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军总参谋长视察空军基地当众表态 以军总参谋长视察空军基地当众表态是哪一集

六八 50 0

巴比伦行动的巴比伦行动

1981年5月10日凌晨,总参谋长艾丹、空军司令伊夫里带领一群空军高级官员悄悄来到位于西奈半岛的埃左恩空军基地,这是距离伊拉克最近的一个机场, “伊拉克小组”的其他成员和一群以色列空军最精干的飞行员早已在此等候。伊夫里看着面前这群飞行员,尽量平息激动的心情。他也曾经是他们中的一员,也曾经为了以色列出生入死在蓝天上鏖战,此刻他能体会到飞行员们的心情,也明白他们将面对什么样的危险。伊夫里开始向大家部署这次任务,包括航线、飞行高度、攻击细节。由于航程太远,目标又极为危险,因此整个攻击机群在目标上空的时间只有3分钟,也就是说,每架F-16只有不到30秒的时间进行投弹。每架飞机只有一次攻击机会,如果攻击不成则必须返航,否则将拖累整个机组。另外,攻击机群必须避免同约旦空军交火,一旦受到干扰无法解决,则应该放弃任务返航。作战部署结束后,伊夫里又告诉所有的飞行员,此次行动由第一个从美国接受F-16的飞行员雷兹负责,在空中大家均要以雷兹的命令为准。伊夫里此举倒不是多余,这次行动中的飞行员大都身居高位,有不少和雷兹的军衔相等,甚至还有比雷兹军衔更高的。更有甚者,有一个某基地的总指挥官,听说这事儿后找到伊夫里软磨硬泡一定要参加,伊夫里没办法,就说你要参加可以,但你必须把自己的官位扔掉,当一个普通飞行员,谁知这个家伙立刻就答应了。接下来艾丹和颜悦色的对大家进行了战前鼓气,首先告诉他们如果不行就回来,反正机会还多着呢;然后又告知他们一定要小心,如果不幸中弹就要尽量飞回以色列境内,他一定会竭尽全力把他们救回来。出击时间定为下午,这样飞到巴格达时正好是傍晚,此时伊拉克的部队都在准备吃晚饭,防空火力相对最薄弱。担任护航任务的F- 15已经先行升空,E-2C和直升机也准备起飞,前往预定的空域准备空中指挥和抢救飞行员。攻击小组的队员们坐在加满油、挂好弹的F-16座舱里,随时待命准备起飞。就在伊夫里准备发出允许起飞的命令时,贝京总理来,艾丹去接。几分钟后他满脸沮丧的过来告诉伊夫里,攻击计划被暂停了。这一事件的根由是贝京总理收到消息,说这次行动可能泄密了,他担心飞行员的安全得不到保障,于是下令暂缓行动。事后发现行动暂缓并不是个坏主意,好几枚炸弹的延时引信时间设置错误,真的投下去就有可能无法彻底炸毁目标。看来老天还是在帮助以色列的。1981年6月7日下午2点,西奈半岛埃左恩空军基地。飞行员们已经坐进了座舱,地勤们开始做最后的准备工作。共有8架F-16战斗机,其中6架F- 16A、2架F-16B;8架F-16分成两组。每架F-16的机翼下携带两枚装有延时引信的1 000公斤炸弹和两个1 300升油箱,机腹下携带一个800升油箱。每一滴油都是宝贵的,往返距离一共2 500千米,而且很长一段路程机群必须低空飞行,这已经是F-16战斗机的性能极限了。和上次一样,担任护航任务的6架F-15战斗机先行起飞在机场上空盘旋,然后是E-2C和直升机,接着,F-16机群起飞了。“巴比伦”行动开始了。以色列以后又从美国引进了更加先进的F-16C/D,使得其空军实力在中东地区更加突显。然而这次行动似乎从一开始就不顺利。由于突然刮起的强烈西北风,机群采用自北向南的起飞方向。这阵大风使得整个计划受到了影响,机群必须做一个大盘旋,这样就要绕过原先计划避开的亚喀巴湾。亚喀巴湾是一个旅游胜地,此时正值炎热的夏季,于是所有的游客都看到了头顶上飞过的以色列机群。糟糕的是约旦国王侯赛因此时正好在他的游艇上欣赏美丽的海湾风光,他看到以色列的战斗机从自己头顶飞过,飞向西南方向的沙特阿拉伯。于是他本着阿拉伯共同防御联盟的原则给阿曼国防部打了个,让他们赶紧提醒萨达姆。不过萨达姆当时正在前线指挥部队向伊朗进攻,总之攻击机群从始至终没有受到任何伊拉克空军的威胁。攻击机群的航线是沿着约旦、沙特的边境飞行,直抵伊拉克,预计来回共要飞行3个小时。机群越过艾特拉湾。似乎整个约旦、沙特和伊拉克的防空网都睡着了,机群没有收到任何电子告警信号,但是机群不敢有任何怠慢。整个编队共14架飞机,以密集编队飞行,以色列人将飞行高度控制在100米左右的超低空,速度为 750千米/小时,编队保持严格的电子静默,连飞机间的无线电通话都被完全禁止。