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历史教科书对于阿富汗问题是怎么说的
俄罗斯历史教科书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1,俄罗斯社会对自己的历史首先是苏联历史问题存在着严重的歧见。2,俄罗斯国内不同政治集团和力量以历史问题为背景在俄罗斯现今发展和未来方向问题上的争论,特别是俄罗斯政府通过规范历史教科书重建国家意识形态的努力。3,同西方国家以及同前苏联东欧集团国家和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国家关系经常因历史问题产生龃龉和争执。从普京到梅德韦杰夫总统,历史教科书问题与纷繁复杂的俄罗斯历史问题本身,始终困扰着俄罗斯社会,让俄罗斯人争论不休和莫衷一是。俄阿关系的深远渊源 在阿富汗问题上,俄罗斯是一个特别的角色. 它对阿富汗的作用持续不断.自19 世纪俄罗斯征 服中亚后,阿富汗成了俄罗斯的邻国,并且成为俄 罗斯继续南下的目标和走廊.在19 世纪的一大半 ; 汹画每 时间里.俄罗斯和英国为争夺中亚进行了旷日持久 的较量,阿富汗是主要战场之一.在阿富汗从英国 殖民保护下独立的1919 年.俄罗斯即与阿富汗建 立外交关系,是第一个承认阿富汗独立的国家.随 后,俄罗斯与阿富汗签署了友好条约. 从上世纪50 年代中期开始,俄罗斯(苏联) 与阿富汗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苏联向阿提供大量的 经济和军事援助,帮助阿政府培训专家,训练军 队,建设项目,逐渐把阿富汗纳入它的势力范围. 1979 年,苏联出兵阿富汗,推翻了政变上台的反 苏政权,并占领了阿富汗.在整个1950 年代至 1980 年代,苏联(俄罗斯)是对阿富汗影响最大 的国家,它是阿富汗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援助 国,最密切的朋友.但苏联对阿富汗的占领遭遇到 持续的抵抗,阿富汗成了苏联"流血的伤口". 1989 年,苏联被迫从阿富汗撤军.两年后,苏联 解体,新独立的中亚国家横亘在俄阿之间.俄罗斯 不再与阿富汗接壤.与此同时,俄罗斯陷入全面危 阿富汗问题 机,自顾不暇,它扶持的阿富汗政权垮台,它在阿 富汗的影响大大削弱. 1992 年,在纳吉布拉政权被推翻后.俄罗斯 宣布承认阿富汗伊斯兰国.同年,由于阿富汗内战 的紧张局势,俄罗斯暂停了驻阿大使馆的活动. 1996 年,塔利班夺取政权.俄罗斯不承认塔利班 政权,对塔利班持公开的反对立场.俄外交部称塔 利班控制下的阿富汗已成为"国际恐怖主义的中 心"和"输出好战的极端主义和分离主义的前进基 地",认为塔利班是"全球破坏性力量的突击队. 是对国际和平和安全体系的威胁".[1 俄罗斯仍承 认流亡的阿富汗伊斯兰国政府,与其保持着联系, 并向其提供援助.与此同时,俄罗斯支持联合国制 裁塔利班,积极参与解决阿富汗问题. 塔利班政权倒台后.俄恢复了驻阿大使馆的工 作.尽管俄在阿富汗已退居次要角色.但俄阿都有 意发展密切关系.2002 年2 月,也就是在阿临时 政府成立后不久.俄外长伊万诺夫即访问了阿富 汗.同年,阿临时政府国防部长,外交部长和政府 主席都访问了俄罗斯.第一副主席兼国防部长法希 姆在2002 年2 月访俄.这是第一个到访的阿临时 政府部长,他受到了普京总统的接见.