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以错过(杞人忧天文言文朗读)杞人忧天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六八 194 0

我们喜欢吃苹果,却很少有人赞美苹果树,更少有人知道苹果树也会开花。

列子就是这样一棵苹果树,一棵根植在中原文化中的苹果树。

教材中出现过的《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薛谭学讴》《杨布打狗》《伯牙善鼓琴》等寓言故事,都出自同一本书——《列子》。

2007年浙江高考作文“生无所息”、2020年全国高考作文“管仲鲍叔”,同样也出自《列子》。

有人做过统计,《列子》一共给我们留下了一百多个寓言故事、七十多个成语。这里面就有我们耳熟能详的“高山流水”“管鲍之交”“朝三暮四”“歧路亡羊”“余音绕梁”“野人献曝”“呆若木鸡”“男尊女卑”“形形色色”“废寝忘食”“迫在眉睫”“感天动地”“茫然若失”“怡然自得”“自给自足”等等。

但我们对列子了解并不多。

列子是郑州圃田人。现在郑州东站东边的圃田乡圃田村附近,还有列子祠、列子墓、列子御风台。

有天我正在列子御风台下琢磨列子为什么会“飞”,听到一个年轻人很认真地对他的女友说:这就是列子练“轻功”的地方。当时就感觉有点不自在,担心列子爷真的羽化成仙了,也会发点小脾气:

“轻你奶奶个腿儿啊轻。水下装块木板就敢表演‘水上漂’,吊个威亚就以为自己真在‘飞檐走壁’。胳膊伸得那样直,还要摆个金鸡独立样。要是飞得恁难看,我还不如撞人家玻璃呢。”

“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当我们用我们世俗功利的常识赞美圣贤时,赞美可能就是一种侮辱。

南宋刘克庄有首诗:肉身无羽翼,那有许神通。会得泠然意,人人可御风。

他看得很通透:列子和我们一样,都是肉身凡胎,没有鸟的翅膀,哪能飞?会飞的只能是列子有趣的灵魂,他那“得天地之精神,往来于人间”的智慧。

怎么可以错过(杞人忧天文言文朗读)杞人忧天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第1张

撰文 | 陈国振

01/

郑国多神人

春秋时期,郑国多神人。

除了小霸郑庄公、名相郑子产,出现在教材中的,还有烛之武、弦高、列子。

烛之武,头发都白了,还是一个圉正。圉正,负责养马的小官,也就是孙猴子都嫌弃的“弼马温”。

怎么可以错过(杞人忧天文言文朗读)杞人忧天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第2张

可就是这样一个很容易被某些“后浪”鄙视的“老朽”,当秦穆公、晋文公两大霸主兵临城下、郑国都城危若累卵时,他,连“阿基米德的杠杆”都不带,一个人坐着筐下了城,一个人走进了秦穆公的大营,三言两语,让秦穆公派人为郑国守城了。

“乾坤大挪移”。

秦穆公、晋文公什么关系?

晋文公是秦穆公的“女婿”。“秦晋之好”至今是婚姻的代名词!

弦高,郑国的一个商人。去洛阳做生意的路上,他看到了秦国军队。

“秦国军队千里迢迢,经过多个诸侯国的地盘,出现在这里。一定是准备偷袭郑国的。”他对同伴说着,就做了两件事:一是假借郑穆公的名义“犒师”,给秦国军队送去了十二头牛;一是迅速派人赶回郑国报信。

秦国里应外合、千里奔袭的阴谋,就这样烟消云散了。

郑穆公要奖赏弦高。

弦高拒绝了。

他说:“我用欺诈的手段(假借国君的命令去犒劳秦国军队)却得到奖赏,郑国的制度就会受到破坏。治理国家不讲信用,社会风俗就会败坏。因为奖赏一个人而败坏一个国家的风俗,这是智者不会做的事。”

说完就带着亲属迁往东夷,再也没有返回郑国。(皇甫谧《高士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视功名如破鞋的作派,不知会让多少人笑他“一根筋”“缺根弦”“有点二”!

列子,更传奇。

《列子》开篇三句话:子列子住在郑国的圃田,四十年没人赏识他。国君卿大夫看他,和普通老百姓没两样。有年郑国闹灾荒,他不得不去卫国“讨生活”。

列子是古帝王列山氏之后,不求一官半职也就算了。根据《列子》一书的记载,他一挥手,就可以挑选四十名学生随行。这条件,即使比不得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总不至于混到“亲自去逃荒”的地步吧!按现在的标准,真是“失败”得都成笑话了。

但他又被《吕氏春秋》列入了先秦“十豪”。

先秦十豪都有谁呢?可以列举几个大家熟悉的名字:老子,孔子,墨子,杨朱,孙膑……”

到了唐朝,他又被唐玄宗封为“冲虚真人”,《列子》一书也正式升格为“经”,更名为《冲虚真经》。

到了宋朝,宋真宗再次为它“升级”,加“至德”二字,列子成了“冲虚至德真人”,《冲虚真经》成为《冲虚至德真经》。宋徽宗在自封“道君皇帝”以后,又封列子为“致虚观妙真君”。(宋徽宗皇帝当得不怎么样,但“观妙”两字用得真不错)

更重要的是,列子还会“飞”。

这是庄子说的。

怎么可以错过(杞人忧天文言文朗读)杞人忧天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第3张

他在《逍遥游》中明明白白写着:“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我们的列老师会驾着风飞。你看他临风而举、衣袂飘飘的样子,多酷,多炫啊!像一片闲云、又像一只野鹤!知道吗?他老人家竟然可以一连飞行十五天才回家!

