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八大局又挤到水泄不通了(张店八大局菜市场在哪)

六八 144 0

作为一个在滨州沿海县农村长大的80后,走过了祖国的一些地方,根据自己的见闻,想到哪儿就写到哪里吧~~~毕竟第一次在知乎长回复首先,我想说的是,我对滨州,对我可爱的家乡有着深深的眷恋,我在那里长到了17岁,17岁之前一直没有离开过。虽然家里的老屋都已经换成了新房,泥土路都换成了水泥路,但是滨州对我来说不仅仅是现在,也不仅仅是从前,而是将近30年来的所有的改变,包括未来要走的路,我会一直关注她。从前的家乡情景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那里有我父母的红火年代、邻居、可爱的小伙伴。。。。说到小学,我的脑海深处就想起 红瓦顶 泥土墙的校舍,村里的代课老师,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放学路上的嬉戏,周末同学们一起在草地上放牛,一起下河里捉鱼,一起玩玻璃球的情景。也永远都记得太阳快落山时候,红彤彤的晚霞映着伙伴们快乐的脸庞。。。怀念我的中学时代,伴随着我几年的自行车,同窗的同学们,住着8个人的宿舍,至今我能记得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级的每一位老师,他们的只言片语,甚至他们被同学喊的绰号,他们对我们的表扬和批评,甚至有一些现在想起来都有些害怕体罚,我想这一切的一切会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浓浓的乡音,熟悉的小路,就是这么充满泥土气息的家乡。。。。如今家乡变了,修了一些路,建了一些厂,盖了一些路,GDP也到了山东省的中间位次,但是我还是想说滨州有着外地人看不到的优点,也有其他人看不到的缺点,这些年滨州有一些变化,但是变化并不足够,有些变化是令人可喜的,有些变化却让人心痛。我想评价一个地方不能简单的用穷和富这样简单的字眼来定位。1. 滨州作为一个典型的山东地级市,有着山东传统的优势。当然这是我自己的理解,比如说,相对有些南方人,滨州人对家庭更加重视。比如,我开始去外求学,很多湖南,江苏等等地方的同学春节、暑假都不愿意回家,我很是诧异,难道不想念自己的父母吗?后来也见怪不怪了。再比如,滨州的男人对媳妇都很呵护,稍微重点儿的活儿,男人在是不会让女人碰的,但是我在南方农村见过很多女人挑着很重的担子。在滨州,亲戚朋友之间礼尚外来,互相帮助,人情味很浓。比如说,单位同事或者村里的邻居有了红事和白事,都积极去帮忙,而在我现在工作的地方,这方面要差很多。滨州人比很多地方的人都更加实诚,比如说村里赶大集,买个瓜果蔬菜,认识的,面熟的,零头小钱基本就不要了,但这些个在上海,浙江这样的地方很少见。在滨州,饭店里点菜,你不用担心不够吃,盘子足够大,哈哈。总之,在滨州,人情味儿比很多地方浓厚。我在天津和北京待了几年,明显觉得这方面差距很大。2.滨州的经济发展这几年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经济结构和科技含量差很多。虽然滨州的四环五海、魏桥、滨华,无棣的北海新区、邹平等一些亮点给滨州获得了一些加分项,但依然掩盖不了问题的所在。农业大市,但是缺乏深加工,更不用说有机农作物了,农村年轻人口的流失可能是最大的制约。在实体经济疲软的今天,工业也没有大起色。从区位上来说,滨州是山东最靠北的地级市,和山东的济南,淄博,东营等大部分地级市有黄河相隔,北邻渤海浅滩,盐碱地很多,西邻德州市和河北省。30多年前现在滨州市绝大部分属于惠民地区,行政中心也就是党政机关驻地在惠民,1984年,行政中心移到了北镇,就是现在的滨州市城区。因此,滨州很年轻,不客气的说30多年前,这片高楼大厦还是一个大村庄。这里没有国家的优惠政策,朝中也没有大领导,就是靠着滨州人民的勤奋和拼搏,才有了现在的滨州。渤海湾的存在让滨州有着大量的过境交通,山东半岛的车辆北上、进京、去东北、内蒙,都从滨州过,确切的说都从无棣过,这给铁路不发达的滨州带来了很多的交通压力。但是简单的过境交通不能带来多少经济收入,反而是205国道,S239,G25,大济路等等年年翻修。有人说国家没有规划高铁线路等等,这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高铁改变人们出行方式的今天,我现在的体验是,中午在合肥吃中饭,下午在南京做报告,夜里到上海虹桥站换乘地铁。而就在10年前,我上大学时,放寒假挤在绿皮车厢里,不能站立,挤不进去厕所。一个好消息是高速公路基本覆盖所有县城了。滨州的交通是令人焦虑的。说到开放程度,整个山东都存在这个问题,当然青岛除外。