,至少还差出两个数量级。2022年的GTC大会(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上,黄仁勋甚至当英伟达收入达到万亿美元时,汽车业务要占到30%。

但是,英伟达在智能驾驶芯片,尤其是高端市场的智能驾驶芯片,已经处于垄断地位。原因无他,就是算力高、生态开放。挑选英伟达智能驾驶芯片的客户,也基本都是希望建立技术门槛、愿意投入的车企。

根据英伟达的数据,现在智能驾驶模型所基于的Transformer架构没有出现之前,算力需求大致是每两年提升8倍。但自从Transformer架构开始大范围应用后,算力需求变成了每两年提升275倍。

英伟达Orin现在是多数车企高阶智能驾驶几近“唯一”的选择,但却不会一直都是“唯一”的选择。

英伟达在AI芯片领域的垄断地位,客观上会激发大厂入局造芯的动力,这是产业绕不开的趋势。这里不仅有技术原因,还有成本原因,尤其是时间成本。

大模型已经步入一个需要快速迭代更新的阶段,车企更希望将产品迭代的节奏掌握在自己手上,而不是等待英伟达固定周期的性能升级。而且,车企如果只是想用AI芯片去做智能驾驶,虽然非常烧钱,但实际上并不存在多少生态门槛。因为跑自家的大模型,并不一定要依赖英伟达的通用并行计算架构CUDA。

如果类比“挖矿”的话,相对通用的GPU最终都会被绝对专用的ASIC所取代。所以,实力强、资金强、野心强的车企,会去积极研发适合自家模型的专用芯片,比如明年蔚来即将在ET9上首发上车的5nm神玑NX9031。

高算力的AI芯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AI竞争的核心。智能驾驶作为AI的应用领域之一,自然也不例外。智能驾驶越是深化,头部车企开发自研芯片的脚步,也会越快。

英伟达要“硬”更要“软”

在国内大家熟知采用英伟达智能驾驶芯片的车企,往往只是采用了英伟达的硬件、基础设施和开发环境,软件层面都是自主开发。但是,海外车企与英伟达的合作,同样也有“交钥匙”的形式,比如奔驰。

英伟达不仅要为奔驰提供智能驾驶的架构、硬件、算法,还会与奔驰共同组建和分享数据库。当然,英伟达这样做的结果,是要和奔驰“收入分享”,从奔驰智能驾驶系统的收入中抽取四成。但如此重磅的合作中,英伟达预计于今年年中交付的解决方案,目前却在遭遇延期的危机。

奔驰甚至都已经准备让Momenta负责这一代车型在中国市场的智能驾驶。

于是,英伟达找来了小鹏汽车原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宙,并且在北京、上海、深圳开启了与智能驾驶软件相关的上百个职位的招募。当下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把奔驰服务好,让这一代奔驰S级具备高阶智能驾驶的能力。

尽管从第四季度的财报来看,汽车业务只占英伟达营收的1.3%,与之对应的是数据中心业务则要占到83.3%。但是,此前中国市场对这项最赚钱业务的收入贡献都在20%-25%左右,而在美国出口禁令发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市场在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收入的占比,已经掉到了个位数。

早在2022年,美国就发布针对中国市场的AI芯片出口限制,当时英伟达A100和H100芯片在禁售之列。虽然此后,英伟达做出调整,推出符合美国规定的中国市场定制款芯片H20,理论算力相比H100下降了大约80%。但这种性能,其实已经失去了相对国产芯片的竞争优势。

美国对中国的芯片禁令,让很多中国客户开始加紧部署AI芯片的国产化替代。

比如,英伟达已经在GPU等加速计算芯片、自研芯片的云服务商、Arm架构CPU芯片、网络产品四个领域里,都将华为视为竞争对手。

所以,尽管英伟达现在的计算卡卖得很好,但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谁都无法预测。尽管英伟达的智能驾驶芯片现在同样卖得很好,但是倒逼头部车企自主开发以及缺少平价方案,同样也会阻碍收入的进一步提升。

