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中部“脊梁”

六八 92 0

挺起部区的脊梁——抗震救灾中孩子们的感人故事之一

妈妈,我绝不会丢下你  吴俊毅 5岁,青川县  坍塌的瓦砾压住了妈妈,侥幸未被砸中的小俊毅不肯丢下妈妈自己走,费尽力气将妈妈从废墟中刨了出来。  在青川中学操场上的一个临时医疗点,有个温馨的故事在灾区群众中流传。“妈妈,快到两点半了,我们3点就要上学,快带我走嘛,不然我要迟到了!”  5月12日中午,青川县人民医院附近居民楼5楼里,5岁的儿子吴俊毅背起书包拉着妈妈张丽蓉的手,撒着娇。  俊毅在青川县一小读学前班,他爸爸在内蒙古做生意,妈妈在他身边照顾他。父母恩爱、俊毅乖巧,一家人快快乐乐地过着幸福日子。  午后2时28分,张丽蓉带着儿子正准备出门,居民楼摇晃起来。“糟了,地震了。”张丽蓉拉着俊毅拼命向楼下冲。母子二人跑到3楼转角处时,楼摇晃得更加剧烈,砖头、水泥块不停地往下掉。“宁伤自己,不能伤我儿子。”张丽蓉怕砖头、水泥块伤着儿子,马上用自己的身子掩护儿子,听凭砖头砸在自己身上。张丽蓉头上伤痕累累,坚持护着儿子往下冲,但更大的不幸发生了,上面掉下的一堆瓦砾掩埋了张丽蓉的双腿,她完全动弹不得。  “儿子,快冲!”张丽蓉歇斯底里地吼叫起来。“不,妈妈,快起来,我们一起跑!”在尘土飞扬、瓦砾横飞的环境下,俊毅发疯似的刨开妈妈腿边的瓦砾,小小年纪的他刨呀刨,终于刨开了压在妈妈腿上的瓦砾。  在儿子的亲情感召下,张丽蓉奋力站起来,母子二人相互搀扶,终于冲出居民楼。一会儿,身后的居民楼便垮塌了,一股灰尘升腾起来。  后来,救护人员及时将张丽蓉母子送到临时救助点。母子二人都是头裂伤,没有生命危险。张丽蓉不停地告诉周围的人:“要是没有我儿子救我,我就没命了。”小俊毅则羞涩地说:“那时我好怕,但我一定要把妈妈拉起来。”  跳楼逃生后回废墟救人  康洁 11岁,汶川县  地震的一瞬间迅速反应从6楼跳下逃生,然后冲进倒塌的教室搜救被困的老师和同学。  “姐姐、哥哥、弟弟、妹妹,你们一定要坚强,哪怕是自己变成孤儿,也要坚强,你们要坚强地活着,你们活着是为了他们(父母),他们虽然进了天堂,但是他们在天堂是看着你们的。”跳下6楼逃生的康洁用这样的话告诉灾区的小伙伴们要坚强。  康洁今年11岁,是映秀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地震发生时,她和同学们正在位于6楼的教室里上课。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大家都变得不知所措,就在教学楼即将倒塌的瞬间,康洁选择了最危险的逃生方式——跳楼,“就那么白白地死在教室里,还不如拿性命去拼一回。”  教学楼前面是操场,后面是菜地。“操场上是水泥地,摔下去肯定死;菜地里都是黄土泥巴,跳下去还有一点希望。”康洁直接从6楼跳下,“我就飞下去了,当时还想着让屁股着地。”  菜地里的烂泥救了康洁的命,她只有腿被划伤。“刚刚跳下来一秒钟后,房子就塌了,很多老师都被埋在了废墟里。”说起地震时的情景,康洁的声音颤抖。侥幸逃出了死神的虎口,康洁脱险后却并没有离开。她毫不犹豫地冲到倒塌的教学楼前,搜寻被困的老师和同学。“好多老师受伤了,我拼命把他们往外拖,也不知救了几个”。他们最后被救援人员带到安全区域。  对于自己在灾难面前表现的冷静和勇敢,康洁说,她经常上网学知识,“不要看我人小,洪水我都经历了好多次了”。就这样,11年的特殊经历铸就了她勇敢坚强的一面。  在这次地震中,康洁的爸爸不幸遇难。谈起爸爸,康洁大哭起来。最终,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她和自己失散两天的妈妈重逢。  稚嫩肩膀背起受伤同学  林浩 9岁,青川县  小小年纪在地震逃生之后马上返身去救援受伤的同学,将他们从废墟中背了出来。  林浩,9岁半,地震前在映秀镇渔子溪小学读小学二年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他正走在教学楼的走廊上,被上面滑落下来的两名同学砸倒在地。“我使劲爬,使劲爬,终于爬出来了。爬出来,我看一个女同学昏倒在走廊上,我就跑回去了,把她背出来了,拿给校长,校长把她拿给家长了。后来我又跑回去把另一个同学抱出来了,拿给校长,校长把他拿给家长,他也被父母背走了。”林浩向记者讲述自己救人的时候显得非常镇定,声音很稚嫩,连用几个“拿”字,他就是在平平静静地叙述这件事情,稚嫩的童声带着乡音。  当问到他身上的伤时,他说:“我背得动他们,我开始爬出来的时候,身上没得伤,后来爬进去背他们的时候才受伤的。”  据悉,林浩所在班只有31名学生,在地震中有十多人逃生,这当中就包括林浩背出来的两个同学。  在背完同学后,林浩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父母,他14岁的姐姐很快找到了他,同时也找到了他的妹妹。经过几天的寻找,3个孩子还是没有找到父母,他们开始与映秀镇转移的群众一起朝都江堰走。“我们在路上走了7个多小时,走的全部是小路,桥下面有条小路可以走。”林浩说起艰辛行路的7个小时显得轻描淡写。  林浩前天被送到成都市儿童医院进行了检查,他只是额头和右手有些擦伤。在检查完的那一刻,林浩再次展现了坚强的一面,他拒绝了救助站老师帮忙穿衣服的动作,自己翻身从床上爬起来,迅速穿好衣服走出了医院。