俄同意向阿 富汗提供后勤和技术帮助,帮助阿组建职业军 队.2002 年3 月,阿临时政府主席卡尔扎伊访问 俄罗斯.两国发表联合声明,表示俄阿将在广泛和 长远的基础上发展政治,经贸,科技,文化等关 系.两国达成17 项协议,俄允诺将参与阿富汗的 重建.2002 年l1 月,阿外长阿布杜拉又访问了俄 罗斯. 不过,俄阿关系的良好势头没有延续,此后两 国关系的发展速度不是很快,但两国关系基本平 稳.俄保持着对阿一如既往的关注和支持. 近年来,俄阿总统虽然多次见面,但多是在其 他场合,相互正式访问很少.卡尔扎伊在2002 年 后8 年未再访俄,直到2011 年1 月才再次访问俄 罗斯.2008 年,卡尔扎伊向梅德韦杰夫发出了邀 请,梅德韦杰夫也接受了邀请,但访问迄今未成 行.[2 双方外长保持着轮流互访.阿外长在2006, 2008,2010 年访问俄罗斯,俄外长在2007,2009 年访问了阿富汗.此外,因参加卡尔扎伊的就职 典礼和喀布尔阿富汗问题国际大会,俄外长在 2009 年和2010 年到过阿富汗.在其他职能部门 中,俄阿保持联系较多的是安全,禁毒和经济 部门. 俄罗斯与阿富汗的经贸合作规模不大.双边外 贸长期徘徊在8000 万美元以下.2007 年,俄阿签 署了经贸合作发展备忘录,但落实的效果不好.由 于存在阿富汗对苏联的债务问题.俄对阿投资受到 国内法律的限制.2008 年解决了债务问题.俄阿 贸易大幅增长2.8 倍,达到1.9 亿美元.其中俄罗 斯的出口占到1.75 亿美元.俄对阿出口主要是燃 料,冶金,木材,建筑材料,食品等.阿向俄出口 的主要是干鲜水果.2011 年1 月卡尔扎伊访俄期 间,两国签署了经贸合作协议,相互给予最惠国待 遇,并计划设立政府间经贸合作委员会.但总的说 来,俄罗斯在阿富汗的经济存在较弱.这与阿国内 安全形势有关,也与俄企业的竞争能力不强有关. 还受到俄与美欧关系的一定影响. 2003--2008 年俄阿贸易额(万美元) 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2008 金额约30008000 约3 俄罗斯参与阿富汗的经济重建.油气,电力, 工业,交通,基础设施等是俄罗斯特别感兴趣的领 域.阿富汗有油气和矿产资源,苏联曾经在阿富汗 进行过勘探和开发,并发现了一些石油,天然气, 铜矿等储藏.苏联时期,阿富汗曾向苏联输出天然 气,现在俄罗斯希望重新进人阿油气和矿产领域. 在1950--1980 年代,苏联帮助阿富汗建设了国际问题研究 个项目,包括发电站,飞机场,油气设施,公路, 工厂,学校等等.[3 例如,阿富汗四个国际机场中 的三个都是俄罗斯帮助修建的.俄罗斯优先考虑的 是承担对这些项目的现代化改造.目前,俄在阿的 最大项目是纳格卢水电站改造,这个水电站由苏联 在1966 年帮助建造.改造应在2010 年下半年完 成,项目金额为3250 万美元.[4 这一项目完成后, 可保证喀布尔50%的电力需求.此外,俄罗斯还 承建了一些小型水电站的建设.以及其他一些不太 大的项目.俄罗斯拟参与一些新的项目,包括修建 新的水电站,恢复兴都库什山的萨朗隧道等. 还应该指出,俄罗斯十分重视教育合作.教育 是俄在阿富汗的重要"资产".在苏联时期,大量 阿富汗青年在苏联接受教育,苏联也在阿富汗兴建 了不少教育设施,推广苏式教育,例如喀布尔工学 院就是由苏联援建的.这所大学现在每年仍有几百 名懂俄语的学生毕业.在阿富汗政界和社会上层, 也还有不少人可以说俄语.现在俄希望重返阿教育 领域.