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李商稳》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倘若有人问我,在唐朝那样一个诗人辈出的时代,谁的爱情诗写得最好?我想,恐怕找不出哪个诗人能超越李商隐。
从古至今以相思为主题所创作的诗篇,传诵最为普遍的,大概也只有李商隐了。每次读他的诗,我都有着不同的感受,伴随着他的诗歌背后所流露出对爱情的感悟,似乎自己也刚刚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一样。
从他的诗篇之中我总感受到一种对人生失意的苦闷无处宣泄的气息同时也在各种不同的诗中触摸到个人怀才不遇的身世遭遇,以及内心真实的心路历程。
所以他所写的那些爱情诗篇总是那样的震撼人心,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魅力,他所写的爱情诗把唐诗推向了一个灿烂的巅峰,也奠定了他在诗坛举重足轻的地位。
我总是在想,倘若李商隐不是诗人,而是改作去写小说的话,凭着他的才情和对爱情的独特的领悟,必定能写出千古流传的爱情小说。
他特别善于把爱情生活中那些最难以刻画的情感借用一系列的意象或典故表达出来,也正是因为他的诗中大量的典故,他所有的爱情诗都呈现出诡异晦涩以及精深的风格。
随着大唐王朝的逐渐衰败,继李白和杜甫之后中唐诗坛逐渐进入低潮,很难再找出文学成就极高的诗人。可在晚唐时期,中国诗坛两颗璀璨的新星再次把唐朝的文化推向高潮,他们就是李商隐和杜牧,被人们常常并称为“小李杜”。
虽然他们不能与唐诗的泰山北斗李白和杜甫比肩,但他们以特有的细腻秀笔引领着晚唐风骚,使晚唐那些漫漫的长夜因他们所闪耀的光辉而绚烂。
随着时间慢慢地流逝,李商隐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在今天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一切都变得冰冷和现实,然而依旧有很多人能随口背诵出李商隐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例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等等。
还有很多老年人耳熟能详的“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等。这一切足以说明李商隐的诗歌魅力。
我想,如果说柳永是多情,苏东坡是专情,元稹是矫情,那么李商隐可以说是绝对的深情。
我总喜欢读他的无题诗,也总是一次次地被深深感动着,特别是“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几句,不论什么时候都能让人产生共鸣。
有时候我想,李商隐的诗写得那样深情而具有穿透力,倘若对情感没有亲身的体验,大概也写不出来吧。这样的深情,这样的诗句,我想他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而写,而是对情感最真挚的抒发。特别他的《锦瑟》:
锦瑟李商稳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每一次读,总是禁不住想:这个男人写出来的诗是如此的细腻而婉约,可我更多感觉到的,是他的诗背后蕴藏的太多惆怅和苦痛的心情,我不知道他内心经历了怎样的的情感,才写出这样千古流传的诗。
仅仅末尾这两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就让那些曾经经历爱情的人感慨万千。
这首歌曲亦如李商隐的诗一样深情。然而有些人无论你怎么等待,注定都只能留下回忆,或许这是宿命吧。尽管有些人只陪我们走了一段路程,却注定是照亮我们心底一生的明灯,成为我们一生消受不尽的温暖。
是啊!有些人再回首时,容颜已是无法辨认了。人生有时候就是如此地捉弄人,一转身可能就是一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或许诗人在写这句话的时候,早已是肝肠寸断,心支离破碎了。或许因为这些深情而浪漫的字句消耗了他太多太多的精力,所以他在世上只活了四十五年。
李商隐的一生可谓是流离颠沛。他出生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卒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一生经历了晚唐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六朝。但他主要生活在文宗、武宗、宣宗这三朝,这时,曾经,空前强大的大唐王朝已经开始在走向衰颓,亦如他所写的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那样的没落景象。
李商隐生活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末世,我不知道上天是故意安排还是巧合。在古代,大多数仕子走上仕途之路都需要通过干谒那些地位显赫的人从而得到推荐,或者自身有着显赫的家世得以提携,这种现象在唐朝尤其普遍。
而李商隐亦是免不了那些俗套。他的诗中曾经这样写过“公先真帝子,我系本王孙”,而实际上如同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
尽管他自认为是皇族同宗,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一一后来经过张采田考证,确认他是唐朝李氏皇族的远房宗室,他的家世可以追溯到唐高祖李渊,这个李渊的第七代子孙为李暠,而李商隐又是李暠的苗裔。
如此推来,他的家世曾经还算显赫了一不过这种所谓的宗室关系已经相当遥远了,虽然他在自己的诗文中自述是皇族宗室身份,然而在现实中并没有给他带来丝毫的利益!