只有卖软件、卖软硬融合的方案,才能开启英伟达的第二增长曲线,才能帮助英伟达实现万亿营收的野心。

即便现在汽车业务的收入放在英伟达的大盘子里几近可以忽略不计,但遥想20年前英伟达开始开发CUDA,让图形显示卡可以进行通用并行计算,同样也是顶着10年看不到未来的压力,把这事持之以恒地做了,于是才有了今天英特尔在AI领域的地位。汽车业务同样如此。

写在最后

汽车的智能化,改写了汽车产业的供应链格局。原先的供应商层级、供应议价权,已经被打乱。放在燃油车时代,芯片厂商对整车厂是Tier 2,如今会变为Tier 1。而在中央计算架构驱使的软硬件融合方案实现后,“英伟达”们甚至会变成Tier 0.5或者所谓的“超级供应商”。而主机厂原本把控的供应议价权,也会因为供应商层级的变化,而开始部分让渡给供应商。

所以,汽车业务在英伟达当下的业务结构中,可能还很弱小,但却应当是潜力巨大的增长点。英伟达对于营收的野心,远远不止于现在的体量。因为,英伟达全年609.22亿美元的营收规模,与它市值接近的几家巨头相比,实在还是太小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童济仁汽车评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美国不遗余力限制我国算力发展,GPU国产替代如何才能突破?

美国对华算力限制:挑战与机遇并存,国产替代之路如何破局?

在全球科技竞争的舞台上,美国对中国芯片特别是GPU领域的限制日益严峻。2022年和2023年的禁令瞄准高性能GPU,背后是对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追赶速度的深深忧虑。尽管国产GPU在游戏加速和渲染市场中的份额仅占可怜的2%,但芯动科技、摩尔线程科技等企业的产品性能正逐渐逼近国际巨头Nvidia和AMD的水准。

然而,面对AI加速卡市场的巨头垄断,国产企业在这一领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NVIDIA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极高的市场份额占据主导地位。上海交通大学梁晓峣教授团队的存算一体AI芯片理念,为提升单芯片算力提供了新的可能,但数据传输瓶颈和资源利用率问题仍需系统集成来解决。亿铸科技提出的“存算一体超异构”构想,通过融合不同架构,兼顾高性能与通用性,有望成为未来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AMD也在系统级创新上展现出类似的战略眼光。

尽管面临技术壁垒,国内企业在存算一体和超异构计算技术上已积累了坚实的基础,这为国产GPU在AI领域的崛起增添了信心。面对英伟达新品受阻的市场现状,国内科技巨头如阿里、腾讯正在寻找国产替代方案,华为等企业则通过自主研发,推动国产GPU的替代进程渐入佳境。实际上,美国的出口管制反而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国产化进程的催化剂,华为、寒武纪等企业正借此契机,积极寻求长期的技术突破。

总的来说,虽然美国的限制带来了压力,但国内企业在AI算力芯片领域正逐步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国产GPU的替代之路将愈发清晰,挑战与机遇并存,国产力量有望在激烈的竞争中崭露头角。

手机芯片对于手机来说有多重要?

