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红不是无情物作者是谁(落红不是无情物作者是谁)

六八 112 0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有句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讲的是花朵虽然凋零,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而是掉落泥土,滋润更多的花株。时光往往是不能被留住的,时间过去了,就不能再回来。生命也是一样,是要失去了生命,也是没有回转的余地的,老话叫做落叶归根,这也是百姓观念里留下的想法,人死后,都想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被安葬,而且现在的科技发展越来越先进,考虑到整个环境的问题,下葬方式可能要变了。

落红不是无情物作者是谁(落红不是无情物作者是谁) 第1张

一、土葬形成,观念根深蒂固

中国最早的下葬方式就是土葬,在那时,人们没有科技作为判断标准,所以人们把那时无法解释的事情,都作为灵异传说。在那个时候,各种教会文化盛行,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佛教文化,佛教教人要向善,做善事好为自己的下一辈子积德,先不管这个是不是能信的,起码这是一个积极教派,在今天也是十分流行,在佛教中,最基本的就是土葬方式,人死之后,落叶归根。

土葬之后,人们慢慢实行陪葬,就是生前特别喜欢的东西,后代希望死人能带走,到另一个地方继续享受。这就出现了很多的棺木中存在大量金银珠宝的情况,进而衍生出盗墓贼等等,最有名的就是秦始皇的陵墓,那简直就是一个地下王国。

落红不是无情物作者是谁(落红不是无情物作者是谁) 第2张
广告
胆小者勿入!五四三二一...恐怖的躲猫猫游戏现在开始!
×

其实历史上的很多达官贵人甚至王宫贵族,他们死后,陵墓都是十分奢华,可以说是珠光宝气。里面全是金银珠宝,想死后带到另一个世界继续享受。但是这是不可能的,这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其实就是人类的一些自我安慰罢了。

二、火葬兴起,接受度高

土葬时间久了之后,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暂用实际土地面积越来越多,而且不好管理,感觉,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周围都是被坟墓围绕,而且集中进行土葬的话,很多人也不会同意,土葬的降解十分缓慢,甚至几十几百年都不会完全降解。就像以前经常出现新闻,哪里出土的棺木,几百年还是如新的一样,而且土葬现在也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不接受。

落红不是无情物作者是谁(落红不是无情物作者是谁) 第3张

逐渐的火葬开始流行起来,其实火葬并不是汉族的葬礼方式,而是少数民族的方式,火葬可以节约很多的土地资源,而且也很方便不会很麻烦。现在很多人接受火葬,甚至接受自己的骨灰被撒在大海里,这样就可以随时看海了,这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以前的人民出行不方便,长期定居在一个地方,不敢走太远,死了也要回来,但是现在的人类,是想能走多远走多远,这是思想上的变化。

落红不是无情物作者是谁(落红不是无情物作者是谁) 第4张
广告
从秘书起步,十年内无人超越,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成就一段传奇
×

三、新型葬礼,已经在试运行

土葬和火葬,都是存在弊端的下葬方式,土葬就不说了,火葬虽然后期处理方便没有污染,但是在处理尸体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有害气体等等。而且全球使用火葬的国家有很多,现在的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是十分严峻的,而且每天地球上要死多少人,所有人都使用火葬的话,恐怕比一个小型国家释放的二氧化碳还多。

落红不是无情物作者是谁(落红不是无情物作者是谁) 第5张

第三代下葬方式已经出现,那就是冰葬。冰葬的方式就是将遗体在零下196度,瞬间冻成坚硬的冰块。这是很好办的,使用液氮进行冷冻,也不会产生什么污染。冷冻成坚硬冰块之后,再使用超声波,将冷冻的遗体进行粉碎。在整个过程中,不会产生一点的污染。

粉碎后的残渣很好处理,家属可以带走,也可以集中无污染处理。在这个方式中,冰葬完的残渣也很好讲解,可谓是一劳永逸的办法,现在这个方式已经在武汉试运,疫情期间的尸体处理方式就是这样。

落红不是无情物作者是谁(落红不是无情物作者是谁) 第6张

结语

《增广贤文》中有一句:"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时代在不断变迁,新生事物也在不断更迭,我们不能接受的冰葬,或者那天就会成为主要的下葬方式。毕竟现在的年轻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可是很高的。我们老观念里的土葬或者火葬,现在很多人看后表示并不能接受呢。冰葬的产生也是说明了,现在环境污染治理已经刻不容缓,我们也要为子孙后代做出些贡献嘛。

参考文献

  • 《己亥杂诗》
  • 《增广贤文》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