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休”的由来;
2、为什么要“调休”;
3、“调休”对劳动者的利弊
————————
1、“调休”的由来? 1949年12月31日政务院发布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令第270号修订发布(2007年12月14日进行了二次修订),规定了元旦、春节、国庆等节假日的休息日期与休息天数(详情懒得引用了,大家自行查查吧,懒癌!)。1999年国庆节我国开始实行黄金周制度,并引发一系列问题(例如旅游井喷),为解决相关问题,成立“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该办公室其实不是一个办公室,而是一套联合决策办法)。
2、为什么要“调休”?
调休会带来一些时间管理层面的直接好处,而这些直接好处又会引起一系列经济、金融层面的间接好处。篇幅所限,我的以下回答仅讨论直接好处,至于间接好处则多种多样,留待更多朋友挖掘吧。
调休在本质上并没有增加或者减少休假时间,改变的只是具体的休假日期(前后挪动休假日期)。那么这种挪动,是随机挪动还是有什么原则呢?很显然,前后挪动的原则是:令连续休假天数最大化。如此,假期总天数不变的情况下,假期用途就增多了。举个例子,如果是3天完全不相连的休息,我可以用来看电影、逛街、睡觉;而如果是3天的连续休息,我除了看电影、逛街、睡觉,还可以去一次短途旅行。
3、“调休”对劳动者的利弊
调休的好处,是增加了假期的用途,对劳动者来说也会伴随一定的代价,例如,可能造成连续工作天数增加(粤语说法是“有咁耐风流就得咁耐折堕”,致敬楼主的粤语提问),并由此引发工作效率下降、工作压力和疲劳度上升等间接问题。所以说,到底要支持调休还是反对调休,还是看个人情况吧,各有得失就是了。
好了,2016年9月18日写的这个回答(1部分),终于在2019年3月24日完成(2/3部分)。开心……希望楼主喜欢!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