南朝任昉的《述异记》为了“异”,更夸张。他说:列子常在立春那一天乘风而游八荒,立秋那一天反归“风穴”。风到之处草木皆生,风去则草木皆落。

呵呵,什么天女散花嘛,弱爆了。连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改成“列子又绿江南岸”都不是问题。

“御寇风”也成了诗人们念念不忘的梦想:

“横空我欲江湖去,谁借泠然御寇风?”

“无梯可觅姮娥药,有术难乘御寇风!”

“方见燕雀笑黄鹄,安能乘风凌九州!”

02/

诗意河之南

老子不会飞,孔子不会飞,连喝醉酒的李白也只能梦里飞,为什么列子就会“飞”了呢?

除了庄子的“大嘴”,列子会飞,离不开他的“风穴”——郑国自由的天空和诗意圃田。

郑桓公立国之初,便与商人订立盟约:“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丐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你们不背叛我,我不强买强卖。你们有什么值钱宝贝,我不过问)

现在常有人喜欢作出很“潮”的样子,说我们没有“契约”精神。

事实是我们不仅有,而且很早就有,而且“契约”得匪夷所思。

晋国的当权者韩宣子有一只玉环,而另一只在郑国商人那里。也许他“心想事成”习惯了,也许他好物成双的愿望太强烈了,就在出使郑国的时候,向郑国君臣表达了出来。

子产装作没听见,也建议国君装作没听见。

其他卿大夫就很担心:晋国是我们的盟主(拳头硬),韩宣子是晋国的当权者,如果他一怒……我们也不是被晋楚两国按地上摩擦一两次了。我们何苦在意一个普通商人的一只玉环呢?

子产说,我们总得要脸吧。

韩宣子只好遵循市场经济规则,和商人达成了买卖。

他来告知子产的时候,子产先背诵了桓公的盟约,然后说:您出使郑国,是为了友好,却让我们背叛先人的盟约;您可能因为一只玉环背上贪婪的名声,失去诸侯的信任。我不是吝啬,只是没想出一块玉会给您带来什么好处……

韩宣子放弃了那块玉。

弦高的故事就不再重复了。

还有一个故事,和他有点相似。

晋楚争霸,在郑州北边的泌进行了一场大会战,晋国输了,下军大夫(近似方面军统帅)的儿子知罃也成了俘虏。郑国的一个商人知道后,就和知罃谋划,准备用一个装衣物的袋子,把他偷运出去(当时郑国和晋国还是同盟关系)。还没有实施呢,楚人就把知罃放了。

后来,这个郑国的商人到了晋国,知罃善待他,就如同自己真是被这个郑国商人救出的一样。这个商人说,这件事我确实没有功劳,怎么敢坐享其功呢?就离开晋国,到齐国做生意去了。

您可能要问,你讲这些与列子会飞有毛线关系!

世上任何奇异的事物,都有特定的“土壤”。比如茅台的酒,比如中原的文化。

这种对契约精神的坚守,以及商业固有的平等交换原则,直接给郑国带来了子产的“铸刑鼎”和邓析的《竹刑》。

怎么可以错过(杞人忧天文言文朗读)杞人忧天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第4张

邓析说:“夫水浊,则无掉尾之鱼;政苛,则无逸乐之士。”(水太混浊,鱼就无法自由自在;政令苛刻,就没有人可以安逸快乐)。

这些有点“穿越感”的因素融合在一起,让郑国有了不一样的社会面貌:开放、开明、平等、自由、详和。

《诗经·郑风》21首,和其它地方民歌充满悲苦哀怨不同,多是欢快的、温暖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以《溱洧》为例: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第一章)

翻译一下就是:

春水生哟春水涨,溱洧荡漾闪波光。男青年,女青年,人人拿着兰花草。女的说:“河边转转?”男的说:“转过。”女的说:“陪我再转转!”洧水河边真热闹,男青年,女青年,追逐、打闹、取笑,偷偷送他一支红芍药。

这场面,让一千年后的朱熹看得眼珠都快爆炸了,他说,郑风七分之五都是“淫奔”之诗。

羡慕?嫉妒?恨?

邓析,郑国的大夫,他觉得“全民偶像”子产“铸刑鼎”的行为都有点“笨”,便自己制定了一套法律并把它刻在了竹简上,史称《竹刑》。《竹刑》便于携带,便于推广,邓析就凭着这种“玩法律于掌上”的优势,帮人诉讼,招收后学,成了我国律师界的鼻祖;同时也为诸子百家中的“名家”举行了开班仪式。

有天他遇到了列子的学生伯丰子,回头对弟子们说:“操练操练?”弟子们说:“期待着您的精彩垂范。”邓析就对走过来的伯丰子说:“你知道养和被养的区别吗?受人养活而不能养活自己的,是猪狗一类的畜生;养活猪狗供自己吃肉玩乐的是人。我们这些执政者让你们吃饱穿暖,是养活者;你们老老少少整天呆在一起,啥都不干,跟猪狗……哈哈哈……”

伯丰子眼皮儿都懒得翻。

他的学生“道行”不够,就走上前说:“大夫,您听说过齐鲁多智巧之人吗?他们有的精通土木工程,有的擅长制造兵器铠甲,有的精通音乐舞蹈,有的擅长书写算术,有的精通指挥作战,有的擅长宗庙祭祀,真是人才济济。但他们之间没有谁能主宰谁,没有谁能役使谁。相反,能主宰他们的人没有知识,能役使他们的人没有才能。孔先生说过‘君子不器’。如果您听不懂,还有句俗话叫:有本事的人常常是没本事人的奴隶。你们这些执政者,整天忙忙碌碌,不正是为我们服务的奴仆吗?嘚瑟啥啊!”