帮助阿富汗发展教育,在中学和大学推广俄 式教育体系.同时,也接受更多阿富汗学生到俄罗 斯留学. 在向阿富汗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方面,2o02— 2008 年.俄提供的援助超过3000 万美元.2009 年.俄开始执行一项新的1100 万美元的援助.[5] 阿富汗对苏联有110 多亿美元的债务.2007 年, 俄免除了其中的100 亿美元.俄原打算有条件地注 销这笔债务.即如果阿放弃提出对苏联占领的物质 赔偿要求,俄就免除剩余的债务,但俄在2010 年 勾销了全部剩余债务.[63 俄官方认为它对阿的援助 是120 多亿美元,这是把免除的债务包括在内了. 安全和禁毒是俄阿合作的重要领域,两国在这 一 领域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应该指出的是,俄 阿安全合作有一部分是在俄罗斯与北约的框架下进 行的.俄罗斯向阿富汗提供军事技术援助,包括机 场设备,飞机维修,通讯器材,轻武器装备,军事 培训等.俄罗斯还准备向阿富汗提供直升机和训练 飞行员.从2002 年到2008 年,俄为阿军队建设提 供了2 亿美元援助.[7 俄在阿设有联邦禁毒机构代 表处.2009 年,俄阿签署了禁毒合作协议.阿还 被邀请作为观察员参加集安组织以打击毒品为目标 的"通道"军事演习,并设有集安组织一阿富汗禁 毒工作小组.在俄罗斯一北约委员会的框架内,在 俄建立了禁毒警察训练基地,为阿富汗等国进行人 员培训 俄罗斯在阿富汗的利益和政策 俄罗斯首先是从安全的角度看待阿富汗,包括 俄国内安全和中亚地区安全.俄仍把中亚看作是它 的"影响范围",而且中亚与俄南方相连.俄高加 索地区和中亚与阿富汗处于同一个安全带,它们的 安全捆绑在一起,难以分开.俄既担心阿富汗向周 边地区输出不稳定.也担忧阿富汗的宗教极端主义 向俄罗斯扩散.俄现有2000 万左右穆斯林居民. 占全国总人口15%上下.[8 与穆斯林的关系是俄罗 斯的重大社会问题.俄罗斯的族际关系复杂,且有 恶化的趋势,尤其是与高加索地区信奉伊斯兰教的 少数民族.2010 年在莫斯科市中心发生的大规模 骚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在这种背景下,宗教极端 主义的传播具有极大危险. 毒品是俄罗斯的重大社会和安全问题.俄已把 禁毒上升到国家战略.2010 年6 月,俄总统签署 了《俄罗斯2020 年前禁毒战略》.梅德韦杰夫表 示:"我们把吸毒视为威胁我国发展和人民健康的 【 3 】 苏 联 帮 助 阿 富 汗 建 设 的 全 部 项 目 名 单 [81 这一数据是经常被采用的估计.俄罗斯独立后在2002 年和2010 年进行过两次 人口普查,2010 年普查的结果尚未公布.俄罗斯族居民 出生率低,而穆斯林居民的出生率高,居民数量增加快,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变化. 有看法认为,按照目前的速度,几十年后穆斯林居民可能超 过俄罗斯族居民. 38 瞎麟褥霸旃究啦重瀚期 阿富汗问题 严重问题.,,【9] 俄罗斯毒品的主要来源是阿富汗.俄官方估 计,仅仅是在阿富汗北方,就有约500 个面向俄罗 斯的毒品窝点.[1∞有研究认为,阿富汗毒品的大 约25%进入俄罗斯,这约合每天4 吨鸦片,其中 绝大部分都留在了俄罗斯.