智能手机芯片市场将成为各大芯片生产商争夺的下一个战场。而在这个战场上,尽管英特尔仍然有自身的优势,但其它厂商亦虎视眈眈。 半导体市场一直是巨人之间的争斗。目前,建造一座现代化的芯片生产工厂需要大约30亿美元,而且通常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建成。而这些体积小巧的芯片的生产工艺更是极为复杂。几十年来,众多芯片生产商为了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最复杂的产品而了激烈的竞争,在此过程中有多家生产商倒下,甚至被完全挤出这一市场。现在,芯片市场的争夺将变得更为激烈。在这个新的竞争时代,各家生产商必须在新兴的计算产品市场争夺,这些市场包括智能手机、小型笔记本,以及平板产品。在芯片市场的竞争中,多家大型芯片生产商有一个共同的对手,即英特尔。在智能手机芯片市场,这些芯片生产商使用基本相同的设计。与它们相比,英特尔使用完全不同的芯片设计,但到目前为止,英特尔所占有的市场份额还很小。由于竞争可以推动创新,因此消费者成为竞争的直接受益者,然而这对参与竞争的芯片生产商来说却造成了极大的成本支出。ARM执行副总裁伊恩·德鲁(Ian Drew)表示:“我对这种情况感到非常担心。但最终,这些芯片生产商可以推动彼此的发展,即使有人倒下,最终也会有两到三个幸存者。”ARM拥有大多数智能手机所采用的核心芯片设计专利权,并将这一专利授权许可给手机生产商。在超高效的先进芯片生产工厂方面,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英特尔一直是业内竞相效仿的模板。英特尔也是最后一个同时兼顾芯片设计和生产业务的传统芯片生产商,英特尔生产的芯片主要用于电脑和服务器产品。而其它的芯片,包括用于汽车和打印机的芯片都由主要来自亚洲的代工厂商生产,以满足负责设计和营销该芯片产品的公司所设定的不同规格。传统上讲,这些厂商在生产工艺上落后于英特尔,它们所生产的芯片在设计上更为简单。但是在移动芯片技术领域,目前各大生产商正在竞争,看谁的产品能耗更小,运行速度更快,成本更低。例如,芯片生产厂商GlobalFoundries就打算今年在德国德累斯顿(Dresden)开设工厂,据称这将成为全球有史以来最先进的芯片工厂。该工厂所生产的芯片最初将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计算产品,而非主流的电脑。GlobalFoundries营销副总裁吉姆·巴林格尔(Jim Ballingall)表示:“这个工厂生产出的第一批产品将赢得市场,成为真正的游戏改变产品。”GlobalFoundries是去年4月份英特尔在PC芯片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AMD分拆芯片生产业务后成立的芯片生产代工企业。总部同样位于美国加州的GlobalFoundries已经获得了阿联酋政府将近100亿美元的投资。GlobalFoundries所拥有的大量资产给台积电、联华电子和三星电子等智能手机芯片生产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GlobalFoundries发出的讯息非常明确:尽管是市场新军,但该公司会竭尽全力争夺市场份额。与此同时,苹果、英伟达、高通也在基于ARM的移动芯片技术设计自己的产品,并交给代工厂商生产。虽然没有在工厂方面直接投入,但要从头开始生产移动芯片仍然需要花费10亿美元巨资。最近,鉴于此类产品能耗小,成本低,这种芯片已经不仅用于iPhone等智能手机,而且进入了其它设备。例如,苹果的iPad平板电脑就将采用ARM芯片。另外,惠普和联想新推出的小型笔记本产品也将采用ARM芯片。一些创业公司甚至开始基于这一理念研发可用于服务器的芯片。芯片产业业内人士弗雷德·维博(Fred Weber)表示:“苹果是第一家生产出既不基于英特尔芯片,也不基于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的令人激动的设备的公司。iPhone打破了人们在使用新产品方面的一些心理障碍,极大推动了消费电子产业的发展。”英伟达和高通等公司也希望自己的芯片产品能够进入尽可能多的消费电子产品,包括车载娱乐系统,可连接互联网的家庭等。在上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移动世界大会上,各大生产商展示了大量基于ARM芯片的产品,包括多款平板电脑和笔记本。另外,宏达电推出了基于高通ARM芯片Snapdragon的智能手机Desire,这款产品的大尺寸触摸屏非常瞩目。当然,不甘落后的英特尔也将进入智能手机芯片市场,一方面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打压ARM芯片生产商。分析人士称,大多上网本和部分智能手机所采用的英特尔凌动系列芯片的成本是ARM芯片的两到三倍。另外,对于大多数小型电子产品来说,凌动芯片的耗电量过大。英特尔高管则反驳说,消费者希望获得更出色的移动计算体验,因此要求芯片更加强大,同时兼容PC软件,而这两点正是英特尔的传统优势所在。负责凌动产品的英特尔副总裁罗伯特·克鲁克(Robert B. Crooke)表示:“这些产品看起来与计算机很相似,因此它需要具备我们已见过的一些功能,并提升整体性能。从数字电视、手持设备等产品的用户那里,我们看到了这种需求。”同时,英特尔财力雄厚。截至去年12月,英特尔共有超过90亿美元的现金和短期投资。克鲁克表示,英特尔的生产工艺完全可以每隔18个月左右的时间就生产出全新的芯片产品,这样产品就会更加便宜,耗电量更小。他表示,随着竞争对手不断向高端生产技艺迈进,他们可能会遇到英特尔早在前几年就已经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其它芯片生产商的竞争压力将迫使他们下调产品价格。克鲁克表示:“我不知道这是否会增加这些芯片生产商在未来进行投资的难度,但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出现。”