“操两可之说”、能言善辩的邓析一听就傻了眼,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尴尬地瞅瞅弟子,扭头走了。

“东里多才,圃田多贤。”

住在东里的执政者子产、邓析并没有依靠自己的权势为难隐居在圃田的自由思想者,也允许青年自由追逐自己的爱情,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气象。

两千年后的清朝,“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这样闲情逸致的句子竟成了被砍头的罪状!

这心理,真不如古人敞亮!

怎么可以错过(杞人忧天文言文朗读)杞人忧天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第5张

再说诗意圃田。

黄河到了郑州附近,终于摆脱两岸高山的纠缠,开始从容地向大海徜徉而去。她给两岸人民带来了丰厚的礼物——肥沃的冲积平原和众多的沼泽。

郑州现在缺水。但在上古,西有荥广泽,北有荥泽,东有圃田泽,东南有皛泽,都是方圆近百里的大泽。

皛泽,是孔子命名的;圃田泽,是大禹命名的。大禹在这里治水,不仅把她列为天下九泽之一,还给她起了一个温暖的名字,圃田泽。

泽,哺育万物。周穆王曾多次从陕西跑到这里来打猎,留下了虎牢关和关虎屯的地名;汉武帝也曾在这里建造皇家园林。

圃田,可以种谷、种菜、种花、种树的地方。适宜人类居住,也适宜哲人思考。

有人说,湖是大地的眼,她明眸善睐的妩媚,会让多情的诗人为之心情荡漾。英国有湖畔诗人,美国有写《瓦尔登湖》的梭罗,中国唐宋诗文里,写湖泊的更多。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怎么可以错过(杞人忧天文言文朗读)杞人忧天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第6张

可惜圃田泽干涸得早,只在《诗经》里留下了“惊鸿一瞥”。

但圃田泽西边有一个由七里河形成的仆射陂,又名东湖,到了建国初年围湖造田时才消失。

(那里出产的“凤凰台大米”,明清时曾作为贡品,送进皇宫)

我们可以通过诗人对仆射陂的描写,想见圃田当年的胜景。

北宋有一对和苏轼苏辙兄弟齐名的兄弟:宋庠、宋祁。两兄弟都是进士出身,都做过郑州知州,都写过关于列子的诗。宋庠连中三元,做到了宰相;宋祁在做郑州知州的第二年做了工部尚书。宋祁有一个美名“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简称“红杏尚书”。他的《玉楼春·春景》,写的可能就是这个“仆射陂”。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唐末诗人谭用之有一首《秋日圃田送人随计》:

仆射陂前是传邮,去程雕鹗弄高秋。

吟抛芍药裁诗圃,醉下茱萸饮酒楼。

向日迥飞驹皎皎,临风谁和鹿呦呦。

明年二月仙山下,莫遣桃花逐水流。

如果把两首诗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去程雕鹗弄高秋”摘出来,恐怕在郑州附近农村生活过、有一定岁数的人,都会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

怎么可以错过(杞人忧天文言文朗读)杞人忧天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第7张

圃田既有北方的辽阔,又有南方的诗情。

清朝人徐杜的《郑州揽胜赋》写得更具体:

东郊有湖,方可十里。澄澈如鉴,一泓清水。翠鸟翔于波上,锦鳞游于渊底。迎岸弱柳垂丝,满塘鞭蕖放蕊。秔稻离离,恍若南国莳种;渔舟泛泛,疑是沧浪停舣。君子亭边,可以乘兴纳凉;东山脊上,得以极目眺视。

文中提到的东山,应该指的就是列子曾经隐居、并在那里修道“成仙”的青龙山。现在位于东三环和陇海高架桥交汇处的西南角。想当年,列子在那里负手而立,左有仆射陂,右有圃田泽,“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一定对自然、对人生,有着更深刻的感受。

到了今天,郑州人对挖湖和美化贾鲁河有种异乎寻常的痴迷,看一看周围星罗棋布的古文明遗址,就会明白,他们挖掘的不仅是往日的荣耀,更是这座城市的灵性和生机。

03/

列子是个好学生

读《列子》,会感到他和老子、孔子、庄子明显不同。

老子高冷,孔子权威,庄子锐利。

列子则老实得可以和“笨”字画等号!

就拿庄子和他做个比较。

庄子有一个好“基友”——惠施。他俩之间曾上演过多次的相爱相杀,比如濠梁之对,大葫芦有用无用之辨,庄子该不该在妻子去世后敲着盆唱歌等等。惠施爱操心,死得早,经过惠施墓的时候,庄子给同伴讲了这样一则故事:

“有个楚国人,鼻尖上沾上了一点白灰,像苍蝇翅膀那么薄。他就找到一个姓石的工友,要他帮自己削去。那个工友二话不说,抡圆斧子唰地一声,白灰应声而落,那个楚国人却没受一点伤。宋元君很好奇,就召来工匠说:‘好玩儿!也帮我试试呗。’工匠拒绝了,说:‘我的技艺还在,但我施展技艺的靶子却没啦。’惠子死后,我失质矣!”