俄全国有大约250 万吸 毒者,名列世界第一.每年俄罗斯约有3 万人死于 毒品.[1 妇俄对阿富汗毒品问题极其重视.甚至把 它看作是比恐怖主义更危险的威胁. 俄罗斯在阿富汗也有地缘政治利益.从这一角 度,美国在阿富汗和中亚的军事存在是核心问题. 虽然俄支持美国打击基地组织和塔利班,但美国的 军事存在特别是在中亚的军事存在一直是俄罗斯的 心病.此外,俄关心它在阿富汗的地位.俄不能接 受被排挤出这个战略上极为重要的地区.在阿富汗 问题的安排上.俄不仅要参与,而且要占据重要的 一 席之地. 自2009 年以来,俄对阿政策明显趋于活跃.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国内的原因.随 着时间的流逝,俄在阿富汗的"伤口"逐渐愈合, 不论是精英阶层还是普通民众,对阿富汗战争的 惨痛经历已开始淡漠.不仅如此,从正面理解那 段历史的现象开始出现,或者说,那段历史正在 从"负资产"变成"正资产".俄开始强调俄阿 的历史友好.赞扬苏联在阿进行的大量建设,宣 传苏联帮助阿富汗取得的进步.2009 年是苏联 从阿富汗撤军20 周年和俄阿建交90 周年.俄罗斯 举行了纪念活动,并在莫斯科举办了第一届俄阿 论坛.阿富汗副总统哈利利率庞大的代表团出 席.分析家发现,现在的情形与过去大不一样了, 虽然俄罗斯不否认对阿富汗的入侵,但"l980__ 1990 年代的屈辱部分地抹去了:集体记忆被修复, 意识形态冲突被淡化,对苏联时期强大的怀念在 增长".[1 俄对阿政策积极的另一原因是国际方 面的.这主要与阿富汗形势有关.2009 年3 月, 美国推出了新阿巴战略,这一战略意味着美国承 认不能消灭塔利班,并准备从阿富汗逐渐撤军. 俄对2014 年后阿富汗形势将如何变化也没有把 握.它对俄罗斯将是严峻挑战,形势迫使俄罗斯积 极行动. 分析认为.俄在阿富汗问题上已不满足于继续 跑龙套.它准备作为一个独立角色发挥作用.[1.]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俄罗斯是在为美国撤军做准 备.这种准备包括多个方面.其一是国内准备,使 社会在心理和政策上支持俄罗斯重返阿富汗.其二 是加强与阿富汗的双边联系.直接影响阿富汗的发 展.卡尔扎伊访俄是双边联系加强的最新表现,这 也是阿总统第一次正式访俄.梅德韦杰夫总统说, "2014 年后阿富汗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保证国家的安 全和独立.对此,俄罗斯准备给予实质性的帮 助".[1 俄驻阿大使表示:"除了军事存在外.俄 罗斯准备参与帮助阿富汗的一切形式".[1 俄总统 对阿富汗的首次访问也有可能在近年实现.其三, 加强在中亚军事存在和军事反应能力,以应对中亚 和阿富汗发生不测.2009 年,在集安组织的框架 内建立了第一支快速反应部队.这支部队的主要活 动区域是在中亚.与此同时,许多迹象表明俄在努 力加强它在中亚的军事存在,特别是在吉尔吉斯斯 坦和塔吉克斯坦.有消息说,俄有可能在吉建立第 二个军事基地.其四,积极帮助美国顺利实施新阿 巴战略. 俄罗斯对阿富汗未来的政治定位有明确立场, 这就是独立和中立.也就是说,阿富汗不应成为任 何国家的附属.不应为任何外国所控制.也不应实 这一数字是俄媒体引用俄麻醉药品管理总局局长伊万诺夫的说法,但阿政府 认为这一数字过于夸大,实际数量远没有这么多.俄乌战争,俄罗斯为何没有选择美国以往的大规模空袭的作战模式?