此时他们得不到任何支援,只有依靠飞机自身的导航设备飞向目标。在经过预期的沙尘暴时,编队将飞行高度升至180米左右,从上面越过了风暴,然后再次下降高度,避免被雷达探测。大约飞行1小时后,仪表显示机翼副油箱的燃油已经耗尽,应该扔掉副油箱了。几分钟内,F-16群扔掉了副油箱,卸去了负载的飞机机身突然一轻,变得好操纵起来。飞机加速至800千米/小时,面前已经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的绿洲。机翼下方伊拉克的农田和果园飞速的掠过,人们抬头看着这群不速之客如同闪电般划破天空,但却不知它们将飞往何方。让以色列人感到迷惑的是伊拉克的防空导弹毫无动静,天上也没有出现拦截的敌机。此时机群已经深入伊拉克腹地,雷兹指挥编队爬升高度,巡航速度增至900千米 /小时。攻击编队已经飞到了底格里斯河上空,前面就是巴格达市郊。“欧西瑞斯”核工厂位于巴格达西边17千米的艾它维塔镇,按照计划,攻击机群应当从西边绕过去,不让城里的居民发现他们,然后以一个大湖的湖心岛为拉起点爬升,从2 800米左右的高度自西向东俯冲攻击。到目前为止一切都算顺利,雷兹开始向城西边飞,F-15战斗机则爬升高度准备空战。然而雷兹眼前出现了可怕的一幕:大湖就在眼前,但是湖心岛却消失了!(事后得知前一天由于底格里斯河水位上涨,湖心岛被淹没了。)雷兹顾不上去研究这一奇怪的现象,他是整个攻击编队的长机,他必须第一个准确投弹。向东看,在照片中看过无数次的核工厂就在不远处,同沙漠中的模型相比,这个目标显得好看多了,工厂中间最高的圆顶就是核反应堆。雷兹将火控转为空地模式,开加力,将飞机增速至1 000千米/小时,接着滚转180度调整飞机进入俯冲,然后滚转回来,保持以35度倾角正对着核工厂俯冲。在1 200米高度,平显上的投弹光环准确的套住了目标,耳机中传来“滴滴”的投弹提示声,雷兹按下投弹按钮,两枚1 000公斤炸弹摇摆着脱离了机身,直冲核反应堆而去。雷兹立刻向左压杆然后猛拉,以8个g的过载盘旋,做出规避导弹的机动,同时抛出热干扰弹和箔条干扰。不过没有导弹的告警声,只能听见下方传来零星的高炮射击声,由于伊拉克士兵必须逆光射击,因此炮弹根本没有准头。剩余的F-16以5秒为间隔开始俯冲,一切都如同计划中那样,当第二小队进入时,整个目标区已经烟雾弥漫,不过训练有素的飞行员们依然准确的投弹。那个基地指挥官是最后一个投弹的,他已经什么都看不见了,不过他还是根据前面的弹着点判断了攻击位置,他的炸弹没有命中反应堆,但却准确的把周边的工厂给摧毁了。每架飞机的延时引信时间设置都不一样,以保证将反应堆从里到外彻底摧毁。根据事先的计算,命中8枚炸弹即可达到摧毁目的,但是他们一共投下了16枚炸弹,仅仅3分钟内,整个核工厂混凝土墙壁倒塌,反应堆被彻底摧毁。事后据伊拉克的记者报道,有两枚炸弹穿过了墙壁直达地下室,却没有爆炸,看来做好备份工作多派几架飞机是必要的。“碳棒,我是凿子1号,凿子和串子全部查理。”“查理”是任务完成的代号,希拉此时坐在指挥机里,对这个好消息简直难以置信。“全部查理?”希拉决定再次验证一下。“正确,全部查理!正确!”雷兹再次肯定。“全部查理!”希拉立刻将好消息传给国防部,艾丹、伊夫里和一群空军高级官员眼巴巴的守在地图面前已经一个半小时多,此刻终于安心了。艾丹拿起,给闷在家里等消息的贝京总理打。从行动一开始,舞台上的主角就是那群无畏的飞行员了,这些高官们都只能像观众一样在台下看。编队已经重新集结好,按原路返航。护航的F-15战斗机也加入编队,14架飞机爬升至10 000米高空,将巴格达和燃烧的核工厂扔在身后。伊拉克空军依然毫无动静,或许直至此时萨达姆还没有得到消息。“凿子1号,我是碳棒。战果如何?”希拉问道。“良好。一切按计划进行。”雷兹答道。“伤亡?”“可能有炮弹擦伤,无飞机损失。”“好吧,祝你们好运!”机群飞越幼发拉底河,高度上升至14 000米,速度增至1马赫,沿着约旦、沙特边境向以色列返航。约旦防空网紧张的监视着攻击机群,战斗机也已经起飞,但是最终没有对其进行拦截,虽然此时的 F-16是脆弱的,但是F-15战斗机依然杀气腾腾。终于进入了以色列领空,14架飞机依次降落在跑道上,此时F-16战斗机基本上都烧光了最后一滴油。地勤们蜂拥而上,纷纷察看自己保养的飞机,不过所有的飞机都完好无损,连一块弹片都没有沾上。伊夫里按捺不住激动,抓起桌上的麦克风大声向飞行员们贺喜,并且命令他们立刻升空以空军的传统来一次着陆。于是机群在加满油后再次升空,开加力超音速通场,以喧嚣的音爆结束了这次传奇般的空袭。