然后——然后,庄子真的不“废话”了。(《庄子·徐无鬼》)

这简直就是“高山流水”故事的翻版:钟子期死后,俞伯牙把自己的琴都摔了。

怎么可以错过(杞人忧天文言文朗读)杞人忧天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第8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古人真是纯粹得令人神往。

惠施,诸子百家中“名家”的代表人物(史称“惠子”),做过魏国的相,合纵(联合抗秦)策略的主要组织者、实施者。可就是对这样一位好“基友”,庄子还是不“怼”不欢,决不放过任何一次“恶搞”他的机会。

惠子做魏国相的时候,庄子忽然想找他聊天了,于是就有了一段说走就走的行程。有人为了表忠心,对惠子说:“您留点儿心啊,庄子这次来,也许是想夺你的魏相之位!”尝到权力甜头的惠子就有点慌了,派人在都城中进行了三日三夜地毯式搜查。庄子晃着晃着就来了,问:“南方有一种鸟儿,名字叫鹓雏(凤凰或者大鹏一类的神鸟),你知道吗?这种鸟从南海出发,要飞向北海。不是梧桐树,他不停栖;不是竹子结的果实,他不吃;不是甘甜的山泉,他不喝。恰好有一只长得可丑的猫头鹰逮住了一只发臭的死老鼠,正在津津有味地享用!看到了鹓雏从他头上飞过,赶紧仰起头来,对着鹓雏发出了一声惊恐的威胁:‘哇!’先生您想用您的梁国相位‘哇’我吗?”《庄子·秋水》

庄子把自己比作凤凰,把惠施比作了一只爱吃死老鼠的猫头鹰!

庄子说列子会飞,好像在表达“仰慕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其实还有下文:“夫列子御风而行……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他的潜台词是:列老师您就别炫啦!如果没了风,就像电视没了电……您老就满地找牙吧!长江后浪推前浪,我站在了前浪的肩膀上……庄子认为,拿老师“逗趣儿”,别有一番风味。

你给列子吃一百粒老虎心,他也不会这样!

列子住在圃田,有两大爱好:好游玩,爱射箭。

有次列子射中了目标,很兴奋,忍不住就去找自己的师爷关尹子“求表扬”。关尹子问他,“你知道你射中目标的原理了吗?”列子一听傻了,只好老老实实地说“不知道”。关尹子说,“那你怎么说自己会射箭了呢?”列子只好退下去,想了三年,再去汇报自己思考的结果。关尹子又问“你知道你射中目标的原理了吗?”列子说,“明白了”。关尹子说,“行啦,不仅射箭如此,治国修身也如此。圣人不考虑事物的存亡,而要考察它存在与消亡的原因。记住这一点,不要忘了。”

你看这老师当的!懒,还没温情。搁现在,不知要收多少检举信呢。

可能经过师爷的磨炼,列子的射箭水平确实有了提高。他不好意思再去找师爷,又不想“锦衣夜行”,就去向师兄炫耀自己的射箭技术。

他拉满弓,又在胳膊上放杯水,射出的箭却一支接一支,首尾相连。

射箭时,他专心致志,就像一个木头人!

伯昏无人看了,说:你这不过是射箭表演罢了,不叫真正会射箭。于是就登上高山,脊背贴着悬崖,面临百丈深渊,脚踩着突出的石头,还有一半悬空。他向列子作了一揖,请列子上去射箭。

列子吓得趴在地上,汗都流到了脚后跟!

怎么可以错过(杞人忧天文言文朗读)杞人忧天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第9张

伯昏无人说:真正得道之人,可以上刀山,下火海,挥洒自如,神态不变。现在你吓得小眼睛眨呀眨呀!你离射箭的奥秘还差得远着呢!

你看列子“倒霉催”的!就想射个箭玩玩,没想到自己反成了靶子,把自己的“呆”“虚荣”“胆小”“肤浅”“不懂大道”,都给射了出来。

你以为他的“糗”事到此为止了吗?没,他“亲”老师还没出场呢。

列子爱游玩。

老师问他:你能说说游玩的好处吗?

列子很高兴,以为老师在欣赏他,就说:旅游的快乐,就是总能发现新奇的事物!而且,一般人游玩,只看到了眼睛能看到的东西;而我,却能发现事物的变化。同是旅游,层次不一样啊!

傲骄得如得了小红花的小朋友。

老师撇撇嘴:吹牛吧你!世间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你凭什么说别人没看到变化!“外游者,求备于物”,你能把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看一遍吗?“内观者,取足于一身”,你好好省察一下你的“小宇宙”,这才是“游”的最高境界。

又是当头一棒!

陆游字务观,很多人知道来源于陆妈妈的偶像秦观,秦观字少游。其实都来源于列子老师的这句话。

王阳明“龙场悟道”被后人讲得惊天动地;“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仿佛成了盘古开天地的“斧子”,其实源头也在这里。

再回到列子的“糗”事。

有一个从齐国定居郑国的神巫叫季咸,他知道人的生死、存亡、祸福、寿夭,可以精确到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如得神助。郑国人见了他都躲着走,列子见了却心醉神迷,回去就对他的老师壶丘子林说:当初我以为老师您的修养最高,现在才发现有比你更高的。

你看列子多实诚。

壶子说:你个半吊子,咋不被人一眼看穿呢!明天你带他来,让他帮我看看。

第二天季咸一见壶子,就出来对列子说:嘻,你老师要死啦,活不过10天啦。

列子立刻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了起来,把季咸的话告诉了老师。

老师说:没事,刚才我只是进入了虚静状态。明天你再带他来。

季咸第二次看了壶子后,说:幸亏遇见了我,你们运气好。你老师有救了。

老师说:刚才我用意念调和了气息,让他看到了这一线生机。你再带他来。

第三次季咸看了半天,也看不出所以然来,只好对列子说:你老师现在的征兆不稳定,明天我再来吧。

老师说:我刚才是阴阳结合,动静参半。就像深潭一样,深潭的形成有九种……

季咸第四次来的时候,一见壶子,吓得扭头就跑。

老师对列子说:还不快追你的偶像?

