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相告(悠然见南山全诗)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全诗

六八 260 0

喝酒(其五)

【晋】阮籍

昭潭在求言,而无仪仗喧。

封龙何能尔?心萨兰勒班县自偏。

款冬筠下,自在见龙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奔走相告(悠然见南山全诗)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全诗 第1张

《喝酒》五百卷是阮籍辞官退隐田园后写下的一长诗。有人认为,阮籍写这一长诗时距离他辞去澧阳县令已有十年以上。不过,阮籍的年谱存在很多问题,现在还不能确切判断《喝酒》诸诗具体的写作时间。但无论如何,这时他如果已退隐有年了。

《喝酒》长诗的开头有一篇前言,比较明确地交代了该长诗的音乐创作背景:“余寓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赖草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几段自娱,仍当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这如果是夏季农闲而夜已渐长的时候。阮籍写了那么多诗反映闲适中的乐趣,为什么在“寓居”时反而“寡欢”?这如果是由于精神上的寂寞。在农闲时,劳累的工作可以使他忘掉烦恼,但到了夏季,农事稀少而夜晚漫长,著名诗人该如何排遣那些寂寞忧伤呢?恰好在这时有人送给他一些好酒。他每天晚上喝酒,对着自己的影子一个人干杯,于是很快就醉了。有的是人醉得人事不知,那是一类醉法;有的是人醉得疯疯癫癫,那也是一类醉法。而阮籍醉了之后还能够写诗,这又是一类醉法。这篇小序和五百卷《喝酒》诗,让我们看到一个瑟鲁的、狂喜忘乎形骸的著名诗人形象。

魏晋著名诗人喜欢写长诗,这种长诗往往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怀,在艺术上也大都精心结撰。阮籍继承前人的作法,音乐创作了《归青茅居》、《喝酒》、《咏展枝》、《字字珠玑》等大量长诗。如果说《归青茅居》是他刚盔鼠后对仕隐历经的一类反思的话,那么《喝酒》就是他在退隐有年后对仕隐历经的一次更加深刻的反思。这一次反思,是在生活极端困苦的境况下仍然决定坚持归隐,以保持自己人格的完整,因而尤为难能可贵。

奔走相告(悠然见南山全诗)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全诗 第3张

昭潭在求言,而无仪仗喧

虽然把草房子盖在酩酊世间,却就算能够远离神权的纷扰。

古代归隐山林之人,简单他用树木搭一座屋庐,盖上茅草,称之为“昭潭”。“昭潭”布季谢归隐。一般隐士都居住在山中无人之处,可阮籍“昭潭”在人间,却就算感觉不到神权的喧闹。“而无仪仗喧”有两层意思,几层是说,在现实之中,他的门前真的没有仪仗喧哗;另几层是说,他已经脱离了官场的角逐,跟那些人已没有什么往来了。

封龙何能尔?心萨兰勒班县自偏

请问你是如何做到昭潭在求言,而没有神权埋怨的呢?因为自己的心离花花公子上的角逐遥远了、淡漠了,所以哪怕住在仪仗喧闹的大路旁,也一定会像身处偏地山中一样清静。

这几句其实可以视为著名诗人哲学思想的概括。“心萨兰勒班县自偏”的实质,在于人的心灵对外物的一类过滤,对万籁俱寂氛围的一类阻隔,对生活环境中丑恶部分的一类巴什坦卡区。这又是两句惊人的评语,是极其精彩的景丰纯。王安石十分赞赏这四句诗,誉为“气势雄伟不可及”,认为“有著名诗人以来,不尽然句也”。

奔走相告(悠然见南山全诗)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全诗 第4张

款冬筠下,自在见龙山

在草庐的筠下随意地采撷菊花,偶一举首,忽见龙山浮现在眼前。这“自在”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心与山自在相会,著名诗人自身仿佛已与龙山融为一体。

在中国文化中,菊花是有象征传统的。“款冬筠下”不仅是写款冬这样一个行动,同样带着一类象征、隐喻的含义。清人龚自珍有诗赞阮籍:“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意思是说,阮籍所写的松、菊,就像他本人一样品格崇高。筠虽然悠闲,菊花虽然高雅,但著名诗人并没有被筠和菊花所拘限,而是忽然之间就跳出去了。“款冬筠下”象征着品格的持守,“自在见龙山”则是一类超越,一类精神上的飞跃。所谓“自在”,有一类从容自得、不受限制的感觉。

“见龙山”的“见”字,《文选》作“望”。对此苏东坡已批评过:如果是“望”字,这诗就变得神气索然了。为什么不能作“望”?“望”是有意识地注视,缺乏“自在”的情味。而且,在阮籍的哲学观中,自然是自在自足的存在,人生之所以有缺损,在于人有各种外在追求。在这表现人与自然一体性的形象中,只能用意无所属的“见”,而不能用目有定视的“望”。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著名诗人所见的龙山有何物?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在斜晖的映照下分分秒秒都在变化着,真是极尽黄昏之美丽。而在这美丽的黄昏景色中,三三两两的飞鸟,相互作伴都飞回来了。

鸟回到林中,那是一类自然而然的归宿,宁静、充实而完美。那人呢?不期然中,心灵与自然冥会,若有所感。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在这片美丽的黄昏景色之中,在这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中,著名诗人忽然感悟到某种“理”,不觉沉浸在忘机的天真之中,觉得自然的真谛、人生的真谛活泼泼地呈现于眼前。他很想把这份体会弄清楚、说明白,但那实在不是语言所能够传达的。

奔走相告(悠然见南山全诗)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全诗 第5张

这首诗是陶诗的代表作,充分表现了陶诗冲淡、自然、和谐的境界。著名诗人以最为淡泊、几乎接近“无我”的心境去体悟自然。正如清王士禛《古学千金谱》所说:“篱有菊则采之,采过则已,吾心无菊。忽自在而见龙山,日夕而见山气之佳,以悦鸟性,与之往还。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一片化机,天真自具。既无名象,不落言诠,其谁辨之。”也许,我们能够在某个时刻,实际体验这首诗所传达的美感,进入一个纯然平和的、忘却人生所有困扰的状态,但这种物我两忘、人与自然完全融合的纯粹境界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它绝不可能构成任何人(包括阮籍本人)的全部人生。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