请介绍一下1982年的贝卡谷地之战。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出动大量坦克机械化部队,在海、空军的配合下,大举入侵黎巴嫩南部,对驻黎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发起猛烈进攻,继而对黎境内的叙利亚军队实施突然袭击。在整个入侵的过程中,最令世人震惊不已的是,在贝卡谷地中,叙利亚萨姆-6导弹阵地全被摧毁,以至于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不相信当年曾逞威一时的萨姆-6竟会输得这么惨。 策划与指挥以色列军队入侵行动的是国防部长沙龙,总参谋长埃坦。以色列为一举摧毁叙利亚导弹阵地,使用了“蜻蜓”式、“响尾蛇”空对空导弹、“灵巧”炸弹、“小牛”空对地导弹、“百舌鸟”空对地导弹等十多种性能优异的空对空、空对地导弹、炸弹以及卫星导航、电子侦察等系统。 “萨姆”飞机的克星 提起萨姆-6防空导弹,就不能不使人想起70年代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正是在这场战争中,萨姆-6大大地出了一番风头,从而才名扬世界的。 1973年10月6日,以色列的士兵正饥肠辘辘地在赎罪日里守斋戒。下午2时许,埃及和叙利亚趁此良机,对以军控制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发起突然袭击,从而揭开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帷幕。 面对埃叙联军的突然袭击,以色列被打得措手不及。在极端被动的情况下,以色列使出了它的杀手锏__空军,对埃叙两军发起反击,试图扭转乾坤。然而,这回以色列空军没有再现第三次中东战争那样的辉煌,它受到了苏制萨姆导弹的严重挑战。一队以色列飞机飞临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上空,突然,一道白线直奔1架F-4“鬼怪”式战斗机而来,瞬间便击中了它,于是一团黑烟坠落下去。 其他飞行员见同伴被击落,顿时紧张起来,连忙在胸前不停地划“十”字。惊恐之余,他们又觉得奇怪:在受到导弹攻击之前,为什么飞机上的电子黑盒子失灵了呢? 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军在每架作战飞机上都装了电子黑盒子,一旦飞机被苏制萨姆-2或萨姆-3导弹捕捉,它就会自动向飞行员告警,并同时引导干扰机对导弹制导雷达实施干扰,使导弹无法击中目标。这种电子黑盒子在当时确实起了很大作用。可是,战争结束后,苏军总结了萨姆-2和萨姆-3失利的教训,很快又研制出一种采用新的工作频率和多种制导方式的防空导弹,这就是萨姆-6,并秘密地将其补充到埃及和叙利亚的防空导弹网中。 萨姆-6是一种安装在履带装甲车上、机动性非常强的防空导弹。1辆装甲车可装3枚。它的弹长6米,射程为30公里,能够击中高度低于100米的低飞目标。它的瞄准器能自动搜索敌机,哪怕是超音速飞行的飞机。它的两个雷达系统可提供定向脉冲的信号:搜索器发现敌机,并向目标发射定向波束,波束被目标反射回来;定向波束跟踪敌机,反射信号在几分之一秒内给发射架的电子系统提供关于敌机的高度、方向、速度的各种信号。电子系统自动发射火箭。发射出去的火箭以超音速飞行,一级火箭由固体燃料推动。火箭离目标最后几百米时是自己操纵的。弹头上的热探测器感受到飞机发动机喷出的气流,火箭便把方向对准这一热源,即使导弹不直接命中飞机,只是在附近爆炸,飞射出去的弹片一旦击中飞机的易损部位,也能将其击落。 对于萨姆-6导弹的这些特性,以色列一无所知,以色列空军仍拿对付萨姆-2和萨姆-3的办法来对付萨姆-6导弹,这怎能不吃苦头? 尽管以色列空军采取电子对抗措施,但对萨姆-6导弹来说毫无用处。仅在开战后几天,以色列空军就损失过半。 面对这种困境,以色列不得不向美国伸出求救之手。