列子追了半天,也没见到季咸的影子,只好对老师讲,找不到,没影儿了。

壶子说:世上万物,有形者生于无形。天地的产生经历了“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四个阶段。易变而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我只是把大道稍微显示一下,咋就吓跑了呢?

列子才知道自己啥也不是,回到家后,“给妻子做饭”“喂猪如招待朋友”。返璞归真,和光同尘,乖得如同小学一年级的新生。

怎么可以错过(杞人忧天文言文朗读)杞人忧天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第10张

列子和庄子的不同,更清晰地表现在对孔子的态度上。

庄子的《盗跖》一篇,对孔子极尽嘲弄挖苦之能事。说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有一个弟弟叫“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穴室枢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顾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万民苦之”。这让孔子很不爽。他先是义正辞严地批评了柳下惠一通,然后信心满满地要去替柳下惠尽一个兄长的责任,劝盗跖“迷途知返”“改邪归正”。

结果却是,听了盗跖的一番高论后,孔子“出门上车,执辔三失,目芒然无见,色若死灰,据轼低头,不能出气”。

列子则把孔子当成了“布道”的圣人,除了那篇《两小儿辩日》让他有点尴尬外。

颜回曾经问孔子:我请教过一个“操舟如神”的人,撑船这事能够学习吗?他说,能,会游泳的可以教,游泳技术好的人几天就可以学会,至于能潜泳的人,没见过船就可以无师自通。这里面有什么道理吗?

孔子说:能游泳的可以教,是因为他不怕水;善于游泳的几天就可以学会,是因为他忘记了水;会潜水的可以无师自通,是因为他把江河当成了平地,船翻了他也一点不担心。就像赌博,用瓦片作赌注,你会潇洒自如;用银或玉的衣带钩作赌注,你就会紧张慌乱;用黄金作赌注,你就会丧失理智。

“凡重外者拙内。”(太注重外表的人,内心就会缺少灵光)

孔子到楚国去,经过树林的时候,遇到一个驮背老人在用竹竿捉知了,熟练得就像在地上捡拾一样。孔子很吃惊,问有什么秘诀。驮背老人说:有,我在竹竿上累两个泥丸而不掉的时候,知了跑掉的机会就很少了;累三个泥丸而不掉的时候,失手的机会就不到十分之一了;可以累五个泥丸而不掉了时候,诺,就我现在这个样子了。而且,我捉和了的时候,身子像个木桩,胳膊像根干枯的树枝,虽然天地这么大,万物这么多,我的眼里只有知了的翅膀,怎么会逮不住呢?

孔子听了,禁不住回头对弟子们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说的就是这个老人吧!”

《列子》共分八章,其中一章的题目就叫《仲尼》。要数《列子》中有多少处写到了孔子,是很无趣的事。从上面两则故事不难看出,列子对孔子表达的是一百分敬意。

列子“乖”,应与他的老师有关,他的老师都是大咖。

关尹子是周王朝的高官,有天他看到有紫气东来,知道将有圣人出现,就主动要求去函谷关做了关尹。当老子骑着青牛出现的时候,关尹子就拦下了他,让他为后世留下了一部《道德经》。关尹子有个学生叫壶丘子林,壶丘子林就是列子的老师。他们师徒关系很融洽,列子也就时常跑去直接向他的师爷去请教。

挨怼也要去。

怎么可以错过(杞人忧天文言文朗读)杞人忧天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第11张

列子的“乖”,更与他质朴纯净的品性有关。

后来列子也成了老师,他给学生回忆当年跟老商氏、伯高子(有人说这两个人就是他的老师壶丘子林和师兄伯昏无人)学“飞”时的情景:三年,老师才斜着眼睛瞥了他一眼;五年,老师才对他笑了笑;七年,老师才允许他靠近自己的讲席;九年,他才学有所成,达到了忘怀一切,“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的境界。

他说他是“笨”出来的!没有因为自己当了老师,就说自己天赋异禀、妈妈怀他时“有慧星入怀”。

列子的学生很多,门口摆满了鞋子。有天他正在上课,他的师兄伯昏无人招呼也不打,把下巴支在拐杖上听了一会儿,就出来了。有人告诉了列子,列子“提履徒跣而走”,光着脚、提着鞋子,就跑了出来!到大门口追上了,第一句话就是:“先生既来,曾不废药乎?”先生您来都来了,就不给我发个“小药丸”,疗救一下我的愚钝?

这行为,连曹操都“抄袭”!(官渡之战前,曹操听说许攸来投奔时,也是这样子)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每当想到列子那质朴干净的脸上浮现出丝丝“笨笨”微笑、害羞的红晕时,总觉得那是一种别样的温暖和灿烂。

04/

夸父有点缺心眼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把夸父当作胸怀大志、敢作敢为的英雄。

但无论《山海经》还是《列子》,前面都有一句话:夸父不量力。

这就是提前定了调儿:夸父追日很荒唐,不知己也不知彼。这样一番“大事业”,他竟一点准备都没有:半路渴了,才去喝黄河、渭河的水;不够喝,才去北方找更大的沼泽;还没找到呢,就渴死了。

再看夸父这名字,咋说都有点“吹牛皮”的意思。

列子和庄子都写过一个斗鸡的故事:纪渻子为周宣王训练斗鸡。过了十天,周宣王问“成了吗?”纪渻子说“没呢,正浮躁呢”;又过了十天,周宣王问“成了吗?”纪渻子说“还不行,外面有个风吹草动,它都要扭扭头”;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又问“成了吗?”纪渻子还是说“不行,它怒目而视的样子,太过盛气凌人!”又过了十天,周宣王都懒得问了,纪渻子才说“差不多了。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

你看“浮躁”的夸父比“其德全矣”的“木鸡”差了几个层次!