“真不敢相信,那样一个娃娃居然比大人还坚强。”  被救出的“救人英雄”  何翠青 13岁,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学生  地震发生时,本已跑出寝室的何翠青,因想叫醒午睡的同学又返回寝室,使自己错过了最佳逃生时间。  “不后悔,后悔的是我没有救出更多的同学。”躺在病床上,何翠青摇着头说。  5月12日,学校一幢3层的宿舍楼在地震中坍塌,正在午休的400多名学生被埋在废墟下。  何翠青就在其中……  她们寝室共19名学生,当天几名学生刚好不在。“当地面晃动时,我已经起床走出了寝室来到走廊。当意识到地震发生时,我就开始跑,突然想到寝室里还有许多同学,我就返回寝室去喊她们。”何翠青说,“地震刚开始时,一些同学还以为是有人在捣蛋摇床,我进来后大喊‘地震了!地震了……’许多同学才赶紧起床往外跑。”  在何翠青喊人的同时,宿舍楼倒塌了。她和另外4名女孩一起被压在废墟下。下面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清,也无法动弹。她说:“刚开始5个人还能够互相说话,互相鼓励,都说要好好活下去,并且轮流呼救以保存体力。但后来能够说话、呼救的学生越来越少,不知过了多久,只剩下自己还能说话。”她凭着巨大的求生欲望和惊人毅力等待着……  在灾难发生近47个小时后,5月14日14时左右,现场救援人员听到废墟中传来微弱的呼救声,他们马上加紧行动搬开残砖断石,看到了正趴在一块水泥板下的何翠青,当时她已十分虚弱,胸前衣服上有凝固的血迹。15时50分,现场医护人员决定给被压的何翠青输液保持体力,木鱼镇卫生院护士王光芬说,孩子当时神志十分清醒,还喊了一声阿姨。当日16时58分,救援人员将何翠青救出——她也是木鱼中学最后一个被救学生。  当天晚上,她被紧急送到广元市中心医院急救,由于被埋时间太长,何翠青右小腿已发生坏死被迫截肢。  背妹妹12小时安全转移  张吉万 11岁,北川县  11岁的张吉万背着3岁半的妹妹逃生12个小时,不离不弃——他的眼里满是坚定与爱。  张吉万说:“我很爱妹妹。”  5月16日17时,北川县城地震核心现场,一股人流终于走出了灾情严重的深山。  人流中,有一个11岁的孩子,叫张吉万,背着3岁半的妹妹张韩,非常吃力地走着。同行的爷爷、奶奶已经老了,父母在外打工,张吉万勇敢地担负起小男子汉的责任。从早上5时出发,他已经背着妹妹走了12个小时。  主震之后,余震不断,危险仍在,但是,灾难中的亲情流露总叫人感动!  5月18日,一位署名潘秋佶的作者,在天涯里上传了这样一首诗,献给这个勇敢的少年——  妹妹 麻老虎来了 快跑  我不要它抓着你  我不要爸爸妈妈哭泣  你看 每一座山峰 峰峰如兽  每一道河流 道道刀锋  宝贝 紧贴我的背 快跑  这不是游戏  快跑 麻老虎来了 妹妹  我不要它抓着你  我要爸爸妈妈欢欣  别哭 云层太厚  飞机上的叔叔看不见我们  道路塌陷 车上的叔叔靠不近我们  宝贝 山那边有斩兽的宝剑  有通往月亮门的天梯  我们不再害怕 我们欢乐飞翔 快快长大  地 不要再摇  我要撕开你狰狞的面孔 给妹妹当玩具  雨 不要再下  我要幻化你投井下石的每一滴坏笑  把它变成一颗颗珍珠戴在妹妹头上  别哭 妹妹  别让妈妈撕心裂肺  别让爸爸捶胸哭喊  宝贝 我爱你  相信我11岁的双脚不怕地动山摇  相信我12小时奔跑我在你就在  危墙倒塌一刻推开同学  陈浩 12岁,成都市温江区玉石乡实验小学学生  地震发生那一刻,当孩子们惊魂未定的时候,他却以同龄人少有的勇气,一把将同学推开。  “如果再有这样的事,我还会冲过去。如果我看到同学有困难而不帮助,我肯定会后悔。”躺在病床上的陈浩虽然动动手都感觉很吃力,但语气依然坚定。  12岁的陈浩静静地躺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的病床上,双腿和右手打上了厚厚的石膏,胸前满是心电图监护仪的胶  贴。20多个小时之前,他还是活蹦乱跳的六年级学生。  5月12日下午,陈浩和同学们正坐在教室里——“我和班里的同学们正在上课,突然两层的教学楼开始猛烈摇晃起来,我们都赶忙往楼下跑。”陈浩说。  跑下楼梯,穿过了楼边升旗台的他很快就到了安全地带。可转头一望,他看见一个女同学还在旗台的高墙前,想也没多想的他转头跑去,一把把女孩向外推去。不幸的事发生了:三四米的砖墙哗啦一下倒了下来,陈浩的背部和双腿都被埋在了厚厚的瓦砾之中。而那个他不认识的女同学却安然无事。  陈浩被以最快速度送往医院。躺在病床上他不停喊着背痛。当医生用剪刀剪开陈浩满是鲜血的衬衫时,发现孩子的左肾已经裸露在外,肠子也若隐若现。双下肢骨折、腰椎多处骨折、背部几乎没有完好的地方、肺挫伤和肺出血,医生给陈浩的伤下了定语——“严重”。  病情紧急,必须马上进行手术!可医院伤员太多,手术室全部在用,情急之下,这场争夺生命的手术在医院大厅立即进行。没有麻醉,没有止痛,陈浩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接受了手术,可他没有哭喊一声。  12日晚,陈浩高烧近40度。在昏睡中,妈妈抓住他突然扬起的双手,只听他呢喃“我抓住她了”……“他本来可以不这样的。”父亲陈强说。在陈浩妈妈的眼里,儿子非常懂事,几乎从来没有让在外打工的父母担心过。  坚强的他并不知道,那堵砖墙夺去了他三个最要好的同学的生命。