美国火速派专家到以色列研究对策。尽管美国特意发射了侦察卫星,并派无人驾驶飞机飞临埃及导弹网上空,引诱萨姆-6发射,好让侦察卫星测出它的工作频率和制导方式,但收效甚微。迫不得已,美国只好从国内紧急向以色列空运了5万箱干扰箔条,并向以色列提供了“百舌鸟”和“标准”反雷达导弹,才使飞机的损失率有所下降。 最后,还是沙龙将军率领的一支先遣队,从埃及部队的间隙插入运河西岸,捣毁了埃军后方的几个萨姆-6和萨姆-7导弹阵地,才最终扭转了以军的被动局面。 此次战争,以空军共损失飞机109架,其中大部分是被萨姆-6导弹击落的。这是以色列空军创建以来所受到的最沉重的打击。惨重的损失,使以色列当局对萨姆-6导弹恨之人骨,发誓要报一箭之仇。 苏制萨姆-6导弹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大出风头,取得赫赫战绩,立即赢得世界各国军界的青睐,一股“萨姆”旋风席卷全球。一些国家的军事报刊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了阿拉伯军队萨姆-6导弹把以军飞机打得落花流水的消息、特写、专稿,军事评论文章也纷纷见诸报端。有的军事专家甚至提出,飞机已经“过时”,可以“退役”,世界已进人“导弹”时代。 一些国际军火商也趁机大作文章,他们高喊:“萨姆!萨姆!飞机的克星!”为萨姆-6大作广告。萨姆已被他们吹得天花乱坠,似乎只要将萨姆系列导弹买去,胜利便垂手可得。 一时间,萨姆导弹在国际军火市场上成为头号大“明星”,身价百倍,十分走俏,许多国家都想用萨姆导弹编织起本国的导弹防空屏障。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尝到萨姆-6导弹甜头的叙利亚,更是对萨姆导弹推崇至极,好像有了萨姆导弹这把保护伞,建立起“萨姆屏障”,就可以安稳放心地睡觉了。萨姆导弹成了叙军的“娇子”、“宠儿”。 为了建立起严密的“萨姆屏障”,叙利亚人不遗余力地发展萨姆导弹部队。他们将国防预算的75%用在地对空防御上,8年之内,他们将萨姆导弹连的数量增加了3倍。 十月战争所取得的成功,使叙军对萨姆导弹过分迷信,产生强烈的依赖性,从而把他们诱人了歧途,也为后来的贝卡谷悲剧埋下了伏笔。 找到了对付“萨姆”的秘诀 在世界战争舞台上,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可以在战场上永远保持“绝对优势”,它们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和缺陷。武器及其使用战术又有其发展的连续性,一时的挫折,并不意味着它从此“隐退”,一旦稍加改进,充实以新的内容,仍能“死”而复生,重执战场之牛耳。 中东地区历来是苏美等军事强国的新式武器试验场和高技术竞赛场。苏制萨姆-6地对空导弹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打得以色列空军使用的美制飞机纷纷坠落,使高傲的以色列人和美国人在世人面前大出洋相,这不仅在以色列,也在美国五角大楼引起了强烈的震动。 在越南战争时期,美军研制的“黑盒子”电子干扰设备,曾使越南北方的“萨姆”导弹的效能降低了5倍。有一次,美军16架F-4飞机轰炸越南北方的龙江大桥,越军共发射了160枚萨姆导弹回敬来犯之美机,并起飞41架米格飞机进行拦截。经过一场混战,美军飞机一架也没有被击落。这其中的原因就是美机上安装的“黑盒子”发挥了神奇的魔力。可是,仅事隔1年,“萨姆”导弹稍加改进,又东山再起,令人刮目相看。 尖端武器研制进展的砝码移向了苏联一边,这对美国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和威胁。美国当然不会甘心被苏联甩下,尽快获取改进后的萨姆-6导弹的技术情报,成了美国和以色列情报机构的一项重要目标。 然而,苏联人贯于严守秘密,要想直接从他们那里搞到萨姆-6的情报,可能性极小。对于这一点,美国和以色列的情报机关首脑十分清楚,所以,他们不约而同地把突破口选在了第三国。 美国中央情报局选中了与苏联关系十分密切的埃及作为进攻对象。此时,在埃及的国土上共部署有40余个萨姆-6导弹连。 