从李商隐的高祖李涉开始算起,家族中人曾经担任过的最高官职不过是县令,后面几代更是官卑职微,门庭逐渐衰落。到他的父亲李嗣,官职也不过是任殿中侍御史,还担任过获嘉县(今属河南)的县令,最后沦落到做幕僚。李商隐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已经衰落的书香门第。
大约在李商隐十岁的时候,家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父亲在浙江幕府突然去世,他不得不和母亲以及弟妹们回到自己的家乡河南郑州,原本不怎么富裕的家庭顿时变得更加窘困起来,大多数时候还靠邻里亲戚接济。
李商隐作为家中的长子,为了摆脱这种现实的境况,不得不背负起撑持门户的责任。这在他后来的诗文中有对自己这一时期经历的描写:“乃占数东甸,佣书贩舂”,只得靠给别人抄书挣钱养家糊口。
在这期间李商隐碰到一位对自己影响比较大的老师,那就是他家族中的一位叔父。此人曾读过太学,不过一直都没有做官,终身都是隐居在乡间,对古文诗词颇有造诣,所以在此期间李商隐学到了很多知识,从而为以后的文学造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终于在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李商隐迎得了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这一年的三月,他带着自己的文章到刚刚上任的刺史家中拜访,受到赏识,他的命运从此改变。
这个刺史便是当时赫赫有名的令狐楚。此人颇有文学天赋,二十六岁登上进士第。可谓是年轻有为,特别精于章表书启等文体的写作,曾在太原幕府任掌书记时候,每当太原的章奏递到朝廷,德宗皇帝都能辨认出他所写的文章并且大加赞许。
令狐楚也如同李商隐经一样历了六朝,官是越做越高,名声也越来越大,所以当时有很多人都用自己的诗文面谒,求他向主考官推荐。这就是李商隐去登门拜访他的原因。
令狐楚对李商隐的才华大为欣赏,李商隐便被招做了幕僚,从此就住在令狐府邸。令狐楚对李商隐甚是关爱,不仅资助他的家庭生活,而且还传授他骈体文写作技巧,李商隐很快就精通此道了。对于令狐楚无微不至的关怀,李商隐十分感动。所以特别写了一首诗表达对令狐楚的感激之情以及本人的踌躇满志:
徽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
自蒙夜半传书后,不羡王祥有佩刀。
尽管李商隐受到令狐楚如此的器重,在令狐楚的幕府干得也比较顺利,但内心深处总忧虑着自己的前途,因为他深深知道,这样干下去始终不是个办法,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重振家门的愿望。
这让他想起大诗人杜甫晚年漂泊西南在给别人做幕僚时,写的一首诗:
宿府·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每当李商隐独自吟咏这首诗的时候,他总觉得诗中所描写的境况跟自己现在处境没有多大的差别。
是啊!一个人为着理想漂泊在外的时候,面对那漫漫的长夜,孤独如同潮水般地慢慢地涌上心头,纵然良辰好景也不过是虚设罢了。
事实上,在唐朝,那些缺乏家世背景的知识分子要想在仕途有所发展,一般都需有科举或者幕僚的经历,前者毋庸多说,对于一般的知识分子,这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官方对其能力的认可。而后者一般都是一些地位显赫的官僚为培养自己政治团队的需要而采取的网罗人才的手段,倘若在幕府非常出色的话,日后就有可能被推荐朝中做官,比如白居易和杜甫等等一些大诗人都有此经历。
李商隐也不例外,既然入幕府一时间看不到希望,他自然会想到要走科举的道路。终于在太和五年(831年)三月的时候,李商隐揣着仕途的梦想赴京应试。
其实按照他本人的真实才能是绝对能考上的,然而那个时代并不是真的只靠真才实学就可以了,一般在考前都需要干谒行卷,李商隐自然就落榜了。
以后屡试屡败,直到开成二年(837年),令狐父子在暗中帮忙,李商隐才得中进士。然而就在这一年年底,令狐楚却病逝了,李商隐护送令狐楚的灵柩返回长安,路过长安西郊的时候,亲眼目睹了由于连年战乱导致农村衰败的景象,由此激发了诗人那悲天悯人之心,于是写下了著名的长诗《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蛇年建丑月,我自梁还秦。
南下大散关,北济渭之滨。
使典作尚书,厮养为将军。
慎勿道此言,此言未忍闻。
令狐楚的逝世对李商隐的仕途可以说是致命的打击,他命中的贵人就这样走了,而自己的仕途之路才刚刚开始,一般古代那些达官显贵都是文人入仕的阶梯,此时这个阶梯的崩塌也为李商隐悲惨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次年李商隐赴泾原节度史王茂元幕,王茂元也极其赏识李商隐的才华,特意将自己的小女嫁其作妻。而此时牛李党争特别激烈,令狐父子为牛党要员,王茂元属于李德裕之李党,李商隐先入牛党,再投靠王茂元列入李党,结果两边都不肯信任接纳他,就这样李商隐不知不觉地被卷进了政治党争的漩涡,成为政治的牺牲品,导致终其一生颠沛流离。
亦如冯浩所说:“义山以娶王氏,见薄于令狐,是为事迹之最要者。”
李商隐娶王茂元之女为妻,自然就被牛党视为忘恩负义的人。事实上并非如此,在此之前牛党之首领牛僧孺幕下的刘司户与李商隐有过一面之交,后来刘司户不顾个人的安危揭露了晚唐宦官专权误国的最大弊端,直言极谏的提出“揭国权以归其相,持兵柄以归其将”。就这样触怒了宦官掌权者,从而被贬黜,最终遭宦官的诬陷直至冤死。
李商隐得知后内心感到无比的沉痛,虽然他们仅仅只是一般的普通交情,但刘司户的死给李商隐带来思想上极大的震动,没想到像刘司户这样一个忠诚志士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他为刘司户的冤死感到悲愤,接连写了四首悼念刘司户的诗!
