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知名私募董事长逝世(私募创始人)

六八 100 0

有见财经

做基金经理,是脑力活,也是体力活。

波云诡谲的2020,又有一位金融圈人士不幸离世。

西部利得基金总经理助理、投资总监吴江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6日在上海家中离世,享年仅38岁。

去年以来,金融行业已经出现多起青壮年离世的案例,从基金经理到私募老总,从投行员工到券商董秘……

这些人中,年龄最大的也不到60岁,最小的年仅24岁。

金融圈不断痛失英才,也在给从业人员敲响警钟,要对自身健康予以充分重视,不要让高压压垮了身体。

38岁公募总助、投资总监英年早逝

根据西部利得基金公司对内发布的讣告,公司总经理助理、投资总监吴江同志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2020年2月6日逝世,享年38岁。

这是继1月15日,中泰证券上海虹梅路营业部原总经理李永辉被癌症夺去生命后,又一则金融人士英年早逝的悲痛消息。

38岁知名私募董事长逝世(私募创始人) 第1张

吴江于2019年3月查出身患脑胶质瘤,而后在家人的支持和公司领导同事的鼓励下,积极治疗,无奈世事无常,公司及同事都感到非常惋惜。

公开资料显示,吴江1982年生,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曾任兴业银行交易员、农银汇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

2016年8月加入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总经理助理、投资总监。

吴江在西部利得基金公司先后管理过两只基金——西部利得汇享债券、西部利得天添富货币。

根据wind资讯显示,上述两只基金在吴江管理期间,均表现不俗。

其中西部利得汇享债券是一只中长期纯债基金,在其管理的一年多时间里,总回报为5.20%,在同期同类近800只基金中跻身前1/8;另外一只货币基金,在其任职期内年化回报也超过4%。

吴江公开对于资本市场的言论并不多。

可查的资料显示,他最近一次公开发言是在2018年初,他当时的观点是2018年A股将呈现大幅震荡,投资需要合理控制仓位,寻找结构性机会。

基金从业者:高薪or高危?

虽然基金经理是一份高薪职业,但与此同时,工作时长大、工作强度高、压力大等负面因素也时常伴随基金经理左右,严重的甚至出现过劳死。

2019年11月,失联的工银瑞信基金公司女员工王某某被确认已经去世,年仅24岁,正值青春。

这位不幸的女孩今年6月才刚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在基金会计岗位工作。

同样惋惜的还有长信基金一位82年的地产研究员。2018年11月,他在家中过世,年仅37岁。

离世当天,他回家后曾告诉太太,自己很累。结果太太醒后发现他身体已凉,送去急救,已经回天乏力。

还有两位基金经理也是年仅37岁过世,一位是银华基金投资经理张林昌,2018年4月5日因病医治无效离世。

另一位则是2011年初去世的银华基金道琼斯88基金杨长清,其毕业于五道口金融学院,在基金经理之前,他曾做过市场营销、产品开发。

2018年3月,中邮基金灵魂人物总经理周克,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年仅45岁。

周克是中邮基金灵魂人物,自2006年中邮基金成立伊始挂帅至今,一手将默默无闻的小基金公司打造成在公募市场上个性突出的中邮风格,并在2015年登陆新三板,成为首家挂牌公募基金公司。

周克颇有“理想”,他曾说:“如果我死了就算了,但凡我还有一口气在,我就一定要把投资者的钱赚回来。”

类似的悲痛事例还有不少。

2015年10月,交银施罗德投资总监项廷峰因心脏病突发离世,年仅46岁;

2014年8月,长信基金首席风控官陈晓刚因突发脑出血离世,年仅45岁;

2013年3月,博时基金行政总裁李锴因突发脑溢血于凌晨不幸在香港逝世,年仅42岁;

2009年9月,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助理缪建兴因突发性脑溢血病逝,享年47岁;

2009年7月,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总经理助理、投资总监孙延群去世,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他还躺在病床上看研究报告,年仅41岁;

2009年2月,工银瑞信基金公司固定收益总监文鸣因身体原因离世,终年51岁。

做基金经理的代价

分析师徐彪曾在2015年发文,描写了基金经理的现状:

在无数描述金融行业的影视作品中,80%的镜头,我们看到主角穿着不菲的西装,拥有傲人的身材,日进万金不止,坐拥豪宅香车美女。10%的镜头我们看到主角内心的挣扎和危机,10%的镜头迎来大团圆结局。

如果你相信,引用一句名言,那就是“tooyoung,sometime naïve”。

如果要问我对基金经理群体的肖像侧写,那就是:微胖,圆圆的,头发稀疏,和小李子,道格拉斯那种形象风马牛不相及。现在已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基金经理这个行列,希望他们以后不会步入这种“圆胖秃”状态。因为二级市场投资这件事,不存在“一拍脑袋,决胜千里之外”,只有苦逼苦逼再苦逼。觉得自己够努力了?NONONO,牛逼如曾经的徐翔,仍然一天见十几家上市公司,至今天天自己复盘。做基金经理,特别是公募基金经理,是脑力活,也是体力活。爆炸的资讯、波诡云谲的A股市场、年排名、月排名,有些公司居然还搞出来周排名……一个已经离开的基金经理这样描述离开的原因:“我实在受够了一睁眼要关心全世界扑面而来的信息。巴西下雨了,美国飓风了,各项数据发布了,食品安全出事儿了。。。他妈的全和投资有关,你都要关心!”实际上,金融行业表面光鲜,但工作压力大。由于长期脑力劳动、生活不规律、缺少运动等“三高”人群尤其多,每当不幸事件发生时,人们就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但能够长期持续关注身心健康的职场人士却不算多。

希望这一次又一次的警钟敲响,能够真正唤起大家对身体的关注。

压力无处不在,大家都要保重身体、珍惜当下。

*来源:金融界、新浪财经、财经天眼、每日经济新闻、中国证券经纪人协作网、中国基金报

有见财经,为您提供即时新资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