主意一定,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几个谍报老手频繁潜入埃及首都开罗,他们的使命是通过与埃及做一番“灰色贸易”,换取所需的情报。 一天,一位化名为L贝克尔的美国特工,在开罗一家高级酒吧间里结识了一名埃及军官。 “喏,我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休斯特 帕卡德公司’的高级职员。”贝克尔一边自我介绍,一边将一张名片递交给埃及军官。 埃及军官看过名片后,会意地点了点头。他们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 随后,他们又进行了第二、第三次交谈…… 不久,他们做成了这笔“灰色贸易”。埃及得到了美国提供的部分先进技术,美国则从埃及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萨姆-6导弹及相关设备。 没过多长时间,一种针对萨姆-6导弹的新型电子干扰设备问世了。1979年,美国将这种干扰设备提供给了以色列。 与此同时,以色列无所不能的情报机构“摩萨德”在获取萨姆-6导弹情报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弄到了萨姆-6导弹的几乎所有技术情报资料。 1981年4月,叙利亚的萨姆-6导弹刚刚在贝卡谷地安家,就被以色列获悉。以军立即派出1架“猛犬”式无人驾驶飞机飞往贝卡谷地进行实地侦察。 “猛犬”是以色列自行研制的一种新型无人驾驶飞机,主要用于光学照相侦察。它体积小,机动灵活,其雷达有效反射面仅为0.1平方米,很不容易被发现。 不过,这架“猛犬”刚一接近贝卡谷地,还是被叙利亚的雷达捕捉住。还未等它完成使命,就被叙军的萨姆-6导弹击中。 损失1架无人驾驶飞机,对以色列来说无足轻重,重要的是他们获取了具有重大价值的情报。他们发现了萨姆-6的工作方法及叙军新雷达的性能和工作方法。 为了进一步证实已获得的情报,又1架“猛犬”被派往贝卡谷地。这一次,“猛犬”不仅顺利完成了使命,而且还成功的躲过2枚萨姆-6导弹的攻击。 “猛犬”这次出击的成功,让以色列人欣喜若狂,他们感到已经找到了对付萨姆-6导弹的秘诀。 从这以后,直至空袭贝卡谷地前大约1年的时间内,以军频繁地派出无人驾驶飞机飞到贝卡谷地上空,窥测叙军的秘密,从而对叙军的防空配系了如指掌。 贝卡谷地即将爆发一场恶仗 这是1981年的一天。在以色列境内的一片近似黎巴嫩地形的丘陵地带上空,1架双引擎美制E-2C“鹰眼”式空中预警机正懒洋洋地飞行着。午后强烈的阳光直射在它的机身上,然而没有舷窗的机舱内却是一片黑暗,只有红灯和1组电视荧光屏上移动着的青蓝色图像闪烁着微光。3个完全相同的电脑荧光屏上,各有几十个小小的几何符号在不时地改换着位置,其中有一些被线条串联着。3名以色列空军操作员并肩而坐,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荧光屏上的活动,同时用手指按动着键盘,并时而用“光笔”的笔尖指点着荧光屏上的符号。 荧光屏上的每个符号都代表着1架“参战”飞机。对叙利亚的飞行员来说,一旦被“光笔”指上,就意味着死亡的来临。 “鹰眼”机背上的24英尺的圆盘状旋转罩里的1对天线,以每10秒1圈的速度旋转,对空中、陆地和海面进行全方位扫描,迅速将战场情报输入大型高速计算机中,荧光屏随之显示出全部情况。“鹰眼”可发现400公里内任何高度上活动的敌机,可同时跟踪250个目标,并能指挥自己的飞机对30批敌机进行拦截。与此同时,“鹰眼”身上的计算机还可传送情报信息,不间断地与地面及其他“鹰眼”机上的计算机进行联络,并与以色列战斗机上的计算机以及飞行员和指挥官进行对话。由于“鹰眼”具有诸多特殊的本领,因此有人还送给它一个绰号:“空中指挥官”。 1队在空中巡逻警戒的以色列“鬼怪”式和“幼狮”式战斗机机群,接到“鹰眼”的指令,迅速根据它提供的敌机飞行线路和速度,选定最佳攻击角度,准确地截击了“敌机”。在某个空域,由波音707飞机改装的电子干扰机正对一敌军”的雷达和通信联络进行干扰。“敌军”的雷达顿时变成瞎子、聋子。 在另一个空域,以空军F-15和F-16战斗机发现了“险情”,机身上的电子干扰吊舱立即自动开机,施放欺骗干扰,解除了“险情”。 