和夸父追日相似的还有那个“忧天”的杞人。

他老是担心天塌地陷,吃饭不香,睡觉难安。幸好有一个朋友对他说:“天,日月星辰,都是‘积气’,就是掉下来,也砸不死你;地,结结实实的土石,大家天天踩,它能陷到哪里去。”一句话,那杞人就高兴了,不忧了。呵呵,原来忧乐也有快捷键!

怎么可以错过(杞人忧天文言文朗读)杞人忧天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第12张

杞人和夸父有一个共同点:盲目。夸父在做事上盲目,杞人在认知上盲目。都是“缺心眼儿”。

“心眼儿”,现在都快用成贬义词了,“小心眼儿”“耍心眼儿”“多心眼儿”“没心眼”。

但在古代,“心眼儿”应该是“慧眼”的代名词。正如在古代,“缺德”的本意可能是“眼光短浅”。

我们可以看看“道”“德”两个字怎么写:都有一个“目”字旁,一个“走”字旁,而且“目”字在中间!

列子通过这几个故事,其实就是在告诫我们:虽然“道”偏重外在行为,“德”偏重内在修养,但都离不开“睁了眼看”。如果“德”不全,就可能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苏轼的老爹给苏轼兄弟起名字:苏轼字子瞻,苏辙字子由。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叫“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其实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解释:看清楚了再去做。

因为我们容易被外界的表象和“名”蒙蔽。

杨朱有个弟弟叫杨布。有一天,他穿着一件白色衣服出了门,遇到天下雨,就脱下外面白色的衣服,穿着黑色的衣服回了家。他家的狗没认出来,就冲他叫。杨布十分生气,准备打狗。杨朱说:“不要打。换作你,你的狗白色出去黑色回来,你也会感到奇怪!”

还有一个“朝三暮四”的故事。

狙公给猴子们发橡子,说“我穷了,从现在开始,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咋样?”猴子们都跳了起来,要集会,要表达愤怒。过了一会儿,狙公又说“那就早上四个晚上三个,够了吗?”猴子就都趴在了地上,表示欢喜。

我们有时就像杨布的狗和这些猴子,总习惯看表面,容易被“专家”带偏。就像唐僧,被白骨精骗了三次,还在为自己的慈悲心感动!现实中不是有人宁愿相信网上的骗子,也不相信家人吗?

怎么办?

列子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学习榜样,就是那只“呆如木鸡”的鸡!去掉浮躁之气,不能像“平头哥”一样不服就干;少受外界影响,刷视频会越刷越傻;别老想着表现自己,乌鸦就是想给狐狸唱歌,嘴里的肉才掉在了地上的!

消解掉一切情绪化的东西,心如止水,心如明镜,才会“其德全矣”,智慧生。

商汤的老师叫夏棘,夏棘除了给商汤讲过世界“无始无终”“无穷无极”“天地之表有大天地”抽象道理外,还讲了一个小虫子的故事:江边有一种小虫子,名字叫焦螟。他们成群结队在蚊子的眼睫毛上起落,谁也碰不着谁;他们在蚊子的睫毛上休息、住宿,蚊子一点也不觉察。眼睛最明亮的人在大白天擦了眼睛去看,也看不到它们的样子;世上听力最好的人在深夜里掏空耳朵去听,也听不到它们的声音。但是黄帝和容成子在崆峒山上,斋戒三个月,心念死寂,形体废弃,才看到他们像嵩山一样高大;才听到他们的声音像打雷一样响。

人和人最大的不同,是眼光的不同。眼光不同,世界便不同。

读《列子》,不能不读“纪昌学射”,比武侠小说更精彩。

甘蝇善于射箭,一张弓,“兽伏鸟下”。

一张弓,“兽伏鸟下”,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强的射箭技术吗?

但下一句是:甘蝇的弟子叫飞卫,射箭技术超过了老师。

这反转得也太让人心惊肉跳了!咋超过的?老师射一箭,奔跑的兽倒地了,再射一箭,飞着的鸟落地了。难道飞卫真的能一箭双雕?难道飞卫能和后羿一样,把太阳射下来?还是他能精准地穿透鸟的脚掌,那只鸟又像孙悟空一样钻进了兽的肚子?

列子有时也调皮得紧,关键时候,嘿嘿一笑,不说了,回头就讲飞卫也收了一个学生,叫纪昌。飞卫教纪昌射箭:“小纪啊,你要先学会不眨眼睛。”纪昌就回到家,仰卧在妻子的织布机下,天天看妻子那快似流星的梭子。两年后,锥子尖刺到他的眼皮上,他的眼也不眨一眨。他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还要把你的眼睛练成放大镜。”

纪昌回到家,就用一根牦牛尾巴上的毛住拴住一只虱子,挂在门上,天天看。三年之后,在他眼里,虱子竟有车轮那么大。纪昌便拉开弓,一箭穿透了虱子的心,毛却没有断。

后来,可能纪昌想当“射箭协会主席”,就想射死飞卫,唯我独尊。有一天,他们在原野上相遇了。他们射出的箭一支又一支,如一道道闪电划过夜空,不及掩耳,也不及眨眼!但他们射出的箭都一支支在中途相遇了,如针尖对麦芒,爆发出一团火光,然后双双落地,悄无声息。纪昌射出最后一支箭的时候,飞卫却没了箭!只好拿起身边的一条荆棘,用上面的刺化解了那最后一支箭。他们丢下了弓,相拥而泣,认为父子,发誓不把他们的“葵花宝典”告诉别人!