我想对于一个城市有这么几个指标是可以参考的,一是这个城市里有多少外地人、甚至外国人在这个城市生活、出差、工作和旅游,二是楼上很多人说的一些品牌的进驻,虽然万达广场大悦城等只是一些购物中心,家乐福、沃尔玛都是一些超市,更不用说seven eleven这些便利店了。但是这些玩意儿进驻城市的选择确实是很认真的在分析这个城市的购买力和商业活力。三是这个城市的大学能吸引多少外地的学生。很多高中生挤破头的去北京、上海,不是单纯的跟风,而是这些城市确实是给他们上学和毕业带来了更多与外界接触的机遇和平台。四是对外贸易的数据。从这些个角度来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哦。3. 滨州医学院和滨州学院是滨州两个必须要说的学校了。不得不说两个学校对于滨州的初高中教育、滨州人民的医疗事业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外地人可能不太知道滨州学院曾经培养了现在滨州初中高中大部分的教师队伍,各个县医院的很多科室的骨干医生都是出身滨州医学院。除此之外,可能滨州人都不清楚滨州学院也曾经有过国内知名的学者专家,例如滨州学院数学系李文荣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在90年代也曾做出过很多国内一流的科研成果。但是据我所知这个团队的精英现在已经就职在各大985 和211名校了。我大学时候的复变函数老师得知我家乡在滨州,曾经跟我说过这个团队在他们领域的影响。很遗憾,现在滨州医学院已经搬迁至烟台,滨州学院的生源也不如从前了。山东人历来重视孩子上学,有尊师重道的传统,滨州也不例外。记得我读高中时,从高一开始,每天早晨6点钟开始跑早操,6:20开始早读,早读完,上午+下午+晚上共11节课,晚上11:00宿舍熄灯睡觉,每个月都有月考,没有周末,每四周放两天假,三年都是这样过来的。后来上了大学,来自各个省份的同学们听闻惊呼,如此繁忙的高中第一次听说。实际上,高中三年,我们的老师和班主任和我们的作息是一样的。现在当了高校老师才体会带,当年带我们的老师是多么辛苦。现在想来,我们的教育其它都是很好的,除了英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政治......等等这些科目在我们老师的帮助下通过不断的阅读和练习是和北京上海这些地方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的,也许小时候大量的阅读经历和习惯帮助了我。然而,英语确实让我吃尽了苦头,直到最近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听了几位老师的讲解,我才明白,原来我走了一条很大的弯路。农村的孩子,英语的启蒙实在是太糟糕了。而我在考四六级的时候还不能明白汉语词汇和英语词汇的范围是不对等的。糟糕的听力和表达,更是让我经常出丑。在英国,下等人在私密的地方说贵族英语来开玩笑。这是文化的差异,我家乡的初中老师,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对幼儿园或者小学生来说,有一个说纯正英语的外教(或者有一个比较高水平的英语老师)太重要了。因为成人学口语,往往需要加倍的付出,也许成人说错了,很多情况下,是意识不到,得不到纠正的,因为别人担心你面子上过意不去。4. 滨州需要除了经济之外,更加深层次的变革。很多没去之前印象中一般的城市,当我去了之后,感觉如此之好,呼和浩特的繁荣、银川的神奇、长沙的秀丽、洛阳的厚重.......。除了我们传说中的一线大城市和知名省会城市、特区之外,很多的中小城市也让人喜欢,有很多值得我们滨州学习的地方。去了桐城市,桐城中学、文庙、桐城派黄梅戏这些元素交织起来,如此鲜活,就在眼前,所以,这个县级市让我惊讶。相比之下滨州的文化气息太缺乏了,也许是挖掘不够。当我溜达在上海老城区的时候,陈旧生活区里的社区图书馆文化中心、主题小公园,甚至狭窄小路边人行道上一丝不苟的盲道铺设,让我感受了很多温暖。城市的发达不在于楼有多高,路有多宽。或许整洁、清新的公共厕所里无障碍的设计和免费的手纸,更能体现一个城市内在的文明。这方面也是我对滨州最大的期望吧。

5. 随着时光的流逝,回乡的次数越来越少。感觉家乡应该给一些为家乡做事情的人一个途径。而不只是希望让他们带钱回去投资,做项目。

我的观点,经济很重要,但发展是全方位的。人们更应该看到除了经济之外,社会风气,教育文化,政府观念等的协同进步,甚至有些方面应该提前于经济。希望滨州的孩子们,继续发扬勤奋,朴素,踏实,上进的精神。把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