紧接着,1群以军战斗轰炸机飞临上空,雨点般地向下倾泻集束炸弹和火箭弹。在阵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敌军”的萨姆导弹阵地和高炮阵地,顷刻间,硝烟弥漫,沙石横飞。 这是以色列空军组织的一次大规模模拟演习,它严格按照入侵黎巴嫩的“加利利和平行动”作战计划,模拟攻击了叙军设在黎境内的防空阵地。这样的演习,以色列空军已组织过多次。每次演习过后,以军都根据演习中发现的问题,不断地修改补充作战预案,从而使作战预案更趋完善和周密。 经过1年多时间的精心策划和紧锣密鼓的准备,以色列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982年4、5月间,两伊战火愈演愈烈,英阿两国在马岛也打得难解难分。这时全世界的注意力都被这两处战火所吸引,以色列人感到他们盼望已久的战机终于来到了。 6月6日,以色列蓄谋已久的”加利利和平行动”计划付诸实施。以军先头部队4个旅共2万人悍然越过以黎边境,气势汹汹地向黎巴嫩南部地区推进。 以色列名义上是打着消灭驻在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游击队的旗号,实际上,让以色列人恨之人骨的叙利亚贝卡谷地的萨姆-6导弹阵地,才是以军预定的重要目标。 6月9日凌晨,以色列内阁会议大厅里灯火通明,以色列军政要员聚集在这里正在召开一个秘密会议。 国防部长沙龙首先发言,他提出了一个惊人的动议:袭击驻黎叙军以及驻扎在贝卡谷地的萨姆导弹基地。 沙龙的话刚说完,立即遭到了几名议员的反对。由于意见存在分歧,内阁会议进行了5个多小时也没有定论。 刚愎自用、目空一切的沙龙,以鄙夷的目光看着那些持不同意见的议员。为了报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的一箭之仇,沙龙花了近3年的时间精心制定了攻打贝卡谷地的作战计划。经过多次实兵演练,反复修改,这个计划日趋完善、周密。以色列空军也为此在内格夫沙漠地区专门进行了数月的攻击训练。他决不能放弃这个计划。 为了说服议员们,沙龙强压火气,耐着性子回答议员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对于这些爱挑剔的议员,只能如此。 “贝卡谷地部署着那么多的苏制萨姆-6导弹,我们有绝对把握降服它们吗?”一名议员发问。 “萨姆-6的确很先进,苏联的米格飞机性能也是一流的。在十月战争中我们吃了亏,这是事实。但是,事物是变化的,我们已掌握了它们的详细技术性能,我相信我们自己的武器装备和我们勇敢而训练有素的飞行员是能够对付它们的。”沙龙耸一耸肩膀回答道。 接着沙龙又回答了另外几个议员的提问。 在沙龙的耐心说服下,内阁会议终于批准了沙龙提出的袭击叙利亚部署在贝卡谷地的萨姆-6导弹基地的动议。 其实,在内阁会议召开之前,沙龙已经开始对叙利亚军队下手了。根据沙龙的命令,以军地面部队已推进到贝鲁特至大马士革公路一线,袭击了一些孤立的叙军据点,并从南、西两面对贝卡谷地实施迂回包围。 贝卡谷地是黎巴嫩东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的一块南北走向的狭长的谷地,谷地两侧高山连绵,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驻黎叙军除在贝鲁特市和贝鲁特至大马士革公路沿线部署了部分地面部队外,叙军地面部队主力和防空部队都部署在贝卡谷地以及与谷地相平行的黎叙边界线附近叙利亚一侧境内。以色列发动侵黎战争后,贝卡谷地以西的叙军一部撤到这里,叙利亚还从国内向这里增调了一些部队,以加强这一线的防御,防止以军把战火扩大到叙利亚境内。 以色列对贝卡谷地虎视眈眈,叙利亚人早有预感。叙军官兵明白,或迟或早,贝卡谷地总要爆发一场恶战。所以,自以色列侵人黎巴嫩以来,部署在贝卡谷地的叙军已进人高度戒备状态,所有人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严阵以待,静候那即将来临的恶战。 惊心动魄的6分钟 1982年6月9日中午,贝卡谷地。一阵阵暖风从狭长的谷地吹过,四野静悄悄的。这是大战前的宁静。