挺起脊梁的下一句

冲锋在前。挺起脊梁,冲锋在前,靠的是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

怎样才能挺起不屈的脊梁?

背背佳

周华健,成龙合唱中国强歌词

是少年强。 少年强 心飞翔 断了路梦在天上 败不降 最坚强 泪擦干挺起脊梁 情无疆 义坦荡 爱种在生命战场 恕我狂 勇敢闯 我不是倔强张扬 天的空是地宽阔胸膛 地让天举起了年轻的力量 选择了荣光 爱需要拼到无尚 人性光芒打亮梦想的路上 痛苦泪水浇灌着歌唱 生命会有看不到边际的阳光 我和你长大让爱也一起成长 成功背后矗立希望的肩膀 少年强 心飞翔 断了路梦在天上 败不降 最坚强 泪擦干挺起脊梁 情无疆 义坦荡 爱种在生命战场 恕我狂 勇敢闯 我不是倔强张扬 天的空是地宽阔胸膛 地让天举起了年轻的力量 选择了荣光 爱需要拼到无尚 人性光芒打亮梦想的路上 痛苦泪水浇灌着歌唱 生命会有看不到边际的阳光 我和你长大让爱也一起成长 成功背后矗立希望的肩膀 少年强 心飞翔 断了路梦在天上 败不降 最坚强 泪擦干挺起脊梁 情无疆 义坦荡 爱种在生命战场 恕我狂 勇敢闯 我不是倔强张扬 少年强 恕我狂 爱种在生命战场

