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一家族在墓前吃喝像野炊,扫墓时这么热闹好吗?
扫完墓以后,在先人的墓前大吃大喝,在我个人看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这样的一个做法,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我相信逝去的先人,也愿意看到后人,一家其乐融融的场景。
而且能够在墓前开心的吃喝,也有一种“一家团聚”的感觉,仿佛先人也能够,融入这热闹的氛围中一样。
浙江温州一家族,在为先人扫墓完以后,在墓前摆开桌子,然后一大家子开始聚餐。整个扫墓的现场,气氛十分的热闹,与墓地的环境,看上去有些格格不入。
对于我而言,还是挺欣赏这样的一个做法,只因为能够带来下面这两个好处。
尊重了地方习俗根据当事人的介绍,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这样的做法,是温州当地,一些地方延续下来的习俗。
作为晚辈后生,在家人去世以后,清明节时候,前来祭扫、看望,看完之后,顺带在这里聚餐,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想法。
既然是当地的习俗,我们就不能,用自己的眼光和思维来审视。
要知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自成一脉的风俗,我们所需要做的事情,便是入乡随俗。
有着亲人团聚寓意亲人在逝去以后,并不代表这份亲情,就被彻底地斩断了。很多时候他们的音容笑貌,会一直留存在我们的心理。
对于一些喜欢热闹的亲人来讲,如果在自己走后,亲人们能够在自己墓前齐聚一堂,我想真是在天有灵的情况,他们也能够欣慰的笑了。
这种扫墓之后的聚会,有一种团圆的寓意在其中,是一个很不错的事情。
网络上相比觉得不可思议的声音,更多时候网友们,还是羡慕这种浓厚的家族情谊。
对于这样热闹的一个场景,我非常看好,不知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一家人扫墓在坟前摆桌聚餐,这是哪里的风俗呢?
对于扫墓,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因为在全国很多地方,这都是一个传统的习俗,人走在不同的地方,因为他们不同的习俗,扫墓的形式也非常的不同,这不,浙江有一家人,扫墓在坟前摆桌聚餐,而冲上了热搜,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其实,这是 浙江温州的一种习俗,然而对这种习俗,自然是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赞同的人表示,这种其乐融融的景象非常的好,而且老人家,也希望看到自己的后代,能够如此的融洽。而反对的人则表示,逝者为大,应该给予充分的尊敬和爱戴,应该足够的严肃,不应该如此轻浮。当然,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观点,都是因为各自所站在的立场不同。然而作为他们的习俗,所以我们也要给予适当的理解,对于清明节的习俗,大家了解的还有哪些呢?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家这边的习俗。
首先是做清明果,在清明节来临之前,我们这边,每家每户,都会提前做好清明果,并且在清明节当天,带着清明果,去祭祀我们的先人,清明果,是一种绿色而又健康的食品,她是利用豆粉,艾叶,面粉,共同组成,口感非常的好,深受大家的喜爱。
其次是爬山,清明的时候,也是春意昂然的时刻,大自然一片绿色,而且各种花争先开放,整个场面,非常的和谐,非常的温暖,也非常的漂亮,所以这个时候,非常的适合出去爬山,一边放松心情,一边欣赏美景,还可以一边锻炼身体。非常的不错。
这就是我家清明节相关习俗,希望能让大家了解,当然,也期望更多的人一起分享各自不同的习俗,以增长我的见识,和我的见解。
清明节扫墓后 大伙一起吃饭 文学上叫什么?
各地对于扫墓后的伙食都有不同的说法。
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有的地区清明也叫寒食
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
关于“吃照”是农村传统的说法
清明节那天为何乡里乡亲的聚在一起吃饭呢?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然而一大家族的人,一起扫完墓,肯定要聚一下,联络一下感情。哪个地方清明节扫完墓之后吃竹筒饭?
竹筒饭
糯米80克,水80克,腊味(汆水,切粒)40克,冬菇(浸软或蒸软)2只,蚝豉(浸软或蒸软)1只,葱(切粒)2根,姜、葱适量,竹筒1个,生油适量。
调味料
生抽1茶匙,蚝油1茶匙,麻油少许,胡椒粉少许,生粉1/4茶匙,鸡粉1/2茶匙。
汁料
生抽1汤匙,水2汤匙,老抽1/2汤匙,糖2茶匙。
1、糯米洗净后放入竹筒内,注入水,以大火蒸10分钟。
2、锅烧热,下生油烧热,再下冬菇、蚝豉和腊味爆香,加入调味料炒匀,放在竹筒饭上面蒸5分钟,撒上葱粒,再淋上汁料,即成。
1、水分掌控必须小心,否则蒸饭会软烂粘口。
2、竹筒容易有裂痕爆口,必须事前浸水洗净,以防有漏水状况出现。
3、可选用鸡粒、肉碎、排骨、田鸡或带子等代替腊味。
清明上坟为什么一定要一家人一起去,可以分二次或者三次去吗?
清明节气点:斗指乙;太阳黄经为15°;于公历4月04-06日交节。“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以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来确定,斗柄从“寅位”开始,然后顺时针旋转,当斗柄指向“乙位”时,为清明节气。汉代至清初采用“平均时间法”划分节气,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分割为24段(每段15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清明节气从冬至日算起,即在冬至后第105天。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确定(1645年起沿用至今),当太阳黄经达15°时,为清明交节点。时至清明,在黄赤交角及其附近一带地域已气候清爽温暖、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