一辆辆载着导弹的履带车静静地伏卧着,只有那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的萨姆-6导弹死死地盯着天空,悄然而又威严地对着以色列飞机可能来袭的方向。 在同一时刻,以色列埃齐翁空军基地。一架架美制F-15、F-16战斗机整齐地排列在被太阳晒得冒烟的跑道上。座舱内,驾驶员早已就位,他们在等候攻击时刻的到来。 下午2时14分,战斗警报声骤然响彻整个基地。 “第1攻击波,起飞!”随着指挥部一声令下,F-15和F-16一架接一架呼啸着飞上天空。它们的任务是担任空中掩护。 这两种战斗机是70年代美国为了争夺新的空中优势而研制出来的,其速度和火力都超过了阿拉伯国家使用的苏制米格-21和米格-23战斗机。 F-4和A-4飞机载着沉重的激光制导炸弹,也慢慢腾腾地飞上了天。它们的任务是实施低空轰炸。 贝卡谷地拉响了凄厉的紧急战斗警报。叙军指挥官和士兵飞快地奔向自己的战斗岗位,密切注视着天空。 “以色列飞机!”一名担负望的士兵大声吼道。 “雷达开机!”指挥官下达了命令。雷达是萨姆-6的眼睛,只要目标被它盯上,纵有天大本事也难逃厄运。 然而,这一次以色列人是有备而来。叙利亚人看到的实际上是以色列放出来当诱饵的无人驾驶飞机,目的是引诱叙利亚发射导弹。 叙利亚人中计了。萨姆-6导弹相继发射,山谷里红光闪闪。 以色列“飞机”接二连三地被击中、坠地。 就在叙利亚官兵为他们取得的“胜利”欢呼雀跃的时候,以色列飞机的第1攻击波已悄悄地向贝卡谷摸来。 几个收缴“战利品”的叙利亚士兵发现坠落的飞机竟是塑胶制作的,而且没有找到1具以色列飞行员的尸体,连忙将这个怪异现象报告给指挥部。 指挥官立刻醒悟过来、这是中了以军的诡计。 “雷达关机”,指挥官命令道。这是他认为最先应该做的事。 可是,他还是晚了一步,以色列人已经得到了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为以军充当“敢死队”角色、刺探萨姆-6秘密的是以色列自行研制的“侦察员”和“猛犬”无人驾驶飞机。它们率先飞临叙军导弹阵地上空,诱使叙军萨姆-6导弹的制导雷达开机。制导雷达一开机,“侦察员”和“猛犬”立即把截获的无线电信号传给早已等候在空中的E-2C“鹰眼”预警机,“鹰眼”再把这一信息传给F-4“鬼怪”式战斗机。“鬼怪”获得信息后,便沿着叙军导弹制导雷达的波束,发射“百舌鸟”反雷达导弹,准确无误地摧毁萨姆-6的制导雷达,使萨姆-6顿时变成“瞎子”。与此同时,“侦察员”和“猛犬”还把截获的信息传送给埋伏在贝卡谷地西南部黎巴顿山脉背面山脚下的大量“狠”式地对地导弹。“狼式”则沿着“侦察员”和“猛犬”提供的萨姆-6雷达波束,“顺藤摸瓜”。这样,“狼”式和“百舌鸟”导弹双管齐下,萨姆-6自然更是无法招架。 除此之外,在这场大空战中,“侦察员”和“猛犬”还充当了战地“摄影记者”的角色。在冲天火光、滚滚硝烟、隆隆的爆炸声中,“侦察员”和“猛犬”加入无人之地,从容拍摄“战地风光”,并及时传送给后方指挥部,使以色列的军事首脑不用上前线,就可以在彩色电视大屏幕上,观看贝卡谷地的激战实况。 毫无疑问,“侦察员”和“猛犬”为以军空袭成功立下了头功。 在“百舌鸟”和“狼”式导弹打瞎了萨姆-6的“眼睛”之后,几十架F-16战斗机恶狠一般地向导弹阵地猛扑。喷气机大声吼叫着,山谷的回声加重了隆隆的机声,与爆炸声交汇在一起,撼天动地。1颗炸弹下去,白色的山头立刻爆起一团烟雾。片刻工夫,贝卡谷地己被团团烟雾所笼罩。 以军飞机的第1攻击波刚过,第2攻击波接踵而至。不待叙军稍稍喘息,黑压压的机群又在天边出现,那是第3攻击波。 贝卡谷地变成了血与火的海洋。可怜叙利亚人苦心经营10年、耗资20亿美元才建立起来的19个萨姆-6导弹连、228枚导弹,在6分钟之内就不复存在了。 以色列人打得干净利落,6分钟就结束了空袭行动。然而,叙利亚人并不甘心失败,当他们得知多年引以为自豪的萨姆-6导弹阵地遭到攻击,立即起飞60架米格-21、米格-23战斗机,向贝卡谷地上空的以机发起反扑。 以色列空军对此早有防范,由F-15、F-16、E-2C和波音-707改装的电子战飞机组成的混合作战机群,在叙机可能来袭的方向已建立了一道空中屏障。 叙军的飞机刚刚滑入跑道,就被“鹰眼”牢牢地捕捉到了。在几秒钟内,电子计算机就将飞机的航迹诸元计算出来,并算出飞机的距离、高度、方位、速度和其他资料。