如《哭刘》里说:“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在《刘司户》里道:“一叫千回首,天高不可闻。”又在《哭刘司户》里说:“路有论冤谪,言皆在中兴。”这一切足以证明了李商隐的正直耿介,决不是那种背恩无行的人。
事实上,刘司户的死并不是他一个人的死,而是当时所有忠诚志士的死,也意味着所有的忠诚志士理想的崩溃,此时似乎隐约地能听见唐王朝衰落的丧钟声。
在李商隐的幕府生涯中,他认识了一个相知的朋友,那就是当时才华出众的诗人崔珏。那是李商隐在大中元年的时候入李德裕亲信郑亚的幕府,任掌书记职务,此时诗人崔珏也在郑亚幕下出任观察巡官的职务,他们就这样相互认识了,后来崔珏西去入蜀,李商隐非常伤感写了这首诗;
送崔珏往四川·李商隐
年少因何有旅愁,欲为东下更西游。
一条雪浪吼巫峡,千里火云烧益州。
卜肆至今多寂寞,酒炉从古擅风流。
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
李商隐一生凄苦,仕途曲折而艰辛。自太和三年踏入官场,到大中十二年去世,三十年中就有二十年是辗转于各个幕府,尽管如此执著,他依然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在生命的最后两年,他回到自己童年生活过的江东,任盐铁推官,但不久便罢职,重新回到郑州家里。终于在大中十二年,四十五岁的李商隐在落寞凄凉的闲居生活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死后,他的生前好友崔珏在《哭李商隐》诗中写道:“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我想这两句诗可谓是对李商隐一生最好的总结。
李商隐作为唐朝后期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我想一方面成因于他的生活经历和遭遇,另一方面是受到了早天的天才诗人李贺的影响。
李商隐还特意为李贺写了《李贺小传》一文,而杜牧却为之写序,这可见李贺这个天才“诗鬼”是多么的有才情,只可惜他如同流星般一闪而过,只活了短暂二十七岁就离开这个世界。
至于李商隐和杜牧之间的关系,虽然无法找出史料考证,但有点可以肯定的是,李商隐绝对是十分仰慕杜牧的,他赠给杜牧的两首诗就是最好的例证:
杜司勋·李商隐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李商隐
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
前身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诗。
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
汉江远吊西江水,羊祜韦丹尽有碑。
从这两首诗可以看出李商隐把杜牧当作自己的知音,同时也流露出两人之间真挚的情谊。
从某种角度来说,李商隐和李贺的生活经历以及遭遇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我想这大概是李商隐的诗为什么受到李贺的影响的起因吧。
在李商隐这短暂的一生之中却经历了六代君王,可见逐渐衰败的王朝在这些君王手上治理并未有什么起色,相反由于他们的昏庯而加速了大唐王朝的衰落。
但对于那些怀有政治抱负、才华出众的诗人来说,要想凭着自己个人的力量力挽狂澜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诗人们总是借用历史人物来抒发内心的生不逢时和有才无命的苦闷愁绪。李商隐亦是如此,他所写的那些政治咏史诗都是以忧国忧民和个人际遇相融合为中心的。
然而李商隐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并非取决于那些政治咏史诗。虽然这些诗不乏脍炙人口之作,但真正奠定他的地位却是他那以无题为核心所创作的诗歌。可以说他那些以无题为主题所咏吟的诗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具有特色的部分,也为后世人们最关注。
事实上,每次我只有读他的那首传诵千古的《无题》,总有一种心痛的感觉。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很多的时候我想,相见是那样的难,分别又是那样的痛苦,难道这就是命定的吗?倘若是这样的话,那还不如不见,让彼此相见不如怀念,最后相忘于江湖。
可是又有谁能做到这样呢?我们注定只有痛苦,其实是因为我们爱得太过深沉。
或许正如周国平所说:最强烈的爱都根源于绝望,最深沉的痛苦都根源于爱!
而那首为历代名家所推崇且最享盛名的《锦瑟》更让人念念不忘。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袍未曾开”。这恐怕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剧,或许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古来才命两相妨”。纵使一生从未放弃为仕途而求索奔波,也早已注定了落寞的结局。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关注遥山书雁,和您一起领略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