搞怪耶,不就是“天下武功,不笨不成”吗?有啥神秘的!

但你真要这样认为,就错了。列子说,关键在于“不眨眼”“见微如著”“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一千年后的苏轼写《留侯论》,说张良“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然而却能“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是不是有点“木鸡”“纪昌”的影子呢?

庄子曾经赞颂列子和他的老师壶子:“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翻译一下就是:圣人用心,就像一面镜子。外物来了,能洞察;外物走了,不留滞于心。所以能够傲视外物、不伤害自己。

再形象些:圣人面对这个世界,就像平静的湖面,可以映照日月星辰,可以映照花开花落,可以映照飞鸟往还,可以映照帆竟发……但决不评说他们的是非美丑,更不为他们的去留而心生波澜。

这也许就是列子在圃田泽畔得到的智慧。

关于列子,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列子辞粟。

“上帝给你打开了一扇窗,就会把另一扇关上”(娱乐一下,别当真)。因为列子只知道“夜观星转斗移”“晓看春秋代序”,在生存上“不竞不争”“有所为,有所不为”,所以很穷,面黄肌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有人看不下去了,就对郑国的相子阳说:“列御寇,是一位有道之士,住在你治理的国家却这个样子,恐怕会有人认为你不懂礼贤下士。”子阳听了,马上就派官吏给列子送去了粮食。列子客客气气行了礼,就拒绝了。

官吏走后,列子的妻子拍着胸脯抱怨:“我听说有道之士的妻子儿女,都能够跟着享福,我们却整天肚子咕咕叫。这么大一位领导给你送粮食,你却不接受,我的命咋这样苦!”

列子笑了:“他作为国家的相,并不是他真正了解我。他因为别人的话给我送粮食,也可能因为别人的谈论加罪于我。还是算了吧。”

后来,老百姓真的就发难杀死了子阳。有人因此称赞列子能“见细节而远离不义”“远得避害”。

这其实是一个很俗的故事,看似赞扬,实际上侮辱了列子,很像那个“野人献曝”的故事。

后世皇帝封列子为“至德”“观妙”“冲虚真人”“真君”,实际上是在说,列子的眼中只有天地,只有智慧,只有对真相的不断探寻。列子在家里,“给妻子做饭”“喂猪如招待朋友”,这才是列子成为列子的原因。“别人笑我太疯癫,我懒得笑你看不穿!”

列子看到了什么呢?

怎么可以错过(杞人忧天文言文朗读)杞人忧天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第13张

他说:“生物者不生,化物者不化。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谓之生化形色智力消息者,非也。”

解说一下就是,列子认为“花不能生花”,让花成为一朵花的是一种不会变化的“事物”;而且这种“事物”让花成为一朵花,并不包含任何主观情感。

当我们现在知道“细胞”“蛋白质”“夸克”“量子纠缠”“暗物质”这样概念的时候,就会惊诧列子的发现多么了起!而且他竟然也没有把世界的变化归功于“上帝”,这是一种怎样的清醒,怎样的高度!

列子又说:“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然则天有所短,地有所长,圣有所否”

天地圣人都有自己的不足,我们都不过是这世界的一分子,“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顺势而为”“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是正确的选择。

05/

江湖范蠡船

我们总喜欢给人贴标签,总想用一句话概括别人的思想。

一提道家,很多人就两个字:消极!还带着一副无知无畏的不屑神情。

其实,恐怕我们自己都清楚,我们也不过是拾人牙慧、鹦鹉学舌而已。

历史上很多有识之士都想给道家正名。《汉书》这样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班固认为:道家思想是历史智慧的浓缩,是帝王之术。帝王越懂得“卑弱以自持”,国家越强大。

历史有时还真是这样子:

汉初信奉黄老学说,休养生息,有了文景之治。

李世民认老子李耳为祖宗,从谏如流,有了盛唐气象。

宋仁宗一副庸庸碌碌的样子,历史上几乎没有存在感,但范仲淹、欧阳修、包拯、狄青、苏轼兄弟、程氏兄弟、沈括、毕昇……济济一堂。

甚至还有人总结到,很多开国皇帝身边都有“道家”的影子。姜子牙不用说了,刘邦身边有张良,刘备身边有诸葛亮,苻坚身边有王猛,李世民身边有徐茂公、魏征、袁天罡、李淳风,宋太祖身边有陈抟老祖的弟子苗训,成吉思汗有丘处机,朱元璋有刘伯温……

怎么可以错过(杞人忧天文言文朗读)杞人忧天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第14张

虽然有点以偏概全,但你也不能否认这些事实。

到了宋代的陆九渊,他有一篇文章叫《常胜之道曰柔》,直接这样说:“老氏驾善胜之说于不争,而御寇托常胜之道于柔,其致一也……其道之流于说者,为苏张之纵横,流于法者,为申韩之刑名;流于兵者,为孙吴之攻战。……今苞苴竿牍之智,弊精神乎蹇浅者……以妄议老氏御寇之学,多见其不知量也。”

大意是说:苏秦、张仪(鬼谷子的弟子)的纵横家,申不害、韩非子的法家,孙武、吴起的兵家,都是从老子、列子这里出来的。你凭你那一点只会请客送礼投机钻营的能耐,就别妄议老子、列子的道家学说了,你不懂,也没资格。