其实原因还是比较复杂的,只能简单说一说。
第一,俄乌战争的战略目的。
虽然普京说终极目的是乌克兰去武装化,也就是占领乌克兰全境,不允许该国再有正规军。目前看来,这个目的很难达到。退一步说,即便能够达到,普京也严格将战略目的设定为打垮乌克兰政府和军队,没有扩大打击范围。目前俄罗斯的打击,无论是空军还是陆军相对克制,没有不分青红皂白朝着乌克兰平民开火,也没有不顾及平民伤亡。
一旦出现大面积的平民伤亡,不但国际社会侧目甚至会干涉,也会形成深刻的民族仇恨。随后俄军无论是驻扎还是扶持傀儡政府,都难以站住脚。看看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美军遭遇的治安战,都是无穷无尽的民族战争,打了10多年也不能停止。这么一来,对于俄军空袭打击的要求等于高了。
第二,俄军的精确打击能力不强。
俄军和精确打击能力,同西方不是一回事。就精确打击本身来说,不需要精度高到西方那种离谱的地步。大家都知道西方有那种忍者炸弹,也就是精确制导炸弹但没有炸药弹头,安装旋转刀片。
这种炸弹可以准确击中小汽车的后半部分,用旋转刀片杀死车后座的目标,却不会杀死前座的司机。就打仗来说,这个精度就属于过分了,不需要这么搞。因为普遍炸弹的爆炸半径,只要不限制,至少也有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精度保持这么多就够了。
西方之所以将精度提高到变态的程度,主要是防止误伤平民,遭到国际舆论的抨击。而苏联也好,俄罗斯也罢,最终研发武器根本没有考虑这种问题,只是保证炸弹的毁伤效果的精度。在攻打伊斯兰国的俄军精确轰炸后,可以看到效果并不好,出现了误伤平民现象。需要说明的是,俄军轰炸伊斯兰国只用了20%的精确制导武器,其余都是普通炸弹。
目前乌克兰军队自知野战不是对手,大部分已经全部退入城镇坚守。这种情况下,俄军空袭就比较困难。如果坚持高密度空袭,不但要大量使用昂贵的精确制导武器,还肯定会误伤乌克兰平民。所以,目前俄军轰炸顾虑很多,被束缚了手脚。
第三,俄军的精确打击武器的存量不够。
俄军引以为戒自豪的“伊斯坎德尔-M”战术弹道导弹,最大射程近500公里,精度在10米内。俄军目前发射的160枚弹道导弹中,主要就是“伊斯坎德尔-M”,成功摧毁了乌克兰境内导弹系统、远程火炮系统、防空系统和机场航空装备,压制和摧毁其战术纵深内目标。可以说,伊斯坎德尔-M是俄军的撒手锏,也是空袭的重要武器。
可惜,俄罗斯目前库存只有300枚左右,存量实在太少。而俄军早在10多年前就要求大量装备这种武器,到了今天也只装备了这些。这是因为俄罗斯经济不景气,军费非常紧张。而伊斯坎德尔-M属于昂贵武器,仅仅2012年俄罗斯政府投资17家国防工业综合体企业,试图恢复该导弹的量产,就花费240亿卢布。而企业自己还要筹措160亿卢布。
俄罗斯其他精确制导武器,也大体如此。基本就是性能好的价格昂贵,装备有限!性能差的数量倒是不少,却又不敢随便使用。俄罗斯在叙利亚内战期间,帮助巴沙尔轰炸敌对武装,使用了部分精确制导武器和大量无制导炸弹。敌对武装认为,俄军空袭至少炸死数千平民。
第四,快速反应的精确轰炸难度非常大。
美国也是花费了20多年,才提高到发现目标到空袭缩短到15分钟的能力。这种能力并不是其他国家能够做到的,俄罗斯也是不行。俄罗斯的空地一体作战能力,目前看来比解放军要差,信息化水平不高。即便地面部队在城镇中发现了乌克兰军队,空军也无法及时赶到。而现代化作战,谁也不可能长期留在一地,打一打就快速转移。
即便美国空袭达到15分钟,也主要是针对实力较弱的对手。乌克兰虽然被俄军炸毁了不少防空导弹和雷达,但仍然有一些导弹和雷达幸存,具有一定的防空能力。加上西方援助了大量便携式防空武器,所以给俄军空袭又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俄军战机非得较高,就必须使用精确制导武器而且可能有偏差,非得低一些则有被击落的危险。
中俄关系
还行中俄关系:中俄关系的发展现状。
http://app.***.tom.com/Archive/1019/1021/2003/8/5-50905.html中俄关系的现状与前景 http://www.people.com.cn/GB/32306/32313/32330/2914151.html这是书http://www.***.com/2488718.htm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