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在南北朝地理学家郦道元的笔下,三峡长达七百里,即350千米。
而我们所熟知的长江三峡——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实际上全长只有139千米。
新中国成立那年,长江就曾经爆发过洪水,从此长江下游的防洪问题一直是国家的重点关注项目。
直至1992年,三峡工程顺利通过全国人大审议,并在2009年全部完工。其实早在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就提出了有关三峡工程的设想。
但当时是一个内忧外患的时代,无论是财力还是劳力,都是难以聚集的,甚至这一工程的最终成果可能被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掠夺。
1992年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意义非凡的一年,出台了许多对我国发展影响深远的政策,三峡工程也在这一年正式确定开工。
这不仅实现了孙先生利水发电的设想,更是在防洪,航运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试问:进入二十一世纪,是什么制约了世界经济继续迅速发展?众多答案中一定有能源供应不足。
为了尽可能多的将能源留给后代,世界各国纷纷投资研究可再生能源,我国也不甘落后。
我国的水资源占全球水资源6%,居世界第四。利用水源优势,我们开始了水力发电的可再生能源道路。
三峡工程的发电效益就非常可观,在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曾经南美洲巴拉那河上的伊泰普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但三峡水电站了建立再次带领中国创造了又一个世界第一。
据统计,三峡水电站每年平均发电量882亿千瓦时,能供应我国将近十个省市的电力。
2010年10月16日,三峡大坝达到了史上最高水位172.85米,距离三峡水库水位的最高程仅差不到3米。
此时,长江三峡的发电效益是可想而知的高,根据我国部分地区居民的平均水价,三峡大坝平均每60秒可创造约41600元的经济效益。在如此大的利润下,为何要下降水位呢?
其实,长江三峡建立之初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发电,它是为了防洪而建。
作为我国享誉世界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的总库容量近达四百亿万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几乎占据了二分之一。
自然灾害的发生大部分我人们无法改变的,常言道水火无情,洪水是非常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在十大自然灾害中排名第四。
长江流域由于支流多,水量大而且汛期长,是我国爆发洪水次数比较多的地区之一。
三峡水库的建立起到了很好的中间调节作用,能够在洪峰到来的时候,协助减弱洪水向下游流动的流量和速度,为中下游抗击洪水争取更多宝贵的时间,更好的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
根据中国政府网的消息,在今年汛期来临之前,三峡水库水位已降至145米。虽然水位的下降,极大影响了三峡水电站的发电效益,也引起长江上游区域水量不足的现象。
但是从多方位多角度综合考量,弃车保帅,利用三峡水库防洪以保护长江流域人民的安全和利益,更能体现出三峡大坝作为国之重器的真正价值。
在任何时候,人的安全问题都是放在第一位的。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为了给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以牺牲换来的发展是不明智的做法。
一旦汛期发生洪灾,洪水泛滥,淹没农田,随即就会产生粮食危机。淹没房屋村舍,灾区人民就要大规模的迁移,重建家园。
更严重的是,由于湍急的洪水引起的传染病,水源污染等等影响极大的问题。洪水滔天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是远远不可估量的。
今年三峡水位降低至145米,正是为了汛期防洪做好充足的准备。
自2003年以来,三峡水库成功拦截了49次洪水,极大的挽回了洪水带来的危害,这一次三峡水库一样不会令我们失望。
入夏以来,全国各地出现了高温天气,而且还是极端高温,同时长江以南还出现了降水减少现象。
这也直接导致了长江流域出现部分旱情,长江中下游的湖泊也因为旱情减少了许多面积。此时,缓解旱情的任务刻不容缓。
三峡水位下降的原因之一正是开闸放水缓解下游的旱情。
现在再问舍弃发电效益必要吗?答案肯定是必要。发电带来的经济效益虽然庞大,但一旦洪水爆发,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是多少钱都弥补不了的。
无论是从以往的灾情来看,还是最近的卡霍夫卡水库爆炸引起的洪灾,最终受害者都是无辜的百姓。
我们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舍小利取大义,才能保证人民更好的生活,国家更好的发展。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