惠普暗影精灵2pro,有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GTX1050,怎么知道在用哪个显卡?

右键点桌面,选在NVIDIA控制面板,选在管理3D设置--程序设置---选择要自定义的程序,里边选择, ludashi(鲁大师),选择 为此程序选择首选图形处理器,选择高性能 NVIDIA处理器。下边可以按照默认,这样就可以在鲁大师测评中 直接测试的是 1050了。注意显卡驱动一定要装好。其他程序,也可以这样制定GPU的。惠普(HP)是世界最大的信息科技(IT)公司之一,成立于1939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市。惠普下设三大业务集团:信息产品集团、打印及成像系统集团和企业计算机专业服务集团。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广州、沈阳、南京、西安、武汉、成都、深圳等都设有分公司。中国惠普在大连设有惠普全球呼叫中心,在重庆设有生产工厂,在天津设有数据中心。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是中国第一家中美合资的高科技企业。在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惠普始终保持业务的高速增长,是HP全球业务增长最为迅速的子公司之一。中国惠普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已在国内设立了九大区域总部、28个城市办事处、37个支持服务中心、超过200个金牌服务网点、两家工厂、一个全球软件开发中心、一个全球运营支持中心以及惠普商学院、惠普IT管理学院和惠普软件工程学院,现有员工3000多人。中国惠普有限公司致力于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为中国用户提供科技领先的产品与服务,培养一流人才、提供最佳客户体验,并最终与中国共同成长。

谁能成为中国的英伟达

英伟达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顶尖半导体公司,该公司以其卓越的图形处理器和人工智能技术而闻名和大全球。在中国,也有很多半导体企业在追赶英伟达。那么,谁能成为中国的英伟达呢?首先,作为一家优秀的半导体公司,必须具备创新能力。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有无数的创新机会等待着有能力的企业去探索和开发。当然,要创新必须要有技术支持,能否迅速将先进技术转化为商业产品将会是关键所在。其次,要成为中国的英伟达,还需要对人才的重视。半导体产业是一个高科技友漏产业,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支持。因此,必须通过加强培养和招募人才来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可能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脱颖而出。最后,市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中国半导体产业虽然已经取得唤告竖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很多机遇,地方政府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成为中国的英伟达,还要通过观察市场趋势和把握机会,精准把握市场需求,促进行业的稳定发展。总之,想要成为中国的英伟达,不仅需要持续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还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市场运作的精准把握。这需要企业有很强的战略规划和执行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英伟达涉足汽车了吗

英伟达开始涉足汽车AI硬件制作,并不会自己制造智能汽车。

在2019年2月,英伟达和德国汽车零配件供应商大陆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将会开发一套无人驾驶系统,并宣称在2021年,这套系统将会面世。

英伟达是一家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创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创始人为JensenHuang。

在日本举办的GPU技术大会上,英伟达披露了一些下一代DRIVE平台的细节,号称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片上系统,来看一下。

这个系统可以获取汽车内部、外部的传感器数据,可以提供360度无差别的感知,辅以眼球追踪、手势识别以及自然语言理解等技术。

汽车搭载这个技术后,可以播报车外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性,还可以接手车子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进行车道保持、变更等操作。

这个软件支持Wi-Fi或蜂窝网络条件下的更新,使用的寿命周期非常长。

在这之前,英伟达已经和奔驰有了三年AI智能汽车的研究,现在有了Xavier这套AI硬件系统,发展前景更是广阔。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