“鹰眼”迅速将这些情况通知给自己的同伴。 叙机临近贝卡谷上空,率先遭到以军电子战飞机的强电子干扰。叙机机载雷达荧光屏上看不见以机,半自动引导装置也不起作用,耳机里听不清地面指挥口令,空战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地位。 一名叙利亚飞行员看见1架F-15迎面飞来。他猛拉机头,企图绕到以机背后开火。因为米格-23携带的“尖顶”空对空导弹是寻热导弹,需要对着敌机的尾喷管发射。他才爬了一半,只见F-15机翼下闪出一串嫣红色的火花,他的飞机猛地一抖,随即燃烧起来,一顶降落伞又挂在空中,他跳了出来。 后来他才知道,以色列不仅对美制新型“响尾蛇”空对空导弹加以改良,使之能够迎头发射,而且还使用了也能迎头发射的自制“蜻蜓”式导弹。这种空对空导弹吸取了美、苏红外线寻导的导弹优点,对热源十分敏感,甚至可对因敌机表面与空气摩擦而产生的热量进行跟踪。 1架F-16在完成轰炸任务后加速返航。突然,座舱里的频闪灯不断闪出强光。飞行员明白,他被叙机“咬”上了。这是以色列新研制的一种传感系统,一旦飞机被敌机雷达探测到,它便会自动报警。 又过了一会儿,传感系统发出了急促的“笛笛笛”的声音、它提醒飞行员:米格-23发射导弹了。他不慌不忙地按下了燃烧火箭按钮,射出1枚燃烧火箭。不过,这不是攻击火箭,而是引诱敌方导弹的。叙机射出的“蚜虫”空对空导弹一下子就被它所发出的强大的热流吸引了过去。 这是中东地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空战。叙利亚出动60架战斗机,而以色列以90余架飞机迎战。150多架飞机,像蝗虫一般在贝卡谷上空穿梭往来,以超音速的速度互相追逐,恰如一场“车轮战”。导弹不时地从飞机的机翼下发射出来。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导弹的吼叫声、飞机中弹的爆炸声混在一起,使人弄不清飞机在哪里飞以及飞往哪里去。加上飞机和导弹施放的白烟,空中乱成一团,无法辨认谁在攻击谁。面对空中穿梭飞行的飞机,叙利亚的高射炮兵不敢贸然开火,他们害怕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误击40架己方飞机的悲剧在贝卡谷重演。 这是一场一边倒的空战。空战结果,叙利亚损失飞机30架,而以色列没损失1架飞机。30比0,以色列获得大胜。 叙军宣布进人“最高戒备状态”。 叙军最高司令部发出新的命令:不能让以军的战火烧入我们的边境,立即向贝卡谷地增派部队,尽一切力量阻止以军可能发动的进攻。 4个萨姆-6导弹连和3个萨姆-8导弹连,趁着夜暗,绕过弹坑和飞机残骸进入贝卡谷地。 然而,天一亮,在以色列92架飞机的一阵狂轰滥炸之下,新部署的7个导弹连又荡然无存。 52架叙利亚飞机再次奉命出击。然而,这一次,它们的命运更惨。竟没有1架能够突破以色列的空中屏障安全地飞回来。空战结果:52比0。以色列又无一损伤,大获全胜。 叙利亚再也承受不了这样惨重的损失,空军停止出击。6月11日,叙利亚宣布停战。 当年曾威风一时的萨姆-6导弹,如今是如此的不堪一击,苏制米格飞机在美制F-15、F-16战斗机面前也甘败下风,这场空战在全世界引起极大震动,苏军最高统帅部更是如坐针毡。当晚,苏联最高统帅部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并决定派防空军副司令叶夫根尼 尤拉索夫上将到叙利亚实地勘察。最后的考察结果当然是不能公诸于众的。 以色列人终于出了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憋下的一口恶气。 胜利属于用心者 以色列空袭贝卡谷地叙利亚导弹阵地,大获全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以色列当局能够接受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的教训,用心组织研究萨姆-6导弹,找出克敌制胜的办法。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