但道家思想“非主流”的地位却很难改变。

究其原因,一是“家天下”的帝王们更喜欢忠诚的奴才和“愚民”,道家的智慧让他们心虚;一是道家“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清高,让“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统治者有点小失落。

更重要的是,很少有人能拒绝统治者手中的功名利禄。

李斯在做小吏的时候,看到厕所里的老鼠吃着脏东西,见了人还抱头逃窜;而官仓里的老鼠一个个吃得肥嘟嘟的,理你还要看心情。不仅感叹:人贤愚有时不太重要,关键在位置。于是秉着“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的理念,努力奋斗,最终帮助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位极人臣。秦始皇死后,尝到权力幸福感的他为了继续“辉煌”,选择了宦者赵高,也选择了诛灭三族的下场。在被腰斩前,他对儿子说,我想和你再一起出上蔡东门,带着家里的那只黄狗去撵兔子,看来是没希望了。

汉丞相陈平曾说:“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李斯犯的可能就是这种“道家所禁”,嫉妒韩非子,主张焚书坑儒,让扶苏蒙恬死于非命……吃相难看,有辱斯文!《列子》一书在他点燃的火堆里化为灰烬,断的不仅是一种智慧,间接断送的是许多读书人的性命!。

圃田泽往东不远,有一个列子的小老乡——潘岳。这后生太帅了,到了今天,我们还时常夸人“貌比潘安”。西晋时还没有网络,也没有“蹭流量”的概念,但他一出门,女孩子们,其中也可能混有年轻媳妇们或中老年妇女,就会手扯手,形成一个圈儿,把他围在中间,给他跳舞;如果他是乘车出门的,晚上就会拉回一车的水果和鲜花——可能还有香囊或者青丝或者打油诗什么的。

可就是这样一位被宠坏了帅哥,迷上了权贵,人家权贵已经坐着马车没影了,他还在望着权贵马车扬起的滚滚红尘作揖行注目礼。结果年纪轻轻就丢掉了性命。真是可惜了一表人才。

道家思想多被后世不春风得意的读书人当作了精神寄托,也当作了自我救赎的“秘籍”。

柳宗元被贬柳州后,一方面寄情山水,一方面模仿《列子》,写了不少“醒世”寓言:讽刺虚张声势的《黔之驴》、讽刺恃宠而骄的《临江之麋》、讽刺执迷不悟的《某氏之鼠》。有一篇《蝜蝂传》,至今还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蝜蝂是一种善背东西的小虫子。遇到什么,就拿来放自己背上,压得快喘不过气了,也不停止。它的背又非常“涩”,最终是跌倒爬不起来了。有人可怜它,把它背上的东西拿掉。但它能爬了,就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循环。它天性又好往高处爬,没力气了也不停止,结果掉地上摔死了。”

如今身陷囹圄的前官员,应该有人后悔读书太少,没有读到这篇奇文吧。

“人生缘何不快活,只因未读苏东坡。”苏东坡应该是列子最知心的人。他在考试时就被期望为“宰相之才”,可他在新旧党闹得鸡飞狗跳时,不骑墙,不站队,只求为国家为民众代言。新党掌权时,他直言有些新法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得罪了新党;旧党掌权时,要彻底废除新法,他又说有些新法便民,不可一刀切,得罪了旧党。有几次都是他自己主动要求远离权力中心“下放”的,可有些人还是不放过他。让他的半生不是等着被贬的消息,就是走在被贬的路上,一直到了海南岛。

他临终前写有一首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有人说这是他的愤激之语,还是没有读懂苏东坡,也没有读懂这首诗。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是道家追求的高境界,“黄州惠州儋州”则是他远离了是非空谈,活得最踏实最自由的地方,就像陶渊明回到了“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的农村。当然,这些地方也是苏东坡能够尽全力为老百姓做事的地方。

其实当他走出乌台监狱,长江之上“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那一刻,他就明白了,“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那才是他该拥有的美好。

有人说,他可能是受了佛印的影响吧。不对,他八岁时的启蒙老师就是一个道士。

很喜欢高适的两句诗:“天地庄周马,江湖范蠡船。”

怎么可以错过(杞人忧天文言文朗读)杞人忧天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第15张

范蠡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人。范蠡的老师叫计然,又被尊称为文子,也是道家的一个代表人物。帮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范蠡感叹说,我老师有七种策略,越王只用了其中五个,就灭掉了吴国,我为什么不用老师的学问图个逍遥自在呢,就携西施到了齐国,“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啥意思呢?就是说他总是一不小心,就占据了“富豪排行榜”。没办法,只好把钱财分散给亲朋好友,换一个地方,“从头再来”。结果又是一不小心……后来他定居在现在山东的定陶(这名字也是因他而来),自称朱公。被后世商人拜为祖师,世称陶朱公。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甚至孔子也说“夫水,偏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

道家“不争”并不是无为,只是他们心如天地,把功名利禄看得有些“渺小”罢了,他们用他们纯厚的品性,像水一样“利万物”,你怎能透过“孔方兄”的小窟窿,把他们定义为“消极”呢?

郑州有位列子,值得我们骄傲。

怎么可以错过(杞人忧天文言文朗读)杞人忧天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第16张

就以苏东坡《和陶郭主簿二首》表达我们对列子的追慕之情吧。

愿因骑鲸李,追此御风列。

丈夫贵出世,功名岂人杰。

家书三万卷,独取服食诀。

地行即空飞,何必挟日月。

/////////
陈国振
怎么可以错过(杞人忧天文言文朗读)杞人忧天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第17张
新郑人,河大毕业,中学教师,偶尔写写,只图乐呵。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