挺起了脊梁是什么歌

挺起了脊梁是《饕餮》这首歌。

歌词:

请不要逼我下手一声大吼

声撼亚洲你怕到了发抖

我的话中有话

听好了好戏我们来压轴

山河都别插手烽火台来把守

战略最拿手整装待发喔

他们休想跨越

面对敌意携手抵御

谁能匹敌一齐熔炼洗礼

一直很犀利所向披靡

无人比拟集齐天时地利

信任从来都摆在第一

挺起了脊梁我发动逆袭 所以

他们休想跨越

沙场上并肩作战

为了义气我愿两肋插刀

迎着风掀起波澜

尽管放马冲我来

天涯海角一起闯

兵来将挡一起上

历经了沧桑汇成万里长

醒来沉睡的巨龙睁开眼

一颗坚毅似箭的心向我召唤

血脉凝结了世代的情怀

沉默是无言的信赖响彻荒野

战火燎原

贪得无厌之人

夺走的一切我要夺回来

忘掉恩怨万死不辞

血气方刚一致对外

十年磨了一剑冲锋陷阵

杀个片甲不留

幕天席地赴汤蹈火

悬梁刺股一丝不苟

准备好了义胆忠肝

百折不挠迫不及待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

锲而不舍同仇敌忾

别想撼动我的地位

谁都知道我的厉害

有我跟兄弟们患难与共

保守这片地带

他们休想跨越

看那残阳似血塞外狼烟渐起

深壑峭壁秦砖汉瓦刀枪剑戟

吟唱这一首拿猜沾满了鲜血的诗

只闻那大漠的深处长歌当哭

呜敲响了鼙鼓披上战甲

呜戍边者横扫千军万马

他们休想跨越

天涯海角一起闯

兵来将挡一起上

历经了沧桑汇成万里长

谁懂那孤独的姿敏陵悲壮

醒来沉睡的巨龙睁开眼

一颗坚毅似箭的心向我召唤

血脉凝结了世代的情怀

沉默是无言的信赖响彻荒野

醒来沉睡的巨龙睁开眼

一颗坚毅似箭的心向我召唤

血脉凝结了世代的情怀

沉默是无言的信赖响彻荒野

歌手资料

《饕餮》是南征北战NZBZ为电影《长城》创作的歌曲,歌曲的伴奏速度达到83bpm,实质唱法在咬字清晰的情况下达到332bpm,是华语歌曲最快速的一首歌。

南征北战NZBZ,中国内地音乐组合,由汀洋、赵辰龙、尼成三名成员组成。

南征北战NZBZ创造出V-Pop(VariousPopMusic),即多元化流行音乐,制作出“南征北战NZBZ”式的流行表达,重新定位新一代的流行音乐。

2012年,为电影《太极1:从零开始》创作主题曲《站起来》出道。

2013年,为电影《青春派》创作主题曲《我的天空》。

2015年,其作品《骄傲的少年》被网络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第二季收录为片尾曲;同年为陈思诚导演电影《唐人街探案》创作片尾曲《萨瓦迪卡》,入围台湾金马奖。

2016年1月,参加《中国好歌曲》第三季,其作品《回忆》入选年度迹戚十佳金曲;5月,发行第二张精选集专辑《6415》;12月,为张艺谋导演电影《长城》创作推广曲《饕餮》。

挺起不屈的脊梁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

团队:江西移动抗灾突击队感动原因:辗转千里,力保灾区通信。平凡中用毅力见证伟大,灾来难中用真情安抚百姓。5•12汶川大地震中,青川县是受灾最严重的县之一,全县死源亡人数近五千人,所有房屋均成了危房。中国移动江西公司抗震突击队分2批于17日、18日从江西出发,19日、20日到达四川。到达青川后,他们每天早上6:00准时从青川县城出发,前往各个乡镇安装和处理基站故障,最远的基站需要8个多小时的路程,路上崎岖难行,汽车胎也被扎破了3个,路两边到处是地震留下来的大石头,还有面目全非的汽车等,路边山上的石头随时都可能滚落下来危及同志们的生命。到了基站山脚下后,他们就立即扛着发电机和设备对基站进行抢修。他们每日三餐吃的都是从江西带来的方便面、压缩饼干。按照要求他们每天晚上9点又回到县城后,开个总结会,向当地公司汇报当天工作情况,但队员们经常11:00之后才回到县城。晚上他们都睡在公司配置的小帐篷里,他们的帐篷里睡下2个人后人就动不了。由于缺乏营养、又睡在潮湿阴冷的石头地上,加上还有大如蜻蜓的蚊子的叮咬,队员们个个身上都“……”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